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大师”的音乐情怀
2022-05-31孔维宇
孔维宇
俄国浪漫派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出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兼冶金工厂厂长。受家庭氛围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柴科夫斯基自幼受到俄国民间音乐的熏陶,熟知诸多知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1850年至1859年间,他在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法律,1859年至1862年任职于司法部。
在求学和工作期间,柴科夫斯基刻苦学习音乐,不断尝试音乐创作,成了首届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生。1863年,他辞去官职,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事业当中。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顺利毕业,并于次年前往刚成立不久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可以被概括为三个阶段,其中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可视为他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他赢得了圈内的声誉,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钢琴小品曲集《四季》等。
自1876年起,柴科夫斯基与俄国富孀梅克夫人建立了长达十四年的通讯友谊,并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其间他的作品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他的第二个创作阶段。该阶段的代表作品有《第四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小提琴协奏曲》、歌剧《奥尔良少女》等。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三个创作阶段。人们常言“英雄迟暮”,但柴科夫斯基的晚期作品却愈发熠熠生辉,如《第六交响曲“悲怆”》、歌剧《黑桃皇后》、舞剧《睡美人》与《胡桃夹子》等。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
本期附片为大家带来的是由德国指挥家斯特凡·桑德林(Stefan Sanderling)指挥、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G大调管弦乐第三组曲》(Op. 55)和《G大调管弦乐第四组曲》(Op. 61, "Mozartiana")。
《G大调管弦乐第三组曲》被认为是柴科夫斯基四部组曲中最为成熟且出色的作品。受前两部组曲的创作经历影响,柴科夫斯基把第三组曲写得更加细腻自然,极具创意,在音乐素材的使用上前后呼应,风格统一。全曲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悲歌”(Elegie)、“忧郁圆舞曲”(Va l s e mélancolique)、“谐谑曲”(Scherzo)以及“主题与变奏”(Tema con variazioni)。
第一乐章“悲歌”并未流露出极致的“悲”。柴科夫斯基在并不浓厚的悲哀意味中,融入了令人难以捉摸的忧郁情绪和梦幻色調。流动着的音乐时而像一首田园诗,时而具有抒情气质,时而宁静情深,给人一种纯朴的听觉体验。第二乐章“忧郁圆舞曲”使用了圆舞曲的节奏。但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那些轻快华丽的圆舞曲,这一乐章听上去“步履沉重”,旋律中似乎流淌着某种绝望与痛苦,好似俄罗斯的秋天,寒风瑟瑟,一派肃杀之景。第三乐章“谐谑曲”使用了急板的速度,使得音乐十分灵动,音乐色彩对比明显,蕴含了幻想的因素。而末乐章“主题与变奏”则包含了引人入胜的宽广意蕴,乐章伴随着扣人心弦的起起伏伏走向终止。
《G大调管弦乐第四组曲》,又被称为《莫扎特主题管弦乐组曲》。该作品创作于1887年,那一年正值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创作一百周年。歌剧《唐璜》是柴科夫斯基十分青睐的作品,他意图通过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对莫扎特以及这部伟大作品的崇高敬意。组曲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吉格舞曲”(Gigue)、“小步舞曲”(Menuet)、“祈祷曲”(Preghiera)以及“主题和变奏”(Thème et variations)。
柴科夫斯基的《G大调管弦第四乐组曲》中充满活力的“吉格舞曲”来源于莫扎特1780年收录在一位莱比锡风琴演奏家音乐抄本中的一段吉格舞曲;优雅而庄严的“小步舞曲”来自于为半音阶钢琴所作的《D大调小步舞曲》,即莫扎特键盘作品(KV 355);专注、内省,充满哲思的“祈祷曲”来自于李斯特改编的莫扎特作品《圣体颂》(Aveverum,KV 618);最后“主题和变奏”中的一个主题是由莫扎特本人借用格鲁克变奏曲中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由此可见,这部《G大调管弦乐第四组曲》无论是在音乐素材的选取上,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追求上,都体现了欧洲古典传统对柴科夫斯基的深刻影响。
聆听本期唱片,我们可以感受到柴科夫斯基极具浪漫气息的音乐情怀,体悟作曲家音乐中的两个鲜明特征,即饱满的抒情性与强烈的戏剧性。抒情性最突出地表现在旋律上,柴科夫斯基被称为旋律大师,他每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十分鲜明,线条悠长委婉,跌宕起伏,音调亲切自然,情感色彩浓厚,这些均是其内心情愫的表达,最能引发听者的共鸣。戏剧性体现在柴科夫斯基将自己对时代、社会和人们内心世界的各种矛盾冲突的深刻体验进行精细的艺术提炼与加工,由此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