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妮·普鲁《船讯》中的生态思想探究

2022-05-30程新荣王智音

文学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庸安妮

程新荣 王智音

内容摘要:《船讯》(1993)表面上围绕一位失败的中年男人奎尔在纽芬兰岛寻找自我价值而展开论述,它不仅是一幕简单的人间悲喜剧,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对生态的关注。作者安妮·普鲁借助于“奎尔”这一小人物在莫金伯格和纽芬兰岛的经历,传达了她对于生态危机的关切和自然保护的呼吁。本文运用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从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角度对《船讯》进行详细分析,阐明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必要性以及深层生态思想的智慧,让人们看到自然生态具有的精神和物质价值,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安妮·普鲁 《船讯》 深层生态学 生态中心主义平等 中庸

安妮·普鲁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她的小说《明信片》描述了人类失去栖居的状态,《老谋深算》展现了人类进行生态恢复的努力,《船讯》则是从物质向精神的转变,表达了人类寻找栖居地的追求。《船讯》自1993年发表之后,就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第二年又获普利策小说奖。在《船讯》里,大到对船只失事的宏观叙述,小到对各种绳结系法和意义的解释,普鲁将风土人情、自然地理和人物肖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关注普通人喜怒哀乐的同时思考人类生存乃至精神的归宿。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发表后,人们开始热切关注生态问题。《船讯》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可以为人们在生态方面提供参考价值,符合当今社会的生态价值观,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船讯》的原因之一。

目前国外对《船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地域分析、“恐惧”意象、人物传记等方面,其中以艾利克斯·亨特(Alex Hunt)反思美国西部地域主义及地方意识的《安妮·普鲁的地域想象:重构地方主义》(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of Annie Proulx: Rethinking Regionalism)最为著名。另外,在人与自然成功和解方面,麦可·麦克卡西(Megan McCarthy)的《小说中的过去与现在:安妮·普鲁小说中的美国梦,地域以及身份研究》一文也为我们在生态处理上拓宽了研究思路。而国内的研究则大多集中在生态地域批评、精神生态、生态女性主义、自我认同的研究。较为著名的有杨丽的以论述《船讯》中的再栖居生态观,让人类反思自我正确对待自然的《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申东宁通过分析普鲁生态创作的视角、生态地域的叙事构成和生态创作的主题,探究家园建构的困惑并思索人与地域的未来。

生态理论的发展与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文精神生态危机有关。“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1982年首次提出,奈斯认为,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是从人类精神史的深层生存视角出发提出人类何处去的关键问题。(王岳川,2019)它来源于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大地伦理学、自然主义田园牧歌的文学传统、生态科学、东方的精神传统等思想资源。深层生态学拒斥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质疑西方伦理传统的人是万物之主的霸权观。对工具理性加以批判,强调用精神启蒙或艺术诗意表达的人文理性取代工具理性,从而提升生命质量和精神存在价值。(王岳川,2019)深层生态思想中“自我实现”与“生态中心主义平等”两条最高准则以及八条纲领明确地解释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本文运用深层生态学理论,从生态中心主义平等角度进行剖析,意在唤醒人们生态保护意识。

一.《船讯》中人与自然关系冲突的体现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以万物灵长的身份去征服自然,为了从自然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加速资本的积累,人类对大自然伸出了罪恶之手。于是便有了莫金伯格的悲剧。在小说里,莫金伯格是人与自然关系冲突最为严重的地方。它被称作“第三次死亡过程的地方,在两百年中由森林和林地部落沦为农场,再沦为拥有机器和轮胎工厂的城市。”(12)然而,现代化和工业化只是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感却跌至谷底。以劳动或工作为例,过去做出一件东西,从采集原材料到生产制作都是由一个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人有享受劳动的过程和创造产品的自豪感,有时可以加上代表个人或家族的标记,人会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但是这种生产方式非常缓慢,而流水线和工业化将一个劳动过程分割成若干个环节,在这种模式下,人只需要干属于自己分内之事,不需要参与整个生产过程,人像机器一样不加思考的重复劳动。人在劳动中再也感受不到愉悦,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人变得越来越麻木了。作为客体的工作反过来奴役作为主体的人,因此,人被“异化”了。小说中主人公奎尔就是无数人被异化的一个缩影。他从来没有对任何工作有热情,各种临时工作只是为了维持生计,奎尔“感到自己是权力枢纽上的一颗轴钉。”(9)他麻木的灵魂也从来不关心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缺乏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浑浑噩噩的虚度时光。并且,由于经济问题,他居住的环境非常糟糕,家里附近的发电站影响了他父母的身体健康,父亲患了肝癌,母亲脑子里长了肿瘤。恶劣的居住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奎尔的精神混乱。父母的离世、事业的碰壁、妻子的背叛以及女儿的丢失使奎尔的理智和情感分崩离析、支离破碎。这样的生活让奎尔迷失了人生方向。异化不只体现在奎尔身上,也体现在其他人物身上,比如奎尔冷漠无情的报社老板埃德·庞奇,员工对庞奇而言只是赚钱的工具,没有任何人文关怀,但实际上庞奇也是资本运转的一个工具。总体而言,在资本的影响下和恶化的环境里,人们面临着生态危机和精神困境。

人与自然关系冲突不只发生在莫金伯格这样的城市里,在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就连与世隔绝的纽芬兰岛也难逃自然被破坏的厄运。纽芬兰岛不再是人迹罕至的孤岛,也不是读者想象中的伊甸园或理想国。它本来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海洋资源和石油资源,正是由于这些资源成为了吸引资本和外来者的诱惑,才造成了这座岛屿生态系统被破坏的悲剧。石油泄露毒害了大片的水域,导致鱼虾大面积死亡,海岸线上堆着一层臭烘烘的黑淤泥;滥砍滥伐使得缅因州的森林伤痕累累;迫害动物使得物种多样性减少,如海豹、纯种的水狗;过度捕捞使鱼产量急剧下降,渔民破产,渔场倒闭,渔业崩溃等等。人对自然造成种种破坏的原因是资本的诱惑引起了人性的贪婪,当有巨大的利益诱惑时,人们就会不顾一切的去追逐。像比利·布莱蒂和杰克·巴吉特等见过纽芬兰岛被工业化以前样子的老人都很惋惜、痛心、无奈。但是,当地条件落后、生活单调、无法给人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也导致当地人更愿意到城市去发展,而不是留在家乡,而年轻人外流又会从反面进一步减缓当地的发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油田被发现之后有很多像特德·卡德一样的人都觉得机会来了,因为外来者会促进当地发展。然而,发展不当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政府的政策和资本的操纵使人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寻找工作,这种背井离乡又难以在大城市生活的困境让人丧失了家园意识和归属感。当地人越来越多的去往城市,渐渐地他们原来生活的岛屿就会变成荒岛。可是守着岛屿又无法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继续生活。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岛屿的生態系统会被彻底破坏。当人们丧失了原来的家园在城市又无所依托、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都无法达到满足时,只会离期待中的幸福越来越远。

二.《船讯》中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体现

在小说中对奎尔在莫金伯格的描写是作者对过度工业化所带来的对环境破坏以及异化现象的批判,但普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以及人性弱点的控诉,换句话说,普鲁不是只看到了冲突,不是出于绝望和激愤之情,而是对人与自然平等怀有期待,赞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爱,这种期待和赞扬部分地体现在小说后半部分关于纽芬兰岛的描写中。在没有大公司的垄断和政府的干预之前,纽芬兰岛与世隔绝,那里的居民过着艰苦的生活,却彼此之间守望相助,共度时艰,例如,大家在日子艰难时分享食物。人们的心里很平静,没有欲望也没有浮躁。生态中心主义平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纽芬兰岛渔民与大海的种种紧密联系;二是作为外来者的奎尔从缺乏生态意识到自然保护意识被唤醒的过程。

首先,就纽芬兰岛渔民与大海的种种紧密联系而言,大海给予人们馈赠,人们对大海心怀感恩和敬畏,并且人们面对大海时迸发了很多生存智慧。纽芬兰岛上的居民临海而生,几百年来靠捕鱼虾为生,船是普遍的交通工具,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与大海紧密相连的,对他们而言,大海教给他们谋生技能,给予他们食物,让他们有归属感。因此他们对大海对船有种莫名的迷恋和热爱,而这种热爱也融进了他们的家族血液之中。以巴吉特家为例,大海夺去了杰克父亲、祖父、两个兄弟和他长子的生命,他的小儿子也差点死在海上,但是并没有减少他们对大海的热忱。杰克虽然是报社的主编,却很少待在报社,而是习惯去大海上捕鱼虾,享受航海的刺激。他是个爱猫的人,他的猫名叫老汤姆,跟他一起出海,像个水手一样老练。因为常年居住在海边,对大海有种奇异的感知,正是靠着这种近乎奇妙的感知力,让他能够准确预测海难,挽救他人生命。不只是老一代对大海有如此强烈的感情,对于整个家族,不管后代是男孩女孩,即使不当渔民,从事的工作也多多少少与海运有关。最典型的是丹尼斯,他是个木匠,却非常迷恋大海和船,他最喜欢捕鱼,就像他的父亲杰克和哥哥杰森一样。丹尼斯向奎尔解释喜欢捕鱼的原因时说:“那里面有一些无法形容的东西,每次把网拉起来都像是打开一份礼物。根本不知道里面会是什么,是让你发财呢,还是让你破产,是杜父鱼呢,还是角鲨鱼。所以我想去打鱼”(150)比利·布莱蒂,他是典型的“水狗”,会唱关于航海的民谣,知道每一处暗礁和岩石,对大海了如指掌。过去的人们没有海图、指南针灯光,全靠记忆航海时编出歌谣用来找到路线。“有十几个办法帮你找到路线——寻找海浪摇动岩石的声音,大声喊叫,然后听悬崖传过来的回声,体会你脚下水流的走向或者闻闻各个海湾的不同气味。我爸可以凭空气里的气味说出一百英里海岸的每一处地名。”(193)这些办法既体现了人们对大海的熟悉程度,也体现了生存智慧。

其次,就受到纽芬兰岛环境影响的奎尔而言,奎尔从代表城市的莫金伯格回到代表孤岛的纽芬兰岛,可以说是某种具有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复归方式。事实证明,奎尔的这一次寻根之旅不仅明白了家族传统,也调整了精神和谐,他摆脱了异化,恢复了人的本真之心和自然状态。杰克、比利·布莱蒂、丹尼斯等人这种对大海的爱和迷恋也直接影响到了奎尔这个外来者。奎尔怕水源于童年阴影,这个阴影一直没有消失,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要到一个多水的地方。而纽芬兰岛环海而居,在纽芬兰岛生活也就意味着奎尔要面对自己内心最恐惧的东西。除了最大的心理障碍即水之外,奎尔还面临着当地的风暴天气和恶劣交通状况等其它的一系列挑战。在解决好生存问题之后,奎尔渐渐被纽芬兰岛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例如,有一次他沿着老房子附近的海岸散步,静静的欣赏平静的海面,一路穿过各种植物,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植物的芳香,心中有了一种久违的宁静。而且,在体验航海乐趣的过程中,奎尔的心里也被系上了大海情结。奎尔的工作是记者,负责报道车祸和船讯,因此他对船只、当地人民生活状况和想法、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情况等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最典型的体现是对石油泄漏的抨击,他在采访时和营救受害海鸟的工作人员一起深入海湾,反对特德·卡德赞美石油的想法,并在报纸上抨击石油泄漏的危害,可以说,到此时,他的自然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已经被唤醒。纽芬兰岛以包容的姿態接纳了奎尔,让他从悲观失意的泥沼中走了出来,在找寻自我的过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纽芬兰岛渔民和奎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在自然中完成了自我实现。自然的治愈力量不可低估,奎尔从城市回归自然是治愈过程,但纽芬兰岛的生态环境却在日益恶化,普鲁把这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对比,更加明确了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重要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相连,任何时刻和地点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不管是繁华的都市,还是荒僻的孤岛,人类对自然的所作所为而产生的结果最终都会反映到人身上。换句话说,人类爱护自然不是与己无关,而是关乎自身的生活及生存。

三.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必要性

普鲁在《船讯》中用粗犷、简洁、充满力度的语言描写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平等两种关系的激烈碰撞,并且分析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人无根寻根归根的过程、城市与孤岛之间的互动、开放与封闭的两难选择、安土重迁与背井离乡的生存困境…如何在应对这些现实挑战时把握好平衡,实现中庸之道,既是生态需要,也是智慧之引。不管是古希腊传统,还是先秦思想,从中都可以找到中庸之道的相关论述。例如,亚里士多德说:“中庸在过度和不及之间,在两种恶事之间。在感受和行为中都有不及和超越应有的限度,德行则寻求和选取中间。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以说,中西方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具有一致性。由此,也更加说明中庸的地位之高。

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符合中庸之道,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态度,也是对待环境问题的良方。它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式的征服自然,也不是完全生态中心主义的禁止发展,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其实,人类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负面影响中、在过度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前车之鉴中,已经认识到“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等破坏性方式的极大危害,生态文学、生态智慧、生态美学等的兴起也说明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中心主义平等除了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之外,对人类的精神状态也有疗愈和放松的积极效果。人长时间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身心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舒缓,也导致人性深度和人文厚度正在渐渐丧失,而回归自然和感受自然无疑是最好的治愈方式之一。当摆脱了种种束缚,尽情沉浸在自然之中时,人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平静感。那时,人会忘记身份、金钱、名利等等的标签,想到自己的渺小和天地的浩大。正如苏轼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自然本身就是人的宝贵财富,“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纵览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对自然的美丽、神秘和价值进行了赞美。中国古代诗人的田园诗、边塞诗、山水画不仅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也是诗人志向和品格的抒发。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怡然自得的闲适心态,以及远离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属于诗中有画的代表,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大漠风景图;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莲花的高度赞美……美国的湖畔派诗人和英美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多都非常喜欢自然,比如,爱默生认为经由上帝之手创造的自然是神圣的、有灵的,梭罗的《瓦尔登湖》可被称作较早的生态文学作品,雪莱的《西风颂》赞颂了作为新力量而横扫一切旧力量的西风……中国和西方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虽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在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这方面是相通的,这也就是美感的相通。为了长久地欣赏和享受自然的美丽和魅力,人们更应该坚持生态中心主义平等,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

四.深层生态思想的智慧

深层生态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它的最小伤害原则、永续发展原则、非暴力性原则等蕴含了深刻的智慧。如果人类没有节制的掠夺自然,自然运转的整体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而同样身处这个系统内部的人类也终将自食恶果。因为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人类与其它生命都是系统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并且是平等的,正如佛家所说的“众生平等。”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可以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需求,但如果仅仅是由于贪婪去获取巨大利益,则是不可取的。例如,在小说中,纽芬兰岛的渔民为了维持生活去捕鱼虾,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渔民的行为不会破坏生态系统。但是大公司用拖网渔船、多钩钓鱼船等先进设备没有限制的过度捕捞、掠夺海洋,则是要加以抵制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要求人类应将对自然的伤害降到最低。人类不仅要考虑当下,也要关心未来,这就意味着发展要有可持续性,而不是一次消耗性。永续发展意味着未来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正常运作并永远的维持下去,可以动态的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武强,2012)人类不能只贪图一时之利,而牺牲了永久之幸。非暴力性原则来源于甘地,奈斯反对暴力行为和活动,不管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同时也反对人类对自然采取的暴力。用非暴力手段来抵抗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更易获得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与之前的生态思想相比,深层生态思想的内涵更加深刻、可实践性也更强。如果人们坚持按照深层生态学的原则来生活,可以改善很多方面。一,有益于唤醒更多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让人们主动亲近自然、爱护自然。意识是行动之始,树立正确的意识可以减少因意识缺乏而造成的破坏。并且,做一件事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两种情况所产生的效果差别很大。二,有益于改善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调整精神平衡,让人们既能提升幸福感,也能延长寿命。由于环境糟糕,人们患病的概率会上升,而舒适的居住环境则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三,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以及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生态思想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进而促进社区的和谐。长久的发展既要关注已造成破坏的严重程度,也要尽量减少或避免造成破坏。简而言之,深层生态学不是高屋建瓴、束之高阁的晦涩哲学,而是人们可以在生活中进行自我实践、完成自我实现的智慧之学。

比尔·戴维尔认为:“深生态学努力发展个体、社会和所有自然之间的一种新的平衡而和谐关系。它可以从根本上满足我们的深层呼唤:忠诚于并且信任我们的直觉;勇敢的采取直接行动;怀着愉快的自信与感觉的和谐共同舞蹈,这种感觉的和谐是通过与我们身体的节奏、流水的节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过程的自发而富有游戏精神的对话而被发现的。”

普鲁以敏感的目光看到了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并且对导致危机的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奎尔作为都市异化的代表,回到纽芬兰岛或者说自然的怀抱,记者的身份也帮助他看到环境破坏的第一现场以及受害者的悲惨遭遇,因此,他切身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让更多人像奎尔一样唤醒生态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提倡中庸的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有效应对生态危机,从而真正实现生态平衡和精神幸福。

参考文献

[1]Devall,Bill and Sessions, George.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Salt Lake City:Gibbs M Smith, 1985.

[2]Hunt,Alex.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of Annie Proulx:Rethinking Regionalism[M]. Lanham,MD:Th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Inc., 2009.

[3]McCarthy, M.,& Georgetown University.Liberal Studies. (2013).The Fiction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The American Dream,Landscape and Identity in the Novels of Annie Proulx.,Source: Master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Volume: 51-06.

[4](美)普魯著,马爱农译.船讯[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申东宁.生态地域批评视野下的安妮·普鲁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5.

[6]王岳川.当代西方美学主潮[M].黄山书社.2019.

[7]武强.论奈斯深生态学中的实践智慧[D].山西大学,2012.

[8]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18NDB096);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专项课题 (WYZX2016-14);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NGJGH2018080)。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中庸安妮
All Kinds of Occupation各行各业
How to Describe Animals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好久不见的自己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