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国徽 回报桑梓守初心

2022-05-30梁伟

中华儿女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国徽村民

梁伟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敖山镇洋林村,小楼整齐排列,道路干净整洁,两旁路灯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村里的民族广场上,身穿各式民族服饰的村民们手拉手唱歌跳舞欢迎来客。前身为江西国营敖山华侨农场的敖山镇曾是江西三大华侨农场之一,安置归侨人数最多,洋林村是由外国归侨和瑶、侗、傣、壮、京、苗、汉7个民族组成的归侨少数民族聚居村。

近年来,洋林村通过开创新格局,提升村庄颜值、厚植产业优势,做响文化品牌,让这个少数民族村走上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2020年11月,洋林村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看着今天的洋林村,全国青联委员、上高县敖山镇副镇长兼洋林村党支部纪检委员唐国徽颇为自豪。这个瑶族小伙大学毕业后,放弃一线城市的稳定收入,义无反顾回到家乡从头开始。这一路,有艰辛,有波折,有泪水,但唐国徽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他的信念一直坚定,那就是想方设法改变村里的旧面貌,千方百计为村子发展带来新活力,让全村老百姓都过上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为了这个信念,唐国徽一干就是10年,一干就干到现在。

2022年6月30日,唐国徽当选江西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他表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会扎根农村,接续奋斗,把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群众中去,让幸福的敖山镇人更加幸福!”

“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1988年,唐国徽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敖山镇洋林村,父母都是越南归国侨民,周围很多叔叔伯伯也从国外回来,村里的乡亲们相处很融洽。父母对儿时的唐国徽并没有苛刻的管教,只是希望他快快乐乐地长大。但是他从小就是有目标的人,在什么阶段就要完成什么事情。

2006年,唐国徽被青岛滨海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录取。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他认为,倘若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意、策划把商品和服务推销出去,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为了让唐国徽的大学生活更舒坦,父母每个月会汇给他1000元生活费,而且每次都会补上一句,“不够就说”。他却偏偏和自己“过不去”。唐国徽说:“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非常有必要,做兼职就是很好的途径。除了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外,多少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不易,对我们将来毕业找工作也非常有帮助。我一直认为自己赚钱用起来更踏实。”

大学期间,利用闲暇时间和节假日,唐国徽做过洗碗工,发过传单,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认为用人单位用极低的成本便买了自己一天的黄金时间,很不值。发的传单再多,这些人后期的成交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与其说是销售,不如说是一枚棋子。洗碗工更是如此,对于不懂得合理分配体力的大学生来说,本来一天既要打工,又要学习,结果没两个小时就把力气用光了,身体疲劳过度导致上课不能好好听讲,得不偿失。

这之后,唐国徽选择摆地摊,卖什么自己做主,卖多长时间自己说了算,最重要的是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想法设法把自己的货品推销出去,他很享受这个过程。那几年,唐国徽卖的最多的是儿童玩具。他发现,只要孩子喜欢,和家长好好推销几句,这笔生意基本就有了。当然,这其中也有特别不走运的时候。冬天的青岛温度低,风还大,摆摊时手被冻麻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气温太低,唐国徽被冻得发烧了,为了省钱,他不想花钱去医院,就跑步让自己出汗,谁料竟适得其反,病情更加严重,最后整整发烧一个星期。

多年之后,回忆这段摆摊经历,唐国徽说:“遇到困难,一定要想办法,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大学生必须有劳动意识,懂得通过兼职减轻家里的负担。作为过来人,我的建议是,把兼职当作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的经历,体验一下就可以,不要太热衷于兼职,要想真正有发展,还需要自身具备一技之长,未来不论是到哪里,都不会饿着自己。”

2009年,唐国徽大学毕业,来到深圳,与别人合伙投资成立一家塑胶模具有限公司,生意十分红火,2011年产值就超过百万,而他个人的收入也超过十万元。

“村民的信任就是沉甸甸的责任”

就在唐国徽对未来满是憧憬的时候,洋林村的老支书带着说客找到了他,说村里发展遇到瓶颈,亟需年轻人来打开局面,希望他能够回到家乡,带领洋林村的百姓共同致富。而这个说客就是唐国徽的叔叔,当年唐国徽叔叔创业,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叔叔对他说:“只要你愿意回乡带着乡亲们一起干事,我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其实,对于农村工作,唐国徽完全不了解,但他认为自己“一根筋”,也不惧怕挑战。他说:“我当时就想,在哪创业不是创业,在哪干活不是干活,把村里想成一个家的话,无非就是回到家里带着亲人们一起致富,这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就算失败了,还有叔叔给我兜底。我年轻,有试错的空间。就这样,我回来了。”

洋林村地处320国道旁,距上高县城约12公里,当时全村98户384人,由7个民族组成,以种植柑桔和生猪养殖为主。村里都是猪圈,还有鸡鸭鹅,路上到处是粪便,臭气熏天,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村集体经济困难。

2011年底,唐国徽回到洋林村竞选村委会主任,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以高票当选。那一天,唐国徽嚎啕大哭。他说,监票人员每一次念起他名字的时候,自己都感觉是一种责任,还有村民给予他的期望,而后面“唐国徽”的名字连续报出来的时候,眼泪就情不自禁往下流。最后宣布他当选的时候,唐国徽已经泣不成声。他说:“我当时的想法是一定要把洋林彻底变样!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使洋林村变成富裕村。”

虽然对农村工作不甚了解,但是在唐国徽的印象中,村干部要老中青三代结合,让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村干部指导、帮助年轻村干部,缩短年轻村干部的不适应期。所以,他邀請了村里两位老村干部加入村委会,指导自己开展工作。

唐国徽为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各家各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洋林村村民以前靠打井取水,很不方便,而且打出来的井水有时水质也不达标。为了解决村民们喝水难问题,他向上级争取资金,并通过发动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款等方式,筹集资金13万余元,实施安全引水工程。村里有老人感叹:“喝了一辈子井水,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喝上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2012年3月,洋林村举行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唐国徽以96%的高票率成功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他说:“村民的信任就是沉甸甸的责任。”或许,连唐国徽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10年。

担任村支书不久,唐国徽创办了山羊养殖合作社,带头投入150万元,以村民集资入股的方式办起了一个占地60亩、养殖数目达300多只的山羊养殖场。对于养羊,唐国徽完全是门外汉。遗憾的是,那一年,山羊感染了疾病,直接导致养殖失败,投的钱血本无归。看着双眉紧皱但毫无怨言的村民,唐国徽承担了所有损失。他说:“亏谁也不能亏了村民,那是他们对我的信任。”第二年,他高薪聘请两名技术人员,并在村里公开选出一名人员,跟着学习养羊技术,让合作社扭亏为盈。

即使这样,唐国徽还是一直告诫自己:“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时一定要稳扎稳打、审慎经营,绝对不能急于求成!”

2014年,唐国徽发现种植菊花也是一个不错的产业。这一次,他吸取之前的教训,找到相关专家分析研究村里的土壤、水质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同时外出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学到的经验,结合洋林村实际情况,皇菊种植协会成立,采用“协会+基地+农户+公司”发展模式,全力发展皇菊种植,使洋林村成为全县最大的皇菊种植基地。

这样成功的实践,进一步坚定唐国徽办村组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他积极探索种植台湾精品水果,与台商合作,创办897休闲生态农场,集水果采摘、烧烤、娱乐等多项目于一体,以绿色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为民服务,一直在路上

这些年,唐国徽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洋林村无山无水,自然资源贫瘠,別无他法,只能四处奔波,求经验、请专家、学技术、跑项目,千方百计为群众谋求发展。10年来,他带领村民多次尝试,探索适合洋林村的发展道路。洋林村每一年都在变化,村里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创办休闲生态农场等,形成多元产业,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在唐国徽的概念中,人、经济、文化,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对于青年人才,唐国徽总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之一,真的盼望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安心扎根家乡创业。”

为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唐国徽一直加大教育投入,翻新村幼儿园、聘请高学历老师、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他积极与县中学、团县委联系,组建青少年帮扶结对小组“三对一”,引导和资助独自在县城上学的农村青少年,建立洋林村“假日课堂”,把全村30多名留守儿童逐一登记造册,周末组织孩子们统一到村活动中心学习、游戏,安排了诸如理财小常识、交通安全、雷锋活动日等各式各样的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唐国徽将“假日课堂”直接转变为“临时课堂”,让村里的孩子们来这里学习、读书、一起上视频课。

除了孩子,还有老人。唐国徽关心爱护村里的空巢老人,凡是村里有老人生病,他都组织干部前去探望慰问,每个季度组织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用品及免费体检。每年重阳节,村里组织老年人运动会,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唐国徽和干部们依旧把村里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挂在心上,每日走访,不落一人,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洋林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侨民村,为了挖掘、保护、传承好民族文化,唐国徽邀请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村里进行整村设计,以“七彩洋林·风情侨乡”为主题,打造秀美乡村。在他的策划、协调下,从2017年开始,洋林村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归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节”,吸引众多周边游客前来品民族美食、赏民族歌舞,使“归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节”成为洋林村的文化品牌,为洋林村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唐国徽在洋林村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所有洋林村的村民都知道,遇到问题和困难,找唐书记准没错。这些年,在唐国徽的带领下,洋林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乡村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得众多荣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唐国徽说,国家给他的荣誉太多,他对国家的贡献太少。

2019年10月1日,唐国徽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他说:“能在现场观看阅兵仪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身为少数民族的我倍感荣幸和骄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唯有以实干为桨、以担当为帆,才能驶向幸福的彼岸!”

2020年,唐国徽当选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这两年,他参加青联很多活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委员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在青联这个大集体中,我认识了很多杰出青年人士,他们给我的帮助很大。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每次青联的活动,我都有收获。”

2021年,唐国徽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他说:“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寄语时,我热泪盈眶。一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一百年后的中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百年历史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在这一年,唐国徽成为上高县敖山镇副镇长。

今年,唐国徽当选江西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他说:“党的工作千万条,为民服务第一条。农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无论我在哪个岗位,我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与战友们一起,为此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王碧清

猜你喜欢

国徽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你了解国徽的使用规范吗?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藏在国徽里的窃听器
国徽上的澳大利亚宝贝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国徽上的澳大利亚宝贝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