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探讨
2022-05-30马素婷
马素婷
内容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现当代文学选文的阅读教学更能激发出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适应语文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教师也应不断更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调整拓展教学内容,变革阅读教学方式,强化写作练笔,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现当代文学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之一,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主要的文学样式。从选编入语文教材的作品数量和整体占比看,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当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策略改革,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并探索实施如何改进当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最终实现其在教学内容和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培养新时代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现当代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选编入教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文质兼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积累和提高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直接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做好对学生坚持语言积累的引导,抓好语感的培养,教导学生不仅要把握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还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来加深对祖国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养成,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选编入教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文段篇章经典,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艺术风格各有特点,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似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因时代原因会有文言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也不似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会因地域、文化的上中西差异出现理解的偏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语言使用的是白话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正在使用的语言,也是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积累和言语活动经验积累的平台。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除了解作家生平、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思想内容的解析外,还要注重从作品中感悟作家是如何用最精炼、巧妙的语言来生动有趣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如,在著名短篇小说《孔乙己》中,鲁迅先生描述孔乙己是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面对短衣帮的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便排出九文大钱。而到了后面孔乙己因为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断了腿,再来酒馆,是从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两个场景均是付酒钱,但用字却极为考究,前用“排”后用“摸”。一个“排”字,显示出孔乙己是以一种近乎到迂腐的郑重斯文的方式来支付这区区九文大钱的酒钱的,而“摸”神情沮丧,此刻孔乙己穷困潦倒,颜面扫地,已经异常窘迫了。前后这一“排”一“摸”用字虽然不多,但却非常精妙,在对比中极好的展现出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文字表达上的深厚功力,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范文。再如,在现当代文学的精品之作《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用北京话记录北京城的世态风情,语言风格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同时兼具有鲜明的京味语言特色。读北岛和舒婷的朦胧诗,让人领略到朦胧诗派的隽永含蓄和意蕴深邃。读路遥的全景式展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巨著《平凡的世界》,朴实的语言蕴含着面对困难时的人生哲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材中这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文以文质兼美为标准进行选用,作品语言字字珠玑,这些精妙的语言不仅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于润物无声中影响学生的语言应用于表达,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与写作能力、口语交流与表达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
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几岁,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正在初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外在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如果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领下,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之,消极或者不健康的思想也会刺激他们形成错误甚至对社会有危害的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语文课程因其人文性,决定了其必然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任。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在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要设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教学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学科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体现。作为语文重要教学内容构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资源,对作品创作背景、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置、思想情感表达、艺术特色分析等进行深度挖掘,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实现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入编教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上看,有映照社会现实的,有谱写祖国自然风光壮丽河山的,还有直面苦难生活的……通过这些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品,学生感同身受,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身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力,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假如”领起,将自身幻化成一只鸟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着对脚下这片热土的忠诚与挚爱。诗歌中以“为什么/我的眼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收尾,短短一句自问自答,作者这种浓郁而真挚的高度爱国激情也燃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史鐵生的散文名作《我与地坛》,用一个因为不幸陷于绝望的人在对生命的体悟中寻求希望的过程,引导学生直面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文章充满了哲理,极具人性化。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则通过一棵小草在石头裂缝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整日沉沦、悲伤,而要顽强拼搏。这些具有教育价值和励志作用的作品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情感上,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正面的引导意义。
(三)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语文课程始终不能缺少关于美的熏陶和教育。一个人审美情趣的培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感悟到欣赏,由模仿到创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文的阅读教学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语言表达、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的鉴赏,培养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发展教育。例如,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著名写景抒情诗《再别康桥》,诗歌选取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的那浮藻的青潭等独具特色意象,来抒发自己对母校康桥依依惜别的爱恋之情。七节诗,每一节诗因为作者选取的美丽意象和较为绚丽的色彩,几乎都可以绘制成一幅幅清新优美的图画。而且诗歌运用多组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例如“招手”、“揉碎”、“漫溯”等,使得眼前的画作都产生了立体的动态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作四行一节,节节押韵,每行为六七字句,叠字“轻轻”、“悄悄”的反复使用,使得整首诗歌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建筑美和富有节奏旋律感的音乐美。可以说,《再别康桥》是兼具了上世纪20年代闻一多先生所提倡的现代诗歌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等“三美之绝唱”。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诸如此类的作品很多,作品本身的意境美、内涵美多是蕴含在语言表象下,需要靠师生自己去挖掘,而这挖掘分析的过程,是掌握审美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更是升分析和鉴赏美的能力的过程。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调整扩展教学内容
受篇幅限制,入选教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篇大多是单篇或者是节选,单篇及节选的文章往往信息单一、形象单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被限制在狭窄的内容范围内,无法对作品的人物、内涵、主题的等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往往难以得到提高。语文教材必修课《雷雨》是话剧《雷雨》的节选,在课文中我们读到的是伪善、冷酷、专制的周朴园,而忽略了周朴园在其他场戏剧中表现出来的他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性”的一面。因此,仅满足于教材上的内容开展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节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还有一些经典作品因为篇幅限制,无法入选教材,但其教育价值不能被忽视。这些富有教育价值却未被选编入教材的作品,除了寄期望于日后能够被选编入教材外外,还可以扩充阅读教学视野,可以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即从阅读单篇文本向阅读一群文本转变,将相关阅读内容补充进来,带动学生去阅读课内外多篇文本,了解多种观点,达到全面了解作品,增强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鲁迅《拿来主义》时,可以以“体会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为主题,将课外鲁迅先生的《文学和出汗》《现代史》等选取补充进来,细细体会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特点。
(二)改革阅读教学方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意蕴深厚等特点,因此,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从美学角度来讲是一种审美体验,是对美的一种亲历;从教育学角度,体验就是通过感官去亲历某个事件,并以此获得认知和情感上的感受。“体验式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方法,它要求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读懂读通文章的内容,获得相应的阅读体验,从而感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体验式阅读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还能影响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阅读学习习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体验式阅读教学过程中会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教学。例如,散文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散文的语言风格和形散而神不散的主旨情感表达是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和重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意象丰富,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抓住重点意象,注重通过体验意象,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现当代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最为丰满有特色,学习中,可侧重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或者借助影视作品去体验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于在戏剧的教学中,重点通过体验矛盾冲突加深对戏剧作品的理解。不同体裁的作品呈现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侧重的体验阅读教学,既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又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到真学习、真阅读、真体验、真提高,也使得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强化写作练笔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两个重点,语文教学名师赵谦翔就认为课堂写作练笔能够“使吾笔皆行吾之独见”,提出熟读、精思、微写课堂的三步式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写作章法、语言表达等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教学训练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教师借助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文本,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在課堂上让学生围绕讲授感悟进行短文写作练笔,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去体悟情感。比起口头表达,这种写作练笔的过程,能让学生反复回味作品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同时通过下笔写,整合思维,也使得文字表达更缜密准确,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达成学生“能写,善思、会表达”的语文学习目标。课堂写作训练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现出来,在课堂教学情感内容的引导下,学生的情感表达更为真实,受课堂时长的限制,学生也会有言有余而意未尽,这时若能以课堂微写作为引子,鼓励学生课后把课堂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进行完善,将之加工成一篇成熟的文章,在写作练笔中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和升华,将“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让学生受益终生。
(四)提高教师文学素养
语文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只有教师自身的文学素质过硬,才能将作品中呈现出的文学特点和文化内涵等准确有效传授给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等多种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时才能游刃有余。同时,现当代文学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特别是新的当代作家作品不断涌现,在教材中被选用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些新时期涌现出来的经典当代作品,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如果教师本身对这些作品的价值不熟悉、不了解、把握不准确,不但在教学中讲解费力,更有甚者会对学生的造成一定的误导。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在讲课时会难免照搬他人观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都难以超越教辅上的参考资料,甚至比学生的理解还不如。这样的课堂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学生的厌恶。语文教师要主动进行广泛的阅读,有选择的精读,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学观念、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审美鉴赏能力,这是确保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发挥教育育人价值的基础。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改革探索,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新的教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学会勇于创新,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实施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扩展阅读内容,强化写作练笔,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身的才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2]王娟.现当代文学入选高校语文教材的必要性[J].语文建,2016(10):27-28.
[3]徐红.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8:29.
[4]马苗苗.语文模块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12):99-101.
[5]杜运通,杜兴梅.错位: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2):26,27.
[6]纪圆圆.高中语文低学段语文现当代文学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5
[7]梁平.编订语文教材不能缺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向度[J].语文教学通讯,2017(11):64-68.
[8]刘肖.面向中小学语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7):97-100.
[9]王晓宁,吴建利.论当代文学与中学生及中学语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39-40+46.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