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对孩子说“不准”
2022-05-30容子
容子
一
我儿子的小名叫鑫鑫,脾气比较倔。如果说他三岁之前还算听话,那么三岁之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不仅调皮,还与我唱反调,甚至会因为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而哭闹耍横,经常惹我生气。三岁多脾气就如此之坏,倘若再大些,会怎么样?我不敢想象。
儿子喜欢赤着脚在家里跑,但我觉得家里比起空旷的野外更不安全。家中的桌子板凳到处都是尖角,一旦磕碰到,不是伤了额头,便是伤了脸蛋。我怕儿子受伤,便下命令对儿子说:“不准跑!慢点!”但儿子仿佛没有听见,依旧我行我素。
儿子快四岁时,我们搬了新家。新房比起原来的老房子大了近五十平方米,我们选家具时也尽量避开了那些容易使儿子受伤的有尖角的家具。
但到了新环境,儿子又有了新玩法,他喜欢爬到飘窗上从窗户往外看。尽管知道不会摔下去,可想着这楼层比原来高了好几层,我依旧胆战心惊。有一天,儿子无意中发现从飘窗跳到靠窗的床上,床会发出“砰砰”的声音,便开始在床上不停地蹦跶。
儿子尤其醉心于客厅的那套沙发,经常像猴子一样在沙发上来来回回,蹦上跳下。我很担心他不小心摔下来,于是,我用近乎哀求的口吻对儿子说:“小祖宗,不准跳!只能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坐着!”儿子不说话,笑嘻嘻地看着我,依旧蹦着跳着。面对如此调皮的儿子,我没了办法,只好拿出准备好的“家法”——小木棍,气势汹汹地走到他面前。儿子见状,立即停下来,坐在沙发上有些可怜地看着我。然而,这样“恐吓”的次数多了,他就不再害怕了。
这天,儿子又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我一把将他拉了下来:“说了多少遍了?不准在沙发上跳,你怎么就是不听?”儿子大哭,并冲过来踢我。我气得拿起小木棍,儿子立即跑到房间里反锁了门,任凭我怎么叫门,他就是不吭声。
儿子这是怎么了?我自认为对儿子的管教已经非常细心,可儿子却越来越蛮横。
二
我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可错在哪里呢?我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书中有一段话,大意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要素是“语言的发展”。作为父母,与孩子的对话每一天都在发生。而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说的话大都是“空洞的语言”“限制性语言”,比如“不准跑”“不准跳”“不准胡闹”等。正因如此,久而久之,这就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与兴趣,导致孩子产生了急躁与愤怒的情绪。
孩子的成长与语言环境休戚相关,而语言的质量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他的性格与人品。诚然,那些限制孩子行为的语言,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无效、空洞的话语过多,父母的话语便没有了权威性,也会对孩子以后的认知、学业、性情有负面的影响。
我明白了自己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就开始有了改正。
儿子打赤脚,我不再说“不准”。天气冷时,我给他穿上一双厚袜子,哪怕每一双袜子的底部几乎脏得洗不干净;看到他在沙发上跳的时候,我就说:“儿子,来,我们一起来跳,但你得跟我一样站在地板上跳。看谁跳的次数多。”跳累了,我就陪孩子玩皮球。活动结束时,我告诉儿子:“沙发上蹦跳很危险,如果摔下来,头碰到茶几上,后果会很严重。”儿子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老一辈人常说,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坐在那儿懒得动,或许就生病了。从我主动参与配合儿子的活动开始,儿子不再经常与我唱反调,脾气也变得温和了很多。
三
也不知从哪一天起,儿子总是以手脏了要洗手为由去玩水。这一天,我听见水龙头哗哗作响,心里一阵恼火:他感冒刚好,又去玩水。我冲过去一看,如我所料,儿子的衣袖已经湿得能拧出水。我压制了心底的怒气,一边给儿子拧衣服上的水,一边告诉儿子:“洗手之前,得把袖子高高挽起。”然后,我笑着问他:“你在玩水时,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儿子想了想说:“有水的声音。”我点头:“你说得很对。你很聪明哦,在玩的同时还知道流水会有声音。那你能学一下流水的声音吗?”儿子忽闪着大眼睛:“哗……”我向儿子竖起大拇指:“你再看。”我去厨房拿了一根筷子,在水里搅动起来:“儿子,你现在看到了什么?”儿子仔细看了看:“水在动。”我点头:“对,水会动,这个叫水的波纹。如果在江河、大海里,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波浪。”儿子却说:“可是,我还没有看过大海。妈妈,你会带我去大海吗?”我说:“一定会的。但是现在我们得赶紧去换衣服,不然要感冒了。”儿子开心地笑了,蹦蹦跳跳地随我进了房间。
试想,假如我像从前那样,用命令的语气说:“不准玩水,你会感冒的!”儿子不仅不会听,说不定最后只能“家法”伺候。
心理学中说:围绕当下发生的真实事件的自然对话,对于孩子语言最佳发展是很关键的。换言之,作为父母,在生活中把“儿童关注的焦点扩大为一个学习环境”,不仅会给孩子学习思考的空间,无形中也会对孩子的人格、人品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
记得今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在客厅打扫卫生,儿子站在懒人椅上,趴在窗口栏杆看楼下。看着儿子半截身子都趴在栏杆上,我很想说:“不准站在椅子上!很危险!”但我最终还是忍住了。我走过去靠近儿子问:“鑫鑫,你在看什么?”儿子头也不回:“我在看楼下的风景。”我说:“我也来看看。”
我看着小区里绿茵茵的树,以及在角落里躲躲藏藏不知名的花儿,灵机一动,问儿子:“楼下的景色美吗?”儿子答:“好美!”我追问:“你看到了什么?”儿子又看了看,惊喜地指着小区的一角说:“有很多摩托车,有五颜六色的花,那棵树上还有紫色的花。”我话题一转,问:“你喜欢什么花?”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红色的花。”我把问题由直观化为抽象:“说说看,为什么喜欢红色,而不是紫色?”儿子笑了,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儿子给了我一个答案:“因为我要送给我喜欢的女孩子。”我吓了一跳 ,都说现在孩子思想早熟,可儿子才刚四岁零一个月呢!我瞪着儿子想,一定是幼儿园的哪一个女孩很漂亮,很可爱!于是我寻根问底:“告诉妈妈,你要送给哪一个女孩子?哪一个女孩值得你送花? ”儿子抬头很认真地看着我:“我要送给妈妈,送给舅妈,送给外婆。”我大笑,原来儿子也会“挖坑”,等着别人往里跳。我继续逗他:“紫色的花呢?”儿子说:“送给爸爸,送给外公、舅舅,还有我自己。”我竖起大拇指。接着,我换了个话题:“儿子,我們住的楼层高吗?”“高。”我笑了:“对,摔下去就会‘躺板板的哟!”最近,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一首歌,明白人去世了之后就会“躺板板”。儿子笑了,连忙离开懒人椅,站到了楼板上继续俯瞰小区的风景。
在后来的生活里,我抓住许多与儿子相处时的自然对话,不再说那些空洞与命令似的语言,儿子变得听话、懂事了,不再蛮横暴躁,重要的是他总能在活动中说出让父母惊喜又意外的暖心话语。
作为父母,应当随时随地给孩子创造出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少给孩子制定限制性的框架,少说“不准”“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始终要记住:孩子是一个主动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父母心中的目标。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