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传君 “神奇”转身而行 “药神”一战正名

2022-05-30小松果儿

中国银幕 2022年10期
关键词:神奇药神

作品:《我不是药神》

2018年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题材影片《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凭借口碑演技、扎实剧本,点映阶段票房即破亿,打响了当年暑期档的最强头炮。在影片一幅幅写实的群像面孔中,一张“窝囊”与“脱相”的脸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原来是他?——关谷神奇”这是许多80、90后观众在银幕与之相会时不约而同的讶异,然而也是从彼时起,凭借《我不是药神》中的吕受益,在相继斩获百花奖最佳男配角、金鹿奖最佳男配角等数项荣誉后,从过往形象中转身而来的演员王传君,走进了大众视野。

告别“关谷”,蓄力前行

在《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之前,提到王传君,要么是《加油好男儿》的“初代小鲜肉”,要么是出场自带日本口音普通话“分分钟切腹自尽”的关谷神奇,总之,青春无限、耿直蠢萌的人设实在过于深入人心。从《爱情公寓》的“关谷神奇”开始,王传君便被定义为观众认可、角色讨喜的荧屏小生,他本可以沿着这样的演艺轨迹前行,但理想主义者的偏执,令他不甘于满足现状,一心朝着向往的大银幕艰难迈进。

之所以说艰难,并不是他缺少迈向大银幕的机会,而是摆脱不掉“演活”一个角色的“代价”——被固定的戏路和被“角色”选择的宿命。从《开心大冒险》到《夏日示爱》《星语心愿之再爱》,再到《猛龙特囧》与《前任2:备胎反击战》,或喜剧,或爱情,或爱情喜剧的银幕设定成了他“甜蜜”的负担,让演员王传君仿佛再无“突破”的可能。

“流水线般的生活”和“阳光大男孩”的人设令他无法继续忍受,舍弃过往、打破藩篱变得迫在眉睫。他不再接青春剧,拒演“关谷神奇”类角色,他坚信不破不立,势必要在“一席之地”外开辟新的格局。然而,突破舒适区的决心有多大,现实就有多残酷,当头棒喝便是11个月没有戏拍的空窗局面,彼时好友和亲人的相继离世又让王传君承受了生活的沉重一击,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做的一切都有什么意义?”。

在那段独处的时光里,他为自己开辟大银幕的征程锻造武器,做起了内心真正喜欢的事。在话剧工作坊不计报酬地帮人写剧本,报名导演大师班,系统学习电影知识,并重新思考镁光灯下的表演。沉寂和孤独带来的积淀也是惊人的,待到再归来时,他以一个戏份不多的小马仔形象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惊艳亮相,在葛优、章子怡等一众实力大咖面前毫不逊色,以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手起刀落的干脆、轻佻有礼的松弛,将一个狠毒又有人味的市井小民刻画得入木三分。正是这大银幕上的惊鸿一瞥,让观众第一次认识到不同于“关谷神奇”的王传君。

也是从这时起,更多电影人开始将目光落在王传君的身上,而他也决定“不再出演电视剧”,只对他向往的电影事业持续发力。即使面对着攒了十年回忆杀、力求搬上大银幕的商业电影《爱情公寓》的邀约时,王传君也拒绝的斩钉截铁。“一个角色再经典,也只是一个角色,它不能成为自己发展的局限。过去了,就是一段经历,没必要再拿它作为勋章为自己的前途开路。”至此,王传君挥挥手正式告别“关谷”,他的目光只坚定地向前望去。

“不要摇摆”,终得正名

如果不是那段守住寂寞、潜心修炼的日子,很难想象王传君在拿到《我不是药神》吕受益这一角色后,会奉献出如此令人惊喜的表演。电影开拍前,身高一米九本就纤瘦的王传君,为了更加贴近白血病人的“虚弱感”和“怂”决定“疯狂”减肥,从每天4000次跳绳加码到8000次,直接卸下20斤体重将身形佝偻、面色蜡黄、眼窝深陷的慢粒白血病人的形象呈现在导演面前,这是王传君对角色的坚持。而为了仅有几秒的镜头表现病人对食物的强烈渴望,他在三次呕吐中吃下44个包子和5大碗面,这是他对敬业的坚持。在影片尾声部分那场缠绵病榻的“床”戏中,为了让“虚弱”和“垂死”更加直观,他愣是两日不眠,镜头开启,导演惊呼:“脱相了!”,这是王传君对演员的坚持。

电影宣发期间,导演文牧野通过社交媒体这样评价演员“拍摄中从没听过他们喊苦,永远都是俩字:没事。”面对导演的称赞,王传君只是淡淡回应:“应该的。”或许对于王传君来说,每一种坚持不过是作为演员的基本素养,一句“应该的。”道出他对“表演”的敬畏,也侧面体现了全新归来的他对“演员”的认识。

回顾影片的高能瞬间,在《我不是药神》火锅局宣布散伙的戏中,吕受益从最后一丝期待变成委屈,再到裹紧口罩后双眼逐渐暗淡的光芒,以及害怕与失望交织的回眸;面对程勇的探望和“胆子大了,都敢自杀了”的质问时,吕受益咧嘴挤笑、眼含泪花仅用一句台词就讲哭观众的“没药啊”;医生通知准备清创时,吕受益眼中不经意划过的恐惧和拿起毛巾含在嘴里时的无奈,到最后不做挣扎的绝望……王传君用不着痕迹、层层递进的表演,将眼神、情绪和感官痛觉有机结合,在片中戏份并不多的情况下,不浪费能够展现的每一秒,将吕受益这个角色成功立在了观众心中。

这一次的王传君真的“成了”!他用一个电影角色的成功为自己正名,可他为了扬名大银幕蓄力等待了十年。“成了”的王传君没有沉浸在《我不是药神》这部豆瓣9.0分、狂揽31亿总票房的现象级佳作光环中自赏,而是坚定前行,不断在银幕上尝试“各种各样的电影人生”。在《兰心大剧院》路演期间,他对一名志向做导演的学生这样说:“成长是一件回过头看很欣喜,但过程一定很艰苦的事,要坚持下去,不要摇擺。”

“自讨苦吃”的银幕追寻

“帅”和“鲜”渐行渐远,忧郁且文艺的王传君成了一个能走进观众心里的“宝藏”演员。无论是《不老奇事》中拥有奇幻人生的郭小鲁,还是《马赛克少女》中坚持追寻真相的新闻记者,或是《奇迹·笨小孩》中傲慢的打工人李平……王传君在银幕上不断挑战着性格迥异的新角色,无论大小,几乎都会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

讲述爱与梦境的《故人如梦》和深入秘境挑战80摄氏度温差的《莫尔道嘎》已在演员王传君银幕作品的待映列表当中,除此之外剧情片《举报人》《捕鱼行动》,也预计将于今年定档上映。《我不是药神》让观众见证他的脱胎换骨之后,王传君以各种各样的尝试来探寻表演的可能,他决不允许自己在所谓的舒适圈逗留,成了一个“自讨苦吃”的人。王传君的实力转身,是“舍”出来的,也是“守”出来的,更是“选”出来的,就像电影《英格力士》导演陈冲对王传君的评价“他非常谦卑,但也非常清高,他不会妥协于世俗,也不会妥协于时代。”谦卑与清高是王传君做人与做事的态度,而不妥协则是他对电影做出的选择,这样的王传君,值得期待。(文 小松果儿)

猜你喜欢

神奇药神
论公共健康视角下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的思考
中国药神李时珍
举措太温暖
《我不是药神》
徐峥 从“猪八戒”到“药神”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罗斯福和凯恩斯的“神奇”结盟
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个“神奇”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