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世界中国科幻研究概述

2022-05-30李浩宇

科幻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乌托邦科幻图谱

李浩宇

引言

中国本土科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晚清,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在21世纪初期再度兴起之后逐渐进入一个繁荣发展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近年来也在西方学界异军突起,成为一个学术热点①。本文作为“中文科幻学术工坊”的成果之一,拟基于研究中国科幻的英文论文的文献计量统计,管窥国际上对于中国科幻研究的整体情况与趋势,通过知识图谱这一可视化形式,直观地展现国际上,尤其是英语世界,对中国科幻研究的热点以及演进,进而概述国际上中国科幻研究的现状。

1.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WOS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可以反映科学研究水准的数据库,其中以SCIE、SSCI、A&HCI等引文索引数据库,JCR期刊引证报告和ESI基本科学指标享誉全球科技和教育界,故而WOS数据库基本可以反映国际研究,尤其是英语世界研究的全貌。检索词为“Chinese Science Fiction”,经人工和文献计量程序去重,得出文献六十九篇,之后应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 Space绘制知识图谱。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开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一定领域下文献数据集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数据展示与分析

2.1历年发文量

经统计和分析中国科幻研究的英文论文历年的发文量可见,2011年至2016年,年均发文量小于两篇,有几年的发文量甚至为零;2017年至2021年,年发文量开始超过五篇且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这表明英文世界对于中国科幻研究的关注度逐渐增强。

2.2发文高频主题

2.2.1高频主题词共现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用结点表示语义符号,用边表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语义关系,构成了一种通用的语义知识形式化的描述,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资源②。对于没有那么专业的读者,可简单将知识图谱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词云图,节点代表研究关键词,词频越高,字体和节点越大;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即有连线的两词关系紧密,经常出现在同一研究中。后面的时区知识图谱和时间线图谱的基本解读方法和这里相同。在一定文献范围内,多次出现的高频主题词表征该研究领域下的研究热点,基于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结果得出,去除“Chinese Science Fiction”和“Science Fiction”等上位范畴词,出现次数大于等于两次的关键词依序为Liu Cixin(刘慈欣)、Han Song(韩松)、Hao Jingfang(郝景芳)、Utopia(乌托邦)、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当代中国科幻),可以得出学者大多关注某一特定作者的科幻作品研究。

2.2.2 高频主题词历时演进

时区知识图谱(图2)可以看作是共现知识图谱(图1)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显示了每个研究热点首次出现的年份,新热点集中出现的年份为2016、2018和2020年,且新增热点数逐渐增多,说明国际上对于中国科幻研究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连线代表热点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相同年份出现的研究热点间联系较大,而不同年份出现的热点间联系较少,说明国际学界对中国科幻研究呈散点状,并未形成话语体系。

圖1:英语世界中国科幻研究的共现知识图谱

图2:英语世界中国科幻研究的时区知识图谱

2.2.3 研究领域历时演进

聚类分析是根据对数据集中文献题目、关键词和摘要的分析,通过特定的数据挖掘算法将相似度较高的研究划归为一个聚类,并抽取聚类所包含文献题目、关键词和摘要的高频关键词作为聚类名称,可以反映特定研究主题下所形成的主要研究领域。

较之时区图谱对于高频词历时演进的展示,时间线图谱经过聚类算法得到,表征英文世界中国科幻研究主题下主要领域的历时发展情况。水平直线代表时间轴;十字代表节点即研究切入点,十字越大代表相关研究越多;连接节点的曲线代表节点间联系;年份数字代表英文世界中国科幻研究的关键演化时间节点为2016、2019和2021年,这与图2大量研究热点集中涌现的年份基本一致;“#”代表研究形成的聚类名,即围绕何种主题展开研究,“#”后的数字代表聚类编号,聚类编号越小,聚类规模越大,所包含的研究数越多。聚类规模往往由“#0,#1,#2……”依次递减,然而英语世界的中文科幻研究只形成了“#0 Hugo Award”单个聚类,故聚类规模无从比较。英文世界的中国科幻研究经2016年对于《三体》的关注,2019年对于乌托邦视角下《北京折叠》和《荒潮》的关注和2021年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关注而形成聚类“#0 Hugo Award”,可得目前国际上对中国科幻的研究多围绕着“雨果奖”这一个主题展开,作品获奖是研究激增的较大动因。

图3:英语世界中国科幻研究的时间线知识图谱

3.结果与讨论

英语世界对中国科幻的研究总体来说不多,2015年刘慈欣和2016年郝景芳获“雨果奖”是研究激增的较大动因。从研究内容上来讲,“雨果奖”获奖作品《三体》和《北京折叠》的关注最多,其他作品如韩松的《再生砖》、钱莉芳的或然历史科幻小说《天意》和陈楸帆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荒潮》等也有涉及,还有关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研究。除某一理论视角下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也有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的整体回顾,以及社会、科学和历史因素对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影响研究等将“中国科幻”这一总体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例如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所载南方科技大学吴岩对于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想象模式和对应写作模式的分类、总结与回顾的研究论文①。从载文期刊上看,研究多发表于Science Fiction Studies、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等文学研究期刊,也有发表于OSIRIS等科技哲学史研究期刊,以及Cultural Studies等文化研究期刊。

近年来,关注较多的研究视角之一有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视角探讨科幻小说中未来社会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形态和人类本身的异化。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廖望在列斐伏尔“抽象空间”和“差异空间”的视角下,探讨了《北京折叠》中对于空间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异化和隐喻②。又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吕广钊探讨了郝景芳融合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特征的世界建构写作特点,进而审视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社会主义转型③。乌托邦是西方文学、哲学以及美学的重要母题,反乌托邦、生态乌托邦和技术乌托邦等现代主义乌托邦视角同样是科幻小说的重要创作切入点和西方对于中国科幻的一大研究视角。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辩,从某种程度上昭示了科幻研究的后现代性,彰显了人类对未来社会这个自我与他者共存场所的想象和对当下社会科技发展异化人类文化和人类自身的反思。

近年关注较多的研究视角还有唐娜·哈拉维提出的将科技与人类身体紧密结合的“后现代身体”赛博格文艺美学理论,多见于对中国本土赛博朋克小说《荒潮》的研究。例如深圳大学江玉琴撰文,通过叙写《荒潮》这一中国本土赛博朋克小说中女主人公小米成为机械人的主线事件探讨了未来电子科技发展对人类身体和生态环境的异化④。该理论脱胎于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三个关键界限(人与动物的界限、有机体与机器的界限、物质与非物质的界限)的破裂导致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秩序的重新划定⑤。赛博格重视主体与技术的缠绕,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其蕴含的启蒙内涵反映出某种“后人类主义”试图将启蒙的目标从掌控自然转向掌控自身的努力⑥。这符合中国科幻小说对未来社会秩序下技术与人之间关系的创作母题,同时中国科幻小说也为西方舶来的赛博格理论提供了想象性认知的东方视角。因为主线内容和环境保护较为紧密,针对《荒潮》亦产生了部分生态哲学相关的研究。

此外还有文化和传播学视角的探讨,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吴攸撰文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在全球的翻译、传播和接受情况,而得出中国科幻小说积极融入世界文学体系,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也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表现的结论⑦。再例如,也有学者进而探讨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以科幻小说为载体在全球的传播。除对文化和传播等超文本因素的关注,中国科幻小说的内容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被研究的视角。相对于国内主流的对某一文艺理论的阐释与例证,英语世界对中国科幻的研究更多会回归科幻背后的现实,更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形态、生态环境和人类本身的影响。

总体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新兴研究热点不断涌现,但目前英语世界对中国科幻研究的绝对数量仍然较少,且高度集中于获奖作品,这或可归因于当下中国科幻作品海外传播外译本数量和语种有限。科幻出海,译介先行,未来若要更多中国优秀原创科幻作品受到海外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多语种的译介无疑是需要邁出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 :竹  子]

① 张清芳. 海外中国科幻文学研究新趋向[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01- 13(002).

② 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资源:“知识图谱”[J].外语学刊,2021(05):1- 9.

①  Wu Yan. Imagination in Chinese Science Fiction[J].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2020,14(2):161- 180.

②Liao W. The Alienation of Spaces in Future China: The Case of Hao Jingfang's Folding Beijing[J].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2018,3(4): 270- 282.

③ Lyu GZ. A Nostalgic Return to the Future: The Utopian Dialectic in Hao Jingfang's Vagabonds[J].Utopian Studies,2021,32(3):636- 651.

④Jiang Yuqin. Ecotech, Alienation, and Science Realism in the Chinese Cyborg Novel Waste Tide[J].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2020,57(4):655- 669.

⑤ 邢业凯.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⑥ 任一江. 重塑“身体”:论中国当代“新科幻”小说的“赛博格”书写[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1,16(01):143- 152.

⑦ Wu You. Globalization,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China Story: Translation,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of Liu Cixins Works across the Globe.[J]. Critical Arts, 34,2020(6): 56-70.

猜你喜欢

乌托邦科幻图谱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绘一张成长图谱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