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叔同办报

2022-05-31贾冬梅

同舟共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苏曼殊陈师曾公会

贾冬梅

办报之始

李叔同办报,始于他随母南迁上海。李叔同赴沪后,与袁希濂等人义结金兰,誓同甘苦。1900年,“天涯五友”即组成海上书画公会,每周出两期《书画公会报》,随《中外日报》发行。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对此有介绍:“书画公会报创刊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每星期(三、日)二纸。第一、二期交《中外日报》附送。第三期起自行发售。第二期4月25日礼拜三发行。第三期4月29日礼拜日发行。每张大钱一文。第三期第六幅(每张上下共分六幅)载有‘醾纨阁李漱筒润例(书例,篆刻例)。”

《书画公会报》的办刊宗旨曾发表于1900年4月27日的《中外日报》:

“本会以提倡风雅、振兴文艺为宗旨,专登书画、篆刻等件。他项新闻概不登载,以杜流弊。愿入会者,本会即酬以各款利益。各行欲登告白,另有章程载于本报。”

在《书画公会报》中,李叔同乃举足轻重人物。《书画公会报》只维持了6个月。1900年11月13日,《中外日报》刊登一则消息:“本馆自创办至今已六月,久为海内艺林称许。奈本馆主人志在游历,有扶桑之行,无暇及此。拟将公会及所有生财器用,一概招人盘顶,海内有主持风雅,愿承其后者,請向本馆账房面商可也。此布。书画公会报启。”

设计艺术的中国先驱

1911年3月,李叔同自日本上野美术学校毕业。他在日本的留学时间长达五年半之久。

李叔同回国后,先把日籍夫人安置在上海。自己则应好友之邀,先后供职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直隶模仿工业学堂,担任美术教员。

李家一直经营盐业与钱庄,生意红火。后因政局动荡不安,李家于1902年已失去从事盐业的资格,而在李叔同回国后不久,李家经营的义善源和源丰润两家钱庄也先后倒闭,损失达百万之巨,几乎倾家荡产。李家破产了,辛亥革命却成功了。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清帝退位。清政府垮台,李叔同兴奋不已,内心因家产丧失而滋生的阴霾也一扫而空,他情不自禁,填了一首《满江红》,慷慨激昂,豪迈雄壮。

好友杨白民正在上海主持城东女学,邀李叔同来校教文学、音乐。在上海,李叔同任教的同时也在《太平洋报》兼职,负责编辑副刊,设计版面和广告。李叔同由此也成为“中国广告艺术的开创者”。

李叔同设计的广告,别出心裁,新颖别致。比如一则广告:几个漫画人物,身上的衣服写着醒目的“太平洋报”字样,手上举的牌子则是几行广告词。这样的广告,显露谐趣,让人过目难忘。

任职《太平洋报》期间,李叔同在版式和广告设计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关于这一点,学者毕克官有详细、全面的分析。毕克官认为,李叔同设计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简单明了,注重大效果。“运用比较粗壮的线条和黑白相衬效果,使之醒目。

二、绘画性强。“乍一看李叔同的设计,有一种清新之感。他的设计,不是描出和涂出的,更不是靠绘图工具描出的那种无生命的线和几何形。他不用刻板的点和线,而是讲究笔趣墨趣的生动性。”

三、注意生动性和趣味性。“广告必须有吸引人的效果。李叔同的设计有些是借用了漫画表现手法的。例如,《太平洋报》启事,主图是三个奔跑叫卖的人,身上都写着‘太平洋三字。《初等教育·女子教育》广告则是藤下垂瓜,上写文字。《福建新闻》广告则是一个漫画人物,大耳大笔。这些构思,比较巧妙,形象都生动有趣。”

四、书法和石刻气息。“看李叔同的图案设计,使人感觉书法和金石气息很重。这自然与他的书法家和金石家的气质和特长有关。他的书法润例广告,当时就经常夹在他所设计的广告间一起刊在《太平洋报》上。他从小就习写书法,石鼓文、汉魏六朝墓志、天发神谶、龙门二十品,都有深厚的功力。他二十岁即出印谱,以汉印风格见长。这些修养,都成为他图案设计艺术的‘后盾。”

五、民族气息。“李叔同是饱览过外洋形形色色的广告设计的。可贵的是他的作品却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气息,而不见洋腔洋调和市侩气味。这无疑是得力于他既有的中华民族文化修养,这修养的根基是如此的深厚,任凭外洋东西怎样的熏染,是不可能喧宾夺主,是必定会经过消化才吸收的。”

孤芳致洁

李叔同在《太平洋报》还认识了两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画家陈师曾,文人苏曼殊。

陈师曾就是陈衡恪,大名鼎鼎的文史大家陈寅恪的哥哥。丰子恺小时候,陈衡恪的大名就如雷贯耳了。他在一篇文章里回忆道:“我小时候,《太平洋报》上发表陈师曾的小幅简笔画《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寥寥数笔,余趣无穷,给我很深的印象。”

民国元年,陈师曾由北京来上海。《太平洋报》作了大幅报道,还刊出了他的半身照片,曰“朽道人像”。陈师曾居北京,李叔同住上海,当时的人们誉之为“北陈南李”。足见两人的名气口碑难分伯仲。

李叔同出家前为陈师曾的一幅荷花小像题诗一首。诗前小序中,李叔同写道:“师曾画荷花,昔藏余家。癸丑之秋,以贻德泉先生同学。今再展玩,为缀小词。时余将入山坐禅,慧业云云,以美荷花,亦以是自劭也。丙辰寒露。”题诗只有四句:

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显然,“孤芳致洁”是李叔同对陈师曾的评价,也是他的自我期许。

李叔同对苏曼殊未留下具体的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叔同非常喜欢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名篇《断鸿零雁记》起初发表于南洋爪哇,李叔同为扩大其影响,将其连载于《太平洋报》,李叔同还请陈师曾为这篇小说画了几幅插图。陈师曾的号为“朽道人”,而苏曼殊又被称为“浪漫和尚”“怪僧”,时人开玩笑说,这是“僧道合作”。

苏曼殊去世那一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正式出家。冥冥中,两人似乎有一种特别的缘。

李叔同早期书法作品

猜你喜欢

苏曼殊陈师曾公会
陈师曾艺术理论及艺术风格
图示与观念:陈师曾《读画图》再分析
王春书
“兄弟情深”还是“虚情假意”
——基于FPS游戏《穿越火线》战队公会的网络诈骗行为研究
网络游戏公会运营发展及公会管理成员角色特点研究
——以FPS游戏《穿越火线》战队公会为例
苏曼殊为绝世美人,损及一衣
陈师曾 纳凉图扇 荣宝斋藏
慷慨论交廿七年——论南社领袖陈去病与苏曼殊的交往
星耀華夏
——岭南历史文化名人图册
湖北公会用好劳动总裁总工会派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