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融入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5-30顾晓仙
顾晓仙
“思维可视化”是将隐性的思维用显性的方式展露出来,以其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当中,特别是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化”可以和小学科学知识完美结合。“可视化”既是一个创造性思考的工具,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通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建立有条不紊的认知网络,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对学习小学科学的兴趣,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将“思维可视化”融入小学科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这门学科。
一、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分层程度不足
在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目标分层程度不足是其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时,大多数教师都是“照本宣读”,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太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导致学生没有正确的科学思维,要想更深入地理解和获取所学的科学知识是很难的,同时也无法灵活生动地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目标分层程度不足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科学成绩才能有更好的提升。
(二)缺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开始广泛使用网络技术。可是,有的科学教师在使用网络技术的时候将重点放在课件视频的制作上,对科学教学的本质不够重视,目前大多数教师所使用的科学教学模式都不够多样化,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教学模式不够多样化这个问题。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式要多样化,要充分了解科学教学的本质,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科学提供有效的帮助,还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时都采取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受这些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时一直处在被动地位;并且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故很难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缺少学习兴趣,这既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也不利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根本没有达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科学时,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思维可视化融入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的作用
(一)以可视化方式直观表达思维
“思维可视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将大脑思维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思维可视化”能够更加直观地将逻辑思维表现出来,进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抓住思维重点,并以更为形象、有效的方法展开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抓住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以便更好地提升课堂效果。与此同时,当学生在进行复习或者学习新的知识时,也可以采用“思维可视化”这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更加简单而有效的高效学习。
(二)提高课堂活跃度
科学这门学科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重视理论、比较重视实践活动的一门课程。并且由于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慢慢地,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随着减淡。但是,如果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可视化”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运用“思维可视化”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确教学问题,从而更容易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的原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既可以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明确相关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增强课堂的活跃性。
(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将“思维可视化”应用到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从而提高學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小学科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可视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面,并且通过实践应用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小就拥有正确的三观,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将“思维可视化”运用到小学低年级科学的教学课堂中,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点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多思考,找出问题,并思考其解决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思维可视化融入小学科学低年级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转变教学模式,构建可视化课堂
在之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需求了,不能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可视化”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元素,结合实际例子,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让学生从浅到深地掌握小学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地开发更适合的教学模式,所以就需要教师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可视化”的课堂,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科学学习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并且进一步强化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操作,真正意义上自己去解决问题。将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最后,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还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
(二)创设“可视化”课堂情境,生动呈现学生思维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通常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未能真正认识到科学思考过程的重要性,未能在上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的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还会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应当在科学课堂中,借助一些教学道具,构建多种不同类型的“可视化”科学教学情境,构建更加优质、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全身心参与到情境中,主动去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充满趣味性的科学实验,如“开水养鱼”“自己动手,汽水不愁”“冷热两墨水”等充满科学性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可视化”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
(三)“可视化”导图,完整展现学生的思维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降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教育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还可以规避一些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和总结,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科学经验有更良好的认识,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完整地展现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实际使用科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可以使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思维导图”的教学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及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联系。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尊重个人差异;进行差异化教育;挖掘学生的可能性,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融入到科学学习中。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学习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更好地做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我眼中的生命世界》这一课时,就需要小学生运用自己的眼、耳、手、鼻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和观察生活中的“生命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分别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在观察生活中的“生命世界”的过程中,小学生能有意识地说出观察到的植物、动物等,但是不能进行有效地全面观察,对一些“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得不是很全面。因此“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等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借助梳理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来呈现这些内容,使模糊不清的思维转变为全面、深入的具象思维。科学课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启蒙课程,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可视化”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学习。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其中科学这门学科又是对理性思维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所以,要想学好科学一定要掌握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其中,利用“思维可视化”这种教学策略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联系,通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学会整合和联系相关的知识点,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