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振兴

2022-05-30

银行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数字化金融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金融业依托数字化技术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发展和服务民生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各类金融机构深刻认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以数字化转型为手段,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搭建金融场景生态,开发了各种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节约了管理成本,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从而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整体服务能力。2022年依然是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叠加地缘冲突升级、自然灾害频发,延缓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稳增长也成为中国经济最为紧迫的任务。这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机构在新的监管要求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更应秉持合规、稳健和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积极创新,以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的时代赋予金融创新以新的历史使命。本刊主办的“2022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以“数字化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振兴”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对金融业如何以创新为手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振兴建言献策。本刊特将嘉宾发言集锦整理摘登在本期“银行家论坛”栏目,文章根据专家发言整理,部分内容未经本人确认。

主编致辞

进入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充满不确定性,金融业自身发展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新形势下,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保持定力、有效发力、积极作为,使金融业整体运行平稳,在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进自身改革转型和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数字化金融创新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加速向深水区迈进,从局部突破走向全面开展,呈现出“服务智能化、业务场景化、渠道一体化、平台开放化和融合深度化”等鲜明特征。

当然,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创新还任重道远,只有那些“准确时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金融机构,才能在数字化时代把握机遇,稳健前行。

正是基于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银行家》杂志社举办本次金融创新论坛暨金融创新成果发布会,主题是“数字化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振兴”。欢迎各位与会专家和嘉宾,围绕这一主题,就金融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助力新发展格局,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展开交流与互动,分享案例与经验,为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平稳运行贡献高屋建瓴的观察与思考、智慧与观点。

专家发言

何德旭:打造中国数字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数字金融是大势所趋

一是现在数字经济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共识。2017年,数字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被写入“十四五”规划;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从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公共服务数字化、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安全和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就是数字金融。要发展数字经济,数字金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得到迅速发展。

二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制度框架是通过专门的、先进的(现代的)和科学的体制、机制、制度、法律、技术等规范或促进资金、资本与资产流动;基本功能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具有支付清算、金融资源配置、信息传递、资产定价、风险转移与财富管理等功能;基本特征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治理有效、功能完善、先进科学和安全高效;基本标志是持续经营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政策传导能力、资产流动能力、资产定价能力、发展创新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等。显而易见,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金融的数字化,也就是说,现代金融体系必须也必然是数字金融体系。所以,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必须要加快发展数字金融。

三是到2050年,我國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包括数字经济强国、数字金融强国。因此,发展数字金融是当下及未来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大趋势。

发展数字金融具有坚实的基础

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有着明显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数字金融发展的最大保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发展,是最大的优势。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是指导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献。2022年1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2〕2号),明确要求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全面推进和深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金融数字化打造成‘第二发展曲线”。

第二,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规模庞大、供求多元、创新活跃、拉动力强的内需市场,意味着更多的创新场景、更低的创新成本和更高的创新收益,能够确保数字金融的商业可持续。

第三,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有着强大的基础设施优势。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和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大数据产业及人工智能产业两位数复合增长,云计算增速高达56.6%。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这不仅可以使数据要素实现跨域流动,打通“数”动脉,更可为降低数字金融运行成本打下坚实基础。这些都是我国发展数字金融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打造我国数字金融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更要注重打造数字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数字货币竞争力。金融的基础是货币,在一般情况下,货币实力决定着金融实力。目前许多国家的央行都在布局,抢占数字货币的制高点。数字人民币处于试点阶段,要加快发展,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数字金融服务能力。金融的本质和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包括服务数字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等。数字金融因其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本质,更有条件服务实体经济。数字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成本,增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从而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因此,要围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展数字金融。三是数字金融技术实力。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向金融赋能。数字金融的竞争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自于数字技术本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稳定性(可靠性)。所以,数字金融一定要有先进可靠的技术,并且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四是数字金融创新能力。创新是数字金融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技术赋能的前提下,要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五是数字金融监管能力。防控风险、维护数字金融稳定与安全,是数字金融稳定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要提高监管水平,做好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使其能够做到自我修复;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

总之,发展数字金融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群策群力,多管齐下,全方位做出努力。

(何德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连平:商业银行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制定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

商业银行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回归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源。积极响应和持续对标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结构性金融政策要求,科学安排金融资源,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重点支持“两新一重”项目建设,支持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支持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和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产业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明确金融战略支持的重点产业方向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行业发展。一是制造业。未来,高技术制造业将成为重点发展的制造业产业。制造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增长较快,需要银行信贷的重点支持,2022年上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接近3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已超过30%,未来应保持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二是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量子等领域内的科创企业与产业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对信贷资金需求较大,需要商业银行重点支持。三是数字经济。金融业应重點支持5G通信等信息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在质量与效率两方面释放增长动能。尤其是在国际上持续存在针对性打压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从国家战略出发,持续支持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四是绿色产业。我国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其中光伏产业已领先全球,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持续金融支持。

合理安排产业支持战略的金融服务路径

为加大对重点产业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应提供低成本、长期稳定的多元化与综合化服务。例如,商业银行可对重点产业企业提供低成本、中长期的信贷资金支持与低费用的企业结算服务;提升针对产业企业的投行、信托、债券、上市融资等一揽子综合化服务水平。

从实际出发,做好对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积极向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提供低息、长期、高效的信贷资金,为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建设项目的投资与运营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工程。

提升和完善对产业基础能力建设的金融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商业银行可研究提供五年以上甚至七年以上优惠、稳定的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等相关技术研发项目,适度降低行业龙头企业融资成本;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开通绿色信贷通道;支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工艺等工业基础数据库等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不断改善对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的金融支持,加强产业内与产业间的上下游联动。例如,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物流、信息流、科技流等基础设施开发与建设的资金支持;加强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快速响应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化供应链需求。

持续增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支持,解决产业提质增效的后顾之忧。商业银行应强化顶层设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引导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金融资源向产业领域配置。例如,加强政府、科技平台、产业合作,建立新型中小微企业公共数据库,建设多层次、网络化、综合性的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和系统安排生产性服务业的金融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支撑。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银行业务支持,提供针对性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降低信贷条件,调低服务费用,提供更多元的金融产品。

(连平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

吕仲涛:以数字化转型服务人民生活与实体经济

当前,如何通过自身数字化转型创新,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课题。工商银行以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人民生活、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以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工商银行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成果,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温度。

一是保障业务连续性,让金融服务更加安全可靠。工商银行通过自研的VPN、视频会议系统等保障了全集团、境内外40多万员工在线,保证全行业务7×24小时不间断。同时,在数据中心上海双园区封闭的情况下,通过大规模远程协同,运用“VPN+云桌面”等技术手段,确保疫情期间多个系统版本正常研发与投产,连续多次完成大规模远程“云投产”,没有因为疫情影响业务的更迭或中断金融服务。

二是广阔延伸服务场景,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得。工商银行不断强化与数字政务、医疗、养老、教育等高频民生服务场景对接,将金融服务触角向社会全面延伸,通过产品输出、平台对接、场景互嵌,将金融产品嵌入民生消费和企业生产场景,与社会各行各业合作共建场景,形成无所不在的触达体系,提供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同时,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优势,在业内率先构建并推出“云工行”非接触服务品牌,让客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

三是弥合“数字鸿沟”,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工商银行进一步提升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水平,加强面向老年等弱势群体的特色功能服务供给,根据老年客户行为习惯,在手机银行创新推出银发专属服务版本,并不断提升专属版本操作体验便捷性;运用区块链、人脸识别等数字技术,不断丰富个贷数字化产品供给,疫情期间快速推出个贷全线上延期还贷服务,并打造个贷创新产品,为民纾困,助力个体工商户等客群渡过疫情难关。

增强数字金融创新供给,以灌溉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构建数字产业“新生态”,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工商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努力实现对企业客户的服务模式向“能力输出、共建生态”的价值创造升级,与相关产业共谋发展,打造相应的服务和产品,紧密对接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能力;与龙头企业紧密合作,积极规划设计客户场景综合服务方案,结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场景,打造一系列数字供应链平台,服务上下游企业。另一方面,加快国际国内单证业务创新和贸易金融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贸金生态体系建设,助力企业跨境金融需求,畅通贸易循环。例如,推出“单一窗口”金融服务,集跨境汇款、电子关税保函、进出口信用证等多项服务于一体,为外贸企业提供涵盖贸易全流程、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便利。

二是打造数字普惠“新模式”,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工商银行精准切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场景,结合不同场景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精准服务普惠客群,拓展数字普惠的服务触角和客户覆盖面。通过获取企业结算、资产、交易和行为等多维度数据,运用“数据+模型”的方式,打造数字普惠拳头产品,全方位满足小微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同时,灵活采用续贷、展期、设置宽限期等方式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接续服务,共克疫情难关。

三是打造数字乡村“新平台”,让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工商银行全新推出“工银兴农通”App,以此为抓手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打造全新乡村服务线上渠道,为客户搭建享受便捷式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平台,并逐步完善乡村金融触达体系,县域网点拓展覆盖已达97%;积极应用卫星遥感等前沿技术,构建卫星遥感影像智能分析系统,动态跟踪农作物、林木等生长情况,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和风险监控机制,通过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吕仲涛系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

柯建勋:数字技术赋能 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国家战略以来,普惠金融已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银行与产业一道进行了大量的金融服务创新,通过科技赋能,银行逐渐具备了挖掘、经营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长尾客户的能力。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行之一,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充分发挥跨境业务特色优势,大力发展跨境金融,积极探索跨境业务新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拓展跨境商业活动。

加快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是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中国银行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普惠金融作为战略重点业务,聚焦服务中小微企业,打造“开放、共享、丰富、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研发“慧智控”系列风险管理工具,运用客户画像、决策引擎、风险图谱等技术,强化主动风险管理,全面提升智能风控水平,实现普惠贷款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客户从申请到放款仅需几分钟,2021年以来推出十余款线上普惠贷款产品,目前普惠贷款客户近70万户,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是打造开放型绿色供应链金融生态。按照“产品在线化、服务平台化、授信批量化、运营自动化、风控智能化”的思路,利用新兴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和模式创新,搭建“票、证、融”线上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推出“中银智链”品牌系列。同时,利用跨境业务优势,提供境内外、本外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目前已在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新模式下实现了保单融资创新产品的落地。

持续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打造跨境金融服务生态,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服务

一是拓寬开放窗口,助力中小企业开拓海外业务。进口博览会、服贸会、消博会这些重量级展会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家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跨境商业活动的重要平台。作为进口博览会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为展会提供了综合服务方案,帮助国内采购商和国外展商突破地域限制,推动多边贸易合作,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和产业链。

二是打造跨境电商新模式。为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经过监管批准,中国银行率先探索与境外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利用数字技术,凭借交易电子信息为境内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直连收款服务,结合跨境电商小额高频的特点,研发了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反洗钱制裁合规等六大类20余个风控模型,提升了业务风险控制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三是持续优化传统跨境结算产品服务。通过人工智能、RPA、OCR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发智能审单等功能,对跨境汇款、境内外币汇款进行全流程再造,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使产品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安全、费用更低。

培育数字基因,激发金融科技赋能业务活力

“十四五”期间,中国银行加快建设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支撑能力。

一是以新技术运用为着力点,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普惠、跨境领域的应用创新,解决普惠、跨境金融痛点问题。二是以新机制变革为支撑点,推动科技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科技体系全面紧贴业务、全流程快速响应的高效融合服务模式,科技主动“向前一步”,与业务联动,共同研究市场、共同设计产品、共同打磨体验,巩固自身跨境经营优势。三是以新队伍建设为根本点,打造数字化新军,培养跨越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业务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搭建场景生态,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助力中小企业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柯建勋系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中国银行场景生态与创新部总经理)

王勇:升维风控能力 服务创新发展

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大型商业银行更是如此。外部形势越是错综复杂,越是需要风险管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业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此背景下,风险管理能力要走在业务发展曲线之前,进一步实现能力升维,要从系统思维、客户思维、创新思维三个方面深化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控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

坚持系统思维,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升风险管理的政治性

构建点、线、面、体、时空、系统六维系统思维框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单一风险事件和客户的风险点是风险管理的起点,风险管理必须聚焦具体事件,强化风险分析,在聚焦的过程中学会看它的上下游和关联关系,绘制风险传导路径图,此为风险管理的脉络线。由风险传导路径关注具体的行业和领域,形成由点及面、举一反三的分析研判,此为风险管理的面。多个风险面以及彼此的关联关系,形成了围绕风险点的有机整体,此为风险管理的体。观察经济体在不同时间、空间的不同风险状况及其变化,此为风险管理的时空维度。最后从宏观视角观察微观风险,系统性地观察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要识人所未见,坚持系统思维的方式,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重检前述六个维度的风险分析结论,跳出风险管风险,此为风险管理的六维空间。

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是应对当前复杂严峻外部形势的根本之策。当前风险点、风险源、风险形态明显增多,各类风险相互交织,风险的传染性、关联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强,必须进一步强化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要覆盖所有风险,将所有潜在风险、新型风险、突发风险事件都纳入风险管理的视野。同时,风险管理要覆盖所有业务,对银行的各类表内外业务,要站在金融体系的视角全面管理风险,打造总分行、境内外、母子公司、集团一体化的风险防控能力,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和穿透原则,加强集团内风险信息共享,确保风险管理不留死角。

坚持客户思维,主动服务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提升风险管理的人民性

一是从GDP收入法来认识风险管理主动服务市场主体的必然性。GDP收入法主要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反映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回报。从微观上看,一个城市或一个经济体的GDP,应该等于它所辖的企业所创造的GDP的总和。风险管理要回归客户本源,强化客户中心理念,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及其所在行业相关业务、关联主体等的风险识别和化解。在这一过程中,做好集团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既是给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必然要求。二是主动探索普惠金融、科技型企业、ESG相关企业等相关市场主体的商业可持续之路。三是提升客户风险的敏感性、前瞻性和响应速度。

坚持创新思维,推进智能风控升维工程,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一是风控创新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银行经营要以风控能力为边界,但这个边界不是僵化或固化的,管理者可以随着形势、目标的变化适时、适度调整,这要求风控走在业务发展曲线之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要具备这一能力,需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断创新、迭代、升维,成为应用金融科技和数据资产的最前沿。二是要积极培育适应新金融的智能风控能力。三是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变与不变。数字经济时代风险管理的本质和逻辑没有改变,外部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技术工具在变,银行要适应变化,拥抱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同时还要回归常识,不能只依赖模型,要人机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提升、完善智能化风险管理水平。模型风险对银行业务的影响面巨大,当前银行处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尚未形成模型需求、验证、评审、退出的統筹,数据风险、欺诈风险和模型风险共生交织,要切实加强模型风险管理,防范模型不当使用、滥用的风险。

(王勇系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牛新庄:科技与业务相融并进 创新助力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整个社会处于“能量+信息”“联接+计算”“平台+生态”的大时代。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融合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数字化浪潮已席卷而来。金融机构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数字化时代发展机遇,主动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银行应积极推动自身数字化改造升级,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并实施转型战略,统筹协调转型规划任务。全行数字化转型过程围绕“筑点、连线、扩面”三个阶段进阶式推进落地实施。筑点阶段以“小步快速,痛点突破”为目标,启动业务关键领域的转型标杆任务,针对需要迫切解决的痛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先行先试、快速显效;连线阶段采用“连点成线,领域攻坚”的策略,围绕个人金融、公司金融、资金资管、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攻坚突破,探索纵深专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向,联合前、中、后台多个部门建立敏捷共创团队,加强跨领域、跨部门、跨职能的横向协作和扁平化管理,筑牢数字化转型专业能力;扩面阶段贯彻“汇线成面,整体部署”的实施方针,在专项攻坚突破的基础上,全局统筹、全面推进,整体推动业务经营提效、数据能力建设、信息科技赋能、风险防范控制、体制机制保障等重点转型工作,进一步巩固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打造数字生态银行。数字化转型工作任重道远,绝非一日之功。如果把数字化转型工作比喻成一幅画作,邮储银行则是通过“点、线、面”的系统化工程逐步描绘成了一张数字化转型的宏伟蓝图。

数字化转型工作离不开科技支撑,推动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是提高银行架构支撑能力的重要举措。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以下简称“个人新核心系统”)是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基于国产硬件、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数据库打造的全新银行核心系统,是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大实践。该系统是适应金融业务场景化、线上化、多样化趋势,满足逐步提高的高可用、高扩展性要求,应对日益严峻的系统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各大银行也在积极推进IT系统分布式架构转型。个人新核心系统通过“解耦—重构—复用”,化繁为简,重塑核心交易流程,业务模型与应用构件逐一映射,开发和组装出近5000个可灵活装配的“积木式零件”,可按不同场景需求进行组合编排,实现敏捷创新,更好更快地支撑业务发展。此外,该系统还具备全景掌控能力并实现了自主可控。全景掌控是指分布式运维平台可提供全景可视、灵活管控、量化洞察、智能驱动的运维能力;自主可控是指基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技术平台,为核心应用提供业务一致性、链路追踪、熔断限流、多活容灾切换等关键能力和特性,满足高可用、高可靠、高性能、强一致性的技术要求。

银行核心系统的平稳迁移一直是业内难点,而个人新核心系统开创了“在线迁移、无感切换”的全新模式,在新老核心系统均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以单个客户为单位、分批量、自动化、可视化地进行超6亿客户的数据在线迁移。在线迁移将极大降低投产上线风险,改善客户体验,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从科技支撑助推到赋能引领业务发展,金融业务和科技的融合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早的会计电算化,到后来的金融电子化,再到网络化、信息化,再到现在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和科技是两个不同的视角,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无法判断是科技在引领业务,还是业务引领科技,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融共生的关系。业务新态势推动金融科技新发展,而科技新技术又不断催生出新场景、新服务。科技和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科技与业务能力的双提升,将驱动整个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

(牛新庄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首席信息官)

姚江涛:数智产融助力产业金融数字化 服务数智航空现代化

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顶层设计,既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又提供了科学的路径。银保监会于2022年初即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机构要“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并进一步阐明要“积极支持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这是对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清晰解释和明确指导,场景化、生态化、体系化是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内在特征,是在加速建设数字经济背景下,国家对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数智产融体系化服务是中航产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航产融将数字化转型明确列为公司“十四五”规划三大转型目标之一,制定了“四横六纵”数智产融建设蓝图,全面启动公司数字化转型。横向联通客户、风控、投资、数据四个中台,纵向贯通企业办公、人力资源、审计、经营、财务、合规六大系统,通过数字科技赋能,向产业、金融两端作服务延伸,构建“产、融、数”结合服务生态,形成产融双向促进的飞轮增长效应,整合各类生态要素,形成数据要素驱动的产融生态,促进产融一体、业财一体、供应链一体。

数智产融的建设思路与中航产融的发展战略是紧密契合的,是践行产融集成服务的必备科技引擎,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数据要素的资源价值、流通价值、资产价值等多元价值,建立贯通航空全产业链、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惠及广大社会民生的产融结合、融融结合一体化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数智航空现代化建设是中航产融服务航空主业的奋斗方向

航空制造业是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投资乘数效应大、辐射性带动性强等特点,能夠带动上下游众多产业协同发展。航空工业也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是现代航空产业链的“链长”。航空工业在“十四五”规划中把“数智能力体系”建设作为与科技、产品、产业并列的发展主线,作出了打造“数智航空”新业态的战略部署。

作为航空工业集团的重要产业金融平台,中航产融担负着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探索航空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使命,贯彻“立足航空、面向金融、服务市场”发展方针,以数字科技为驱动,积极践行“金融+产业”发展模式,为航空主业发展、自主可控产业链构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有效金融支持,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升级的新业务模式。

中航产融将产业基金作为服务航空及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通过综合运用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源,积极布局数智航空及相关投资领域。结合工业互联网和产业数字化的服务领域,在网络建设、安全保障、平台建设、服务生态、新基建等方面开展金融投融资服务。

中航产融积极鼓励支持成员单位——中航信托开展数据信托制度创新,有效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助力数据资产的可信流通和权益价值实现。结合航空产业链供应链特点,指导中航信托和金网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新开发“航数空间”项目,建立可信数据服务商集成服务平台,贯通和优化航空数据要素的采集、确权、治理、应用、交易、安全等关键环节,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数据流通痛点与堵点,畅通航空工业集团内部、航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产融结合等多层次数据要素流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建设。

中航产融将通过建立高效、互信、安全的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应用体系,形成数智产融的智慧服务生态,助力航空产业数字化升级和现代化发展,深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做出贡献。

体系搭建

我们将其总结为“一体两翼”。“一体”的核心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与实体企业金融需求的同频共振;“两翼”的精髓是以数据分析深化、内部管理升级促进对实体企业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当前实体企业对科技金融的核心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体验提升、生态系统链接以及行业方案构建三个方面,这正是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努力方向。

在业务体验提升方面,金融企业应按照客户需求、结合业务场景、区别产品类型量身定制出全数字化服务跑道,充分实现流程自动化、使用便捷化、服务线上化,以一体化的业务结合、多渠道的方案整合、全旅程的决策组合有效提升客户体验。具体包括线下操作转为线上落地、模糊判断变为数据分析、单一视角升为全程可视、传统服务提至科技赋能等一系列场景。

在生态体系链接方面,金融企业应通过系统升级、场景适配、方案整合构建完善自身金融生态圈,并通过科技桥梁与实体企业产业生态圈进行链接。这种链接不是简单的客户导流,而是在对产业生态圈开展大数据分析、客户画像、场景智能测算的基础上,为圈内生态成员提供一揽子融资授信、账户管理、资金清算、消费金融等服务,通过输出数字化金融服务推动实体企业实现账户支付体系变革、信用风控模式跃迁、生态服务能力重构,并最终实现产融生态圈的共促双循环。此阶段对金融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行业方案构建方面,金融企业应致力于开展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门户建设,发布、管理、监控、推广、共享API资源,为实体企业特色场景提供快速封装解决方案;通过积累行业大数据反哺业务创新,以技术基础设施升级全力助推实体产业模式升级,并最终构建出特色行业一体化综合数据生态系统。

为此,“两翼”必须发力。一方面,数据分析能力要深化,要强化数据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实体企业的360度整体洞察,以数据论证其痛点、难点、需求点,确定企业产品服务方案,确定其生态服务方案,确立行业服务方案,最终实现客户的服务价值分层,通过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产品方案、生态方案和行业方案实现整体赋能;另一方面,内部管理能力要提升,通过数字化运营提升服务能力,以自动化的处理流程、数字化的服务互动、共享式的业务推进实现卓越运营,实现账户规划、团队协作、有效反馈、闭环优化的管理效能增加,从而提升对实体企业的服务能力。

组织保障

金融企业应设计敏捷创新型组织运营模式,持续开展创新型测试,构建学习型组织,从而吸引数字化人才持续加入,形成科技金融转型人才梯队;同时不断引入前瞻性探索和领先实践,建立各层級人员的科技能力培养提升体系,形成转型知识阶梯;并以6个月为周期循环推进重要项目,以敏捷工作方式完成方案设计,形成转型工作机制。通过上述工作实现转型的有效组织保障。

(尚明系中国民生银行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

李保旭:走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作为北京地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北京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科技立行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按照“夯实数字化基础、强化数字化应用、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的思路,以建设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为抓手,全力推进业务和信息系统企业级架构建设,加快业务线上化、网点智能化、会计运营集约化建设,稳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逐步探索出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天候立体化服务网络。一方面,建设网上银行、直销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统一支付体系五大核心平台,打造掌上金融服务中心。注重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简化业务流程、强化风控能力,建立完备的线上服务体系,推动业务线上化,让客户足不出户便可完成业务办理。目前,线上渠道受理的交易量占比已超过了98%。除金融功能外,移动平台还搭建了乡村游、社区服务、民政、教育等诸多业务场景,推动业务综合化发展,构建综合服务生态圈。另一方面,积极布局轻型金融服务网络,实施网点智能化改造,创新乡村便利店、金融便利店、社区便利店等轻型服务渠道,打造智慧远程银行中心,全力推动金融服务便捷化、均等化。在智能化网点,引入多种智能终端机具,实现了智能自助设备替代柜面人工,全面提升网点运营管理能力和运转效能,为客户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服务支持,推动网点从传统操作型网点向营销型网点转型。下一步,北京农商银行还将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深化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打通线上应用和线下设备通道,加快推动网点智慧转型升级。引入数字人、5G等先进技术,优化远程智能机器人服务,在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渠道,通过后台语音或视频方式辅助客户自助办理业务,实现前中后台业务分离,有效提升集约化运行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打造网点互动营销场景,实现优惠活动及客户专属权益的精准推送,以及金融服务与网点周边生活服务的有效结合,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脉络,全力助推零售业务发展。

打造行业领先的集约化会计运营平台。按照“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集约化控制”的工作思路,通过八大会计集约化管理项目,实现了前台业务受理、中台处理、后台集中风险防控的新模式,彻底改变了柜面业务手工处理为主的状况,前台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后台风险防控能力和作业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在新核心银行项目中,进一步优化流程,将远程集中授权和前后台业务进行整合,节约化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会计运营集约化达到同业先进水平。

构建“浓情浓意”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小微企业、小微供应商、个体工商户等不同普惠金融客户群体,量身打造了农商e信通、e链通、e商通等一系列数字金融服务产品,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功能的数字化服务体系,累计为2000余户普惠金融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客户融资难问题。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系统,通过系统评价模型,科学、精准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评价,有效破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不对称、融资风险防控难题。该系统顺利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评审,成功入选2019年度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在现有架构基础上,北京农商银行还将积极研究探索智慧乡村平台建设,打造集村务管理、线上生活缴费、农户服务、线上贷款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为农村客户提供存贷款、结算、农副产品推介销售等一揽子服务。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需求的不断改变、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业必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北京农商银行将顺势而为,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强化业务和技术融合,深入挖掘数字化转型发展潜力,走出一条符合北京农商银行发展战略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李保旭系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

江芳:服务实体经济 成就美好生活

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动能转换

当下是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期,也是信托公司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投泰康信托在监管的指导下,主动探索,转变了以债权融资为主的经营模式,通过股债并举、投贷联动等方式来服务实体经济。

国投泰康信托重点依托国投集团的资源与禀赋,与集团旗下创投基金共同搭建股权投资生态圈,深度参与产业发展。为促进国产芯片实现“突围”,国投泰康信托持续加大对半导体、芯片行业等先进制造领域的支持力度,现已完成对长鑫存储、集创北方、锐骏半导体、华兴激光等成长型企业的股权投资。

其中,被称为电子产品“粮食”的存储芯片,是数据的载体。长鑫存储作为国产化存储芯片领域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唯一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产线的内存芯片公司,20nm以下制程的12吋晶圆产线;集创北方则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就用在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冰瀑、冰立方、地屏和两侧看台等LED屏幕。

国投泰康信托在乡村振兴方面,从畜牧业供应链入手,参与了健安物流项目股权投资,促进乡村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如今,健安物流业务已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拥有国内最大的运力池,对于优良种猪、崽猪的特种运输尤其擅长,并在物流信息化、消杀站投建等方面不断布局,下沉服务到畜牧养殖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疫情期间,健安物流因其强大的智慧运力,成为“防疫情、保供需”的典范。

成就财富梦想,实现更美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财富时代,从房贷、车贷到股票、基金,从教育、养老到公益、慈善,财富管理几乎贯穿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场景。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国投泰康信托打造了“国投财富”品牌,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进行了客户定位、营销场景、产品服务、运营体系等方面的重塑。

在产品服务层面,国投泰康信托重构“客户旅程”。首先,注重投资者教育。公司制作行业首套主题为“财富传承与配置”的公益投教课程,帮助全社会认识信托,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其次,推进投研基础建設,构建投顾赋能工作平台,助力财富家庭统筹规划,输出财富配置观点。基于“全谱系+特色化”产品货架逻辑,国投泰康信托与各方合作,搭建平台共建模式,形成以“钱包类、短期理财、固收+、FOF、股权投资”为主,兼具公募基金、阳光私募、保险的跨周期资产配置体系。此外,国投泰康信托围绕客户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健康运动等需求,构建“价值+”服务联盟,打通跨界生态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稀缺性+差异化”场景服务合力解决客户普遍“焦虑”和个性化诉求。

在家族信托方面,国投泰康信托以“赫奕家族办公室”品牌为依托,打造家族财富传承专业化团队,助力富裕阶层实现造富、守富、传富,以及回馈社会等多元化、综合化需求。

国投泰康信托作为慈善信托业务的先行者,通过系列化的教育慈善信托,支持素养教育研究和推广,为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实现信托与公益的价值共创;公司也在精准扶贫方面,通过探索“产业扶贫”,建立和发挥“造血+输血”机制,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22年,是信托行业的“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蜕变自我”的关键之年。国投泰康信托将秉承“有道而正、信则人任”核心价值观,在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服务方面,继续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因需而变。

(江芳系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狄浩:加快交易银行数字化建设

西安银行通过数字化战略持续推进公司业务的转型,目前初步建立了以供应链金融和现金管理为核心的交易银行框架。

交易银行业务面临的困难

架构整合难度较大。中小银行的组织架构多以传统的业务和产品进行条线划分,条线预算和绩效考核相对独立。交易银行需要在架构、产品、流程、系统等方面进行充分整合,从传统的矩阵式管理向扁平化、敏捷化转变,这势必会对现在的机制、体制、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带来冲击和影响,整合过程面临诸多难题。

科技资源投入有限。交易银行创新所体现出的平台化、生态化、开放化趋势,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在发展中需要投入充分的科技资源。中小银行受资本实力、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可投入的资源相对受限。

风险管理手段落后。交易银行业务涉及大量支付结算、交易数据等相关信息,银行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目前,多数中小银行仍在采用基于人工决策的传统风控手段,行业研究水平不足,数据分析能力欠缺,还不能完全满足交易银行海量、高频、连续的业务需求。

复合型人才稀缺。开展交易银行业务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同时掌握行业知识、产业模式、金融产品、信息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中小银行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吸引能力不足,培养能力较弱。

交易银行业务如何应对挑战

谋划好顶层设计。一是做好战略规划。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营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交易银行发展战略。二是重塑组织架构。在总行成立业务中心或业务部门,整合内部资源,加强统筹,做到产品、客户、营销、渠道的一体化管理。三是完善考核体系。从资源投入评估、业务发展水平和经营团队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全过程考核评价,形成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考核体系。四是找准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经济环境、客群结构、资源禀赋,有重点、有层次分步推进,逐步找到适合自身的业务模式。

运用好金融科技。一是推进渠道建设数字化。通过引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各种电子渠道功能。二是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加强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场景化、平台化推进产品创新,重点围绕财资管理和供应链金融,实现交易银行产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三是推进风险控制数字化。加快对业务的行业数据、交易数据、外部数据的采集、建模、分析和应用,构建涵盖财务视角、场景视角和数据视角的全新风控逻辑。

建立好三个体系。一是搭建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体系。从客户需求出发,紧跟市场变化,定期跟踪评估,快速优化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客户营销体系。从更多的维度对客户进行精准分类和差异化管理,针对不同客群采用更加适合的策略,实现专业化营销和精细化管理。三是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客户的供应链关系为纽带,充分挖掘交易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数据价值,找到更多细分领域的金融需求和业务机会。

搭好平台,建好生态。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建立针对核心客户的价值链平台、针对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针对合作方的行业及市场研究平台,提升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构建开放生态。整合内外部资源,积极对接包括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管理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和其他第三方公司等众多合作方,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构建健康、开放的生态。

组建好专业团队。在总行设立交易银行业务的专业部门,配备产品开发、科技支持、数据分析、运营维护、风险管理等专业人员,做好产品创新、研发、定制和业务支撑;在分支机构成立产品经理+客户经理团队,总分支协同作战,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狄浩系西安银行副行长)

李南青:以金融创新践行普惠金融使命

普惠金融是微众银行的定位和使命。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就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始终高度重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建设,不断深入探索和落地实践,发挥科技力量创新普惠金融路径,服务小微企业和长尾大众客户。

在服务普罗大众方面,微众银行首创了以“微粒贷”“微车贷”“微众银行App”等为代表的多样化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矩阵。目前,微众银行已广泛服务了个体工商户、新蓝领及年轻白领等多层次群体,已累计为全国3.4亿个人客户提供了包括线上银行账户、存款理财、小额信贷和支付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广泛覆盖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普惠金融客群,AUM(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16000亿元。

针对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民众,微众银行于2015年即首创推出了全线上、纯信用的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如今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微粒贷”向大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个人消费信贷服务,满足普罗大众小额、灵活的消费信贷需求,有效降低了他们的融资成本。其中,约80%的贷款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约78%从事非白领服务业或制造业;笔均贷款仅8000元;资金到账小于1分钟;超过60%的贷款在非工作时间;约70%的贷款的实际成本低于100元。

自2021年起,依托数字银行的金融科技优势,微众银行升级打造了“微粒贷金融乡村振兴项目”,通过将微粒贷联合贷款中业务核算落地的方式,定向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贡献税收,助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各项工作。截至2021年末,“微粒贷”携手合作伙伴核算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贷款规模已达75亿元,项目贡献的税收陆续被投入到当地乡村道路、农林设施等基础建设中,变输血为造血,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业界一直在积极探索服务小微的路径,但对抵质押物和线下信贷人员的依赖,一直是小微企业未能获得充分金融服务的痛点和堵点。针对这一痛点和堵点,结合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微众银行依托金融科技,首创了全线上的智能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微业贷。通过线上化、数字化的服务,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门槛,成功将“金融活水”送达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小微企业都能随时随地获得高质效的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6月底,“微业贷”已累计触达小微企业近280万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1.3万亿元。

实践表明,“微业贷”依托数字科技有效降低了银行端“三高”成本,同时匹配小微企业客户端“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有效化解了供需兩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初步闯出了一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可行路径。

微众银行在做深做广普惠金融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深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及战略新兴产业,在“微业贷”基础上延展出科创金融及供应链金融两大场景,主要针对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和科创型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的小微企业,努力实现“精准滴灌”。

截至2022年6月底,“微业贷”供应链金融已为30个国家重点产业提供数字化金融支持。“微业贷”科创贷款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和产业链布局,为科技创新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微业贷”科创贷款户数已超过20万户,授信超过1500亿元。

为深入服务重点产业领域小微企业,微众银行积极与各地政府及平台机构合作,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降低金融服务风险,扩充企业融资渠道。2021年,微众银行打造出了业内首个线上化、批量化“政银担”融资担保业务模式,相继与深圳、湖南及广东的相关机构签约并实现成功应用,以融资担保模式服务三农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22年,微众银行与河南农担亦以此模式达成合作,服务更广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

(李南青系微众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刘伟光:云服务助力数字金融

解构“云计算”:服务范围从IT向业务延伸

过去“云”是IT的一部分,今天IT是“云”的一部分。十几年前“云计算”刚刚诞生的时候,我们对它的理解是一个IT基础设施的服务;如今云的范畴已经延伸到了企业各类数字化生产要素的能力集合和服务平台、是一个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是先进数字生产力的源头。今天的云定义,包含最下层的弹性数据中心、灾备与高可用管理、全栈智能化运维;包括软件定义的硬件、存储、网络、安全;包括各种新型芯片(CPU、GPU、FPGA等)的弹性算力能力;包括一系列新型容器化、云原生的PaaS服务;包括移动、音视频、IOT、大数据、AI能力;包括在金融科技中的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风控和多方安全计算;包括产业数字化所需要的场景小程序、产业应用、内容生态等各类生态服务等。这些不但需要巨大的算力、也需要一个服务聚合与生产力供应平台,业务与云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云是承载业务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舞台,一个数字化创新动力的源泉。未来的数字化金融服务,无论是开放生态、场景服务,还是新型移动服务、AIoT、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的运用等,都蕴藏着很多新技术、新服务、新生态的需求,都属于“云计算”的范畴,数字化金融服务创新需要更全面的“数字化供应链”的支持,而“云计算”就是最好的选择。

解构“云金融”:数字金融服务半径不断扩大、云上生产要素的组合

今天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半径在不断扩大,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社区金融、物流金融……很多在十年前没有的词汇涌现出来,金融业不断走出传统金融的范畴。很多新型银行“走出银行办银行”,把银行的服务能力、科技能力与外部的生态、产业结合起来,为不同类型的零售客户、对公客户、政企客户、农村客户、小微客户提供各种各样满足个性化需求、面向场景的、新型的定制化金融服务。在这些定制化金融服务当中需要很多数据的交互、信息的收集和实时的计算能力;同时,线上化与数据化相辅相成,数字连接与新体验驱动流程创新,很多服务逐渐走上线上化。今后所有的服务将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线上化。

云金融:技术、生态、金融的全面融合

“云计算”衍生了很多新技术与业务服务形态,为新的数字化金融服务提供了全面的支撑能力。金融背后是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关联化场景,需要更多的数字化手段实现客户的场景触达,同时实现更加实时化的数据的计算与服务反馈,从而衍生出很多精准的服务。金融的服务能力需要更深入地与关联场景相结合,相互嵌入,从而使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数字化生态也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变成更多丰富场景的交互,如直播、小程序的嵌入、视频的互动、声联网的连接等;产业生态如贸易、电商、餐饮、物流、仓储等,通过新的技术进行触达,甚至需要引入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等,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数据方面我们多年来一直想打造金融行业的自身的数据生态,实现数据的共享,在合规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联合计算。新的技术出现打破了很多壁垒,使得金融机构之间能够实现联合风控、数据交换,甚至联合营销、实现联合的权益。新型的金融形态,无论是场景服务中的嵌入还是与各种生态的结合,数字化技术、AI的技术、金融科技,都是最重要的支撑手段,云就是支撑所有新的创新技术的最大的底盘。云能够为这些技术提供巨大的、弹性的计算能力,提供更多、更强大的网络能力,提供更大的存储能力,提供更多的移动端的AI能力的支持。

云金融,就是云的能力与金融服务相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融与技术相互结合,最终实现业务的创新。数字化金融的未来是一个所有金融服务能够快速发展、快速部署、快速为客户提供体验的时代,云金融等于与时间赛跑,云上的金融创新能力与金融科技能力将高度结合,我们一起打造整个中国数字金融的未来。

(刘伟光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

欧明刚:复杂形势下的金融创新

“2022年中国金融创新奖”涉及交易银行、零售银行、信用卡、手机银行、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科技、数字财富管理、家族信托、智能风控等多个领域。与2021年相比主要的变化是,考虑到双碳战略实施以来,各大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重视,我们特意设置了绿色金融创新奖。同时,将大型金融机构原来的智能风控创新奖改为风险管理创新奖,以便更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从本次的评奖案例来看,可以大体看出如下特点。

创新的广度进一步拓宽。创新不再是某个工具或某个环节、某个产品、某个业务、某个部门、某个条线、某个板块的事情,而是从前台走向中后台、从获客到风控、从单一風险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从线上渠道到线下网点、从业务到管理、从境内到境外、从行内到行外合作单位全方位地进行创新。以风险管理为例,智能化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智能风控的应用正在从个别风险领域到全面风险管理转变,不仅用于信用风险的管理,还广泛用于内部控制、反洗钱、防欺诈等领域。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从用于个人贷款到公司贷款,从贷前信用评估到智能审批以及贷后管理各个流程都在应用。不少机构的创新越来越体系化和制度化,在创新发展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的指导下全面展开。

创新的深度进一步加深。由于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包括数据可获得性标准化的限制、反洗钱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约束),在某一具体领域或某个工具上的创新需求越来越复杂,为此需要用到的技术也越来越多、模型越来越复杂,一些前沿算法、技术都被应用到相关产品与服务中。

创新的路径进一步综合。首先,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开展财富管理、风险管理、交易银行等创新;其次,组合型创新越来越普遍,如“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或零售业务”“线上+线下”“公司业务+个人业务”“信贷业务+非信贷业务”。

创新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从报送的案例来看,在相同的领域不同的银行都有类似的创新产品或工具,金融科技公司相互之间也在竞相提供类似的工具或解决方案,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当然是好事,竞争的加剧会推动中国金融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

展望未来,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很多,转型的压力很大,特别是盈利增长放缓与不良资产上升的压力很大,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值得观察,数字化转型可能需要走一条安全可靠、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的道路。为此,可能需要思考和评估当前的创新策略。

创新的全面与重点。在数字化转型时代,金融机构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个板块都不得不进行转型与创新,一家机构不应在管理和业务上有明显的数字化或智能化短板,但是金融机构更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寻找自己的创新重点,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创新的评估与改进。正因为要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那么金融机构或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将目前已经推出的创新产品与服务做精做深做透,而不是急于广撒“胡椒面”。因此,一个必须要做透做扎实的工作就是对现有的创新的及时评估与改进。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必须及时评估某种创新工具或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及时加以改进。

创新的开放与合作。既然任何一家机构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机构的开放性、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就成为必然选择。

创新的安全与先进。在创新过程中,对先进性的追求是理所当然的,但金融业毕竟是高风险行业,安全性可能是最先需要考虑的。不论是金融科技公司还是金融机构,必须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否则可能带来创新风险。

创新之路,虽然艰难,但必须坚持走下去。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创新之路更应坚定、务实与安全,真正让中国金融体系更加稳健,更好地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

(欧明刚系《银行家》杂志副主编、中国金融创新奖组委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杨生恒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数字化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