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足以长才

2022-05-30胡笑兰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作家记忆文学

本期阅读者

胡笑兰

安徽人,现居深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天津文学》等,著有散文集《拾花记》。

我有一个会讲书的父亲,《增广贤文》的警言粹句脱口而出,在我年少的时光里,不知道回旋了多少遍。章回体小说在他的渲染下,活色生香,充满了魅力。于是,一颗爱读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里发芽滋长,开出绚丽的小花。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西游记》。五年级的暑假,一个清纯如荷的小姑娘,安安静静地坐在绿荫下,捧着厚厚的《西游记》,爱不释手,心思已然沉迷于那些传奇和曲折之中。那是个美好的开始。

我的父母很开明。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镇,女孩子读书且能读到毕业的并不多见。初中,我和妹妹被父母送到离家百里外的一个小镇,镇上有所教学质量名冠全县的中学——麒麟中学。完成课业后,闲下来的时间我都会看课外书。毫无功利的阅读,也许会让人没有那么浮躁,专注于品味文学的美丽,享受阅读的快感。带着阅读的饥渴,我又啃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我的中学时代正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阅读的氛围如杯酽酽的茶,香溢村头街巷。

《红岩》《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凡能弄到手的书,我读起来都如饥似渴。那时的书刊稀罕,我甚至读过坊间流传的各种手抄本。《第二次握手》我一个字一个字抄到信笺上。钢笔字娟秀工整。几十张信笺合装成册,便成为文学青年炙手可热的书了。琼瑶小说更是风行,美丽的爱情理想是她小说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她小说引人入胜的主要手段;诗意浓郁、雅俗共赏的文学语言是她小说的重要特点。她的小说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文青”是我们最为骄傲的称谓。

如果一个人有好的语言功底,便可以写出更华美的文章。四大名著写作手法与艺术思想皆为后人仰视,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于是,讀完四大名著的我有时也会用“些许”“打望”“周全”这样的词,会写出如水照缁衣般的人情练达,以及“心湖宛若跌入一颗小石子,漾起些微的澜”“母亲讲究,吝是啥时,都将自己收拾得洁净光鲜;以清新整洁的面目示人”等这样的句子。我喜欢这种古典语言与现代语言的碰撞,不落痕迹的焊接,涵泳着凝练之蕴、音韵之美。

我自己也奇怪自己的遣词造句,何以会这样。仔细想想,原来是源于之前读过的古典书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如此之大,等到你想写点什么时,它们就像滚沸的岩浆澎湃,很自然地流于笔端。那些古朴清雅的关联词、流转有韵的句子,不知不觉就在我的文章里出现。我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老师,他们都喜欢我的作文。我的文章也常常见诸校刊。老师鼓励说:“你一直这样写下去,你会写好的,也许会成为一名作家。”哇!作家,全班哗然。我却面色如常,其实在我心里,我早就有这个梦想,甚至于悄悄地给自己取了个笔名。若干年后,当我真的写作时,我还是没有动用这个笔名,而是用了我的本名,父亲给了我生命与文学的种子,我没有理由不用他给我的名字呀。

我读“三言二拍”,读蒲松龄、鲁迅,读高尔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阅读这种爱好便深入骨髓,融进我的生活。日子如流水,但有书的日子就不寂寞,每得一本书,那日子也跟着明艳灿烂起来。枕边,总会有几本我正在读的书,那是我的床前明月、阶前更露。

读过的书悄无声息,浸润着你的内心,影响着你的修为,藏在你的谈吐中。或许会成就一个优雅知性的你;遇着沟沟坎坎你也会笃定释然;你想表达什么,读过的书就等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喷薄而出,信手拈来。

读着,便有写的冲动。记忆看不见,只能靠抚摸。而写作在我看来,就如把手伸进记忆的口袋,仿佛抚摸着命运的珠子。听从心灵的统治,记录生活,就像生活本身在讲述一样。或许这些真实的文字触摸到了人们心灵最柔软的一角,最能引起共鸣的和声。

猜你喜欢

作家记忆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