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2022-05-30彭华燕
彭华燕
在我国民族独特精神标识体系内,革命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编入大量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这一类文本教学意义极其重大。然而,在具体教学时却面临着较多困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真正走进革命文化题材文本,应是小学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现实困境
首先,革命文化主题选文教学与普通选文教学相混淆,忽略了展现革命主题选文的价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仅仅注重对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顾此失彼。
其次,对革命题材选文的思想主题、精神理念的片面追逐,忽略了其文本的语文性作用。教师在讲授时过于注重其思想价值导向,片面追求学生对所选择的思想主题的认识,甚至将主题或人物形象作为固定的题目或形象“硬塞”给学生,试图进行灌输教育,殊不知,过犹不及。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革命文化教育达到了“认知”的层次,而忽略了“行知”层次的教育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革命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可在语文课堂之外,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革命精神。
二、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路径
1. 注重结合教材,融通语文要素
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创新之处,是运用了人文主题和语言元素双重组织的单元结构,其优点在于既能滋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其高尚的人文情怀,又能保障学生获取充足的“语文营养”,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教材编排特征,在讲解革命文化主题文本时,教师要做到语言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促使语言元素的螺旋上升,又要把握革命文化题材选文在传承文化、凝聚信仰、立德树人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进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四年级下册《黄继光》,本单元的语言元素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是一项技能训练的要点,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想象、体会自然之美”,根据学生学情和学生以往的学习经历,掌握文本的基本内容,抓住黄继光语言、动作的描写,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体会其英勇的品质和牺牲的精神。这种融合了语文因素与教养因素的学习过程,既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又可以唤起学生对英雄的怀念与敬畏之情。
2. 把握语文情感,根植红色基因
首先,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理解背景,增进感情联系。通过理解文本中特定的历史事件背景,从多个角度出发,感知文本,为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做好情感铺垫。在读《黄继光》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观看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讲解视频,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志愿军和美国军队实力的巨大落差,让学生认识到上甘岭的严峻形势,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真挚情感。
其次,通过媒介建立感情桥梁。除了文本背景材料外,适时引入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为学生搭建起一座沟通文本、理解文本的桥梁。课堂上呈现多媒体材料,使学生进一步体验黄继光为取得胜利而牺牲的崇高品格。
最后,与生活连接起来,搭建情感的桥梁。革命文化主题课文中的故事情境与当今时代学生生活太过遥远,因而一些学生表现得较为“冷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历史和现实的共同点连接起来,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情感体验的平台,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在《黄继光》一节课教学后,学生对黄继光的认识已经很深了,此时此刻,教师可让学生寻找及发现身边的“黄继光”英雄人物。如新冠疫情暴发时的医护人员、火灾中逆行的救火队员、平凡的义工……在危急关头,均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于是,从历史到现实,学生们识英雄、懂英雄,立志做英雄,使情感升华效果更为理想。
3. 重视知行合一,强调革命精神
教师要意识到重智育、轻德育不可取,重理论轻实践同样不可取。革命文化文本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自主判断能力的养成,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并付诸实践。革命文化文本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学习不能停留在认知层面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外化于形,在实践中自觉将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己,传承革命文化,践行革命精神。
注:本文系广东省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 “小学语文课程落实革命文化教育‘三融入模式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DJY-2021-A-b025)的成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