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生物多样性 为美丽云南建设增绿添彩

2022-05-30

时代金融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兴业银行滇池昆明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近日,兴业银行发布《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通知》,明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金融支持措施提出具体要求,成为国内首家制定并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的金融机构。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业务的先行者,兴业银行积极倡议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2021年10月,与国际金融论坛(IFF)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机构共同发起并加入《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并签署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助力生态平衡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也是兴业银行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为生态保护、污染治理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强化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以实际行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与省政府签订《金融促进云南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

以“碳达峰  碳中和”为指引,根据总行做大做强绿色信贷政策,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制定了《昆明分行绿色银行 2021-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围绕绿色能源产业链,充分发挥“绿色银行”的优势,逐步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绿色金融主流银行。近年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主动融入云南“三张牌、八大重点产业、九大高原湖泊治理”等重点发展战略,围绕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链建设,助力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1年12月,兴业银行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未来5年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融资的《金融促进云南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产业基金等方面。兴业银行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区域建设,加大对基础建设设施类、民生类、产业类、生态及环境保护类项目投入,在绿色金融方面围绕水资源管理、危险固废处理、污染防治环境治理、清洁能源、重点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签约以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积极履行各项承诺,打造专业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并身体力行参与到低碳减排行动中,为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昆明市建设低碳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各类融资贷款近873.38亿元。

在绿色发展中重点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寓义于利,由绿到金”。兴业银行于2008年10月31日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63家“赤道银行”。自2008年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到2019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纳入绩效标准,兴业银行认真践行赤道原则,落地多笔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融资业务,支持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

赤道原则是一套在融资过程中用以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所涉及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金融行业基准。依照赤道原则的相关条款和要求,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在项目融资的过程中,审慎开展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风险排查。针对每笔项目贷款,评估和审查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主要审查可能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保全(包括变迁过的栖息地、自然栖息地和重要栖息地中的濒危物种和敏感生态系统)和受法律保护地区的认定 ”。对于存在对环境有潜在高风险影响的项目还需要由独立环境和社会专家对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独立审查,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评估审查,这些评估审查包括可能对“关键栖息地”的影响,以及采取的减缓措施的经济可行性等。后要求项目主体建立行动计划,签订承诺性条款,以防范和降低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风险。

借鉴赤道原则《绩效标准》,结合国内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将“污染防治和控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自然资源的管理”等作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突出重点并制定详细的审查要求与规范。截至2022年6月末,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共对177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项目并投放贷款共计6笔,所涉项目总投资30.39亿元。

为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来,云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打响高原湖泊治理革命攻坚战,坚持“一湖一策”分类施策,开展九大高原湖泊“两线”划定,彻底转变环湖造城、贴线开发格局,九湖水质总体平稳向好,抚仙湖流域治理被自然资源部列入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洱海流域被纳入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滇池水质为近年来最好。随着云南省“十三五”规划和《云南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总体方案》发布,以及2021年出台《“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规划旨在推进重要湖泊和大江大河综合治理,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主要集中于流域内水污染、违规建筑开发、生态破坏、入湖河流污染、旅游无序开发等引发的环境问题,重点支持环湖治理项目。针对高原湖泊治理,兴业银行昆明分行2021年专门制定了《云南省高原湖泊治理绿色金融业务推进指引》,重点关注、支持滇池、洱海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伴随着昆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为此,昆明加大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健全滇池周边环湖截污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以此作为有效控制滇池污染的重要前提。

兴业银行昆明分行自2008年首次与昆明滇投建立合作以来,通过总分行联合服务、产品综合运用,为昆明滇池治理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获综合授信额度达人民币80亿元,支持滇池水域综合治理。与此同时,加强集团联动,协同兴业银行子公司兴业租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债券等形式提供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多年来为滇池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将一汪金融“活水”注入高原明珠。2021年兴业银行成功发行了云南首单2亿元滇池治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绿色债权融资计划,以北金所债权融资计划模式投放,融资主体是昆明市滇池污染治理的投融资主体和污水处理运营主体,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滇池治理及昆明城市污水治理。

经过近20余年强力推动滇池污染治理工作,滇池水质已经从原先的劣V类改善为IV类,2019年、2020年全湖水质保持Ⅳ类,是近30年来最好水平,滇池边消失多年的鸟类、鱼类回到了滇池,湖滨生态带修复、湖内水生植物恢复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建设背后的资金助力支持

2020年6月5日,第49个世界环境日,兴业银行办公室、绿色金融部组织十多家新闻媒体对滇池、洱海治理实地调研,水质的改善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的环保领域,成为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服务支持的重点领域。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20世纪80年代,洱海水质较好,保持在Ⅰ类水标准。2015年年底,洱海流域27条入湖河流大多是IV、V类水。“十三五”期间,大理州以最严举措最大力度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19座污水处理厂、4660.7公里管网建成投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洱海水质总体保持优良水平,未发生规模化藻华。2021年,洱海水质类别由Ⅲ类好转为Ⅱ类,水质优,达到水功能要求(Ⅱ类),营养状态为中营养。

兴业银行早在2013年就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作为绿色金融的重点领域,在同业中率先制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金融服务方案》,尤其是将其中的水域治理与水源地保护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着力推动。2018年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与云南水务签署一百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资金支持污水处理项目,从河道源头进行综合治理,让污水不流入洱海,助力云南水务对洱海的治理保护。而后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中标云南省财政厅政府专项债券6000万元用于大理洱海治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专业优势,大力支持云南省高原湖泊治理。

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领域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昆明召开,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大会通过的“昆明宣言”提出了“转变经济和金融体系”和“调整所有资金流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自2021年起,全力助推云南省“8+3”风光项目建设融资,持续加大对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上报审批清洁能源项目融资近百亿元。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率先成功落地云南省首批“碳减排挂钩”贷款,分别向华电集团下属某光伏发电项目发放3000万元、大唐集团下属某风力发电项目发放1500万元“碳减排挂钩”贷款,贷款资金专项用于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及运营。

这是兴业银行昆明分行首次在业务中创新引入“碳减排挂钩”模式,将企业的贷款利率与项目发电量,即碳减排量挂钩,设置分档利率,在实现预期发电量目标的情况下,对项目贷款执行优惠利率,以此激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及高效设备、积极维护项目运行等方式确保实现发电目标,让企业享受到碳减排带来的优惠利率的同时,又取得良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该业务是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与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由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院出具碳减排潜力评估报告,测算出年发电量及碳减排量;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将存续期贷款利率与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碳减排量挂钩,助力企业在投资新能源电站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运营成效和碳减排效应,通过碳减排量的提升而降低融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加大新能源汽车置换及推广力度

为响应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及云南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全面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兴业银行昆明分行高度重视,积极响应,顺利落地与云南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推进的1000辆出租车整体置换项目,为后者提供配套汽车按揭贷款。

新能源车具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兼顾效率等众多优势,是响应、参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昆明市主城区现有巡游出租车约9137辆,其中新能源巡游出租车约1409辆。按照建设创新、绿色、低碳、环保、便捷、共享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要求,昆明市提出主城五区新增和更新巡游出租汽车全部使用充换电兼容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2年12月31日前实现主城五区巡游出租汽车大部分纯电动化。

未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还将完善出租车司机及乘客的个人“碳账户”体系建设,通过赠送积分和权益的方式将个人绿色行为应用至生活和金融服务的各个方面,提高全民参与、践行绿色出行生活方式。兴业银行将不断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成为助力绿色低碳生活的兴业力量。

“双重ESG架构”绿色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将信贷资源配置向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行业倾斜。云南作为绿色能源大省,以水电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是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紧盯云南绿色能源发展,在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上多点发力。

今年4月,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境外子公司成功发行2.3亿元美元绿色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期限3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发行0.46亿美元。该期债券采用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双认证(双ESG认证),除了募集资金的绿色用途(对现有离岸债务再融资,与可持续融资框架下定义的合格绿色项目的融资和/或再融资有关)外,债务条款还包括具有可持续特征的绩效目标,风力发电能力、提高太阳能发电能力两个绩效考核。

以金融力量推动云南乡村振兴

近年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立足云南经济发展,加大科技赋能力度,积极探索特色金融产品,进一步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和田间地头,以金融力量推动云南乡村振兴。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邦迈村是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的乡村振兴帮扶点,2014年以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对邦迈村进行了大力支持及帮扶,并捐赠50万元用于购买茶叶初制所生产线,2021年茶叶初制所即将完工投产,为表达感谢之情,初制所拟挂牌为“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双江茶叶产业乡村振兴基地”。

今年8月,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给予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500万元贷款支持,用于企业为茶农购买有机茶叶。该企业专注于茶叶加工生产工艺,研发并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是云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兴业银行昆明分行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限,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一批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茶农做大做强,提升了金融服务乡村特色产业质效。

早在2013年,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便积极支持省内龙头茶生产企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有机茶叶种植、收购,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全产业链振兴。未来,兴业银行昆明分行将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更多信贷支持,将更多资源向农村产业关键领域倾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绿色农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坚持“寓义于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金融系统赖以存续的根基。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规划和措施,如水源地保护、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保护、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这也为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兴业银行在探索实践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寓义于利”可持续发展理念,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通过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改善与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针对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融资需求,兴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引领市场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排污权抵押贷款、碳资产质押贷款、林权按揭贷、阳光贷、环保贷、节水贷、绿创贷等特色产品。同时,兴业银行发挥集团综合经营优势,立足绿色信贷,积极推动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供应链等业务,形成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

未来,兴业银行将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護战略高度,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持续擦亮“绿色银行”名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胡晓云

单位:兴业银行昆明分行

猜你喜欢

兴业银行滇池昆明
兴业银行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