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河故城:大地上雕刻出来的城市
2022-05-30卞文志
卞文志
2022年7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来到吐鲁番市,考察了交河故城,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情况。交河故城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初读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诗中首联所提及的“交河”是一条河。其实不然,“交河”指的是一片土地,一座见证了丝绸之路和西域千年发展历史的城镇。
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交河故城恰好在这一“路网”之中。
西域的重要中心城市
交河故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以西约13千米处,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的重要中心城市。据史料记载,交河故城建于公元前2世纪,最早的建设者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人,此地曾是车师前国的都城所在地。
交河故城所在的吐鲁番盆地,由于连接着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且其雄踞要道,连贯东西,故成为汉代以来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南北朝至唐代是交河故城发展的鼎盛期,也是西域与中原建立紧密联系的重要历史时期。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出兵平定了麹氏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其王都曾为交河城),改立西昌州,更在交河设立安西都护府,以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后来,安西都护府成为唐代统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
其实,在西域设立都护府进行管辖并非唐代首创。早在汉代,中原王朝就已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但其址不在交河而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不过,汉代在西域实施的屯田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西域各国的经济发展,车师前国(即交河)也不例外。
唐代在交河设立安西都护府后,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不仅推动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也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交河不仅政治影响力辐射整个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十分紧密,交河故城正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
然而,9—14世纪时,也就是唐末之后,因战火纷扰,丝绸之路受阻,交河日渐衰落。尤其是元末时期,吐鲁番地区战火不断,交河不堪其扰,损毁严重,终被遗弃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世界上最大的生土建筑城市
作为公元前2世纪至14世纪吐鲁番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交河故城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车师、晋唐、高昌回鹘等历史时期的城市布局、形制和建筑及墓地规模等。而且,由于丝绸之路的影响,交河故城受到了来自东西方多样文化的熏陶,是一座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城市。
交河故城遗址是屹立在西域大漠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较为完整的生土建筑城市,它的城市建筑可谓匠心独运。整座城池是按照自然地理的走势,自上而下开掘窑洞、减地留墙而建成的。不论是深嵌进地下六七米的城市大街,还是充当高墙的生土层,抑或是高耸的房屋,每一处建筑都是在自然土基上挖凿出来的。这种因地制宜的建筑方式,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色,能够有效抵御大漠风沙的侵袭,具有西域特有的建筑特色。
《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交河故城位于雅尔乃孜沟两河床之间,百米宽的河道从台地北面分流而下,又在南面合二为一,成为城市的天然屏障。故城台地高出周围河床约30米,刀劈斧削,临高据险,姿态凛然。
整体来看,交河故城是一座狭长的城市,长1650米,中间最宽处仅300米,宽阔的中心大街将城市分隔为东西两个板块。整座城池呈两头窄、中间宽的姿态,状似柳叶,又如一叶扁舟行驶于大漠深处。
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风沙磨砺,岁月淘洗,如今的交河故城虽然只余残垣断壁,但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城市建筑格局,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曾经的城市脉络。
交河故城的南门为城池的主要进出口,西门、东门为另外两处出口。南门内建有一条中央大道,贯通整座城池。纵横交错的城市街道将城市中功能各异的建筑分隔成多个区域,类似于唐代长安城的坊巷。
居民区和官署区均位于城市的东边。从遗留的建筑残迹看,居民区曾房舍密集,庭院交接,各院舍有主室、偏室、地下室、厨房和家庭佛坛。城墙将大大小小的房屋分成不同的坊,坊内建有公共水井、共有佛寺、私家水井。细看之下,黄土夯筑而成的房屋已不见任何砖瓦和木构件,但主体遗存仍坚实而顽强地屹立着。
曾作为安西都护府官署所在地的官署区是一座面积为1150平方米的院落,由南面的地坑式窑洞和北面的地上厢房构成。这个地方逐渐发展成为唐朝控制天山南麓乃至西域广大地区的重要行政、军事、交通和宗教中心。
中央大道一直通往北边的寺院区。寺院区内矗立着一座破损的大佛寺。这座经历了千百年岁月洗礼的佛寺,因年代久远、战火洗劫,加之风沙侵袭,壁龛中的佛像大多没有保存下来。大佛寺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各建有一座规模较小的寺院。东北方向的小寺院北边建有塔林,塔林的中心建有一座大塔。在大塔的周围,分布着100座排成4个正方形方阵的小塔,每个方阵横排有5座小塔,竖排有5座小塔。
1994年,考古学家在交河故城的西北方向发掘出一座地下寺院,其始建年代约为9世纪或稍晚,13世纪左右被废弃。寺庙出土了女供养人壁画及写有汉文和回鹘文题记的泥皮、菩萨头像等珍贵文物。其中,女供养人壁画最为珍贵,以绘画的方式给后人展现了交河故城当年居民的穿着打扮及生活画面。
繁盛时期,交河故城是东西方物资交换的中转站和多元文化的汇集处,城市人口有1万余人。这里曾生活着车师、汉、匈奴、鲜卑等民族,还发现有汉文、梵文、吐火罗文、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藏文等文书和题记,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聚集地。
总而言之,作为曾经的“丝路”重镇,交河故城积淀着不同的文化,社会经济、建筑艺术、宗教信仰及多民族文化在此交流互鉴,留下丰富的印记。城中随处可见的佛寺、佛塔遗址,表明过去佛教在此地的盛行;出土的骆驼金饰,勾勒出丝路上往来交通、商旅云集的繁忙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