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啼笑皆非的互溶:我马风琴,被儿媳“赐”名安娜

2022-05-30阳光

知音·上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风琴儿媳安娜

阳光

马风琴,60岁,普通的新疆妇女。为了给儿子带娃,她心甘情愿奔赴大上海。直到有一天,她被儿媳赐了一个洋名“安娜”!

啼笑皆非:儿媳竟给婆婆赐名“安娜”

2019年5月,一個周日的早上,马风琴正和小孙子在阳台玩儿。儿媳王筱曼突然过来,微笑着跟她说:“妈,以后我就叫您安娜吧!”

“叫啥?”马风琴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地问。

“‘马风琴这个名字虽然也不错,但小区里的爷爷奶奶素质都很高,很多人都有英文名字。我给您取了个英文名字,叫安娜。”王筱曼边喝咖啡,边悠然自得地说。她在外企上班,公司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英文名,他们对老板也直呼其名。

马风琴难以置信:儿媳妇不是应该喊她妈吗?活到60岁的人了,被人喊了大半辈子的马风琴,临老居然被儿媳妇“赐”了一个名字。

马风琴和老伴周大强一直生活在新疆农村,以种地为生。他们育有两个争气的儿子:老大周家辉毕业于厦门医科大,老二周家明毕业于上海交大。

2015年10月,大媳妇秦娅生了小孙女,马风琴和老伴去福建省厦门市带孩子。两年后,小儿媳王筱曼生了孙子。一岁之前,亲家帮忙带,孩子一岁多时,老伴便去上海帮忙了。没想到,老伴到上海的第二个星期,竟带着哭腔给马风琴打电话。原来,周大强每天天不亮就醒了,为了不打扰孩子们,他总是不开灯,摸黑去上卫生间。可这天早上,他一如既往轻手轻脚地走进卫生间时,儿媳王筱曼竟然坐在马桶上。

周大强吓了一跳,赶紧闭着眼睛退了出来。他跟儿子解释,说他看着灯没开,门也没锁,以为没人,就推门进去了。儿子安慰他“没事”,王筱曼也主动跟他道歉,说怪自己没关门。可那之后,他对上厕所有了阴影:即使白天家里只有他跟孙子,进卫生间前,他也会下意识地敲门。儿子媳妇回家后,他就尽量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因为要起夜,为了避免尴尬事件,他买了个尿壶放在卧室,夜里用尿壶解决,白天儿子媳妇上班后,再悄悄处理。腊八这天,亲家来做客,藏在床底的尿壶被孙子翻了出来,还被当作玩具提到了客厅。

场面极度尴尬,周大强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王筱曼主动解围,逮着孩子,发起脾气:“都说了不要乱翻爷爷的东西,怎么这么不懂事,快给爷爷还回去!”小孙子委屈地看着周大强,周大强赶紧放回房间。亲家啥都没说,拉着外孙就去洗手了。

后来,二儿子偷偷劝周大强:“用夜壶不卫生,天热了也会有怪味。咱们家人又不多,您晚上该怎么上厕所就怎么上厕所。我保证上次的事不会再发生了。”

“儿子儿媳待我都不错,是我的问题。”周大强十分委屈,他因为刻意控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便秘,前列腺问题也更严重了。稳住老伴后,马风琴跟大儿子商量春节去上海过,也顺便开导开导老伴。

来到上海,马风琴变着法儿给大家做新疆美食,还给家里彻底来了个大扫除。王筱曼十分满意。在马风琴的协调下,一家人更加其乐融融,老伴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准备回厦门时,王筱曼商量说,爸妈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容易闷,不如两边换着住。

留在上海后,马风琴才发现,她虽然能干,也善于沟通,但和王筱曼之间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因为王筱曼不满足于马风琴对上海的适应,而是试图打造一个全新的上海时尚老太“安娜”。

青菜放进冰箱超过一天,她就要求扔掉。马风琴把快递盒子攒起来卖废品,她要她在快递点就拆分。半年不穿的衣服,她就要求马风琴放在小区的回收箱里,要她学会断舍离。她和儿子月入近四万,却月光,马风琴劝她理财,后被各种“教育”……

生活习惯上的冲突,马风琴可以消化,她的“鞭策”却实在受不了。马风琴带孙子上早教,儿媳要检查她的“学习”情况,马风琴跟不上进度,儿媳就给她“上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奶奶,就要积极上进,娃要从小抓起,奶奶也一样。

马风琴和儿媳带孙子去小区里散步,她非要马风琴换上她给买的旗袍,搭配上高跟鞋。虽然漂亮,但又短又紧,散步一小时,马风琴像上了漫长的“酷刑”。在邻居的夸赞声里,儿媳十分开心地说:“安娜,你看你的回头率比我还高。真棒!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王筱曼推心置腹地跟马风琴说:“家庭矛盾的主因是生活习惯不同,90后需要父母,咱们要想长时间和平共处,你得跟上我们的步伐。Peter个性太拘谨了,所以我换了你。”马风琴哭笑不得,原来老伴也被赐了一个英文名Peter,只是他没入王筱曼的眼。

墓地风波:不堪改造的婆婆“逃”回老家

在王筱曼的各种花式改造下,马风琴渐渐吃不消了。英语,驾驶,茶艺,瑜伽……这些让都市老年人都羡慕的项目,对于一个新疆来的农民,每一样都是一座大山。夜深人静时,马风琴累得睡不着,望着漆黑的屋顶,眼前总浮现出一连串的鼓励:“安娜,加油!”连马风琴自己都分不清是王筱曼说的,还是她自己说的。

马风琴的变化卓有成效。在小区里一起带娃的爷爷奶奶,不时有人找马风琴要联系方式。老年活动,马风琴也在被邀请之列。就连社区里的模特队,也力邀马风琴加入。

可能是各种事项太多,也可能是饮食不当,马风琴患了急性肠梗阻,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她心乱如麻。好在手术顺利,老伴和大儿子两口子也赶来了。出院后,大儿子两口子要赶着回厦门,几个孩子竟开起了家庭会议,讨论起给马风琴和老伴买墓地的事。马风琴心里翻江倒海不是滋味儿,只是做了个肠梗阻手术,怎么就要到买墓地的地步了?

王筱曼一再解释说:“安娜,上海的墓地一年三涨,以后想买都买不到。我们也是未雨绸缪,你不要多想啊,你已经是一个上海人了。像我和家明这样的年轻人,好多都提前立好遗嘱了……”

家庭会议不欢而散,家辉两口子回了厦门。人总是病多思家,见马风琴郁郁寡欢,半个月后,老伴陪她回了新疆。说实话,当初虽是去帮儿子带娃,可马风琴和老伴内心深处也渴望融入大城市,跟儿子在大城市享福。只是不承想,会是这番光景。

他们返回新疆后,王筱曼大概意识到了此前的不妥,不再喊马风琴“安娜”了,而是恢复成了再正常不过的“妈”。小孙子对马风琴很依赖,每次视频都会问:“奶奶,你什么时候回来?宝宝想你了。”

马风琴绷不住,眼圈都红了。距离产生美,又有孙子做纽带,马风琴和王筱曼倒像正常的婆媳那样相处了。王筱曼还经常线上向马风琴请教,如何做新疆美食。马风琴倾囊相授的同时,偶尔卖个“关子”,让她知道自己的“不足”,优越感别再那么强。

僵局打破了,王筱曼又嘚瑟起来了,时不时又来一句“安娜”。

有一次视频时,隔壁邻居家嫂子来串门听到了,马风琴成了村里人调侃的对象。她也不忌讳,把王筱曼赐名字的事讲给大伙听,大家觉得又好笑又惊奇,把王筱曼当成了“厉害”儿媳。

马风琴故意夸大人家对王筱曼“恶媳妇”的评价,希望她反省自己。哪知她马上反驳:“人家国外婆媳都互叫名字,像闺蜜、朋友一样。这说明我们关系好。我可以尊重你的意见,改口叫妈,但我不认为我是错的。”马风琴无可辩驳,只能由着她。

2022年3月,家明同学结婚,他们一家三口回新疆参加婚礼。小孙子闹着要多待几天,家明公司临时有事,提前回去了。

哪知,疫情加重,王筱曼和小孙子滞留在了新疆。“上海的凤凰不如新疆的土鸡”,这次,王筱曼可真出了不少“洋相”。

村里很多路在整修,挖得沟沟壑壑的,王筱曼饭后踩着细高跟在村里散步,不小心鞋跟戳进了水泥路的缝隙里,怎么也拔不出来,她只好打电话跟马风琴求助,马风琴跟老伴愣是拿洋镐帮她把鞋跟凿了出来。这一幕被邻居们尽收眼底,还被一个小伙子拍成了短视频,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王筱曼急了,求马风琴跟她亲自上门,小伙子才答应不把短视频发布到网上。

王筱曼这才放心,说哪知道会在老家待这么久,她根本没带运动鞋。马风琴和她穿一样大的鞋码,之前给她穿马风琴跳广场舞的舞蹈鞋,她嫌“土气”。这次,马风琴趁机又拿出来让她穿,并调侃道:“大城市的仙女儿,也要接接地气儿。”王筱曼知道婆婆在揶揄她,但也只能乖乖就范。

还有一次,王筱曼糊着一脸绿色面膜,把来串门的邻居小孩吓得大哭,她尴尬地上前去哄,孩子却哭得更厉害了。马风琴只好拿了点心哄:“阿姨扮演‘绿巨人跟你玩呢,‘绿巨人可是专门保护人类的大英雄,不是坏人。”并赶紧“指使”王筱曼在手机里找出这部电影,投屏在电视上,让小孙子陪邻居小孩一起看。

两个小孩看得津津有味,王筱曼小声问马风琴,啥时候变得这么有文化了,连绿巨人都知道。马风琴调侃她:“你忘了我叫安娜吗?”她眼睛亮晶晶的,问:“安娜,你的意思是我没错是吗?”她大概忘了,在上海时,她拉着马风琴看过这部电影。

其实,回老家后,马风琴身体调理得差不多了,特意让老伴找人装了宽带,一方面是为了孩子们回来,上网方便;另一方面,他们也能通过网络休闲娱乐,了解外面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马风琴发现王筱曼在上海对她的“改造”,虽然火候过了,但有些方面确实没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升自己,是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要有的状态。马风琴把她的一些项目、一些要求改良了一下,慢慢带动周围的伙伴们搞起了各种活动。

真情互溶:上海儿媳成了老家“马春花”

当然,这些马风琴暂时不想告诉王筱曼,免得她嘚瑟。在新疆这个地盘上,她还得接受他们新疆“土鸡”的“同化”。西迁节(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这天,马风琴跟几个老嫂子约着去上集看热闹,王筱曼跟孩子也想去,她们在门口边拉家常边等她。

老家用的是旱厕,修在后院角落里,院里还散养了一些鸡鸭。王筱曼一向很抗拒,每次都速战速决。可这次,她良久没出来。马风琴正准备去催一下,突然,后院传来王筱曼吱哇乱叫的声音,她赶紧跑去“救场”,几个老嫂子也跟了过来。

只见一只大公鸡正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扑向王筱曼,而王筱曼被吓得惊慌失措,拿着一段小树枝张牙舞爪地挥舞着。马风琴忍不住“噗”了一声。王筱曼如获救星,急促地喊道:“安娜,快来救我!”一声“安娜”,惹得一旁的老嫂子们哄堂大笑,马风琴有点气恼,赌气站在原地没动。王筱曼立马明白了其中缘由,瞬间改口:“妈,快拉我过去呀!”在她扑向马风琴的同时,大公鸡也扑向了她,马风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脚将公鸡踢得老远。

集市上很热闹,新疆特产和民族饰品琳琅满目,大舞台上还有少数民族表演。小孙子好奇地东瞅西看,马风琴一路小跑追着他。

王筱曼身着小皮草脚踩恨天高,一丝不苟的发型和精致的妆容,早被西北风吹得凌乱了,她一瘸一拐地追着他们,赚了不少回头率。

马风琴在集市上买了一双运动鞋拿给她。王筱曼赶紧换上,在地上蹦跶了两下,既没嫌土也没嫌不搭配,反倒夸马风琴想得周到。

邻居家老嫂子打趣她:“穿这么洋气的衣裳却穿这么丑的鞋。”马风琴白了老嫂子一眼说:“懂不懂什么叫混搭?”王筱曼向马风琴“比心”,傲娇地说:“妈,您挺会护犊子啊!不过,这语气怎么像极了我?”马风琴心里默默嘀咕着,不知何时竟耳濡目染学会了这些。

一天,村里组织村民去城里体检。回来时,马风琴和老伴被厨房的景象吓了一跳。

屋子里浓烟滚滚,王筱曼灰头土脸地站在烟里咳嗽,眼泪也被呛了出来。她羞赧地说,原本想在他们回来前露一手,做顿上海菜给他们换换口味,哪承想,土灶生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火沒生成,还放了一屋子烟。

马风琴拿煤夹子,将炉膛内未燃尽的柴火掏了出来,又换了些干柴,一点火立马就烧了起来。一旁的王筱曼直竖大拇指,马风琴吩咐她坐在灶台边烧火,自己则淘米下锅,婆媳配合默契,一顿清粥小菜很快端上了桌。

餐桌上,王筱曼不停地夸着:“妈,您真能干,屋里屋外一把好手。有您在,感觉日子好安生啊!”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这还是那个让她不停学习上进的王筱曼吗?正琢磨着,马风琴突然意识到这些天,她没有叫过自己“安娜”了,一时间,心里不知是窃喜还是失落。

王筱曼来新疆一个多月了,整天除了刷手机就是睡大觉,太无聊了。马风琴顺水推舟,提议带她去关系较好的乡邻家走走,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殊不知,马风琴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来让她散散心;二来叫她了解一下其他人家的生活。毕竟准备带她去的那几家,婆媳相处模式她太了解。王筱曼跟那几个小媳妇年龄差不多,沟通起来倒也容易,很快找到了感兴趣的话题。她们教王筱曼织围巾、编拖鞋,王筱曼教她们穿衣搭配,化妆护肤……

有一天,王筱曼急匆匆地跑来告诉马风琴,跟她相熟的女孩跟婆婆干仗了,她亲眼看见对方婆婆一言不合就动手,劝架无果吓得赶紧溜回家。她意味深长地望着马风琴说:“妈,您以前是不是也想打我?”

正说着,家辉发来了视频,王筱曼很自然地参与了进来,妯娌俩畅聊起来,大媳妇秦娅猴急地吵着等疫情结束,就要来新疆吃婆婆做的大盘鸡。王筱曼拍着胸脯说她掌勺,她做的味道不比婆婆的差。看着妯娌俩有说有笑,马风琴乐开了花。

隔离在上海的家明经常惊讶感叹,在老家待了两个多月的王筱曼像换了个人:去乡邻家里串门,她比马风琴还能侃;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撸起袖子就能生火做饭,一人整一大桌新疆菜不成问题;晚上,邻居小媳妇一个电话,她妆也顾不上化,穿上马风琴的花外套和老太太鞋,就跑去村头跳起了广场舞……

前不久,上海解封了,王筱曼得带着孩子回去了。返程那天,马风琴跟老伴把她和孙子送到车站,王筱曼给了马风琴一个大大的拥抱,附在婆婆耳边撒娇说:“妈,假期我还要回来住。您也要经常去上海住,我敢保证,您再去上海,也不会觉得很膈应了对吧?”马风琴拍了拍她的背,轻松愉快地说:“对!你信不?我再去上海,也能轻轻松松做回安娜。但你要答应我,你回新疆后,就用我给你取的新疆名字叫‘马春花!”“一言为定!”

她们,是从什么时候相互改变,又彼此喜欢的呢?

编辑/宋美丽

猜你喜欢

风琴儿媳安娜
Prophylaxis with intraocular pressure lowering medication and glaucomatous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intravitreal anti-VEGF therapy
“前儿媳”也能享有继承权
点赞好儿媳
口风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安娜的生日(下)
安娜的生日(上)
口风琴带来快乐
我爱吹口风琴
放手让儿子儿媳当家
什么能让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