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芙:小威接班人
2022-05-30吕慧洋
吕慧洋
生日礼物
可可·高芙的车停在十字路口。她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父亲科里正研究车载导航。他关掉收音机,打开了空调。
今年3月,高芙刚满18岁。她说:“这辆黑色汽车是父亲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这是高芙的第一辆座驾,她从未亲自驾驶过,“我习惯把手机挂在支架上,爸爸用的车载收音机还是老式的。”老高芙调整了一下驾驶座,右转弯驶出他们居住的小区。4个月前,他买下这辆车,居然一次都没开过。理由是:自己和現世界女子网球排名第12的女儿很少回家。
4月的斯图加特,5月的马德里和意大利,6月的罗兰加洛斯,还有8月的温布尔登,网球赛事密集,高芙几乎一刻都不得闲。7月中旬,她在德尔雷海滩享受了两周难得的居家时光。
高芙不喜欢开车。16岁时,父亲就打算送给爱女一辆座驾,但她说“再等等吧”。17岁时,父亲旧话重提。女儿不愿意去考驾照,如果想吃炸鸡,她会叫外卖,如果想和弟弟们看电影或者周五晚上打保龄球,她会搭父母的便车。
不过,父亲还是坚持给她买了一辆。他不愿再给女儿当免费司机,四处跑来跑去。
一天,科里开车拉着女儿在德尔雷闲逛,沿途经过的一些城市地标,留下了她难忘的童年记忆。3年前,高芙击败儿时偶像大威,在网球界崭露头角。很明显,她不愿放弃熟悉的生活节奏:训练结束后在车里和父母聊天,和爷爷奶奶坐通勤车上下班。但现在,她已准备好以自己的方式取得成就,包括职业生涯第一个大满贯。小威退役后,高芙正步入聚光灯下,成为自己设想的那类球员。
十年计划
高芙8岁的时候,父母意识到必须提早给女儿做出职业规划。起初,他们没打算把高芙培养成职业运动员,但他们在女儿身上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高芙的专注力极强,3岁时就能从婴儿车里爬出来,在跑道上追赶比她大得多的表姐,脸上满是坚毅。
高芙一家住在亚特兰大郊区。父母在大学时都是运动员,他们鼓励她接触多项运动,除了体操和足球,还有父亲擅长的篮球,母亲擅长的田径。7岁那年,高芙在一次参加接力赛跑后,向父亲抱怨一位队友跑得实在是太慢了。科里说:“我告诉她,那个女孩可能已经尽力了。”
网球不一样,所有犯下的错误只能自己承担。所以,高芙很喜欢这项运动。
高芙6岁的时候,父亲意识到自己对网球的了解远远不够。他在初中时曾打了一年网球,但对这项运动兴趣不大。于是,父亲开始研究那些女子网球天才的成功故事,包括纳芙拉蒂洛娃、辛吉斯和威廉姆斯姐妹,希望能从她们身上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父亲很快发现一个事实:“她们都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几乎是在网球场上泡大的。我想借鉴他们的做法,于是开始为女儿制定一个成长计划。”
这就是他的10年计划,希望循序渐进,让女儿18岁时能跻身职业网球,如今这已经成为高芙传奇故事的一部分。老高芙研究的范围很广,还有像达文波特和威廉姆斯姐妹长于力量,辛吉斯则靠技巧取胜……
高芙不介意记者询问和小威有关的话题,她知道这种比较在所难免,也是自己多年来刻意营造的氛围。她把威廉姆斯姐妹的海报挂在墙上,模仿她们的击球动作,并告诉大家自己想成为“下一个小威”,或者做得更好。
高芙踏上庞贝公园球场,环顾四周,想知道有多少人在关注她的比赛。这时,她居然感受到了与威廉姆斯姐妹的联系。威廉姆斯姐妹曾在高芙的外婆伊冯·奥多姆教书的中学读过六年级和七年级,有一段时间,她们就在高芙使用的训练场地练习反手击球。
高芙不是不欣赏其他女运动员,而是没有关注到她们,“我和教练只分析威廉姆斯姐妹的比赛”。
9岁那年,达美航空公司在棕榈滩乡间俱乐部拍摄了一部商业广告,高芙扮演小时候的小威。当时她有多么激动,可想而知。导演问高芙会不会像小威那样发球。她现在只记得自己在实拍时很用力,她的演出非常出色。
无须讳言威廉姆斯姐妹的影响。如果高芙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这两位年轻黑人女孩打网球,可能不会让父母给自己买一副网球拍。父亲鼓励女儿像那些优秀前辈一样追求远大的梦想。他告诉高芙,她可以比大小威还要出色。
在这个计划实施不到两年的时候,父母就意识到高芙拥有极佳的运动能力,很有可能成为顶尖网球选手。她需要得到更好的专业指导,而不是在亚特兰大网球夏令营里埋没天分。
2012年春的一个下午,科里给正在上班的妻子打电话,告诉她最好和女儿回到德尔雷海滩待上一年,那里拥有最棒的网球环境。他会继续留在亚特兰大,做药品销售。如果高芙在网球方面进步巨大,一年后他也会搬到佛罗里达。
尽管大家都在谈论这个十年计划,但高芙从未要求了解太多。她相信父母,但有时也会自己做决定,她说:“但愿这不会影响到他们为我制定的宏远规划。”
遭遇挫折
高芙指着车窗外一片老住宅区说:“那是瑞恩贝利湖,我们从爷爷家搬出来后就住在那里,爷爷家很热闹,邻里关系很融洽。”
老高芙在德尔雷长大,他把女儿带回了家乡。高芙在庞贝公园打网球,玩篮球,那里曾是父亲练习投篮的球场,“我小时候每天一大早都会和父亲到这里练球,认识这里的很多人,我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在德尔雷,人们彼此熟识。如果有哪个孩子获得成功,大家都会来庆祝。回到这里,不仅因为有很棒的球场和教练,还可以让高芙远离聚光灯和种种压力,形同避风港。
在来到佛罗里达的最初几年,由母亲坎蒂监督女儿的训练,整理好训练笔记,以便让丈夫及时掌握情况。到了周末,监管人换成了父亲科里。除了训练、完成学业,他还会让女儿充分享受童年时光:和表兄弟们玩闹,在唱诗班唱歌,练习舞蹈。高芙今天在社交平台上展现的诸多技能,都是有源头的。
科里注意到,在当地举行的一些比赛中,对手们开始防范高芙的反手。于是,他反复研究了那些名将的双手反手击球动作,并找来一名教练帮助女儿提高击球技巧。10岁时,小威的功勋教练帕特里克·莫拉托格鲁邀请高芙到他在法国开办的青训营训练。她逐渐学会了在红土场地上滑步,凭感觉切球,球技愈发全面。
2017年9月,13岁的高芙在美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组比赛中亮相,一路过关斩将,仅输一盘,成为最年轻的决赛选手。不过,她最终输给了同样来自南佛罗里达的阿曼达·阿尼西莫娃,对手比她大3岁。
4个月后,父母认为高芙已经准备好参加澳网青少年组的比赛,辗转近24小时来到墨尔本。高芙先后在单打和双打首轮出局。回到酒店后,科里也睡不着觉。他问妻子,女儿是否适合走这条道路?错过了学校舞会和假期,横穿半个地球,换来的难道就是失望吗?
在网球场上,失败是常态,出色的球手要学会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高芙遭受的失败很残酷,也很重要。
科里决定让女儿休战一段时间,要从容面对任何对手和任何结果。整整4个月,高芙没有参加任何比赛。她和父亲回到法国,与莫拉托格鲁团队合作。莫拉托格鲁团队给她足够的成长空间,很快收到成效。同年6月,她首夺法网青少年组女单桂冠,是史上最年轻的冠军。高芙陆续签下长约,代言新百伦、百味来等品牌。父亲的十年计划仿佛重回正轨。
事情没那么简单。回到德尔雷,高芙感到孤独和沮丧,不再是那个愿意一个人待在网球场上的小女孩。她想要暂时离开网球,做个无忧无虑的孩子,结交朋友。这让她的父母意识到,计划必须做出调整了。
科里说:“为一名运动员安排好一切,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这时候,事情往往会偏离轨道,因为这些安排不一定总是对的。”
在为高芙挑选代言品牌时,父母和经纪人更看重那些不苛求成绩的公司。高芙开始配对网球双打,练习网前截击,在与同伴的配合中放松身心。
一夜成名
2019年5月的一天,高芙已出道两个月,比计划提前两年。父亲科里陪着她四处征战,母亲坎蒂驱车跨州去看女儿的比赛。她所看到的一切,并不能令人满意。在资格赛第一轮,高芙遭到惨痛的失利,以两个1比6败于一名世界排名300以外的选手。
赛后,父母想留给女儿一些私人空间。网坛名将沃兹尼亚奇的父亲给科里留下忠告:“当她们离开球场时,不管结局如何,不要急着谈比赛。”高芙终于出现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但是,高芙当时不想说。
坎蒂非常失望,不是因为输球,而是女儿满不在乎的态度,好像没有任何求胜欲望。高芙解释说,她想好好打,但关于对手的情报完全搞错了,她不知如何调整,打着打着就放弃了。
坎蒂问女儿:“如果你能做到每个球都不放弃,离胜利就不远了。想想小威,她会不会在场上突然不跑了?或者拿到赛点,也不相信自己能赢?”
不,当然不会,小威从来不会这样。于是,改变就此开始。法网预选赛第二轮,高芙输掉了比赛,但每个球都不轻言放弃,胸中那股求胜的火焰又燃起来了。
此后不久,高芙意外获得了温网资格赛外卡。到底该不该接受?父母也拿不定主意。他们认为高芙应该去纽约,那里会感觉更舒服,离家也更近。温网?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大舞台。
高芙想去温布尔登,父亲同意了。她表现出色,连续赢得三场艰苦的比赛,以15岁的年龄成为跻身正赛最年轻的球员。抽签结果出来时,科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笑了起来,她怎么能在第一轮就和大威交手呢?”
坎蒂和科里怀疑他们的决定是否正确,担心高芙像澳网青少年组比赛那样,再次遭受重创。高芙对挑战非常享受,只是感觉中央一号球场太大了。坎蒂却认为“边线没什么分别,球网也是一样高”。看到女儿流露出畏惧的神情,父亲告诉她,把这里当作庞贝公园,别想太多。
高芙抱着这种正确心态投入比赛。她从不看记分牌,自然就不会看到对方的名字,斗志愈发旺盛。当她成功破发拿到赛点时,一个念头浮上脑海:“无论大威还是小威,总会有输球的时候,那个击败她们的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当大威最后一记正手回球下网后,高芙弯下身子,胜利简直难以置信。她走到网前,紧紧拉住大威的手,说出了埋藏在心里许久的话:“谢谢!如果没有你,我不会打网球。”
蓄势待发
高芙说:“这不在我的计划之内,但它就是发生了。”
回想起在温网的胜利和提早到来的一夜成名,突然,她不只想要成为下一个小威,这正是记者和粉丝们期待的答案。高芙正成为网坛红人,参加的每场比赛都会被放大解讀。一旦输球,她又很难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高芙没有受困于这种压力,反而从电视评论员的分析中得到乐趣,她想比小威赢得更多的大满贯。
今年1月,高芙在澳网第三轮击败了上届冠军大坂直美,成为近30年来击败前五号种子最年轻的选手。她没有沾沾自喜,甚至没有庆祝,满脑子想的都是夺冠。第四轮,高芙输给了苏菲亚·肯宁。18岁的年纪,世界排名第67,闯进大满贯第四轮,她却感到失望。
5月的一天,高芙和父母走下出租车,来到巴黎的纽约大道。她从包里掏出黑色帽子和长袍,以及一纸高中文凭。法网开赛的前一天,她像其他学生一样穿上毕业礼服,在埃菲尔铁塔前摆好造型,然后把帽子抛向空中。在网球之外能有所成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在赛场上,高芙只想打球,暂时不考虑学业和考试。比赛间隙,她租了一辆自行车,流连于巴黎街头。决赛中输给波兰选手伊加·斯维亚特克后,高芙从容地谈到,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在巴黎,她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生活中不能只有网球和输赢。
大部分时间里,高芙都遵循威廉姆斯姐妹的成功蓝图而行事。父亲制定的十年计划已经执行完毕,她不想再被任何时间表所约束。当前最要紧的是赢得一个大满贯,“我想成为下一个小威,想成为下一位优秀的网球选手,不是为了满足媒体,是自己真心想要。”
这种积极的心态让高芙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在今年美网1/4决赛输给加西亚后,她立即预订了驾照考试。小小的年纪,她已经非常自信,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