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微者不危
2022-05-30蔡建军
蔡建军
《淮南子·人间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意思是说对待细小之事也持谨慎的态度,这样才可避免滋生祸患。
虑于微、防于小、杜于渐、作于細,饱含人生智慧和历史经验。《论语·为政》中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禄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没有把握的事不言不行,对待有把握的事也要慎言慎行。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纵观一些腐败官员的堕落轨迹,无不是随职务的升高和权力的增大而逐渐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走上不归路,并非最初就贪欲爆棚,而是小错铸成大错,量变走向质变,最终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小节不拘,则大节难保;独处不慎,则必有祸乱。细微之处、独处之时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毛泽东在《讲堂录》中指出:“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矣。”抗战期间,邓小平同志到一个独立营检查工作。司务长借来白面,为首长做了一碗面条。当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时,邓小平皱起眉头说:“你让我搞特殊化哟,要不得!快把这碗面送给重伤员吧。”邓小平态度鲜明地拒绝这份“盛情”,用自己的言行示范了什么是“敬小慎微”。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平日小事不检点,久而久之,必将影响立身大节。防微杜渐,敬小慎微,更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刘伯承的抽屉里有两摞信纸,一摞是办公信纸,一摞是私人信纸,给子女写信一定要用自己的信纸。罗荣桓去世前,再三嘱咐家人:“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搞特殊。”回望历史,共产党人赢得民心的最主要一点,就是“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的胸怀境界。
为官不贪,这是一条底线。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古人慎微,出于自愿自觉。而今,从政慎微,既是规矩要求,更需要自愿自觉。“导弹司令”杨业功常练书法,一位基层干部给他送来一些宣纸,却被他拒之门外,他说:“越是权位重,越要在生活小事上防微杜渐。共产党员的党性阵地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对党员干部来说,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既要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上不舍尺寸之功,也要在“杜渐防萌,慎之在始”上磨炼和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人民公仆要立公心、克私心,以如履薄冰的兢慎之心促自觉,才能保证思想改造永远都是进行时。醒时有清意,睡时得清身,这样的人生才安心,这样的幸福才踏实。
责任编辑/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