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
2022-05-30谭代兵
谭代兵
摘 要:数字经济产业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伴随科技水平的进步,数字经济产业取得了全面发展,并通过与各个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产业变革。可以认为,数字经济产业在新产业拓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加快我国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带动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本文总结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发生新变化,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此,需依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要求,以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为此需利用数字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将传统产业与数据经济产业融合,以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一、数字经济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概述
1.数字经济
目前尚无数字经济的标准定义,笔者认为数字经济属于全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动力为数字技术,关键生产要素为数字化信息与知识,并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为核心技术载体,通过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可提高经济的网络化、智能化及数字化水平。数字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及数字化治理。數字经济的主要特征为边际效益递增、直接快捷、可持续性、高渗透性、高融合性、外部经济性等。
2.数字经济产业
数字经济产业主要指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此类产业主要生产数字经济产品,提供数字经济服务,并可完成数字经济产品与服务的传输及处理,可以认为数字经济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纵深发展。现阶段,数字经济产业的范围持续扩大,其范畴包括互联网行业、电信行业、计算机等行业。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升级变迁为高级形态即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主要作用为带动产业结构由低端朝向高端发展,也可提高生产要素互动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及技术水平,使技术复杂及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显著增加,使产业的整体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作用分析
伴随科技的发展进步,数字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形成的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成为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源动力,并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字经济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途径图
1.数字经济产业可改造传统产业
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特点为高渗透性,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可实现数字化服务与传统产业产销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笔者认为,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数字经济产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数字经济可带动生产方式及销售方式的变革,使传统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元素增加,产品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传统产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智能化设备及数字技术,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并可全面激发企业生产需求,提升内在活力。第二,数字经济产业可再造传统产业流程,进而提高产业效率。通过电子商务等全新的经营模式,可显著扩大产品交易范围,提升产品流通速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可获取用户需求,进而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融合可促进自身组织方式的创新发展。传统产业以平台经济为基础,可将链条式组织方式转变为网络协同式组织方式,并可促进众包与分包的发展,进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数字经济产业可促进新兴产业形成
数字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促进数字技术的进步,并可引发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产业间的融合进程日益加快,各类新兴产业及新型服务、创新产品大量涌现,传统产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并可实现升级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形成的途径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将原有的产业边界拓宽,进而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各个产业大量使用数字资源,进而实现产业的数字化及无形化发展,最终形成新兴产业。第二,数字经济产业具有渗透性及创新性的特点,可融合关联产业,如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进而形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约车、智能物流等全新的业态,使传统产业焕发全新生机。第三,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可通过数字技术有效连接及深入融合,使独立的服务或产品重组,进而形成全新的服务与产品。
3.需求端在数字技术的引导下实现全面重塑调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需求端重塑,而数字经济产业可对需求端产生较大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数字经济产业可转变消费方式及消费习惯,转变需求内容及需求结构,进而促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同步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可将传统的消费模式转变为数字消费,消费性质的改变可带动服务及产品的转变,依托数字技术形成的平台经济、新零售、在线支付等业态可促进零售、金融及多个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使其内部结构更为合理,进而实现产业的优化与不断升级。第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促进产业效率提升,降低产业成本,降低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使各类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进而显著提升销量。数字消费需求量增加也可带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共同发展进步,使产业结构更符合当前市场发展要求,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1.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数字技术不断进步,数字经济产业整体规模日益扩大,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产值约为136300亿元,平均每年增速可达10%。信息技术服务业及软件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产值约为55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速可达24%,增速明显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近年来,云计算产业、大数据产业、物联网产业等新兴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底,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总体规模达到9300亿元,农业、工业、交通等领域与物联网的融合逐步加深,部分城市以物联网为基础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大数据产业的总体规模达到2453亿元,年增速达44%,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云计算产业的总体规模达691亿元,年增速达34%。同时,我国数字经济企业发展迅速,共22家企业上榜全球数字经济百强企业。近年来,电子商务使用人群数量显著增加,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数据显示,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17%,网络销售商品零售总金额达7.2万亿元,网购用户数量超5亿人次,同比增幅达14.3%,网络零售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可带动电子商务模式不断发展完善,也可促进全新业态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并可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全面优化。
2.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由1978年的27.7%降低至2017年的7.9%,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始终维持在40%-50%区间,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呈显著升高趋势,截至2017年底已达51.6%,显著高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也带动了就业结构的变化,相关资料统计显示,选择第一产业就业的人群数量占比降低幅度约为50%,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不再参与农业生产,而从事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生产活动,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由1978年的12.2%上升至2017年的44.9%。
3.现阶段产业结构问题综合分析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虽不断改进,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急需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一,第一至第三产业结构的占比仍需调整。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第二,第一产业数字化水平偏低,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严重不足,农业数字化处于较低水平,严重阻碍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中高能耗产业占比偏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較低,其中石油、化工、金属冶炼、核燃料等高能耗行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仪器仪表制造、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占比偏低,导致我国第二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中,邮政、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业等占据主导体位,软件、信息传输等行业占比较低,导致产业结构处于低层级状态。第三,产业融合度较低。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融合度较低,生产服务业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在世界范围内主要产业内容仍为低端加工业,在高端研发等领域中参与的企业数量偏少,制造业与服务业未实现深度融合,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低,产业结构仍需朝向合理化及高级化转变。
四、利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策略
1.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全面发展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全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阻碍经济进步的主要因素,为此需对其进行优化升级。数字经济产业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具有创新及渗透性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变革,也可提升产业效率,拓展新产业,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政府部门需切实提高对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数字经济产业管理,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以促进相关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需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的基础设置,不断提高软件与硬件建设水平,不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置,为相关产业提供超高速网络服务,并开展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不断增加数字传播途径,扩展数据存储空间,调整完善智能化运营,大力建设物联网,强化网络云服务功能,以促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协同发展。
2.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
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进步需要数字技术作为基础,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关键技术缺乏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有效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相关机构需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政府部门需大力扶持企业创新,协助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及应用体系。政府部门也需对科研的团队及高新技术产业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以促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开展重大科研成果研发的过程中需预先对技术专利进行布局,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技术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应用。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大力培养掌握互联网运作模式与传统产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相关企业需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参与培训教育,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其讲解数字技术相关知识,使其成为掌握能源、工业及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想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定向培养掌握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业务的优秀人才,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第三,积极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城市、量子信息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指导传统产业开展技术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加速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产业具有渗透性及创新性的特点,将数字经济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可利用其带动性优势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构建新模式及新业态,最终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为加速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需把握如下要点。第一,促进农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融合。积极研究农业信息采集技术、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虚拟农业设计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农业信息标准体系,对农业生产实施智能化监测与综合评估。将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领域,为农民提供智能化服务,帮助其获取农业市场信息,以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切实提升农业数字化的整体水平。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体系,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销量,进而促进农业的数字化发展。第二,联合发展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为提高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需积极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融合,使制造业朝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具体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需积极调整数字技术布局,构建数字产业园区及创新空间,大力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3D打印等项目示范区,通过其引领作用带动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同时,需大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企业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利用工业云平台等先进技术开展工业数据综合管理,以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率。另外,需不断扩大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范围,促进制造业技术与网络通信、控制系统及传感器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智能化工程的发展。第三,不断加快数字技术的发展步伐,调整商业模式,使其与数字技术相匹配,使产业链不断延长,配套产业不断发展完善,确保我国经济始终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
4.不断改进治理体系
为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需加强引导,不断改进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并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积极研发网络安全技术,提高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需积极推动协同治理,针对数字经济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市场乱象,需加强监督管理,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不断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以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挥出应有的良好作用。
五、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传统产业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优化升级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将其与传统产业融合可实现产品及服务的创新,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为此,相关部门需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法规,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京平,孙丽娜.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与路径[J].企业经济,2022,41(2):17-25.
[2]戚聿东,褚席.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2(4):111-120.
[3]郭炳南,王宇,张浩.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中国28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兰州学刊,2022(2):58-73.
[4]白争辉,原珂.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22(3):62-73.
[5]唐红涛,陈欣如,张俊英.数字经济、流通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11):5-20.
[6]魏源,程傳银,韩雪.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9):73-78,85.
[7]白雪洁,宋培,李琳,等.数字经济能否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基于效率型技术进步视角[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6):1-15.
[8]焦帅涛,孙秋碧.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5):146-154.
[9]丁守海,徐政.新格局下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堵点与路径[J].理论学刊,2021(3):68-76.
[10]王玉.中国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8):14-18.
[11]俞伯阳,丛屹.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红利与产业结构高级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42(3):124-131.
[12]戴丽娜,袁世洁.数字经济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1):40-46.
[13]李林汉,田卫民.数字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