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不摆大学者架子
2022-05-30张达明
今日文摘 2022年22期
张达明
山东大学的学术期刊《文史哲》,办刊宗旨是“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季羡林先生给《文史哲》寄来一篇9万多字的长文——《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而《文史哲》一篇最多也只能刊发2万多字,这可难住了负责编辑这篇文章的李平生。
李平生觉得季羡林的这篇文章太长,不仅不适合刊发,而且该文以史料为主,缺乏思辨性。虽然如此,李平生还是担心,像季羡林这样的学术大家,会不会因为自己对他的文章删减而生气?“对于一位学人来说,每一个字都是凝聚着心血的成果啊,我觉得随便删稿是对他的不尊重。”
于是,李平生便试着与季羡林进行了沟通,希望他能按照编辑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删减。令李平生没想到的事,季羡林在接到信件后,很快就作了答复:“能在《文史哲》发稿是荣幸,无论怎样改我也不反对!”约半个月后,季羡林将该文压缩到4万字再次寄给李平生,并表示,如果还不符合要求,一定不要有所顾忌进行删减。李平生又将该文压缩了近2万字,最后刊发在《文史哲》1996年第4期上。
季羡林后来专门委托蔡德贵教授向李平生表示感谢,说:“承蒙不弃,让拙文见刊,深表谢意。您的负责任精神,讓我钦佩不已,也受益匪浅。”
对此李平生感慨道:“作为大学者,季先生没有颐指气使,而是充分尊重了编辑意见,他的低调和谦恭,显示了一个大家的风范。”
成功者往往是恪守低调作风的典范,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适用话题:低调、谦卑
(叶舞荐自《高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