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2022-05-30黄蓉
黄蓉
“双减”政策下,进行“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应该立足于学生本身,一点一滴,积跬步至千里。课前,教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收集与课堂相关的资料,做好提前预习;课中,与学生一起在快乐学习的海洋中徜徉;课外,做“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加强师德修养,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教师自己要不断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用精湛的业务水平去赢得学生的喜爱,不断丰富教育智慧、提高教学水平,在时代的浪潮里,学会变革,也不忘坚守。
一、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后作业目标分层程度不足
在目前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分层程度不足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只要让学生巩固和预习就行,不太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导致学生没有确切的语文思维,要想更深入地理解和获取所学的语文知识是很难的,同时,也无法灵活生动地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分层程度不足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仅把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综合素养才能有更好地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上不夠多样化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听、读、写这种作业模式。受这些作业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时一直处在被动地位,且对于语文学习缺乏特别的兴趣。这既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也将给教师的教学质量形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情况,也不利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根本没有达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目的。而有的教师对布置作业的本质也不怎么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课后作业模式不够多样化这个问题。在布置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使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要充分了布置课后作业的根本要求,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还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缺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作业
尽管素质教育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科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调整教学思路,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阅历不足,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有待提升。因此,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走神、精力不集中的情况,有的甚至直接不写,无法保障作业的有效性和自主实践,此时教师的恰当引导就显得非常关键。但是,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对素质教育的简单分析以及过度依赖,没有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来进行分析及研究,最终导致课后作业偏离了“主干道”,没有起到自身应该起到的作用。还有些教师以实事求是和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主的教学工作准则,在全面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方向指导和技巧点拨,导致学生对所学的语文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无法实现活学活用;还有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在自己写作业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消极应对的心态,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不是很理想。
(四)教师过于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小学语文课后布置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教育的方向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有些教师太注重个人的权威地位,不给学生在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提供主动选择的机会,直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主观判断决定所有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其语文能力和水平停滞不前。
二、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的方法
(一)注重作业多样性,拓展学生思维
常见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有预习作业、复习作业、动手作业、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前预习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而是只重视作业给予所学内容的实用性,把它们转化为写作的形式,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并不是很感兴趣,学生把语文学习当作是一种任务,所以学生很难自己主动地去完成语文学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缺乏新鲜感,最终失去学好语文的激情与兴趣。学生虽然可以很被动地完成作业,但却无法很有选择性地进行写作,如此一来,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也就大大降低了。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创设丰富多彩、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将“想象性作业”“选择性作业”和“趣味类作业”融合在一起,以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动机。
目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实际问题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习风格和学校精神,与“双减”政策的教学观念完全背道而驰。因此,在布置小学语文作业时,要采用多元化的创新形式,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较好的作业习惯,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同时也利于学生逐步克服恐惧心理、作业马虎等不良习惯,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1. 确定设计目标,精细化布置课后作业
语文课后作业在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设计目标,教师在创新设计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时要“精挑细选”。这样做,不但能够帮助小学生巩固在课堂内学习知识点的印象和掌握情况,还可以帮助学生训练学习技巧,并发展科学的思维方法。此外,教师也要精心挑选,给学生认真布置作业。而教师本人也要提前完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作业题目和解题过程的难易程度和特点,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的数量和难度要根据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筛选,并切实防止随机布置作业的现象。“精细化”需要指教师在课后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设计出最适合学生需要、最合理的作业方法。
2. 设计多样活动,替代传统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为活跃班级文化氛围、充实学生的学校生活、给同学们一次表现自我的舞台、培养同学们对于诗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们的诵读能力,并展现同学们蓬勃朝气、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教师也可适当地举办诗歌朗诵大赛等活动。需要学生搜集素材、编辑视频、压缩上传资料、制作PPT,并上台演示。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训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秋天的雨》这一课时,作者把秋雨当作一条线索,把秋天的景物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美丽、富饶的秋天。因此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留出预习作业,让学生去收集和秋天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秋天的美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培养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只是单一地对题目进行解答,而是优化教学手段,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意识,难以发展当代小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得教学工作开展不顺利。所以,小学语文预习作业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得语文这门学科的教育更加具有有效性。教师需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时刻改变小学语文预习作业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學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三)作业分层细化,提升设置效果
根据“双减”政策,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设计语文作业。
就课后作业而言,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分为预习作业和复习作业这两部分。
预习作业的内容:第一步标出自然段(在学生大概阅读一遍的基础上,对自然段进行划分。尤其是长篇课文,如果自然段不标清楚,就会非常影响课文分析的进度);第二步通读课文(尽可能地读通顺);第三步就是勾划词语及句子(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都勾划出来,留到课堂上请教教师);第四步写课后生字、生词(课文后面的一类生字,要求标上拼音,写上音序,组成词语);第五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最后就是需要学生根据预习,分享自己通读课文的感受,了解文章要表达的大致内容。做好课前预习,学生要根据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进行感悟和思考。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课文讲解的开展,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只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复习作业就是完成课后相关的习题和同步训练习题,也就是基础训练。这个作业需要在新课文结束后马上就让学生练习,一定要掌握学习的时效性,巩固学习效果。
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比较具有灵活性的作业。“灵活性作业”是结合当前的“双减”政策,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设计的作业。首先,可以让学生写日记,日记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课后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基础。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名言名句,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扩展学生的文学积累,从而为以后的作文做准备。其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训练”这项作业不用强制学生完成,可以让家长和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去完成,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创新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语文创新作业,从而更科学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