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融入与传播研究

2022-05-31张天石

理论观察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色歌曲红色文化传播

张天石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国声乐作品;红色歌曲;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4 — 0144 — 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以其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思想文化内涵,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化源泉。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在中国声乐作品中,主要以“红色歌曲”为展现形式,按照官方对“红色歌曲”含义的解释:“当代中国,人们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反映战斗生活的歌曲,建国后建设、发展等时期抒发无产阶级远大志向、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歌曲称为‘红色歌曲’,简称‘红歌’”。[1]“红色歌曲”是红色文化与中国声乐作品的完美结合,主要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其旋律动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能够充分展示革命前辈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面貌,反映出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与追求。

本文将通过叙述红色文化融入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发展过程,即“红色歌曲”的兴起与传播历程,分析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重要价值和传播现状,探寻促进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融入与传播途径,期许推动红色文化在音乐领域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

“红色歌曲”是红色文化融入中国声乐作品集中表现形式,是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红色歌曲”的创作题材、模式、结构等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发展进行着深刻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以胡适、陈独秀等代表为首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大力推行白话文、新诗、国语等文化改革运动,在我国思想文化界掀起了一场热潮,倡导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沿海城市工人运动大幅兴起,湖广地区农民运动积极开展。在群众革命斗争生活中,逐步出现了配合政治宣传的“工农歌咏活动”,继而产生了一种反映无产阶级革命内容的“工农革命歌曲”,这种歌曲篇幅短小,在歌词上多使用白话文。歌曲大多为填词歌曲,百姓熟悉的曲调填之以新词,这样大大加快了学习速度,演唱形式多为齐唱与大合唱。这些歌曲的创作者,大多是参与革命斗争的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工农革命歌曲”是为了配合当时的革命活动而创作的,提高工农群众的思想觉悟,对革命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时的“红色歌曲”主要以反映革命精神为主,为“红色歌曲”的诞生奠定了根本的基调与形式。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当时的中国,生活动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人民生活艰难,这促使群众性的革命音乐迅速兴起。1927年以来,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具有革命性质的文艺活动,在红军和根据地的群众当中,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当时的很多部队中,也成立了一些革命文艺团体,最主要的音乐形式是革命民歌和工农红军歌曲。这些“红色歌曲”反映的不单单是对苦难生活的痛斥,更多的反映了根据地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党、对革命、对领袖的忠诚。这些“红色歌曲”大多是用外国革命歌曲旋律的填词歌曲。虽然原创歌曲很少,但是真实的反映了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1937年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卢沟桥事变,中华大地全民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各个阶层的中国民众组成了坚不可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时,无论是民间艺人,还是教师、学生,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积极的团结起来,用自己的方式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战斗之中,进行对抗日的宣传。这个时期主要的作品题材是具有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当时创作的群众歌曲的总量不计其数。在内容上,大多反映了群众斗争的真实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战争取得必胜的信心、决心。此时的“红色歌曲”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质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作出例如《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等一系列的经典作品,到现在也广为传颂。这个时期也涌现了一批以冼星海、贺绿汀为代表的作曲家,他们有着出色的作曲技巧,作品结构严谨,格调清晰,充满革命乐观主义情绪,音乐质朴而流畅,让红色歌曲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歌曲”创作深入社會各个层面,蓬勃发展,大量优秀作品纷纷涌现,“红色歌曲”的创作在歌曲题材、结构、旋法、配乐上均更加丰富,内容上也有了更深的含义,在体裁创作上实现了真正的百花齐放。有歌颂石油工人不惧风雪雷电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优秀作品《我为祖国献石油》;歌颂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热爱伟大祖国的作品《爱我中华》;歌颂祖国美丽自然景色的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歌颂军民伟大友谊的作品《军民鱼水情》等一系列主题丰富的“红色歌曲”。这些红色歌曲所体现的爱党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帮助人们正确的认知党的辉煌历史,更让当代的年轻人了解到当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红色歌曲”经过百余年的历史沉淀,它记载着党和人民伟大的光辉历史,推动了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是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声乐作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红色歌曲”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断创新、奋发图强,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广泛传播对当今社会而言仍旧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红色歌曲”能够帮助当代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21世纪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虽然方便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但也使得网络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青年人还未形成正确三观之前,很容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蛊惑。而“红色歌曲”传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伟大精神。“红色歌曲”的传播能够帮助年轻人抵御不良思想的诱惑,形成正确的三观。

“红色歌曲”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驱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歌曲”所反映的内容,正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红色歌曲的传播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革命先驱的无私奉献精神。牢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色歌曲”能增强中国与世界的艺术交流。中国红色歌曲凭借经久不衰经典旋律,铿锵有力的歌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大量的“红色歌曲”的爱好者,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通过“红色歌曲”的传播,能让全世界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加强中国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联系。合作共赢,让“红色歌曲”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传遍世界。

当前,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主要以“红色歌曲”的方式进行传播,红色歌曲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红色歌曲”在创作题材和体裁上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例如《我和我的祖国》等优秀的通俗化作品,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青年一代,对红色音乐文化作品的理解浮于表面,认识不足,并且伴随着其他音乐文化对中国红色音乐作品的传播严重冲击。红色音乐文化作品的传播方式在部分地区仍然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缺乏更具深度的延展,效果不佳。因此,“红色歌曲”的发展与传播在今天受到多方面严重冲击,对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融入与传播产生不利影响。

第一,不注重创作过程,当前的“红色歌曲”产出作品数量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在这短短一年里,出现了一大批“快餐式的红色歌曲”,其创作时间短暂,缺乏深度思考,虽然是原创作品,但在歌词和旋律上有抄袭之前红色经典作品之嫌。许多创作者借着为国家献歌的名义,实则是为自己扬名,这种“快餐式的红色歌曲”缺乏思想内涵,歌词创作华而不实,旋律缺乏美感,未能有效实现红色文化和中国声乐作品高水平的结合,因此,此类作品必然对人们心目中的“红色歌曲”的经典形象,产生不好的影响。

第二,外来音乐文化作品的严重冲击。在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各种新潮文化涌入中国人的视野,人们的审美很容易被这些新潮文化所影响。这些新潮文化不乏有经典作品,但也有很多糟粕,当代年轻人没有經历过艰苦奋斗的岁月,对“红色歌曲”的文化内涵缺乏认知,很难在内心与“红色歌曲”产生共鸣。外来音乐文化作品能满足年轻人猎奇的心理,使得外来音乐文化在中国年轻人中迅速的传播,然而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传播速度在年轻人之间非常迟缓,并且缺乏有效的传播媒介,不利于“红色歌曲”的传播。

第三,对“红色歌曲”的学习流于表面。部分表演者缺乏对“红色歌曲”内涵的挖掘,对歌曲背景认知不足,并且部分声乐指导者在教授“红色歌曲”时只是解决音准、节奏上的基本问题,对歌曲背景较少的开展讲解。许多人虽然能完整的演“红色歌曲”,但对歌曲的词作者、曲作者一无所知,对整首曲子的创作经历,时代背景也毫不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能演唱红色歌曲,但缺乏对作品内涵的研究,无法做到声情并茂,长此以往机械式的有声无情的演唱就会丧失对红色歌曲的学习热情,更加不利于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传播。

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共同参与,而针对当前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融入与传播遭遇的问题,则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

首先,国家应加强对音乐作品出版的管理与监督。对快餐式的糟粕音乐文化坚决抵制,不能让其有流入社会的机会。对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应支持并帮助宣传,调动和鼓励音乐专业艺术人才创作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走入大众视野,定期清查已经出版的红外音乐文化作品,对于不合格的要及早发现令其下架,对红色音乐文化作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把控。

其次,净化互联网的传播环境。对外来音乐作品的引进要有所选择,引进精华为我所用,抵制糟粕免受荼毒,尽可能的减少外来音乐文化作品对红色音乐文化作品的冲击。并且应从社会层面、校园层面引导青年一代对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兴趣,大力弘扬中国红色音乐文化。

再次,红色音乐作品融入教学运用。在学校、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等地设立公益的红色文化教育课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红色文化的经典历史故事,为学员播放经典红色歌曲作品。应聘请专业的音乐老师为学员进行专业全面细致的辅导,再对作品创作背景、作者进行讲解,期间还可以为学员展示当时的历史图片,为学员发放免费的红色文化教材。

“红色歌曲”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以其优美的旋律、铿锵有力的歌词,对伟大革命先驱赞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通过中国音乐作品,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红色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民群众,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汪毓和 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张建国.中国“红歌”传播现状及其音乐文化思考[J].中国音乐,2011(03):217-220.

[3]曹昆,龙学禧.论中国“红歌”的发展历程[J].歌海,2012(04):84-86.

[4]高丽琴.红色音乐传播的时代价值[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05):21-25.

[5]孙一波.红色歌曲类型化及创作模式研究[J].音乐创作,2015(11):107-109.

[6]王秀苹.论红色文化价值的生成、演化及其实践转向[J].学术探索,2021(09):128-134.

〔责任编辑:杨 赫〕

收稿日期:2022 — 04 — 11

猜你喜欢

红色歌曲红色文化传播
浅谈红色经典音乐与大学生党课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