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直击心灵的诗篇
2022-05-30程翔
程翔
【关键词】《氓》,赋、比、兴,自我倾诉,悲剧归因
《氓》入选中学教材多年,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它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和刻骨悔恨,直击读者心灵,对学生颇有教育意义。此诗写于春秋时期,至今已跨越两千五百多年。教学这首诗有较大难度,笔者虽然教过多遍,但总不敢掉以轻心,边教边学,常教常新。下面谈谈教学此诗的体会,以就教于各位同人。
本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女子“恋爱—结婚—遭暴—决绝”的全过程,是一首完整的叙事诗,故事性强。这主要是通过“赋”的手法实现的。赋,是《诗经》“六义”之一,即《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什么是赋?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向熹《诗经词典》这样解说:“赋是直陈,用于铺叙事实,描写景物以及刻画人物形象和行动细节。赋、比、兴不能绝对分开。”《氓》对“恋爱—结婚—遭暴—决绝”全过程的叙述是通过女子回忆的手法完成的,这里面有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如“氓之蚩蚩”“乘彼垝垣”“泣涕涟涟”“载笑载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咥其笑矣”“静言思之”“信誓旦旦”,也有对景物真切入微的描绘,如“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其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还与“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前后照应,前者表现女子情深深,后者表现女子情悲悲,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还有“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概述,都属于赋。
本诗中的人物有女子、氓和兄弟,核心人物是女子。她年轻时美丽、单纯、天真,被外表敦厚老实的氓所吸引,轻信于他,私订终身。在那个时代,这女子的行为要冒很大风险。但是她义无反顾,深爱着氓,尤其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她爱之深切。这就是“赋”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郑玄和朱熹在解说“赋”的特点时都用了“直”字,可谓精当准确。所谓“直”,就是不隔,不必“先言他物”,直接写人、写事、写景,直接抒情,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诗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句子也是“赋”的手法吗?是的。它是借女子之口说出来的,属于语言描写,其内容是从她自身扒下来的人生体验,字字见血,句句戳心。这仍体现了“直”的含义。
有学者指出,《小雅·采薇》的最后一章写征夫回乡路上心境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用的就是“赋”法,既有对事件的叙述,又有对景物的描写,还有对感情的抒发,三者有机融为一体,构成了动人的艺术境界。学生以前学过的《蒹葭》《静女》《芣苢》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等优美诗句都是“赋”的手法,只是因为过去教师更多强调“比兴”而忽略“赋”,使学生误以为“赋”并不重要,或者只记着考试要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起兴手法,从而觉得“比兴”重要。明代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可见“赋”的手法在《诗经》中用得最多。“赋”有一个功能,就是铺排,比较典型的是《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这种手法对后世影响深刻,在汉大赋中达到极致。《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中就大量运用了铺排手法。
《氓》的“赋”法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我倾诉。第五节连用六个“矣”,表达倾诉的语气。向谁倾诉?向氓倾诉。大概氓就站在女子面前,女子用“子”“尔”“士”等称呼,直指对方,将往昔生活从头到尾说一遍,很可能是一边说一边痛哭流涕,声泪俱下。这既是对负心汉的谴责,也是表达决绝的勇气。这样来理解,才能妥当解释诗中的某些诗句。比如第五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对这些句子各家解说多有歧义,甚至相反。王力《古代汉语》解释“靡室劳矣”为“没有家务劳动,意思是丈夫还爱自己,不使自己从事家务劳动”。郭锡良《古代汉语》则解为“没有家里的劳苦事。意思是,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一件不做的”。语文课本干脆将“靡室劳矣”“靡有朝矣”翻译成双重否定句,即“家里的劳苦事没有一样不做的”,“没有一天不是如此”。陆精康老师对此提出质疑:明明是单否句,怎么翻译出来成了双重否定句呢?陆老师认为若变成疑问句就讲通了,即“靡室劳矣?”“靡有朝矣?”其实,理解为双重否定句见于吴闿生《诗义会通》,他说:“靡室劳矣,靡室不劳也。靡有朝矣,靡朝不劳也。此语急省字之例。”这些疑问和解说雖有道理,但总觉得不够通透,倒是俞樾在《群经平议》中作了较为通透的解说:“言我三岁为妇,则一家之人无居室之劳矣;我夙兴夜寐,则一家之人无有朝起者矣。皆由己独任其劳故也。”这就符合女子倾诉的口吻了。程俊英《诗经注析》说得更直接:“此句意为氓婚后再无家务之劳,全由妻子承担了。”遗憾的是对“靡有朝矣”没有按照这个思路解说,而是解为“天天如此”。应该循着前句的思路解为“氓可以天天不必早起,全由我代劳了”。若给这几句补上主语,就是“(我)三岁为妇,(你)靡室劳矣。(我)夙兴夜寐,(你)靡有朝矣”。这样解说符合女子面对氓倾诉怨恨的心态,因为女子感觉受了极大的委屈,她要倾诉,这是决定分手时痛心疾首的倾诉,丰富了人物性格——这个女子并不懦弱。
除了“赋”,本诗还运用了“比”的手法。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风》诗中赋事,往往兼寓比兴之意。”比,就是比喻、比拟。读者一定对“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句子印象深刻,虽然只有几句,但所具有的艺术效果是突出的。作者先写桑葚未熟、枝叶茂盛,再写桑葚成熟、叶黄陨落,形象地比喻了女子从年轻美丽到年长色衰的生命历程,暗示了氓对女子从追求到如愿再到家暴的变化过程,具有警醒世人的效果。《诗经》中有通篇用“比”的,如《硕鼠》,也有局部用“比”的,如《硕人》。《氓》属于局部用“比”,整体用“赋”。
《氓》也运用了“兴”的手法。孔子说过:“《诗》可以兴。”什么是“兴”?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写道:“兴者,起也,取譬引类,发起己心。”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写道:“兴之于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陈奂在《诗毛氏传疏》中说:“赋显而兴隐,比直而兴曲。”这都说明“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手法,其作用在于引出、激发,但有时也多少含有比喻的成分,所以有“比兴”连用的说法。《氓》中“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可视为“兴”的手法,前者引出不要轻信男子甜言蜜语的告诫之词,后者激发女子对内心委屈的倾诉。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对诗歌创作的突出贡献,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毛诗序》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学生学习《诗经》,要初步了解“六义”的概念,为以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学习《氓》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艺术手法,更重要的是对人物形象有认识和感受。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命运往往掌握在别人手中,很难自由追求爱情。我们读这首诗,能感受到作者对女子深深的同情,对氓“二三其德”的谴责。这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弃恶扬善,具有悲悯情怀。
学术界对《氓》中女子不幸遭遇的原因有多种理解,有的观点难以接受。比如宋代苏辙在《诗集传》中写道:“桑之未落也,其叶沃沃然,为若可依者也。鸠食其葚,葚美而不能去,则将依焉,不知其将黄而陨。男子之始相得也,意厚而财丰,一若可依者。妇人喜而从之,不知其三岁食贫,而至于相弃也。”这就是说,桑叶、桑葚是用来比喻氓家资产的,鸠比女子。女子贪恋氓家资产,不料后来氓家败落,以致被休。真不知苏辙是怎么想出来的!在缺少文献佐证的情况下,靠穿凿附会,或主观臆断,实不可取。历来说《氓》是弃妇诗,笔者没有这样理解。因为诗中实在没有“弃”的内容,不同于《孔雀东南飞》中有焦母“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之语,《氓》中女子面对苦海无边的日子主动提出决绝。我们要充分尊重文本的客观面貌,尽量做到自洽。结合当时社会风俗来看,诗中女子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俗,草率地私订终身,看不清氓是个“二三其德”的无良之人,遇人不淑,这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女子一番沦肌浃髓的反思,也充分证明当初的轻信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在《诗经·邶风》中还有一首著名的《谷风》,与《氓》同中有异,一个怨而生怒,一个怨而不怒,于是牵连出“温柔敦厚”的诗教问题。如时间允许,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学生对比阅读,并进行深入研讨。
学习这首千年古诗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它的确是一首直击心灵的诗篇。当今社会离婚率很高,原因固然复杂,其中行为草率是一个重要方面。请看一些年轻人,风风火火把婚结,急急忙忙就分手。女性要把幸福握在自己手中,不能指望他人。当然,现在离婚对于女子的伤害较之过去大大降低了,但毕竟会给心灵和情感带来伤痛,影响人生质量。因此,高中生通过学习《氓》接受爱情美、婚姻美的教育大有裨益。这虽然不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却也属于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附录:译文
氓民看似貌诚实,抱布找我换蚕丝。
其实不是来换丝,借机和我约婚期。
送你渡过淇河水,送到顿丘难别离。
不是我把婚期拖,你无良媒红线系。
请你莫要生怒气,金秋时节做婚期。
摇摇晃晃登墙垣,昂首眺望复关边。
目尽不见复关影,泣涕涟涟泪洗面。
終于见到我复关,又说又笑心中欢。
你去占卜算一卦,卦辞吉利无凶言。
赶着你的车马来,把我嫁到你身边。
桑葚青青果未熟,树叶鲜嫩露光泽。
哎呀哎呀斑鸠鸟,切莫贪吃桑葚果。
哎呀哎呀好姑娘,莫与男子溺卿我。
男子恋女一时乐,乐罢抽身能解脱。
女子恋男有险恶,痛苦不堪伤心窝。
桑葚累累果变熟,落叶枯黄变陈旧。
自我嫁你为妇人,生活清贫无福寿。
淇河汤汤流不尽,水湿车帷伤心透。
我做妻子无差错,你为丈夫德行臭。
是你变化没准头,三心二意难忍受。
为妻在家勤操劳,你倒轻快任逍遥。
我无早晚身疲惫,你是天天睡懒觉。
你在称心如愿后,对我态度变凶暴。
兄弟非但不同情,见我落难哈哈笑。
默默反思这遭际,哎呀哎呀我自找!
你曾发下白头愿,想起这话烦恼添。
淇河汤汤有边际,水泽汪汪也有限。
忆昔少年多欢乐,欢声笑语在耳畔。
明明白白发誓愿,不料你却把心变。
背叛誓言不念旧,从此与你一刀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