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浪子“回魂”面笑傲宵夜江湖
2022-05-30海霞
海霞
近日,高分纪录片《宵夜江湖》第二季火爆开播,四川省乐山市一家开了近40年的老字号小店铃铛面馆出镜,引发了一波回忆杀。而老板刘晓涛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嘘……
志得意满,巅峰坠落没了家
“离婚,这日子没法过了。买房的钱都能拿去输掉……”孙丽丽气得直掉泪。
“离就离,今天哪个不离,哪个是龟儿子!”2002年5月12日,四川省乐山市南城,打了通宵牌,手气臭得不行的刘晓涛刚进家门,便对着气得浑身哆嗦的妻子孙丽丽回吼。
结婚11年,夫妻俩也曾甜蜜和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近几年,夫妻俩动不动就吵架,闹离婚。那时,刘晓涛是乐山唯一一家大型连锁面馆——铃铛面馆的老板。
刘晓涛患有遗传性弱视,这影响了他的学习。不过,他为人乐观,热心,同学们送了他一个绰号“小铃铛”。初中毕业后,刘晓涛顶母亲的职进了饮食服务单位,从事饮食手工类工作。后来,他停薪留职,跟母亲一起在两栋楼之间的巷子里搭了个棚子,开了家面馆,取名铃铛面馆。
母亲手把手教他做红油笋子面。刘晓涛花了半年工夫琢磨配料和火候,煮出一碗特色红油面。店面虽然简陋,但刘晓涛在服务和卫生方面做得好,面店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
1990年,25岁的刘晓涛经人介绍,认识了心直口快的孙丽丽。孙丽丽看准刘晓涛踏实、可靠,互有好感的两个年轻人火热地恋爱结婚,隔年生下儿子刘浩。夫妻二人将面馆和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
南下打工的热潮来临,带动了乐山的消费。霓虹闪烁里,的士司机们往来穿梭,刘晓涛瞅准时机,24小时营业,为的士师傅们留一碗热汤面,惊动了乐山城。最红火的时候,小店门前一停就是三排车。
有一天,刘晓涛摆弄棋盘时,突然来了灵感,决定定点增开分店。他当即在教育学院附近开了第一家分店,交给徒弟管理。全木质雕花装饰,有型有品,但没有客流。徒弟急急忙忙找刘晓涛求救。
刘晓涛是个妙人,他搬来桌椅,在店门口喝了三天茶,食客们明白过来,这家店是老字号铃铛面馆的分店。
很快,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涌向这家面馆,分店的生意比老店还火爆。
刘晓涛又接连开了3家分店,成了乐山第一个开连锁餐饮店的老板,一时风头无两。乐山首届地产论坛开幕,刘晓涛作为特邀嘉宾坐上了主席台。
2000年8月18日,乐山遭遇史无前例的洪涝灾害,热血的刘晓涛准备了200多个鸡蛋、几十斤面条送到救灾一线。当地电视台要跟拍采访,他拒絕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低调,孙丽丽有些不太理解。
夫妻一起经营店铺,总免不了会产生观念上的分歧和摩擦。刘晓涛很仗义,店里员工的工资是当时行业内数一数二的,每个月还会聚餐。有一次,又是员工聚餐的日子,刘晓涛很高兴,当众宣布给员工增加福利待遇。
孙丽丽有些难过。夫妻俩一路辛苦打拼,赚的也是辛苦钱,要发钱,好歹跟自己商量一下。
有一次,刘晓涛参加同学聚会,趁大家推杯换盏之际,抢先结了账。同学们都夸他事业搞得好。读书时,因视力问题,他成绩垫底,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同学们夸奖。慢慢地,刘晓涛有些飘飘然。
后来,刘晓涛开始迷上打牌,孙丽丽苦口婆心地劝他。慢慢开始懂事的儿子,也渐渐变得不开心了。
来来回回输输赢赢中,刘晓涛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输掉了多少钱。孙丽丽和母亲都劝他,他确实克制过一段时间,可后来,他又回到了牌桌上。
直到这次,刘晓涛输掉了20万买房款,孙丽丽心凉了,提出离婚。
刚输红了眼的刘晓涛同意了。除了老店,他将4家分店和所有财产都给了孙丽丽和儿子。
走出家门时,刘晓涛看了一眼儿子,儿子一脸悲伤地站在一旁,戳得他的心直滴血。两脚踏出家门外的那一刻,刘晓涛特别难过。他没有家了,可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发誓再也不上牌桌。
至味人生,做自己最快乐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刘晓涛很快便直面人世的凉薄。昔日的酒肉朋友上门的少了,连上门的食客都稀疏了,前妻的4家店却异常火爆。
朋友见他没生意,人也颓废,便邀约他一起去西藏做边境贸易,换个地方另起炉灶。起初,刘晓涛拒绝了。
这家藏在巷子里的小店,发生过太多温暖的故事。他跟着母亲学手艺,他和前妻起早贪黑地忙活,出租车司机们来店里吃面、聊天……他舍不得放下,也不能接受自己确实败退的事实。
终于,有一天,店里又没有一个顾客,从未坐过冷板凳的刘晓涛拿起苍蝇拍无聊地拍打着苍蝇。朋友再次劝说他,换个地方换个方式生活。刘晓涛终于同意。他把面馆交给一个跟了自己多年的徒弟代管,背着包就去了西藏。
西藏的蓝天红日,风与星空,治愈了刘晓涛。他重新扬起斗志,把仅有的积蓄投入到生意里。可是,霉运当头照时,喝水都塞牙。忙活一年,没赚到钱,屯了一堆日化用品卖不出去,还欠下十来万外债。多少年不曾为钱发愁的他,那一年总在借钱筹钱的路上。他开始怀念开面馆时,营业一天后,数钱的安稳日子。
后来,另一个朋友将他介绍到广东省深圳市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去打工,包吃住,月薪4000元。他掐指一算,不到两年,就能还清债务。他以超低价清空库存后,一路向南,来到深圳市南山区。
刘晓涛的工作内容,是将云贵川地区的青年劳动力成批引介到深圳,再输送到城市各个角落的工厂。他工作能力突出,深得老板赏识,刘晓涛一路升职加薪,加上他省吃俭用,很快就还清了债务。
然而,深圳的人们行色匆匆,舍不得留出一碗面的时间去抚慰自己。刘晓涛不习惯这种节奏,也受不了食堂饭菜的素味寡淡。有时,他会到公司附近的桂林米粉店或长沙米粉店吃一顿。同样是汤粉汤面,却与自己的红油笋子面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味。这引起了刘晓涛的兴趣,也勾起了他的回忆。
一晃,自己已经44岁,却还在漂泊他乡,还是两手空空,为谋生左右逢源,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中间两头粉饰。低落,酸楚,在所难免时,刘晓涛会去小馆子里点一碗米粉,就着一罐青岛啤酒,将所有惆怅一饮而尽。
刘晓涛决定回家。老板许诺给他升职加薪,甚至说马上到四川省成都市开一家分公司交给他管理,刘晓涛都摇头拒绝了。
2009年,刘晓涛重新接手铃铛面馆,不再在乎客流量。有客到,他安静地煮好每一碗面。没有客人,他就研究新面种。他将桂林米粉的酸和长沙米粉的辣、四川的麻糅合在一起,期待着能研制出包含人生五味“一口入魂”的面食。
刘晓涛在四川、广西和湖南辗转,搜罗三地食材。经过一年半的寻找,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一种野山椒。这种山椒,泡制3年,肉质酸辣爽脆,搭配上肥而不腻的猪蹄,一口入喉,酸爽直冲脑门儿,够劲儿。
这样一碗泡椒蹄花面,吸引了小城的各路食客。刘晓涛的面馆又迎来新的春天。
有位年轻食客吃过一次后,大呼过瘾,第二次来时直接在柜台撂下3万块,豪气地说:“铃铛哥,把泡椒蹄花面的秘籍告诉我。”刘晓涛讶然大笑,随手把钱推开说:“你有这么多钱,够吃好多年了,没必要自己动手做。”
刘晓涛并非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有个徒弟,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一家三代,分离三处。刘晓涛毫不吝啬地将泡椒蹄花面的秘籍教授给了对方。徒弟靠着刘晓涛一红一白两碗面在乐山另一个社区开了家面馆,结束了一家分离的日子。
为了帮徒弟招揽生意,刘晓涛让他挂“铃铛面馆”的招牌,徒弟不肯,他不愿意跟师傅抢客。刘晓涛很欣慰。他前后给5个徒弟传授了泡椒蹄花面的秘籍,这5个年轻人都出身寒门,个个吃得苦,耐得劳,踏实可靠。
刘晓涛因先天弱视,对电子产品没兴趣。随着智能手机上市,各大外卖平台横空出世,同行都线上线下全面铺开业务。他不为所动,他不能接受自己用心煮出来的面食,在一次性餐盒里失去最佳口感。他就喜欢看客人到店,呼哧呼哧嗦面,一只手用纸巾不停擦汗,一只手又停不下筷子的劲儿。
嘗试过酸甜苦辣,他学会了往下看。做红油笋子面,每年要消耗近3000斤干笋。大凉山的农民,凌晨三四点到山上采集头茬鲜笋,5斤鲜笋都做不足1斤干笋。比起他们,刘晓涛觉得,老天待自己不薄。
有一天,刘晓涛接到前同事从深圳打来的电话,叙旧中得知,原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看,冤了吧,头脑一热,错过大几千万。”前同事替他惋惜,他却豁达地仰头一笑。
他更喜欢现在,睡到自然醒,骑上陪伴自己多年的二八自行车,去市场买菜,再到店铺张罗,开始一天的忙碌,烧水,择菜,洗刷。不忙的时候,和棋友在楚河汉界走江湖。他重新燃起年轻时的热情,学川剧,弹古琴。
古琴越弹越溜,川剧张口就来,禅坐一坐就是个把钟,偶尔还学着写写古体诗。他找回了最初开面馆时,那个每天乐呵呵煮面、笑嘻嘻收钱的自己。
天选佳缘,重出宵夜江湖
刘晓涛原本以为余生就这么平静,祥和地悠然终老,没想到一次偶然的艾灸理疗,让他遇见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常年劳作,刘晓涛积劳成疾。有一天,他头疼,浑身不得劲儿。隔壁茶叶店老板推荐他去街口新开的七妹艾灸馆做理疗。七妹是老板,也是理疗师。她一袭米白麻衣,温柔娴静,听她说话,如沐春风。她工作起来,动作轻柔又利落。刘晓涛躺在整洁温暖的理疗床上,闻着艾草香,久违的放松让他沉沉睡去。
之后,他常去七妹的理疗店做理疗,一回生二回熟,两人成了朋友。刘晓涛后来知道,七妹也是年少便外出讨生活,早些年,她在江苏无锡、上海一带的养生馆工作,也曾在那边开过养生馆。遭遇过一段不堪的情感后,她就一直独自生活。后来,她厌倦了漂泊的日子,回到了乐山,开了这家艾灸馆。
相似的际遇,让两人惺惺相惜。刘晓涛喜欢一边做理疗,一边和七妹聊家常。做完一个数九灸,又是一个三伏灸。只要闲下来,他就去艾灸馆,看七妹不忙,便邀她一起喝茶。七妹每月有几天会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刘晓涛也跟着一起去帮忙。
七妹对老人的耐心和爱心,让刘晓涛动容。他形单影只多年,也有人给他说过对象,他都婉言谢绝了。可是,面对七妹,他是真上了心。
有一天,刘晓涛来艾灸馆,七妹少有地神色低落,说:“下个月你就不要来了,我要关门了。”刘晓涛急了,问:“关门?你该不会又要外出吧?”七妹苦笑。原来,乐山的消费水平撑不起艾灸馆,她唯有关停,再另做打算。
刘晓涛有些着急,那句“你怎样都会留在乐山吧”都涌到了嘴边,他愣是没好意思说出口。那天,刘晓涛第一次怅然若失地从艾灸馆出来,径直走到茶叶老板家,费了好大劲才袒露自己对七妹的心思。
邻居强忍住笑:“铃铛哥,你咋个自己不和她讲?”“啷个敢讲啊,万一人家不愿意,朋友都做不成,岂不尴尬死咯。”刘晓涛低下头摆弄起粗糙的大手。“七妹贤惠心善,又恰好单身,你俩挺般配,我看挺好。快去店铺忙吧,这杯红娘酒我喝定了。”邻居的打趣,让刘晓涛如释重负。
果然,邻居带回好消息。其实七妹对铃铛哥印象也不赖。她就想找个能说得上话又能相互知冷知热的人。她说,光冲铃铛哥大起大落后还能安静地守住一方店铺,就值得托付终身。
请相熟的亲友吃了一顿饭,走过半生的有缘人幸福牵手了。七妹关停艾灸馆后,到了面店帮忙。“开面馆,一是卫生,二是味道,三是服务,一样也不能缺。”刘晓涛一点点传授秘诀。七妹笑道:“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用心。”两人会心地大笑。
店铺营业的日子,每天凌晨5点,两人就起身忙开了。七妹骑电动车去菜场,将农民耕种的有机食材取回店铺,刘晓涛已将开店的准备工作收拾妥当,再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催促七妹趁热吃。
七妹吃面,他整理食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拉家常。“今天的花椒好新鲜,辣椒还带着露珠。这小葱拿在手上就香得很,好多钱买的?”“9块,比平时贵个3块多。不过,我看它是真香,就都要了。以后我们店里只买这种葱,我跟菜农说咯。”
“一斤贵3块多,你还买?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咯。”刘晓涛挑拣着掐得出水来的红头小葱,佯装嗔怪。“不是你说的,要保证食材品质,才能煮成一碗好面么?铃铛面馆的金字招牌,我们可要守住。”夫妻俩说着话,抬头看,招牌已然斑驳,可他们的生活,正热气腾腾。
婚后,七妹照样去敬老院做志愿者。每次去敬老院,刘晓涛就关店,挂上“东家今日有喜,次日营业”的告示牌,欣然作陪。七妹在路上发现流浪猫狗,刘晓涛就和她一起带回家细心照料。
《宵夜江湖》剧组早在两年前,就联系上刘晓涛,想在店里做一期节目。刘晓涛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堪一提。导演杜兴三番五次地上门,说他的故事能鼓舞年轻人,刘晓涛才同意出镜。
纪录片果然在年轻人中大火。2022年火热的盛夏,不少外地粉丝慕名而来。他们不惧高温,汗流浃背地排长队等候。那些将家搬到新城区的老街坊们,得知老铃铛面馆还在经营,纷纷带着子孙来吃面。
铃铛面馆开了近40年,刘晓涛到了行将退休的年纪。他有心想让儿子接班。刘浩在他远离赌桌后,就原谅了他,父子俩的感情,慢慢重新建立起来。刘晓涛重开铃铛面馆后,父子俩更是无话不谈,犹如朋友。
不过,刘浩在电信公司上班,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他反劝父亲:“开面馆,没有假期,白天黑夜连轴转,太辛苦,你不如早些停下享清福。”
可刘晓涛舍不得。他和七妹约定,只要干得动,就把这一碗小面做下去,守住这份人生至味。
(应主人公要求,孙丽丽、刘浩为化名。)
编辑/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