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外公“私奔”西藏,圆梦之旅重生之旅

2022-05-30墨茶

知音·上半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头儿老李外公

墨茶

河南小伙张桐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甚至写下跟这个世界的“诀别信”。这时候,家人让他劝说倔脾气的外公,放弃去西藏的疯狂计划。他却决定:带着外公“私奔”……

“私奔”西藏:各色祖孙各怀心思

2020年7月23日中午,张桐刚挂断银行的催款电话,大舅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让他赶快回趟家,劝劝外公。

他的外公老李头儿铁了心要去西藏旅游,已经绝食两天了。问题是他外公73岁,腿脚不灵便不说,眼睛还几近失明。任凭家人说破脑袋,他外公油盐不进,大舅让张桐回去劝劝这个倔老头儿。殊不知,张桐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年6月,张桐的公司濒临破产,五六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卖了父母为他准备的婚房还完债后,还欠了银行八十多万。谈了四年的女朋友得知他卖了婚房,大闹一场走了。银行的催债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令他几近抑郁,他却不敢告诉任何人。

八十多万不是小数,况且损失的还有父母这些年的积蓄、后半辈子的保障。父母年迈,身体不好,张桐是断然不能让他们知道的。失落、焦虑、迷惘、痛苦,令他一度丧失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他无数次地拿出那封“诀别信”看了又看。或许,离开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地解脱。

张桐见到外公时,外公說:“我想再去看一眼当初驻扎过的地方。现在不去,以后怕永远没机会了。”那一刻,张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老李头儿一起去西藏圆梦!而他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在帮外公完成心愿之后,他也将在那个据说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

得知张桐的决定,妈妈、姨妈和几个舅舅也一个劲埋怨他,不该跟着外公乱来。当他把外公执意要去西藏的原因说出来时,大家都沉默了。张桐再三保证,只要老李头儿稍有不舒服,随时带他回来。之后,张桐带着老李头儿做了体检,备好药品,回去便开始收拾行李。

他们的目的地是那曲,张桐和老李头儿的计划是从河南郑州坐高铁前往陕西西安,然后从西安租车,自驾走青兰高速,途经定西、兰州,然后沿着青藏公路,一路走走停停直至那曲。

26日,张桐和老李头儿刚一出西安高铁站,就被小姨一把薅住衣领:“你个臭小子,反了你了,还真敢带着我爸玩私奔啊?”看着小姨焦急的模样,张桐连忙解释。小姨听完极力劝张桐和老李头儿返回,老李头儿却突然发火了。小姨无奈妥协,一再嘱托他一定照顾好外公,并执意把她的车检修了一遍备满物资借给他们用。

从西安出发,他们一路向着西北疾驰。

老李头儿坐在车的后排不停地问,是不是按他之前讲的路线走的?导航会不会出错?出西安城多远了?有没有把东西落在小姨那里?他似乎丝毫没有察觉张桐越来越敷衍,还在絮絮叨叨:“西安是个好地方,历史上出了好多名人。”见张桐没搭话,他又自顾自地感慨,他一开始不同意小姨来西安读大学,后来小姨说要学考古,拯救这些深藏在泥土里的国家宝藏,为国家考古事业出力,他才同意。

这些话,张桐早听过八百遍了,耳朵快被磨出老茧了!他打开广播,把声音调大。换来的是老李头儿破口大骂:“你个小兔崽子,诚心想把我震聋是不是?要开就好好开,不想开就滚蛋,我自己租车去!”

看着老李头儿生气,张桐内心的烦躁竟一点点消退。他悻悻地关小音量,透过后视镜发现老李头儿总有意无意地摩挲着一块褪了色的老式手表。这块表一定有问题!张桐试探着问了一句,老李头儿歪着头开始假寐,完全无视张桐的追问。

得!张桐把音量调到最大,小车瞬间变成了移动的音响,换来的是老李头儿的遮阳帽不停地往张桐头上招呼。看着被折磨得吹胡子瞪眼却又对自己无可奈何的老李头儿,张桐有些幸灾乐祸。而老李头儿完全不知道记仇,前一秒还对他破口大骂,后一秒又摇身一变成了那个和蔼可亲的老人。

上了青藏公路,视野变得开阔起来,粗犷的风裹挟着砂砾,带着藏北特有的厚重从苍茫大地刮过。老李头儿不时把头伸出窗外说:“真好!”

张桐不忘嘲讽道:“老李头儿,得了吧,说的跟你能看到多远一样!”老李头儿不肯吃亏,笑道:“你懂啥!真正的美景不需要用眼睛看,闭上眼,也能感受到。我是眼瞎心不瞎,不像某些人,年纪轻轻心就瞎了。”张桐似乎被戳到了痛处。

老李头儿会把道路不平坦带来的颠簸,归结到张桐驾驶技术太烂;也会因为张桐没有给他及时报站而对张桐发牢骚;会因为车速太快,惯性太大,对张桐骂个不停;也会因为导航规划的路线跟他记忆里面的路线有出入而喋喋不休……张桐被他吵得不耐烦,直接说不去西藏了,送他回去的时候,老李头儿又笑嘻嘻地百般讨好张桐。张桐无奈至极,被气得狠狠按着喇叭,惊飞一群路边不远处觅食的鸟。

8月2日,出发第8天,车子经过茶卡时,老李头和张桐大吵了一架。原因很简单:老李头儿觉得沿着导航走的路线是错的,因为方向明显不对。张桐告诉他导航选择的是大路优先,走的是路况好的路,所以会有绕路的情况。

结果老李头儿不干了,说:“两个大活人干吗非要听一个破导航安排!”还说,听他的准没错,非要张桐按他说的方向沿着他记忆里的路线走,要不然他就下车不走了。

两个小时后,张桐和老李头儿在一片荒草丛生的大草甸上彻底迷路了!

一路博弈:圆梦之旅危机四伏

最可气的是偏偏那个地方,导航没有信号,张桐黑着脸坐在座位上一句话也不想说,老李头儿满脸尴尬,挠着头一个劲地嘟囔:“不应该啊,明明就该是这个方向……”张桐不得不调头回去,代价是他们耽搁了半天的时间。

中途休息时,张桐百无聊赖地翻着手机。老李头儿很不识趣地凑过来:“咱们出来好几天了,怎么没见你跟你对象通话啊?”张桐面无表情地说:“分了!”“分了好!”老李头儿不无嘲讽地说,“我要是个姑娘我也不跟你,瞧瞧你那点出息!”

从茶卡出来,张桐不愿同老李头儿过多地交流,开始不停歇地赶路。老李头儿说:“走那么快干吗?急着投胎啊!”张桐心里一颤,依旧沉默以对。

老李头儿却不干了,他要求每走一个小时就要停下来,不是喊着要去路边小解,就是叫着要透透气。总之,每次他都有理由。

8月4日,车子经过格尔木时,张桐和老李头儿都有了高原反应。张桐头疼欲裂,双耳轰鸣,费了很大劲喘着粗气,几乎不能开车,头一次觉得死亡触手可及。张桐强忍着不适,停下车说:“老李头儿,我找人送你回去吧!我还有事,剩下的路我自己走。”老李头儿半躺在后座上,虽然没吱声,但从他紧锁的眉头不难看出,他并不好受。“氧气瓶!”老李头儿半天说出三个字。再三确认老李头儿无大碍后,张桐给他服用了小姨事先准备的药,然后把车开到了最近的医院里。那一整晚,张桐都不敢合眼,看着老李头儿蜷缩在医护床上睡得香甜。

第二天一早,他们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张桐趁机劝外公坐飞机回去,至于自己,则以还车给小姨为由,不能跟他一起走。老李头儿执意要张桐睡上半天,丝毫不理会张桐提出打道回府的建议,催促他发车南下。

晚上,老妈打来电话问张桐路上是否顺利,他说一切都好。最后,老妈说:“怕你开车眼睛累,你背包夹层里给你放了两支眼药水,记得用。你长再大,在妈眼里也是孩子,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张桐鼻子一酸,说信号不好,匆匆挂断了电话。

8月6日,出发第12天。距沱沱河还有580公里的时候,车窗外下起了雨,在满眼灰蒙蒙的土黄夹杂着斑驳的青绿色的高原冻土层上行驶了4个小时后,张桐有了一丝困意。

后排的老李头儿裹在棉大衣里发出轻微的鼾声,张桐决定到前面的镇子上休息一下。忽然,车前不远处的路沟里猛然蹿出一群横穿马路的羊,等张桐回过神来猛踩刹车时,为时已晚,车子已经结结实实撞上了一头羊。张桐走下车,看到地上抽搐的羊和一个拿着鞭子愤怒朝他吼叫的汉子。

随着汉子的大声呼喊,很快另外两个人从不远处小跑赶了过来,三个人把张桐和老李头儿围在中间,说着一连串听不懂的藏语。他们俩在三个人的引领下,夹在羊群的包围之中来到了附近的小镇上。

张桐看着老李头儿紧皱的双眉心想,完了!都说西藏民风彪悍,这下估计够他们俩喝一壶的了。张桐问老李头儿怎么办,他只是摆摆手没说话。

镇上有人会说生硬的普通话,当老李头儿从口袋里掏出那本皱巴巴的退伍證,说出自己是当年驻扎在西藏的军人,这次专程故地重游并愿意赔偿损失时,羊群的主人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方非但坚持不要索赔,反而执意要请他们吃上一顿饭。

翻译的人说,他们家里面都曾受过部队的帮助,怎么都不能向恩人索赔。从镇子上出来,张桐看到老李头儿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色。

剩下的路途,张桐变得愈加沉默了,也刻意放慢了车速,生怕一个不小心再惹出什么祸事。

老李头儿一下子看穿了张桐的心思,说:“咋?这点小事就吓到了?这可不像老头子我啊!行百里者半九十,目的地就快要到了。咱们呐,累了就好好歇歇,歇好就继续赶路,还没有能难倒咱爷俩的困难!”看着老李头儿一脸坚毅的神色,张桐郑重地点点头,老李头儿比他想象中的厉害。

8月8日,出发第14天。翻越唐古拉山,海拔一度达到了5000多米,他们俩再次有了高原反应。

就在张桐准备再次安排老李头儿回程时,老李头儿示意张桐停下车,从脚边拎起一个不大的氧气钢瓶递给他。老李头儿是趁张桐补觉的空当,在格尔木的医院高价买下了这个便携式氧气钢瓶。

张桐由衷佩服老李头儿的先见之明,对他伸出大拇指说:“姜还是老的辣!”老李头儿笑着摆摆手,示意他赶快吸氧。

车走得很慢,他们顺着坑坑洼洼的公路艰难前行。粗犷的风从藏北草原吹过来,夹带着泥土的气味和青草的芬芳,偶尔会看到零星的牦牛。张桐漫不经心地跟老李头儿汇报着车窗外的所见所闻。

当晚,车子在经过一个坑洼时底盘被坑边的石头刮伤,机油底壳受损,车子抛锚了。救援车辆太远,赶不过来,只能靠自己。

张桐把车移到了道路边缘,放置好警示牌后,他和老李头儿坐在车里等待过路车辆的援助,老李头儿说:“别着急,正好你可以休息休息。这一路过来,你的小身板也累得够呛。”

其实张桐知道,视力仅能看到尺寸见方的老李头儿心里肯定急坏了。

天黑得很快,雨越下越大,温度一直在往下降,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张桐和外公把羊毛衫和羽绒服穿上,下车检查车况,看能不能开到附近的镇上。

劫后重生:亲情治愈精神内耗

黑暗中,张桐打着手灯趴在车底看受损位置。路边的草甸沾满了雨水,他起身时脚下一滑,摔倒在路边,钻心地疼痛。他挣扎着坐起来,仔细检查着伤势。所幸只是崴伤了脚踝,情况不算太严重。

他瘸着腿回到车里,老李头儿问他怎么回事。他强忍着脚上的不适,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差点滑倒。”并告诉老李头儿雨有点大,一时半会走不了了,只能原地休息了。

半夜时分,张桐发起了高烧被自己烫醒,情况很糟糕。张桐渐渐沉睡过去,恍惚间,听见老李头儿抓着他的手喊道:“娃儿!你咋发烧了?”张桐虚弱地说:“姥爷!对不起,我怕是撑不住了……”

“闭嘴!别叫我姥爷!”老李头儿激动地喊道,“你是我姥爷!我求你了,别吓我……”不等说完,他便佝偻地弯下腰趴在车里摸索着打开应急手灯,推开车门冲了出去,站在路中央不停地挥手。

灯光一晃,张桐似乎看到什么东西在老李头儿脸上流淌,接着两眼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一辆路过的自驾旅行车把张桐和老李头儿送到了最近的医院里。得知张桐脚踝崴伤,输液室里老李头儿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见张桐醒来,老李头儿抓着他的手一脸坚决地说:“不去了,咱回家!”张桐的眼眶瞬间湿润。

这个倔老头儿在一众亲人的反对声中没有退缩,在一次次高原反应的不适中没有退缩,在车子撞死藏民的羊后被当地人围着时没有退缩,却在张桐身体不适时,主动提出放弃行程。张桐想到一路上对老李头儿的种种“斑斑劣迹”,羞愧得无以复加。

藏地的夜晚格外安静,窗外寒风呼啸,炉火烧得通红。张桐和老李头儿坐在暖炉前不曾入眠。

老李头儿自顾自地说:“说说吧,一路上你到底咋回事?”张桐低着头索性把自己的遭遇,连同他留的那封诀别信和来西藏了结的想法全都一股脑说了出来。哪知,迎接他的却是重重的一巴掌。“就这点儿事儿就不活啦?”老李头儿咆哮道,“你大学白念了!对得起你爹娘的付出?对得起国家的培养?你不觉得这样死了太窝囊了?你连死都不怕,你还怕活着?有啥好逃避的?”

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张桐低着头,不敢直视老李头儿那双眼睛。许久,老李头儿说:“你不是一直问我来这里究竟有什么目的吗?现在我告诉你,是为了之前的逃避弥补遗憾。”老李头儿长叹了口气,慢慢揭开了一段尘封的旧事。

1969年,年轻的李老头儿随部队调往西藏驻扎,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宝藏。不久,他认识了西藏军区医院的护士李雪瑾,两个年轻人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近。

然而造化弄人,李雪瑾在一次任务中感染重病,最终不治殉职,战友们按照她生前遗愿,将她葬在了那曲。

当时李老头儿在外执行任务,没能见到李雪瑾最后一面,去郑重做一次告别。而这个遗憾深深扎根外公的心底,成了一块心病。原来,这才是他那么强烈渴望来西藏的真正目的!

老李头儿轻轻拍着张桐的手说:“我年轻时第一次来高原,高原反应差点要了我的命,我以為可能要交待到这儿了,最后硬是挺了过来。再后来,我执行任务时左腿中了枪,医生说要想保命只能截肢,我很绝望,最后也挺了过来。”说着,老李头儿撸起棉裤管,指了指小腿肚那道深深的疤。

他叹了口气说:“李雪瑾不治身亡的时候,我在外执行任务,得知消息后整个人都魔怔了,不愿面对事实,一直逃避,最终错过了与她的最后一面,而这个遗憾一直伴随了我五十多年。”老李头儿紧紧握住张桐的手说:“我当时以为没有了李雪瑾,我自己活不下去了。可这么多年,我不一样走了过来嘛……人这一辈子啊,太顺了不一定是好事。你看,下坡的路多顺,可咱得往高处走。”

老李头儿搂着张桐的肩膀说:“担子太重了别硬扛,你还有亲人可以分担。”他还建议张桐创业不行就换个方向,找找工作或考公务员都尝试一下;贷款的话,老李头儿说就把他在县城给外孙准备的婚房先卖掉,填上缺口。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张桐把被气走的女友追回来。

在医院期间,他们认识了一个老藏医,得知老李头儿的眼睛只能看清半米左右的距离时,他替老李头儿检查了一番,还给老李头儿扎了几次针,然后又配了药,有吃的也有泡药浴的,并叮嘱老李头儿按时吃药、泡药浴。

一周后,张桐的脚踝完全恢复,带着老李头儿去维修厂取车的路上,老李头儿说:“这边的天真蓝,云彩也真白!”张桐下意识地说,是啊,然后猛然惊觉!他把手在老李头儿几步远的地方挥了挥,老李头儿骂道:“瞎晃啥,滚一边去!”外公竟能模糊地看到远处的东西了,张桐瞬间哭了。

8月18日,历经24天后,他们终于到了那曲。

老李头儿凭借着记忆,在界碑的不远处找到了那个开满野花的小丘。小丘下,一块简陋的巨石上长满了青苔,依稀还能辨认出“雪瑾”两个字。

他用颤抖的手从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块早已褪色停止走时的老式机械手表,用几块石头摞起一个小小的玛尼堆,站在那里喃喃自语。张桐悄悄退去,不去打扰这场迟到了半个世纪的告别。

高原的风粗犷地吹着,衣衫猎猎作响,老李头儿站在那座不高的山丘前,昂首挺胸,站成了一尊雕像。看着老李头儿的背影,回首一路走来,张桐思绪万千。他曾一度以为是他帮老李头儿圆梦,结果却发现是老李头儿拯救了他,治愈了他。

回去的路或许依旧困难重重,但只要心中有方向,前行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编辑/李云

猜你喜欢

头儿老李外公
小蜡笔头儿的忧愁和快乐
百变“老李”
给老李过生日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狡猾”的老李
头儿都要练嗓子
上班的感觉
老李的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