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管理模式在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服务质量的影响
2022-05-30李玉李燕如
李玉 李燕如
【摘要】目的: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在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期间于本院开展工作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名。针对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传统管理模式,予以观察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工作开展过程中差错事件发生风险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中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及护理文书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开展中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36.67%(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76.67%(P <0.05)。结论:分级管理模式在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护理人员在分级管理模式应用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错事件显著减少,护理工作满意度相对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级管理模式;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资源配置;差错事件风险;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158-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与改革,医疗服务对象的素质与要求不断提高,医院内各科室护理工作的内容及目标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参考以往相关研究报告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我国诸多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均表现出护士责任不到位、护理资源配置与使用不合理、整体护理工作表面化等根本问题[1-2]。此类情况的发生可能导致医院工作开展效率降低、科室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延长及对医院医护工作的满意度降低[3]。既往研究认为,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可提升科室护理效果,降低临床护理工作中差错情况发生[4]。分级管理模式主要可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进行层次划分后予以规范化管理,确保所有护理人员能合理分配至符合自身能力的岗位,最终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5]。本研究主要就分级管理模式在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细致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12月期间于本院开展工作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与对照组( n=30)。所有入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观察组年龄22~37(27.26±2.81)岁;工作年限1~12(3.15±0.34)年。对照组年龄21~35(27.94±2.87)岁;工作年限1~11(3.22±0.36)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工作年限超过1年;(2)工作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失误;(3)工作资料完备。
排除标准:因其他原因离职导致研究难以开展者。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通过对近期各个科室日常工作量进行归纳分析,后参考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安排所有护理人员按照护理岗位的需求参与白班、夜班与早班轮班,参考科室内相关护理规范认真完成护理工作。
观察组应用分级管理模式,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严格的层级划分。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护理人员学历、个人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科室工作经验等指标项目进行综合考核后,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及医院内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各个岗位的上岗工作人员,依次由护士长下分至护士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同时需详细制定每个层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具体程序等,稳定且持续性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2)不同层级工作内容制定,包括如下。①初级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患者初次入院后的引导,并对其入院治疗至出院期间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整个护理过程中着重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如病房环境清洁与维持、患者个人卫生的清理、合理化饮食干预方案的拟定与指导、协助患者进行体外变更及患者在院康复期间风险事件的预防管理等。②高级责任护士。由具有非常专业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担任,其资历较高、护理工作经验丰富,能自主解决初级责任护士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并对医院整体的管理状况基本熟悉,在整个护理工作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③护理组长。通过对高级责任护士综合工作能力进行评估后筛选,其主要辅助对初级与高级责任护士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保证科室护理措施的正常开展,并对日常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整理,初步拟定护理服务质量改进措施。④护士长。护士长作为整个护理团队的核心,是科室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组织者、安排者与督查者,每月月初时,护士长需要对组内所有成员集中开展会议,并制定1周内或1个月内的科室相关护理工作内容与目标,通过对科室内护理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分析,落实各个护理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并开展督促,充分发挥组内领导的带头作用,促使各项护理措施顺利实施、护理工作与整体体系有效运行。(3)排班模式。首先要明确科室护理服务资源,并参考各个班次实际所需要的护理力量,如针对患者高峰期需增强护理力量,此外还需加强夜班的资源配置,为患者康复期间提供有力保障。整个排班倡导弹性工作,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保证其日常工作精力充足,最终稳定科室内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连续与护理队伍结构的平衡性。
1.3 观察项目
(1)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参考医院科室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6]评估,评价项目包括: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及护理文书4项,单项目总评分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表示科室护理质量越高。(2)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开展中差错事件风险,统计项目包括:给药错误、临床操作错误、跌倒坠床、标识错误、液体排空、医院感染等。(3)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本组所实施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士问卷调查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护理工作内容、排班结果及护理工作质量,3个评价项目均为100分制,最终得分为所有评估项目的平均分,最终得分区间做以下划分: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比较
管理前,两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及护理文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4个项目评估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开展中差错事件风险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开展中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36.67%(P <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76.67%( P <0.05),见表3。
3 讨论
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就既往医疗机构服务资源分配现状来看,诸多医院均存在服务资源分配失衡的情况,该状态下所采取的护理服务恐难以满足部分患者需求,最终可能延长患者病情恢复时间,甚至导致医院部分工作内容难以开展。部分医疗机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对服务资源的分配进行了相应调整,但该管理模式并没有通过对护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后实现人力资源再分配,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仅仅是按照固有的规章要求机械完成任务,且针对部分难以胜任的护理工作时极易导致其他风险事件发生[7]。此外,现阶段诸多医院排班中均将中班与夜班制定为单班工作制,由此可能引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降低,护理质量也相应降低。
现代护理主要由两个层面结构组成,一是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提供患者精神支持与社会服务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保障上述两个层面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既往诸多研究均已提出,护理人员的配置情况直接影响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各个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数量水平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可能导致服务不到位情况发生,不但对医院基础服务质量产生影响,还可能削弱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患者在医院内治疗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8-9]。长期以来,诸多医疗机构均出现了护理人员内部各级护士职责不明的现象,如资深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甚至在完成初级护士的工作,而新入医院的护士基础知识或临床经验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就被安排到一线病区值班,部分护理人员日常还可能担任大量非护理工作,患者所受护理程度就明显减弱。为保障每日工作量的完成,护理人员工作进度加快,各项护理操作的时间缩短,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自身心理状态及工作积极性也饱受打击,整体护理也难以深入。除此之外,新入医院的护理人员近年来也逐渐偏向大专化,其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护理技能及职业素养也存在一定缺陷,在入院后未经系统性培训的情况下上岗工作,也可能导致护理质量低下或其他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研究提出,目前医疗服务机构的首要目标是重视护理人员资源缺失,积极培养、发展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与核心技能,通过增加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与竞争力,全面开展分层用人的理念,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整体结构予以优化调整,在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医院护理质量[10]。本研究在对30名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发现,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及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较管理方案开展前组间优化较为明显(P<0.05),该项结果表明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对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价值。究其原因在于,本研究所采用的分层管理模式属于近年来新兴的一类先进管理手段,整个管理过程中均遵循“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在分层管理模式实际实施过程中,医院可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对其职能进行综合评估,后划分具体工作岗位与职责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可充分完成護理工作[11]。另外,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与改善中主要将护理人员进行护士长、护士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及低级责任护士区分,使得单个科室的护理服务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每位护理人员均能在护理工作开展中体现出自身的重要价值[12],最终促进了科室护理质量与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护理人员工作开展中差错事件的发生不但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可能造成治疗失败,最终加重患者负担。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后差错事件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该项结果表明分层管理模式可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资源进行调配,进而促进院内护理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匹配造成,如低级责任护士在高难度护理工作操作中就可能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13]。分层管理模式通过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了4级划分,不同等级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存在明显差异性,但确保证了所有护理人员在医院工作开展中均能各尽其力,护士长与护士组长日常还对护理人员工作内容进行监督核查,通过拟定改善护理措施来不断优化护理行为,最终有效预防了护理工作开展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该项结果证实了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岗位设置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各项工作的匹配度较高,各级护理人员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提高[14]。每日护理工作完成后护理人员自身技能可明显提高,同时还能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价值,工作精力与工作状态改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应提升。
综上所述,分层管理模式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可保证服务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对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进行相应分层划分提高了科室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同时还有效预防了护理差错情况发生,诸多护理人员均对该管理模式持较高满意度,可考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富民,宋德勇 .5G 时代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 [J]. 中国卫生经济,2020,39(1):49-51.
[2] 魏琳,刘杨晨,朱晶,等 . 基于护理工作负荷的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评价 [J]. 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95-98,99.
[3] 裴富荣 .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分级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1):3673-3675.
[4] 冯娅婷,陈长英 . 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 ICU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和患者结局的影响 [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4):490-495.
[5] 罗彩霞,常后婵,别逢桂,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J]. 护理研究,2020,34(7):1126-1127.
[6] 武蕊,林梅 . 天津市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J]. 中國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0):1570-1573.
[7] Flo J,Landmark B,T?nnessen S,et al. 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s used to classify nursing intensity and assess nursing staffing resources in home health care:A scoping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9,99(2):103361.
[8] 纪媛媛,王军,郑东爱,等 . 基于工时测定和护理分级的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J]. 护理研究,2020,34(8):1443-1446.
[9] 潘雨,蔡德芬,段红静,等 . 新医改背景下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实践与成效 [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9):179-182.
[10] 吴立新,杨燕,高玲玲,等 . 基层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5):161-163.
[11] 池金凤,文姝,阿依努尔,等 . 分级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J]. 武警医学,2019,30(3):218-220.
[12] Scott A ,Harevey C ,Feltzmann H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ationing in nursing care:A discussion paper[J]. Nursing Ethics,2017,26(4):12229-12239.
[13] 庄丽娟,梁桂仙,徐瑜涓,等 . 基于治疗干预评分系统和护理工时测量的 ICU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J].护理研究,2018,32(14):2208-2211.
[14] 李庆 . 柔性管理在新冠疫情下护理人力资源建设问题中的应用 [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0):239-240,244.
(收稿日期: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