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2022-05-30黄泽惠
黄泽惠
近年来,过重的学业负担既给学生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也让广大家长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对此,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对作业的形式和数量进行优化和改良,设计出富有趣味且实用性强的作业,从而真正起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课后作业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不过结合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课后作业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给学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学习负担,最终导致学生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此,教师要基于“控量减负,创新增效”的理念,贯彻落实“双减”工作,通过丰富课后作业形式、合理减少作业数量、精准掌控作业难度等途径来对现有的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良,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充分吸收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点,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现阶段初中学生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打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虽然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对新奇事物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数学这样的学科,里面蕴含着大量的趣味性、实用性的知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课后作业方面,很多学生都面临着明显的学业压力,同时部分学生还需要不定时地去参加补习班,这在无形之中又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具体来说,现阶段初中生数学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作业数量过多。据多数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但10点半之前依然写不完作业,甚至有的学生需要到11点、12点,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②作业难度缺乏合理性。部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写作业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如果教师长期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还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影响,导致学生出现自卑、不自信等心理问题。③课后作业形式单一。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布置习题类型的作业,希望可以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作业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反而更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优化作业设计的实际意义
结合相关数据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普遍认为只要学生多做题、多练习就可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很多教师都喜欢搞题海战术,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考试让学生牢牢记住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等基础知识。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我们会发现以往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对学生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小,而负面作用却越来越大,比如上面提到的繁重的作业负担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甚至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等等。由此可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进行作业优化设计十分重要,创新作业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下作业学习当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究
对于作业优化来说,数量和质量是两大关键因素。首先,从作业的数量上来看,初中数学作业并不是很多,但是很多学科的作业加起来就会形成“巨量”的作业,再加上他们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大量的作业很容易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因此,教师要严格把控作业的数量,在布置作业之前和其它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合理规划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对于作业的质量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规划。
(一)基于“生本”理念,布置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复性、机械化的作业太多,比如抄写数学定理、反复练习使用某一数学公式等等。不可否认,这样重复的抄写或练习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因素,他们成绩的提高是有限的,并且重复让学生学习已经学会的知识还会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因此,教师要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趣味性的课后作业,以此来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大搜索”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家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并尝试总结各种图形的结构规律,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立体图形的具体应用及其性质。从实际效果来看,相较于以往练习类型的作业,这样搜集、探索类型的作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现实生活当中,那种立体图形最为常见?”或者“同学们最喜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在各种动漫当中大家是否也能发现相应的图形呢?”等等,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基于“分层”理念,布置弹性化作业,实现因材施教
受到自身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但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多次讲解才可以基本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果不重视这一问题,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对此,教师要结合“分层”思想,布置弹性化的课后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或者设计相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重新规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首先,是A类型的作业,其主要是针对理解能力较强且思维敏捷的优等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①完成老师布置的应用题,认真思考等量关系在方程组中的具体表现方式,并分析如何快速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以及如何验算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否准确。②初步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然后,是B类型的作业,其主要是针对理解能力一般、學习能力相对不足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课后重温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反思解开方程组的每一个步骤;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准确地分析问题中包含的等量关系,并用方程将其正确地表示出来,在解答的过程中深入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结合实际效果来看,将作业进行分层化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并有效缩短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不过,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要和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做好沟通,向他们普及分层理念的意义和优势,避免出现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公平对待而和学校、教师争吵的情况,也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对待作业的情况。除此之外,对于层次的划分以及作业的设计,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下拿到并完成高质量的作业。
(三)紧跟时代潮流,布置“有热度、有新意”的生活化作业
通过观察近些年的数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试题的形式还是试题的内容都和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现阶段试题的内容更加新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更明显。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设计“有热度、有新意”的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探索和思考数学的奥秘。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简单的图形设计”这一部分内容给学生布置贴近生活并且和热门新闻相关的数学作业。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索冬奥会标志,以及参加冬奥会各个国家的国旗,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其中都使用了哪些图形或者用了哪些方式将多个图形结合到一起。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整理的知识和信息给班级或者学校运动会设计一个标志,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合实际情况,布置实践活动型作业,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源于探究。如果只是给学生布置一些书面类型的作业,就会导致学生出现“纸上谈兵”或者“闭门造车”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安排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布置一些实践活动类型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走出思维定势,深入到现实社会当中去思考数学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出以下探究任务,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任务一:利用温度计或者手机软件记录一周内每天早上6点和晚上6点的温度,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合适的统计图,以便观察一周内的气温变化。任务二:在父母的帮助下记录并整理一个月内家庭的资金支出,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相应的统计图,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家庭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各项支出的占比。任务三:结合家中保存的单据,将去年一年的用电量和用水量以月为单位整理好,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相应的统计图,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去年每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然后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制定一个合理的节水计划或者省电方法,从而在减少家庭支出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
相较于单纯的纸面作业,这种实践类型的作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不过,对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较少的初中生来说,这样的作业在难度上会稍微高一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根据学生家长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因素,引导家长在不借助课外辅导的前提下,配合自己的孩子共同完成课后探究作业,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育。
综上所述,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基础、拓展延伸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稳固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结合“双减”政策的指导,合理控制课外作业的数量,并通过改革和创新作业的形式來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进而从根本上达到“减负提效”的目的,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自由、活泼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积极、自信地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