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研究

2022-05-30郑天祥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传统文化高校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文明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思政课作为国家培养青年人才的第一理论阵地,理应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明民族自信心的重担。在国家层面,中央已经出台相关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互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复兴,已是大势所趋。在现实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喜爱。在此背景之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互融合,培养青年学生当代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传承下来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核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是将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的诉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正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1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的国家概念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我国国家的本质是文化认同。生活在我国广阔疆域上的五十六个民族,不是靠着血缘,而是靠着对中华文明的认同紧紧凝聚在一起,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的民族概念。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五千年,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之后能够涅槃重生的原因所在。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国家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高校思政课主要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形势与政策》,涵盖了道德法律修养、思想政治修养、个人品德修养等多个领域,教学内容涉及道德、法律、历史、政治、哲学等内容,比较全面的涵盖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方面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代实际,在创新中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在当代延续传承的过程[ 2 ]。

(二)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华民族在历史中曾历经磨难,既遭受过天灾人祸,也有过外族入侵,但中华民族以其无畏的精神、坚韧顽强的毅力不懈奋斗,战胜了天灾,赶走了外来侵略者。优秀的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的。正是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伴随着西方的一些不良价值观念流入中国,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影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比如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结合,在课堂中加入孟子、文天祥等古人的成长历程和事迹,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昂扬的姿态看待整个世界。

(三)适应国际形势,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军事力量等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的是文化的竞争。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是世所罕见。近些年国内流行的美国大片、韩国综艺文化、饭圈文化、国内古装剧倭风盛行等,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就是充分利用高校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渠道作用,让青年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土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時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从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竞争力,使之真正成为中国的文化名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需要增强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渗透现象也在加剧。目前,国外不良文化逐渐侵袭我国的主流文化。再加上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有限,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相对缺少系统的学习、理解过程。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青睐西方文化而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对西方文学艺术推崇备至,对中国的传世名篇却知之甚少,对美国大片、韩国综艺如数家珍,却对中国的唐诗宋词了解甚少,甚至是基本的历史常识也不知晓。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忽视对文化素养的培养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浮于表面,难以理解透彻。因此,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需要增强。

(二)专业性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需要兼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教师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研究才能教授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部分思政课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亟需提升。在高校中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大多由思政课教师兼职,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专业素质过硬,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

(三)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实现有效衔接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互融合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融合的方式较为单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多数高校都做到了增设相关的课程,但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思政课程内容相融合的较少,多数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这门课程进行融合,契合度也比较高。这就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的形式较为单一。形式上的单一,也造成了内容衔接的不连贯。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度最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两者结合的效果也并不理想,高校思政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足,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教材。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路径

(一)从教师入手,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思政课教师是讲授高校思政课的主力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关键。从教师自身方面来说,教师要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水平,加强自身的文化储备,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此外,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媒体技术,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路径,丰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合理利用手机互聯网,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多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层面,学校可以外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和学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打造出一批高品质的课程进行推广。

(二)从课堂内容入手,打造生动的课程教学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的有机融合,要从高校思政课的几门主要课程着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哲学部分晦涩难懂,可以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来解释。比如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向学生们讲解量变和质变的规律,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向学生们解释辩证法等。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授近代历史的同时,可以穿插着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故事,比如“苏武牧羊”“祖逖北伐”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升华学生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近代史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可以通过对中国社会风俗、历史特点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从教学实践入手,建立丰富的教育渠道

教学实践是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要方式。首先,高校要注重思政课的校内实践,可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文化论坛、演讲比赛、学术沙龙等形式来丰富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高校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比如历史文化博物馆、名胜古迹遗址等,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开辟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外教育基地。再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社会调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到国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进行实地调研,深入社会层面去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说明,对于其中优秀的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历史底蕴,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 黄岩,朱杨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82-86.

[2] 肖贵清,武传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及其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3):73-77.

[3] 任宗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国际教育,2019(7):119.

(作者简介:郑天祥,大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传统文化高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