高职院校校史馆育人功能研究
2022-05-31彭启维
摘 要:校史馆所陈列资料展示了学校发展的整个历程,是学校办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常宝贵资源。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一般都经过一个较为艰难的阶段,而这些身边鲜活的例子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深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史馆,深度挖掘利用校史资源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凸显出校史馆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校史馆;育人功能;立德树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
坚持立德树人,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校史馆是数年来学校发展历史的展现,是不同时代的办学思想、办学方针下的学校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校传统与学校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学校教育成果的展览室。因此校史馆在发挥了及其重要的育人作用,本文就以贵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史馆的育人功能进行探讨。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史馆中陈列了学校办学20年来相关校史资料,包括学校在贵州凯里及贵阳办学的多个校址、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学校发展规划蓝图、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等。这些校史资料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总结了学校办学经验、展现出学校办学成果。校史馆里所陈列的各种资料,记录了学校创建、变迁和发展的历史,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回顾学校从无到有、总小到大的整个艰辛历程发展历程,更能直观展现学校创办人及学校前辈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因难而上的精神,更能促成学生不畏艰难、勤学奋进、诚信有担当等优良品格上的养成。校史馆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是学校办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对校园文化精华的传承,因此学校通过开展文艺表演、成果展览、进馆参观等多种活动,对我校校史进行宣传。让广大师生了解校史及校史文化,从而培养和提升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一、重视校史教育,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功能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是贵州省第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前身为贵州鸿源工程管理职业学院。2001年4月16日获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示成立,校址位于貴州省凯里市凯里军分区,办学条件简陋,规模也不大。2003年,由于办学规模扩大,学校将部分学生搬迁到贵阳龙洞堡院贵州民族学院旧址,2004年又迁至贵阳三桥贵阳农校内进行办学,2005年学校租赁贵阳市花溪区贵阳矿灯厂闲置土地,边建设边办学,几经波折之后,学校这才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同年学校更名为贵州亚泰职业学院。2008年教育部的25号令,要求学校办学必须要有土地证和房产证,但学校是租赁土地进行办学,无法取得相关证件,导致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亮了黄牌。这使创办者开始重新思考民办学校的办学思路,学校想要发展,就必须按照要求规范办学,那必须要有自己的固定校址,因此为学校重新选择校址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后经逐级申报,最终将新校址选在了花溪大学城。2011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同意,贵州亚泰职业学院进入大学城建设新校区,2012年7月,新校区的开工典礼在大学城隆重举行。2014年,学校正式搬迁进入新校区,成为首个进入大学城办学的民办高校,同时更名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发展历程艰难坎坷,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整个过程中经历艰难、困苦,体现了创业者解放思想,敢于直面问题,勇于破解难题;不墨守成规,懂得创新才能发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提高谋划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创办者不忘初心,努力奋进,只为实现当初对教育事业作出的承诺——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
这样创业成功的例子,就拍在广大师生的眼前,用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作为榜样,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把巧干作为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迎难而上。这样的精神,正是想要创业的学生具备的。
二、校歌校训是学生精神指针,引领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校训是学校宝贵的文化财富,激励学生自觉成为学习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1.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校歌《奔向辉煌》——“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用我们的努力,求慧至真、笃行超越,为了实现光荣的梦想,用我们的勤奋,创新思想、创造未来”,旨在激励和团结广大师生发扬城院精神,通过勤奋工作,开拓创新,积极创造美好的未来。
2.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校训“求慧至真,笃行超越”,求慧至真:
求:即追求美好幸福的人生,不断学习进取,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
慧:即为人处事的方法,有什么样的智慧,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至:即追求一种真理不变,到达一种境界。
真:即没有虚假,真实可靠,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笃行: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
超越:永远不满足,不断创新前行,人无我有。
求慧至真:通过学习理论和实践使自己具备聪慧的思维方式,高超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一个真实可靠的结果。
笃行超越:勤奋努力、诚实守信,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前行。
这个校训所要表达的就是要我们通过不断地追求知识与实践,使自己具备聪慧的思维方式和高超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做事真实可靠;在做人做事方面诚实守信、脚踏实地,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前行。
三、教学科研成果育人展示,聚焦“三全育人”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史馆中展出的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编写的专著、教材、申请的专利等科研成果;学校历年来取得的各种教学成果,以及学校教职工获得的其他各种奖励。他们在工作研究过程中追求极致,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取得了这样的成果,这些成果作为成果育人的典范,用活生生的例子,展示我校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史、奋斗史、艰辛史,真正将奋斗、敬业、奉献、精益求精这样的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在精神上激励学生。
通过展示各种成果,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引导师生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培养师生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树立师生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要求师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
四、发挥校友先进事迹育人功能,做好学生思政工作
高职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高职的学生进入社会竞争更加激励,再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成功,就需要别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或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或历练成商界精英,还有的成为企业技术骨干、高层管理等。这些在各自领域里绽放光彩的优秀校友不仅能带给大学生精神上的鼓舞,具有榜样示范作用,他们不仅是大学生昂首奋进的精神动力更是他们努力追赶的目标。优秀校友是校史中最为动人也最具有榜样作用的群体,这些身边的真实案例,校史馆中应该充分发挥校友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影响学生。
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旨在为党和国家培育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用于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必须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而校友事迹正符合这样的要求,它不同于书本上那些学生看得见但是感受不到的知识,而是属于身边非常真实的案例,或许还是在校学生曾经认识的人,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与大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尤为密切,感悟心得和经验实例更具感染性和影响力,这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校友文化的传播力更强,覆盖范围更广,接受程度更易,渗透力和感染力更强,良好的校友文化,对在校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会产生极大影响,校友的成功经验,教育示范作用也更明显。
在发挥校友育人功能的影响下,高校要对校友文化中的教育内容和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并加以合理和充分利用,以此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性和生活性充分体现出来,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丰富化,从而填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化的缺陷。。
五、积极拓展校史育人途径
(一)现有育人途径
1.学校新建造校史馆已正式投入使用,设置了多个展区,用于充分展示我校的历史文化。在学校20年校庆之际,开展了全校师生参观校史馆打卡活动,以加强师生爱国爱党爱校教育,充分释放我校校史馆的育人功能。
2.学校开展了各种文艺演出、作品展覽、各种校内校史演讲竞赛等活动,多形式开展全校师生进行校史学习活动,多途径传播我校校史文化。
3.学校组织开展了大量关于校史方面的科研课题研究,深入研究校史,挖掘校史育人功能。积极培育和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课题或项目,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或自主开展科研等。科研项目、科研活动引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带动和引领学生,热爱科研,潜心科研,创新创业,实现科研与育人的融通和对接。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校史育人功能实现途径创新
1.将校史融入思政课程中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和主课堂,它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校史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厚值学生爱党爱国爱校情怀,争做新时代优秀学生楷模。
2.编制校史校情教育读本
组织校史研究人员,将校史文化编制校史校情交读本,形成一本内容上传递核心价值、富有启迪,形式上学生喜闻乐见、风格向上兼容,运用上便于在入学教育期间迅速了解校情,激励学习奋进的教育读物。还可通过课堂教学,将校史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3. 建立校史文化专题网站
现在正处于大数据时代,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了解和收集信息,可以建立校史文化专题网站,用好学校特色网络平台“易班”网站等拓宽行为文化实践路径,精心打造校史文化专题网站,内容以校史动态、校史人物、专题展览等板块为主,牢牢巩固网络校史文化教育的阵地。积极吸纳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意识参与到校史文化建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校史立德树人的作用。
4. 组织校史宣讲队
积极搜集校史资料,形成了忠于学校历史,图、文、音并茂的校史宣讲稿,培训组织校史宣讲队,在新生入学时可进行宣讲,也可走进各二级学院进行校史宣讲。还可利用教室、寝室、食堂等学生必经场所进行校史宣传,让校史文化能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个学生。
宣讲队可多吸纳学生参与,让学生成为校史的弘扬者,同时也是校史参与者、见证者。
5.举办校史文化大讲堂和系列讲座
让校史中资料中的人物现身说法,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件讲给学生听,讲述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而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和奋斗精神。
同时新闻宣传报道和撰写校友人物转记等,总结校友的成长历程。以便于大学生进行接受和模仿,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的实施效果,进而满足学校的育人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戚妍怡.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7.
[3]赵兰.高校校史馆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4]孙律.校史资源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D].武汉科技大学,2019.
[5]吕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史馆的育人功能研究——以山东省某医药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9.
[6]李海涛;施雯.大学校史资源的文化育人功能与实践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21.
[7]王玲.在文化传承中提升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J]兰台内外.2020.
作者简介:彭启维,1982年5月,女,汉族,贵州遵义,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