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航修报国事 做敬业奉献人

2022-05-30甄恒房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厂考核

甄恒房

零下十几度的试车台上,他带领技术部门主管和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航空发动机上复杂的油路电路,商议排故方案;他认真分析影响产量的种种因素,和生产部门负责人员倒排节点,落实季度任务完成时间;他勉励赴生产厂家学习新型号技术的几十名职工学成归来尽早投入新型号建设;南京某高校,他郑重签字就航空动力人才深度培养与校方达成框架协议;加班回到家,已是深夜,他打开台灯,翻开了专业书籍潜心研究……这个忙碌敬业、精力充沛、思路清晰的人,就是海军四七二三工厂厂长张旭东。

2002年,大学毕业的张旭东,被四七二三工厂前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吸引,义无反顾地来到位于太行山脚下的工厂,做了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为海军航空发动机维修保障工作默默奉献的二十年岁月里,他始终牢记“姓军为兵、确保打赢”的神圣使命,自觉把“个人梦”和“企业梦”融入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历任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工艺装备处处长、厂办主任、主修车间主任、计划处处长、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张旭东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四七二三工厂这个海军唯一的航空动力装备保障企业的带头人。他凭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炙热的爱厂情怀、宽广的人生格局、无私的敬业精神,敢于在“难点”上起跳,勇于在“高点”上跨越,带领全厂职工,在工厂装备保障能力提升的道路上戮力前行。

思变谋远 于困局中开新局

2020年9月,40岁的张旭东接过“厂长”的接力棒,挑起了工厂发展的重担。彼时,工厂面临的形势艰难:“十三五”规划的几型产品大修能力尚未形成,而主要保障产品的部队装备量已有下滑趋势,同时,外贸发动机及重要零备件供应因疫情影响进厂受阻,生產经营压力陡增。张旭东带领领导班子,着手落实三项措施:首先确保当年计划任务的完成,结合工厂保障的海军航空动力装备“多品种、小批量”修理特点,改变传统批量考核模式,以单机计划考核为牵引,落实“T+X”考核模式,建立“一机一方案,一机一节点”的运营考核方式,全厂各部门通力协作,产品各流程周转时间更加紧凑,指令性装备保障任务当年全部按期完成。其次是着力攻克关键重要部件和高价值大需求量备件的生产难题,实现提高产品利润,压缩生产周期的目标。三是进一步强化“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四七二三工厂“十三五”项目启动于2020年3月,待建产品生产线有四条之多,其中还包含两种舰船动力保障线,投入大、工艺复杂,时间紧迫。在张旭东主张下,实施了新型号能力建设总师负责制,负责新型号立项调研、人员选拔、厂所协调、工艺定型、设备选型、质量管控等全流程的能力建设,同时建立技术支持、生产准备、基建工程、人力资源、纪检监察等九个专项小组,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考核标准,对型号总师和相关责任人实行“周考核、月奖惩”,确保项目保质保量保节点地落实到位。

思路决定出路,三项细化措施效果明显,为张旭东对企业下一步持续发展的谋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 以品质铸精品

磨剑为亮剑。航空发动机大修出厂后,要装入战机执行各种复杂任务和训练,“航空产品,质量第一”,飞行安全不容有失,产品每一次点火上天,都牵动着航修人的心。张旭东更加注重工厂质量体系建设,他秉承“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带领质管部门,全面构建工厂“质量保证和审核系统、质量控制和分析系统、可靠性评估和报警系统”,通过三个子系统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工作,使航空发动机维修的质量管理形成一个点面结合的质量管理网络。建立“质量问题一本账”并导入质量问题大数据库,运用“双五归零”管理工具,实现质量问题闭环管理。同时,贯彻“主动服务、靠前保障、优质高效”的保障理念,组建外排保障分队,积极探索区域化、综合化、一体化维修保障力量建设,优化外排保障资源,建立外场服务保障人才库,实施人员轮岗机制,持续提升靠前保障能力。发挥“云组织”平台重要作用,内外场技术支援力量实现有效联动,磨砺保障打赢锋刃,圆满完成了支援修理和演习保障任务。

张旭东策动的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广泛开展,近两年,工厂共有4个QC小组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5个班组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2022年,工厂获得“河北省企业质量管理40年功勋企业”荣誉称号。

蓄集势能 促人才尽成材

时下,四七二三工厂新装备集中建线,各专业领域领军人物需求突出,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张旭东殚精竭虑,推行了一系列的人才成长方案和激励政策,盘活了干部人才资源。

一是“工厂搭台,人才唱戏”。相继落实了以下措施:建立“技术人员五级制”,以工作业绩、课题攻关、价值创造等为衡量标准,将技术人员分为五个等级进行评定考核,一级技术员待遇将达到副总水平,实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破以往优秀技术员向管理人员转变的单一成长规划线,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技术人员潜心钻研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优化“雏鹰计划”暨后备干部培养制度,由原来的根据考核推荐后备人才加以培养的被动形式,改为40岁以下技术及管理干部主动报名,展现业绩、展现能力、展现管理才华并由临时组建的专家和职工代表现场考问打分的形式,确保公开公正公平选人用人,优秀“雏鹰”将被安排到中层助理岗位上加以锻炼,定期考核测评。近两年,有多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被调整到中层领导岗位上,进一步推动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科学化。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开发。针对重要备件开发、新工艺应用等重大课题,张旭东和领导班子筹划推行了“项目制”,由项目带头人就“大课题”自建项目小组。课题完成后,工厂将对其重要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项目组将得到数万乃至数十万元的奖励,且项目成果可作为技术等级评定的依据。制度杠杆撬动了人才积极性,技术人员和骨干技能工人自由组队,制定方案和计划,争相攻克难题。两年来,“某型发动机摇臂”开发完成、“某型发动机Ⅰ导叶片堵盖板裂纹真空钎焊修理技术”定型……“项目制”使工厂摆脱了部分备件制约,拓展了工厂技术能力。在技能工人中,“分级分模块”“百名工匠培养计划”“钳工技能认证”等相继实施,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使技能带头人的辐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技能队伍理论实操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985、211、双一流院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实行协议工资制度,提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社会招聘侧重专业能力评价,重点招聘取得各类技术、技能比赛认可的优秀人才。近两年,一线专业对口员工人数跃升,多名研究生及重点院校本科生进厂工作,人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张旭东多方联系资源,与对口重点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促成工厂几十名本科层次的技术人员在职攻读航空动力专业研究生,工厂技术人员报名踊跃。一系列人才成长政策,厚积薄发为工厂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奋楫笃行 汇众智达宏志

在张旭东及工厂班子的努力下,四七二三工厂辉煌的保障业绩和扎实的发展脚步,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21年,军委总部在划定“十四五”航空动力装备保障布局时,四七二三工厂光荣地接受了某特种飞机和某直升机动力保障建线任务。张旭东按照“强军目标统领、创新发展驱动、保障任务牵引、自身建设支撑”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目前,工厂“十三五”修理线土建项目即将封顶;某新型发动机主机修理线基本打通,形成批量修理能力;干部人才队伍成长进入快车道;工厂技术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装备保障企业百舸争流,强手如林,只有奋楫者才能争先。张旭东办公室窗外是层峦叠嶂的太行山余脉,他的目光坚定地越过山峦,目标指向星辰大海!

(作者单位:四七二三工厂党办)

猜你喜欢

工厂考核
小燕子飞进工厂里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如何考核院长是难点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科幻画工厂
奶酪工厂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