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地方童谣音乐教学实践

2022-05-30杨慧

中国教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海州童谣方言

杨慧

【摘 要】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 21 世纪核心素养框架5C 模型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内化儿童素养结构的关键。在地方童谣教学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因素,立足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结合“原本性”理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创新的童谣吟唱形式,配合声势律动的多声部感知,丰富儿童审美情趣,唤起儿童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审美自信,在审美情感内化中,实现音乐教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文化理解与传承 地方童谣 音乐教学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5C 模型之一,是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在5C模型中承担着价值枢纽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内化儿童素养结构的关键[1]。儿童人格塑造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的,在精神文化建构中展现儿童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多元开放的现代视野中,如何认识、理解、认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尊重、包容、开放的态度去理解外来文化?如何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的现代诠释?审美是架起不同文化间融合的桥梁,教育能够润物无声地搭建儿童与文化的联系,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在审美情感的内在联结中追求人格的价值尺度,在文化滋养的现代语境中实现精神的自由超越。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审美感知是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發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2]儿童音乐审美是文化的习得、理解、阐释、体验、浸润的过程,儿童音乐审美趣味、音乐审美经验的形成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地方审美习俗、群体情感结构的影响与制约[3]。地方童谣作为区域性文化映照,积淀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民间智慧。深厚的族群文化基因是维系地方文化身份认同的情感纽带。在不断深入音乐基础教育改革中,笔者尝试以地方童谣作为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因素,立足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结合“原本性”理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创新的童谣吟唱形式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儿童审美主体觉醒,激活儿童审美感知,内化儿童情感结构,在区域文化理解、认同、实践中找到属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力量。

一、 原本融入:在文化借鉴中激活儿童审美感知

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和欣赏,来源于群体的生活经验,受制于群体的认知习惯及其生长的文化环境,而正是这种群体的生活经验培育和推动着人类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在地方童谣教学中,教师将奥尔夫“原本性”教育思想运用其中,以借鉴、吸纳、融合意识打通文化间的属性差异,还原音乐教育文化精神,将音乐活动与儿童的游戏天性相结合,巧妙地融入多声部,激活儿童审美感知,带领儿童体验童谣节奏韵律与区域地方文化,培养儿童多声部音乐概念,不断提升儿童思辨能力,促使其想象、批判、创造等思维的生成,在身体多方面感官联动中促进儿童多样化的发展,达到教学活动中审美渗透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

教学片段1:律动导入,感知童谣

(学生围成圆形场域)

师:请同学们随着我做声势律动,。

(待学生保持恒拍后,教师用方言有节奏地念读海州童谣《指纹歌》)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念读中你听到了什么?

师:对,老师在用方言有节奏地念读海州童谣《指纹歌》。(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海州古城吗?

师:海州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素有“淮口巨镇”“东海名郡”“淮海东来第一城”的美称。海州方言是海州地区人们最草根、最贴近生活的文化,有着浓郁芳香的乡土气息,展现了海州地区祖祖辈辈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同学们熟悉的《西游记》里就有许多海州方言的记载。方言是区域文化密码、身份认同,无论你身处哪里,乡音乡情最难忘。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声势律动中加入跺脚继续聆听。(教师再念读《指纹歌》)

儿童能在构建经验情境中,捕捉他人的生活经验,从而进行情绪链接与推断。在地方童谣教学中,用原本性的思维去释放儿童天性,激发儿童无限的潜能,采用声势律动的游戏方式,帮助儿童建立音乐恒拍感,学习和体悟音乐元素。在此基础上,儿童聆听教师念读地方童谣,感受地方童谣的节奏韵律、音调高低、速度快慢等,逐渐从中探寻、触摸到音乐的情感本质,感受多声部音乐魅力,产生深刻的自我理解。教师以音乐能量传递中的文化渗透,赋予儿童生命成长无限丰富的可能。

二、方言念读:在文化理解中丰富儿童审美趣味

地方童谣是乡土文化载体,是区域文化品格,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用富有特色的本土方言进行童谣节奏念读,找到区域方言中特定的“字眼”,还原地方童谣文化学习到具体的文化语境,重新激活地方文化,引发儿童音乐审美的感性经验,能够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精髓与教育价值。教师根据儿童学习心理和认知特征,以游戏竞猜、游戏接龙互动的方式,满足儿童审美需求,促进儿童思维发展,使他们在审美文化习得中去发现和获得直接的音乐体验,在文化理解的联系与契合中引发审美情感,从而产生归属感的群体区别特征,在审美趣味的丰富与生成中增长文化理解力。

教学片段2:游戏加入,内化感受

师:指纹是人体身份证,海州童谣《指纹歌》采用形象的比喻“穷、富、铁匠铺、没啥说、拾柴火、闲不住、卖豆腐、簸簸箕、最如意”,将十个数字贯穿其中,展现海州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画卷,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智慧。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猜一猜这十个数字背后分别借用什么比喻呢?依据提示,回忆想象竞猜。(每猜出一个比喻,教师就带领学生用方言念读,并拿手指画出方言音调走向)(出示童谣,用拼音将方言特色字眼标出)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完整地、有节奏地念读童谣,注意方言中的特色字眼。

师:同学们说数字,老师接后面的比喻,开始接龙游戏。

师:加上声势律动,再试试有节奏地念读童谣。

地方童谣是区域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及价值观念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积淀。儿童先天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童谣中丰富的情感资源容易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在丰富的文化情境中满足儿童的移情体验[4]。教师从方言入手进行童谣念读,以游戏方式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开展促进儿童多维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儿童在营造审美情境中去充分熟悉地方文化精神内核,在独特的区域传统文化审美趣味中,产生现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审美意识。

三、童谣吟唱:在文化认同中深化儿童审美体验

艺术的价值源于人类的审美需求,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多样性与个性化。时代在发展,音乐教学应唤醒和激发儿童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与重建,从母语念读走向童谣吟唱,找到与现代生活相契合的生长点,重现区域民俗文化的魅力,以方言走向的高低起伏变化编创旋律,同时兼顾中华民族音乐五声调式,为童谣谱曲成歌,赋予地方童谣时代精神与内涵,唱响童谣,在旋律流动中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在形意相通中催生儿童对地方文化艺术的深层次理解。儿童在认识审美文化中实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展现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境界。教学通过具体经验的审美转化,成为对当下现实生活经验的审美表达。

教学片段3:唱响童谣,深化体验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童谣是儿时记忆,也是文化产物。你听,老师演唱的《指纹歌》与方言诵读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边唱童谣边画旋律线条)

师:原来歌曲的旋律与方言发音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方言走向的旋律化,这就是音乐中的“依字行腔”。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手势哼唱旋律,你有什么发现?

师:歌曲只用了“do、 re、 mi、 sou、 la”五个音,这样的旋律组合源于中华民族音乐五声调式。中华民族音乐五声调式是中国音乐文化特有的符号密码,在世界音乐文化中有着独特的魅力。

师:请同学们填入童谣歌词唱一唱,加入声势律动,演唱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地方童谣中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只有在表达地方性审美经验时才能起到审美认同的作用。地方童谣教学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有效调动儿童审美经验,以口传心授方式学唱童谣,带领儿童感悟生命中的节奏起伏,引发儿童对区域集体文化记忆产生强烈情感共鸣,去熟悉与感知地方性文化艺术,在无意识审美体验中表现出深层文化心态,使其艺术精神与审美感知方式,沉浸到丰满复杂的地方性世界中[5]。教学通过重塑地方文化的认同功能和愉悦功能,使儿童获得心理的平衡和精神的提升;通过强大审美穿透力唤起儿童的集体情感和文化记忆,使他们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

四、合作表现:在文化归复中彰显儿童当代表达

文化传承是在文化理解、认同基础上的继承、诠释与创新,是民族文化的再生产,是文化基因的复制。地方童谣文化学习,在碰撞、交流、还原、重建的文化情境中,根据现实需要引入新元素,结合音乐节奏变化与声势律动多声部形式,教师从念到唱再到念,对地方童谣进行新的演绎,引导儿童在时间深度和空间广度上的融合转换中加深对区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达到内心完美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他们回归高度自由的精神空间,让儿童在文化浸润中体验到自己生活的土地,在合作表现的艺术实践中实现生命活动意蕴的情感生成。

教学片段4:表现童谣,升华精神

师:海州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海州五大宫调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明、清俗曲的重要一脉。这是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的艺术形式,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听,用清脆的童声唱响的海州五大宫调正向我们走来。(播放学生表演的海州五大宫调《鲜花调》视频)

师:同学们的方言演唱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你们知道吗?享誉世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就来源于海州五大宫调《鲜花调》。你看,海州地方音乐文化多了不起!

师:现在,我们试着把海州童谣《指纹歌》的第一至第四小节的节奏拉宽一倍,声势律动保持原速不变,合作表现感受音乐变化。

师:童谣还可以怎样表现呢?试着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念读,去体现循环往复的童谣吟唱。

师:大家还可以把童谣的第二、第三乐句用轮唱的形式來表现。

师:时代在发展,地方童谣的演绎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地方童谣凝聚的文化血脉和根基不会改变。口口相传的天籁,在同学们的合作表现中焕发出盎然的生机。

地方性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的文化归复中生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彰显地方文化的现实意义,使人达成在现代语境中自觉转向的认知。童谣的吟唱与表现,依据音乐节奏与演唱形式的变化,营造和合共鸣的审美意境,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儿童真实地感受与体验艺术时空中的细节表达,在理性思考中形成信息上的交汇、融合与共在,自然而然地追随音乐流动进行意象生成,从而以文化的自信带动区域文化的基因和艺术符码相互交织,使儿童音乐审美的感性经验在地方文化的精神建构中找到它的当代表达。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指向儿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是儿童思维品质的内化,鲜活的思想和生命价值的流动、延续和更新,是建立自我认知、融入社会生活、找到自我文化归属和坚定精神根基的基础。地方童谣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区域文化,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密切相连的[6]。音乐教育思维转型中,教师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审辨式学习的能力,以地方童谣的认知与审美作为纽带,塑造儿童文化心理,连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儿童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审美自信,在文化践行中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儿童的灵魂,通过文化内与文化间的互动,深刻融入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审美情感的内化,实现音乐教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妍,马晓英,刘坚,等.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29-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3] 王大桥.审美习俗的历史性和地方性——以孙悟空视觉形象的建构为例[J].文艺理论研究,2011(5):133-137.

[4] 陈娟.童谣的社会教育功能——以评价理论为视角[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1):110-114.

[5] 李清华.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本土美学建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59-168.

[6] 余锐.地方童谣的文化联结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4):35-38.

(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音乐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海州童谣方言
近代海州城市中心的转移与发展困境
江苏省海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方严的方言
方言
童谣里的童年
《海州绣——十二生肖儿童吉祥玩具》
海州刺綉
快乐童谣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