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打造”让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实起来

2022-05-31曹有山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牧民党性党员干部

曹有山

为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准确把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任务,兴海县打造了一套符合基层党校实际及党员干部培训需求的“六类课堂”模式,让全县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实起来。

以理论教育为主,打造“理论课堂”。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党性锻炼主渠道作用,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方式,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党性教育的学习培训。针对不同班次确定不同的党性教育形式和目标要求,科学设置党性锻炼、理论武装、现场体验等“党性教育单元”,并将全国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教材,纳入各级各类干部的党性教育培训之中,力求深学、学透、践行,让学员在思想上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为提升党性修养夯实理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

以党性教育为主,打造“基地课堂”。立足区域优势,充分挖掘资源,用好用活现有的廉政教育基地、党建工作示范点等本土特色基地,有效拓展党性教育培训内容,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提供更为广泛生动的教学平台和实践场所。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积极创新开展“读一次入党誓言、听一个党史故事、看一场红色影片”的党性教育模式,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同时,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党建示范点、廉政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使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受到警示和触动,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廉洁从政,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以信息教育为主,打造“数字课堂”。充分利用青海党员干部教育网、现代远程教育网、海南党建网、兴海政务网等信息平台,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信息综合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全县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通过阳光政务平台及时更新发布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等学习资料和重要信息,推送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党建动态、先进典型等内容,为广大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表达意见建议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不断拓展网络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设置政治理论、时事热点、乡村振兴、领导能力、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等必修和选修专题,为广大干部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党性观念、激发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法治社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以素质教育为主,打造“夜间课堂”。针对干部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以及实效性不强等问题,积极拓展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覆盖面,紧紧围绕“增强党性”和“提高素質”两大重点,按照《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结合地区实际,开办“干部夜校”“夜间课堂”,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通过培训,基本实现白天带着课题和问题深入乡镇、机关、村、社区、学校、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谈心交心、互动交流,虚心向群众学习,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问需问计于民,夜间可以选修党性教育、政策法规、藏语口语、群众工作方法等课程。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办“学员论坛”进行集体交流研讨,让白天忙于工作的党员干部静下心来,学深悟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以技能教育为主,打造“实践课堂”。把课堂前移到产业园区、合作社、养殖大户、中心示范户等产业示范点,以实地观摩、现场培训、示范操作等培训方式,邀请科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等传授致富经验和种养技术。通过现场实践式、体验式、模拟式的亲耳听、亲眼看、亲身悟,让学员洗涤灵魂、触动思想、锤炼党性,切实达到不忘初心和真学真信真用的目的。同时,通过教、引、传、帮、带等多种举措,选拔、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讲得出的村民“土专家”,使他们成为“农牧民大讲堂”的讲解骨干、种养的行家里手,特别是邀请一些设施农业大棚蔬菜、中藏药材种植、野血牦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头人,积极创办“田间课堂”“草原培训班”,根据农牧季节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补齐农牧业发展短板。

以能力教育为主,打造“流动课堂”。为解决人员难集中、时间难统一、效果难保证等农牧民党员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整合县直机关涉农涉牧部门资源优势,充分利用“678”流动服务室,在每年6、7、8三个月牧民群众进入夏季草场后,将县直部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司法调解等各类服务资源延伸到服务室集中办公。建立农牧民党员群众活动的主阵地,就近开展理论授课、政策宣讲、科普宣传、技能培训等,结合“五下乡”、文艺巡演、“农牧民大讲堂”等活动,开展先进典型宣讲,组织现场观摩学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奋发有为、争创一流,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保证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手艺,办成实事,不断开创农牧区党员教育培训和服务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兴海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韩军

猜你喜欢

农牧民党性党员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党性体检”让党员更“健康”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