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2022-05-30汪潇金彪张建武张小婷李山鹰

大学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对策建设

汪潇 金彪 张建武 张小婷 李山鹰

[摘 要]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三风”建设现状,文章重点剖析了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 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三风”建设对策,根据普通应用型大学自身特点,量身打造与之匹配的“三风”建设体系,形成教风、学风、校风互相促进与良性增长的局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0-0193-03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其教风、学风、校风(简称“三风”)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能力,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1-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时代背景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00后”学生逐渐步入高等院校,其思想道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社会认知能力等与往届学生有所不同。然而,能够综合反映高校建设水平的“三风”建设却没有与之相适应,尤其是部分普通应用型大学,因建校历史短、教学科研成果积淀不够、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其“三风”建设尤为迫切。

一、加强普通高校“三风”建设的紧迫性

根据教育部2020年统计数据,自1997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总人数和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增长态势明显,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由于普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尤其是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专门性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使得本、专科毕业学生人数迅猛增长。

尽管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增速放缓,但基数已经较为庞大。与1997年相比,我国普通高校由1022所增加到2019年的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毕业生人数由829070人增加到7585298人。由此可见,尽管我国普通高校数量显著增加,但毕业生数量增速明显高于高校数量增长速度,使得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压力陡然增加。

由于普通应用型大学在我国普通高校中数量占比大,其中部分院校多为21世纪初刚升本的院校,办学历史较短,“三风”建设基础薄弱。因此,基于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薄弱和毕业生人数众多的现状,辩证思考校风、教风、学风的内在关系,加强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对提高师生的思想意识水平、工作效率、组织凝聚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现状

“三风”是高校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等的综合反映。其中,校风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精神追求和办学特色;教风体现了教师教学思想、方法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学风则是读书之风、治学之风、做人之风的综合反映,体现了学校的气质和灵魂,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1-3]。

然而,如前所述,普通应用型大学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占比较大,“三风”建设相对薄弱。少部分教师本身对教师这一职业缺乏敬畏,使命感不够强,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工作,日常教学中教书多、育人少,把上课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教风不够扎实[4]。课堂上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未能及时提醒,甚至不加约束,课堂互动不够。个别教师政治站位不够高,教学重点、难点剖析不透,对学生的疑问解答不到位,不够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此外,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够;人在课堂心在外,上课打瞌睡、玩手游,甚至旷课;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凡事以个人为中心、团队意识淡薄。教风、学风弱化,进而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三、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滞后原因剖析

普通应用型大学除建校历史短、教学科研成果积淀薄弱、个别教师使命感不强外,其“三风”建设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教师自身的使命感、自豪感有所弱化

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加之课堂教学学时的不断缩短,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教师人格魅力的时间减少。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学应运而生[5]。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减少了师生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无法直接与教师互动,無法亲身感受教师的魅力。此外,由于个别教师存在有违师德师风的不当行为,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社会其他行业对教师职责产生误解,“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有所弱化。

(二)“教”与“学”理念有所偏颇

随着知识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学习深度的不断强化,“教”与“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前,部分商业机构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会对一些教育理念进行片面化的过渡炒作,以达到其商业化的目的。如部分商业机构以“快乐”学习为宣传标语,而忽略了学习本身也是辛苦的,没有教育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也要刻苦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才会感到更快乐。再如愉快工作,部分老师对此存在理解的偏差。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这一过程是辛苦的,是需要夜以继日、长期辛勤工作积累才能实现的,而愉快的感觉是伴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逐渐体会到的,工作任务达成度越高,这种愉快的感觉越强烈。然而,有的教师只看到工作的辛苦,而没有体会到快乐;有的只想感受工作的快乐,而忘记了这种快乐来源于辛勤的工作。

(三)负面信息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触角已经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些关于教师学术失德、违法违规、师生关系不当等负面报道被无限放大,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或权利受到侵害,导致部分老师不愿、不敢、也不想管理学生,以免“惹祸上身”。此外,一些纯娱乐性节目充斥荧屏,把过度娱乐和片面的、不理性的、虚拟的认知和社会信息传递给大众,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崇尚和敬畏,尤其是对信息甄别能力较弱的青年学生,容易导致其理想信念缺失。

四、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对策

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本科教育工作提出部署,推动“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结合当前普通应用型大学“三风”建设的现状和原因剖析,为提升普通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加强“三风”建设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

(一)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四个回归”

高等教育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的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加强教师对岗位的敬畏之心、使命之感,引导教师回归课堂,站稳讲台,执着于教育的初心和梦想,努力做学生理想信念的播种者、道德规范的传承者、知识技能的创新者、人生之路的引领者。引导学生回归课堂,追求真理,培养其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不断引领学生从纷繁浮躁的世界步入静谧求知的课堂。合力把“四个回归”落到实处,着力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稳步推进思政教育,尤其是推动隐性思政教育进课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刻苦的钻研精神、勤学善思的能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6]。

(二)坚持“以本为本”,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完善教育教学水平评价机制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加强人才需求与培养供给侧改革,强化本科教学核心地位。优化课程设置,丰富线上、线下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资源,夯实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科技创新的能力。积极推进“金专建设”和“金课建设”,加强“教学名师”的培养与示范引领作用,并把“金专”“金课”“名师”的建设与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等作为教育教学水平评价的主要指标,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和教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回归教室、心系课堂,实现以教风促学风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健全“三风”建设责任制,构建系统的“三风”建设制度体系

根据“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要求,成立“三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的责任与权力,形成管理有序、权责明确的“三风”建设管理模式[7]。不断探索教师职称改革,完善教师评聘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激励并督促教师加强“教风”建设。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主体地位的变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激发其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

(四)加强“正能量”舆论引导和对学生主体地位意识的培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网络信息“无孔不入”的时代,要加强舆论正面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兢兢业业的教师占多数。同时,要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已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和加强“三风”建设。普通应用型大学应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纲,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学科特色、研究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等实际状况,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并量身打造与之匹配的“三风”建设体系,不断改善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充分发挥良好教风的導向作用和扎实学风的核心作用,使教风、学风相向而行,形成具有特色、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共同促进“校风”的提质升华。良好的校风又会促进教风、学风的不断提升,从而形成教风、学风、校风的互相促进和良性增长。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艳.促进高校党风校风学风良性互动[J].唯实,2019(4):72-74.

[2] 王禹.高校“三风一室”建设中的学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17-18.

[3] 邓小龙.高职院校学教联动推进“三风”建设的策略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137-139.

[4] 廉丽,李辉,郝志云.高校开展“三风”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41.

[5] 黄菁菁,袁世清.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02-103.

[6] 朱欢.试论三风建设视野下高校隐性思政教育路径创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5):58-59.

[7] 陈世平.学校“三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33):31.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对策建设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