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不乱
2022-05-30张磊
张磊
2022年7月11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武汉大学先后通报了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病例的相關情况。霍乱是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被业界视作仅次于鼠疫的“二号病”,会导致患者短时间内频繁腹泻、快速脱水,甚至死亡。那么,后续是否还会出现新病例?是否会大规模传播?导致疫情的病原体来自哪里?
大规模传播几乎无可能
导致发生霍乱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根据菌体表面抗原成分的不同,霍乱弧菌能分出200个以上的血清群。目前仅发现O1群霍乱弧菌可引发全球大流行,O139群引起了亚洲部分国家的暴发流行。从目前公布的情况看,此次武汉大学霍乱疫情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群阳性,毒力基因阴性。
基于多方面分析,不排除出现新病例的可能,但目前判断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霍乱疫情。原因在于:第一,霍乱疫情控制的及时性与力度是很大的;第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大大限制了霍乱的传播。从传播途径上看,霍乱经口传播,是通过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霍乱弧菌。而当前,通过这种传播途径感染的可能性不断减少。没有卫生厕所,没有自来水,是霍乱能够大规模传播的重要原因——没有把排泄物处理和饮用水隔离开来。而在现代化的城市,下水道是相对封闭的系统,污水和自来水都是经过消毒处理的,霍乱的传播因此受到了极大限制。从这一角度看,全球霍乱目前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安全食物和安全用水难以保障的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得到了极大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霍乱大规模传播的条件。
目前,我国霍乱疫情只呈现零星散发的态势。这意味着霍乱弧菌致病力较弱,战斗力不强,进而降低了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从我国近些年发生的霍乱疫情看,毒力基因阴性的霍乱弧菌在人群中的偶然感染相对有限。
怎样预防霍乱
公众对霍乱闻之色变,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霍乱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通常是2~3天。霍乱主要危害在于可导致患者短时间内频繁腹泻且快速脱水,最严重时,每小时的腹泻失水量可高达1升。人在这种状态下会发生电解质紊乱、代谢酸性中毒甚至死亡。如果短时间内连续出现腹泻,尤其出现无痛性水样腹泻或稀便,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当今医学条件下,只要及时进行科学补液并辅以其他恰当治疗,霍乱患者可转危为安。目前,已有用于预防霍乱的口服灭活疫苗。
此外,预防霍乱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饮食和饮水卫生,做到“五要”“五不要”,即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败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资源支持:《健康报》)
编辑丨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