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徽闪亮在“疫”线

2022-05-31陈慧史雅洁李永科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5期
关键词:西宁内科核酸

陈慧 史雅洁 李永科

四月,正是高原古城桃花盛开的季节。但2022年4月的西宁,却迎来了一场“倒春寒”。4月初,西宁出现新冠病毒阳性人员。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一时间医院各党支部、各科室纷纷请战。内科二党支部10名党员请战出征,第一时间投身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一面面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各采样点,成为西宁主城区最靓丽的风景线。

“我是党员我先行”。内科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刘谊蓉,是一位医疗专家,她第一批赴城东区采样。4月13日清晨六时许,已经到达火车站广场核酸采集点的刘谊蓉看到,广场上已经有不少居民在排队,他们当天的核酸样本采集量近7500人份。当时的气温不足5℃,刘谊蓉和她的队友们不顾寒冷即刻投入工作,在四面通风的帐篷里,反复严格的手消,手被冻得失去了直觉,面屏下一双双神情专注的眼睛、一个个规范娴熟的动作,让她为之动容。她们都是90后医护人员,疫情面前,出征即为战士,她和支部的9名党员并肩作战,共同完成艰巨的采样任务。

此次出征的还有内科二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心血管内科护师李启娟,她肩负着十四中校区的消杀、垃圾打包,采样队物资分发、队员穿脱防护服的检查,每个采样台物资补给工作;为了让大家吃上热乎的饭菜,她每天坚持把饭菜送到队员居住的门口,而自己常常吃的是凉菜凉饭,有时工作通宵达旦,她却毫无怨言。

出征的10名党员,都是年轻的妈妈或爸爸,疫情发生后,她们克服各种困难加入到抗疫工作中。

“虽然孩子是我最大的牵挂,但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就要首当其冲……”全科医学科护师张玉萍说。

在中区采样点的风湿免疫血液科主治医师李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想起两个年幼的孩子,夫妻俩不能陪伴在身边,内心总有着牵挂和愧疚。“但看到不分昼夜每天忙碌的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爱心车队司机,每个人都用实际行动为守护西宁积极付出着,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的辛苦不值一提,自己的小情怀更是不足挂齿。”

神经内科护师祁海红是一名预备党员,4月13日,接到赴城东管控区全员采集核酸的紧急任务时,仍在哺乳期的她把6个多月的孩子托付给了母亲,毅然逆行到城东区管控区。她和丈夫在各自的岗位履职尽责,相互鼓励!

“作为党员,接到命令,就要舍小家顾大家,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心血管内科护师杨文媛也说出了肺腑之言。

内科二党支部出征的党员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生活中她们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工作中她们是患者信任和托付的送护工作者,在抗疫中更是尽显责任和担当。

被分派到城北区核酸联盟基地的神经内科护师赵迎蓉,就是青年党员中的一员。她的工作离病毒最近,让她不得有丝毫地懈怠。

肾内科工程师秦海明,是省卫生职业技術学院采样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城中区“七天五检”的采集任务,他说:“再苦再累都值得,我们一定能携手渡过难关。

年轻的党员林凤说:“这场疫情最大的收获就是抗疫中能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光荣。”

星霞是参加过武汉抗疫的一名护师,被分配到城东区封控区,她在抗疫日记中写道:“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岗位,但无论警服蓝还是红马甲,大家都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作为大白,我们会继续坚守在战‘疫’一线,勇挑重担、勇担重责、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战‘疫’迎春到!”

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不过是一群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本次内科二党支部支援城东、城中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共10名党员,她们最大的47岁,最小的27岁。

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党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出征,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他们是朴实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和“顶梁柱”,始终在抗击一线亮身份、树旗帜、当先锋、作表率。她们用爱和责任,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

(作者单位: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张先云

猜你喜欢

西宁内科核酸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酸适配体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