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有成”不代表“教育有成”
2022-05-30喜平
喜平
我有个同学姓徐,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上周同学聚会,他讲了三个事业有成的家长带孩子去他们医院精神科看病的故事。
在座家长听后,都很有感触。
孩子A:遭遇“假民主父母”——貌似在征求孩子意见,实则什么都不听,最终要证明孩子的所有想法都是错的
A是高中生,两次爬上学校楼顶想轻生,两次都被救了下来。
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孩子却不想活了。夫妻俩急忙带孩子到医院看精神科。刚坐下,一家人就吵了起来。让徐医生有点意外的是,夫妻俩和孩子争论的问题竟然是什么是幸福这样的人生大课题。
夫妻俩都是80后的“小镇做题家”,靠做题一路考上博士,毕业后到省会某高校当了老师,现在已是教授。在他们看来,幸福就是吃得饱、穿得暖。
A急了:“这是什么幸福?我从来没有觉得吃穿不愁就是幸福。”
徐医生问:“那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A说:“幸福就是得到父母的尊重,能够被父母平等对待。”
夫妻俩一听也急了:“我们怎么不尊重你了?怎么没平等对话了?我们不是什么事都让你自己决定、选择吗?”
A气愤地反驳:“对。但是最后,你们总会千方百计地证明我是错的!”
经询问,徐医生得知,父母极力证明孩子是错的,并不是什么升学大事,而是包括日常琐事在内的所有事情。比如吃饭。放学后,A要去学琴。在去学琴的路上,母子俩要把晚饭解决了。
开始,妈妈表现得很民主:“你想吃什么,咱们就去吃什么。”
A:“吃汉堡包吧。”
妈妈:“那是垃圾食品。”
A:“那吃水煮鱼?”
妈妈:“太油腻。”
A:“肉夹馍,行不行?”
妈妈:“没蔬菜,营养不均衡。”
一连被否定三次,A不说话了。妈妈继续问:“吃什么啊?”
这次,A看也不看妈妈,嘴里蹦出俩字:“随便。”
妈妈心里有了气:“这孩子怎么这样?问你意见,你却说随便!”
此刻,A已经不想跟妈妈沟通了,心想:既然我说什么都是错,那么不说“随便”我还能说什么?!
其实,这类父母意识到了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但操作层面执行不了,是“假民主父母”。
孩子B:烧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别看我长这么大,却从没为自己活过。生命对我来说无所谓,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我的。”
徐医生说,他还接诊过一个有明显自杀倾向的患者。
且叫这个孩子B吧。B自杀未遂被救回来后,当时没一个人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看起来他没有任何自杀的理由:家境优渥,父母和睦,本人学業优秀。
为什么要寻死?父母、老师都不理解。
经过与B的深入交谈,徐医生发现:父母身为银行高管,进孩子房间却从不敲门。孩子认为父母不尊重他,可以随意决定他的一切。
徐医生跟孩子父母讨论这件事,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解:我在自己家,还要敲门?
他们不习惯在自己家敲门,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导致的。孩子爸爸说,他到大学毕业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回家就睡在狭窄客厅的单人床上,头顶厕所脚踩厨房,隔离外界的是一个衣柜,连个帘子都没有。有时早上他还没起床,邻居就来串门,直接走到他的床边叫他妈妈的名字。
那代人多数是没有隐私的,对别人突然闯入自己房间,并不会感觉不适。比如,父母不敲门就进来帮助孩子打扫房间卫生,这很正常。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为孩子提供服务,如果孩子不领情,还要求父母敲门,那简直就是不知好歹了。
但是孩子不一样。他出生时,家庭经济状况已大有好转。长大后他有自己的房间,独立意识更强,会把父母进自己房间前敲门看作是“我有存在价值或存在意义”的标志。
B说:“别看我长这么大,却从没为自己活过。生命对我来说无所谓,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我的。”
B中考后,进入国际学校读高中。周围都是学习努力的孩子,B也开始发愤图强,晚上的学习时间越拉越长,从深夜11点、12点,到凌晨1点……
到了高二,他每晚学到凌晨2点。这时,他开始自残,并再次有了自杀念头。
B的父母联系了徐医生,徐医生建议他们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没想到,孩子住院两天,家长就要求他出院——因为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以前考试,孩子的成绩都名列前茅,现在也必须保住考试成绩排名。
出院时,徐医生再三嘱咐银行高管夫妇,出院后一定要看好孩子。结果两个星期后,徐医生接到一个电话,久久说不出话来——B刚刚烧炭自杀了。
孩子C:没按时交作业,突破了“博导”爸爸的底线——可是,因为作业量实在太大,班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一抓一把
C的爸爸是博士生导师,天天指导手下的博士写论文,可是他的孩子C却不愿意去上学。“博导”问C为什么不愿意上学。C也说不清,但就是厌学。
徐医生与C聊天,得知他上初三。本以为C会为高知爸爸感到自豪,没想到孩子说爸爸头脑简单,无法沟通。爸爸得知后很生气:“我怎么会头脑简单呢?我好歹也是博导,好吧?”
徐医生和家长、孩子分别交谈后认为,和孩子相比,“博导”确实头脑简单。
“博导”寒窗苦读多年,一直生活在校园,毕业后也在象牙塔内工作,人生观、价值观很正但也很单一,只认同“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雷锋好榜样”。他钻研学术,却很少思考生活。书本说什么是对的,什么就是对的;书本说什么是错的,什么就是错的。
但是他的儿子C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网上信息纷繁复杂,各种观点、看法相互交织碰撞,C都能看到。所以,学校教育、家长说教,都无法左右他的判断,他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博导”认为儿子天生反骨,一概斥之;而C对爸爸也嗤之以鼻,认为他“没大脑”或者“有脑但被洗了”。加上学业竞争激烈,学校重智轻德,C感到压力太大,且不想成为爸爸那样的迂腐学究,所以就排斥上学。
经过几次沟通,C又上学了。
今年6月,“博导”给徐医生打电话,说又出事了。原来,儿子与他发生了严重冲突,要离家出走,如果不让出走,儿子说他就要自杀。
徐医生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博导”说:“你一定认为是我对孩子的要求太高,给他的压力太大,才导致他想离家出走的。其实,我对孩子没要求,考什么大学都行,现在我已经‘躺平了。”
徐医生问:“既然‘躺平了,还跟孩子生什么气呢?”
“博导”说:“做人是有底线的,但我儿子做人没底线,难道我还不该生气吗?”
C干了什么没底线的事?是沾染了黄赌毒中的哪一个吗?其实,一个也没有。
“博导”讲了他的底线理论:我是成年人,需要养家,所以尽管我不喜欢上班,但依然要上班,上班就是我的底线。C作为学生,完成作业就是他的底线,所以不管他喜欢不喜欢写作业,作业都必须按时完成。
最近,“博导”突发奇想,对C交作业的情况来了一次大检查,结果发现这学期C居然有72次没有按时交作业。做人怎么可以这么没底线呢?他大怒,措辞严厉地批评C。C不服气,反唇相讥。结果矛盾升级,C血气方刚,气得要离家出走。
徐医生去孩子的班级一打听,结果同学们都反映作业太多,做到深夜12点都做不完。有女生说,自己每天都边写边哭。而班里不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一抓一把。
徐医生劝“博导”多理解C。毕竟,现在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别的不说,就说初中英语,现在初中英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3000多个,可“博导”上大学时英语四级要求的词汇量才是3000多个。
为开导“博导”,徐医生讲了一个身边事例。他妹妹对孩子考托福的成绩不满意,希望孩子下次托福成绩能提高10分,以便申请更好的学校。听到妹妹的抱怨,徐医生没多说,只是建议妹妹自己去考一次托福体验一下。他妹妹还真去了,结果考完再不责备孩子了。因为她亲身经历后明白:家长提分一句话,孩子去考两行泪。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可是“博导”不为所动,固执己见。徐医生也很无奈。
成功的教育,绝不是只为了考高分、进名校、挣大钱,而是让孩子对世界有好奇、对生活有热爱、对人生有追求,这样他才会觉得活着有意义、努力有动力、学习有自驱力
徐医生讲完,感慨一句:“家长事业有成,不代表教育也有成!”我们都点头称是。而且我们一致认为事业有成的家长最容易自以为是,且对孩子期望高、要求高,普遍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上学时多是学霸,对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心得体会,于是要求孩子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比如:上学是为了划重点考高分,考高分是为了上好大学,上大学后做实验、发论文是为了毕业后找好工作……那什么工作好?錢多活少离家近。
可孩子的困惑是为什么要上学?如果人生的意义就是挣钱,事业有成的父母已攒下三四套房产,靠房产也能过得不错,何必再辛苦上学,将来朝九晚五地做“社畜”呢?
究竟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听了徐医生讲述的几个故事后,我从内心真切地感到:成功的教育,绝不是只为了考高分、进名校、挣大钱,而是让孩子对世界有好奇、对生活有热爱、对人生有追求,让孩子觉得活着有意义、努力有动力、学习有自驱力。
很多家长觉得自驱力是培养出来的,其实自驱力是“找”出来的。无论捉虫还是打球,无论玩泥巴还是编草绳,只要这事是自己喜欢的,就算辛苦也不怕。
一个孩子课业负担很重,但仍每天挤出时间去打篮球。一天晚上,孩子从球场出来,妈妈问他累不累。他深吸一口气:“累。”妈妈打趣他:“累还打?”他想都没想,张口就说:“我愿意!”
我70岁的婆婆为学画画,报了两个班。我问:“如果您学的不是画画而是数学,还报班吗?”婆婆摇头:“那不会。”
看,干自己喜欢的事,再辛苦也会乐此不疲。所以,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孩子,帮他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一味向孩子要学习成绩,更不能因为自己曾经是学霸,就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而要接受真实的孩子,尊重他的选择。
家长要有远见,你培养的是属于未来的孩子,而孩子未来的挑战,不再是物质匮乏,而是心灵匮乏。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东西,比如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所以培养孩子时,家长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考分高不高、学业好不好,而应该是身心健康不健康、是不是热爱生活。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