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趣味阅读,实现“双减”政策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

2022-05-30杨秀姝

师道·教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圆明园篇文章趣味

杨秀姝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应当是课堂主体,从学生实际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出发,积极构建一系列趣味化、多元化、创新化课堂阅读活动。下面基于双减政策,对中高年级趣味化阅读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设计趣味化阅读探究问题

“双减”政策强调了课堂教学互动的重要性,多注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更具趣味化的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阅读的强烈热情,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带领学生阅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猜谜语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表达。教师特别根据“猎豹”设计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在阅读文章的辅助下,学生们很快就能猜出来迷底是猎豹。这个设计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完成初步阅读后,教师可以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带领学生清晰地了解火箭、鸵鸟、光以及流星体的速度。又比如带领学生阅读《落花生》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生活化的探究问题:花生究竟是怎样生长的?花生具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借助探究性问题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不断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思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就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阅读情境。例如,带领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由于學生距离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距离,现如今学生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国度当中,单纯地通过阅读,学生很难体会到圆明园毁灭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深思。对此,教师就可以选用现代信息技术,先带领学生领略未毁灭前圆明园的精美之处。教师借助多媒体先向学生们展示圆明园的平面图、建筑风格以及园林特点,随后又选用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圆明园的世界当中。视频选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学生观看如同身临其境,就像是自己穿越到了那个年代一般,领略圆明园的建造之美,以及其中宝物的精美。突然画面一转,美丽的圆明园瞬间崩塌,学生内心也随之一震,感到十分的迷惑。画面切换到了燃烧着的圆明园,以及燃烧之后圆明园所剩的一些残骸,最后画面定格到了现如今的圆明园遗址。视频中选用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圆明园毁灭前后的真实场景。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内心就感到十分的沉重,涌起诸多的感慨。这时,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学生就能带着情感去阅读,阅读过程中内心拥有更多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构建小组竞争阅读活动

“双减”政策更加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在传统阅读课堂中,学生往往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现象。双减政策下,作为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路,选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小组当中,各个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加入竞赛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小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最佳的阅读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带领学生阅读《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为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或分段朗读小活动。各组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二选一,整个准备过程都交由学生自主来完成,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为了最终的演绎或朗读更加精彩,各组学生都要进行细致的准备,首先就是熟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精准把握人物心理与特征,并根据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角色的划分。同时,在各小组之间创设良性竞争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各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活动当中去,在多次反复阅读讨论交流过程中,感知文章主旨,获得更多深刻的启发。在表演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是评委,进行科学公正的打分评价,最终选择出优胜小组,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针对表演欠佳的小组,由教师与全体同学,共同探讨阅读技巧与方法,实现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圆明园篇文章趣味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圆明园里过大年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