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防火与旅游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022-05-31鲁志雪高璐晗申怡然刘晓淇李子鹤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森林防火协调发展旅游业

鲁志雪 高璐晗 申怡然 刘晓淇 李子鹤

摘 要:长久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将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放在突出地位,在森林防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旅游开发也为森林防火带来了隐患,森林防火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矛盾现状,本文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防火队伍建设、客流量控制、监测体系、游客火灾防范意识等方面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促进塞罕坝的旅游开发和森林防火协调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森林防火;旅游业;协调发展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再三叮嘱,防火责任重于泰山,要处理好防火和旅游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切实把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重要成果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草木茂盛,风力强劲,气候干燥,属于国家一级火险区。同时塞罕坝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京畿重地,区位特殊,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安全责任重大,有必要协调好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防火与旅游发展,这对更加有效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旅游业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防火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矛盾现状

塞罕坝部分旅游旺季与干旱季节重合,游人员众多,人流量大,给防火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防火重工之际对于客流量的管理和景区的关闭也对旅游业的发展和商户造成一定的打击。其次部分地区火灾风险监测监管不到位,监管体系有待完善,难以应对当下防火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形势。还有游客自身的火灾防范意识较为淡薄,存在吸烟、篝火和野炊等行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然后林场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着火点低,火势易向周围蔓延,且部分建筑存在电路老化、用电功率大等问题都是林场潜在的火灾隐患。并且旅游旺季相关设施设备相对不足,设施设备超负荷运作,难以满足防火与旅游需求。

二、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火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方面的制约

塞罕坝机械林场按地形分坝上、坝下两部分:坝上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40米;坝下是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1500米。塞罕坝机械林场极端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降水量460.3毫米,年均大风日数53天,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季错后,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风多风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比较多。林场地区极端的高温、强烈的蒸发量以及多风大风都可能导致或加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林场草木茂盛,风力强劲,气候干燥,属于国家一级火险区。同时塞罕坝位于森林-草原交错带,植被依此为落叶针叶林、长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草原与草甸和沼泽及水生群落。其人工林86万亩,天然林24万亩;树种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云杉等。森林覆盖率80%,平均年生长率9.7%。塞罕坝机械林场主要是以人工林为主,而天然林较少,林场林木相对集中,树种较为单一,多为人工针叶林,缺乏隔离火带。

(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首先消防设备落后,数量不足,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满足消防需求。其次景区多木质结构栈道,在气候干燥,温度高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火灾,对林场安全是极大的隐患。然后部分电路老化严重,用电高峰期极易引发电路起火,从而引发火灾。再次电力能源供应问题也制约着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防火隔离带建设不足易导致火勢蔓延,难以控制。

(三)防火队伍建设落后

塞罕坝防火队伍建设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人均管理标准严重缺编断档。从人员构成看,大部分队员来自附近村镇的年轻劳力及职工,林火原理、灭火基础理论等学习不够深入,专业培训、体能训练、战法演练开展次数较少,普遍存在风险识别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紧急避险自救常识等问题。特别是由于该地多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无论指挥员还是战斗员,战备思想树得不牢,实战经验相对匮乏,队伍整体灭火专业素养、伴随保障水平以及与各队伍之间协同作战能力亟待加强。

(四)客流量难以科学有效地控制

塞罕坝林场是国家级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随着旅游业发展日益旺盛,旅游设施越来越多,游客逐年增长。7月至10月客流量最大,需要格外注重防火,更加谨慎地控制人为火源。林火灾最大的风险和最不可控的风险来自于人。一个人就是一个火源点,随时都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五)监测体系不完善

塞罕坝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林地面积有112万亩,林区覆盖范围大。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工作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问题。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使塞罕坝难以应对当下防火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形势。塞罕坝林场预防监测技术有待提升,监测方式落后,无人机技术、航空技术运用无法普及,甚至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工进行日常工作,投入的人力大,效率不高。当地的望火楼破旧、破损影响了人工监测,加大了监测预警的工作难度。

(六)游客火灾防范意识淡薄

部分游客自身的火灾防范意识淡薄,存在吸烟和野炊等行为,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数据显示,塞罕坝近十年已查明火源的森林火灾中,人为原因引起的占90%以上。

三、推动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火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举措

(一)优化树种配比结构

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采集最新数据,根据数据制定林木配比方案和合适的树种比例,选择具有改善局部小气候、涵养水源,保留水分,减少蒸发更具优势的树种。采用近自然经营择伐措施,降低林木密度,人工林下引栽常绿针叶树种,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保证林场林木的良好更替。可对集中连片的成过熟人工落叶松纯林采取小面积砍伐,为树种改良方案的实施提供空间。将具有培育前途的优良林木保留,把其他划没有生长前途的贬值林木予以伐除,使优良树种得到充足的营养生长和光照空间,保持林场林木结构的相对稳定;疏伐后,在林下补植补造既定优良树种,促使林分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改善林场局部小气候,增大风阻,既能降低林场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亦可推进林场的良性发展。

(二)完善落后的基础设施

首先制备各类消防设施作为防火工作中最基础保障,包括割灌机、风力灭火机、干粉灭火器、油锯、潜水泵、消防头盔、头灯及防火服、防毒面罩等等。多点位,高质量的消防设施建设能够应对不同位置产生火灾的特殊情况,能够应对森林火灾的特殊性。定期对消防器材储备库进行维护更新,检查消防设施和灭火物质装备,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够拿的出、用得上。其次可以采用轻质复合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轻质复合材料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同时抗冲击强度与抗拉强度大大增高。这种轻质复合材料耐冷热性能好,受到环境气温的影响小,高温环境下不易燃烧。然后改善老化电路,老化电路极易产生火花,在气候干燥时更易引起地面枯枝落叶燃烧从而引发火灾。既要对电力设施进行更新,同时按要求常态化开展跨林区线路日常巡视、带电检测。做好“大档距”线路的全面梳理,及时消除风偏隐患。在大风等极端天气下,严格按要求进行线路停运避险,并做好客户告知工作。同时优化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林地占用程序,建设防火阻隔带,因地制宜构建生物阻隔带和工程阻隔带等相结合的防火阻隔系统。可以有效防范森林火灾蔓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设施安全、降低森林火灾损害。

(三)加强防火队伍建设

对当地防火人员进行专业化培养,强化森林防火教育,提升防火作战能力。定期进行林火原理、灭火基础等理论的学习,积累战备思想。经常开展专业的培训和演练,在救火过程中熟练灵活运用设备,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必要的紧急避险自救常识,积累实战经验。

(四)合理控制客流量

根据《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禁止旅游区之外的区域可以在每年六月十六日至十月十四日开展旅游活动,在此期间对于游客的数量要加以限制,适当减少客流量,实行错峰旅游制。可借鉴现阶段疫情管控期间在旅游区实行的控制人流的措施,提前实名制预约进入林场,规定入林时间段。错峰旅游制要结合当地的防火期,全年化、全域化地灵活适用。这样既可以避免高度集中的人流为森林带来高度的火源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更精准地控制人为火源。火源管理的重点人员为老人、小孩、痴、呆、傻等。加强监护人管理,将这类人群的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加以特别注明,林场工作人员不定时地进行电话警示,看管好火源,并与游客签订线上协议书,不能拒接或者出现无正当理由的故意不接电话的情况。进林场前将注意事项确保告知并传达到此类游客。

(五)完善监测体系

投入使用高科技灭火设备,应对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要求,建设林火信息化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新建瞭望塔、瞭望塔配备设备、建设卫星林火监测系统、配备巡护侦察无人机,建设现代化林场,必须全面提升现代化科技应用,对林场进行全方位监测,全面提升防灭火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手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GPS、WIFI、视频监控等技术建设先进的指挥系统和资源共享系统,在实际防火救灾过程中更加及时、有效、全面地传输防火监测信息和救火情况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化,重点织好“三张网”,地面侦查、空中侦查、天网监控,形成“人防+技防”“人工+智能”“地面+空中”三位一體的监测防火体系。以水灭火、航空灭火是现代森林防火的必然发展趋势。有关部门应该逐步增加航空护林财政预算,加快承德航站建设,采用购置或者租赁飞机的方式开展航空巡查与扑救。由于林场环境的复杂,特殊区域可以形成空地配合、立体交叉的以水灭火的体系,同时更新以水灭火的森林消防队伍装备配置,将防火和救火两块工作衔接好,形成一体化的防火救火工作体系。

(六)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林场防火宣传,提高民众防火意识,我团队建议景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能够进行多方位宣传,并具有及时性、权威性和易于接受性。可采取集中授课宣讲式教育,进村入户培训式宣传,电视广播可视式灌输多种形式。特别用好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着重向林区群众和观光游客宣传野外森林防火政策规定、安全用火知识、紧急避险方法、林火扑救常识等,突出宣传在林区内违规用火的危险性和引发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有效减少野外用火行为,实现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塞罕坝森林防火重工之际与旅游业旺盛发展之际的矛盾主要是由森林火灾防治新体制磨合期各种矛盾集中凸显、森林火灾风险管理基础仍然不牢、专业队伍发展多方受限、客流量难以控制、游客防火意识淡薄造成的。基于对森林防火与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促进森林火灾防治和旅游协调发展,就必须优化树种配比结构、完善落后基础设施、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合理控制客流量、加强宣传力度。更加注重森林火灾风险管理,抓好火灾源头治理,开展好火灾预防,大力加强森林火灾专业队伍建设,落实森林防火规划,加强火灾防治基础建设,全方位提升森林火灾防治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Z].2022

[2]聂鸿飞,刘春延.塞罕坝植物区系组成的分析与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8(06):35-37.

[3]高宗耀,饶思聪,唐明龙,潘寿山.森林旅游务必加强森林防火[J].新疆林业,2005(05):29.

[4]常伟强.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8(06):13-17.

[5]张恒.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森林防火协调发展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