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合,还是引领?

2022-05-30蒲锟

师道 2022年10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栏目中学生

蒲锟

我是一名80后高中语文教师,除正常教学外还负责本校文学社刊的编辑工作。在与某著名中学杂志的编辑通话时,我们聊到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及杂志的文风问题。挂了电话后,我又想了很多,写出来作为一种交流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课题组在吉林、内蒙古、北京、浙江、上海、河南、湖南等地,分别选取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高中、初中和小学,就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8万余份。调查显示,初中生中每周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学生占比43%,35%的学生阅读时间在1-2小时之间,仅有3%的学生每周阅读7小时及以上;高中阶段学生阅读时间进一步下降,54%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下。同时,学生阅读时间和作业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作业时间越多,课外阅读时间越少。由此可见,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管课内,还是课外)很令人担忧。

中学时代恰恰正是一个人开始走向独立思考、个性表达的关键时期。木心先生在纽约为陈丹青等艺术家讲文学时说:“应该懂的,应该在少年、青年时懂的,都未曾懂,未曾知道。中国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不用一个世界性的视野,无法说。”(《文学回忆录》上册·开课引言)诗人、学者西川说:“思想不是填空练习,思想是另起炉灶。”(《思想练习》)学生首先能独立思考,然后才能慢慢自主地构建起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在这个时期,若缺少必要的阅读训练,没有从优秀人文书籍中汲取思想营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我一直在关注具有思考力和思想性的学生读物,特别是学生杂志。但可惜,这类杂志在中学生阅读市场中似乎并不多见,应该也不吃香。

当下的校园杂志是不是迎合的太多,而引领的太少了呢?据我实地考察,书店、超市摆卖的各类杂志中,最多的是《花火》《爱格言情》《紫色年华》(AB版)、《最小说》《武侠故事》《时代影视》、明星写真等。学生阅读这类书刊,我们能期待他们有多少收获呢?真正有点思想性、人文性或关注时事的文字,则被收在“作文素材”类期刊中,当作作文考试中的“佛脚”和得分的点缀。

“思想”这东西——要么没有,要么成了快餐。这是事实。记得《名作欣赏》杂志曾推出“中学阅读版”,我还与当时的负责人续小强先生(现任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交流过。该刊“思想阅读”栏目的选文品味很高,有點像《博览群书》的风格,例如第5期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话题。这样的模式,如果能做下去是很好的,不过他说“后半年中学阅读版可能不做了”,我感到很遗憾。好不容易在中学阅读领域闯出这么一方新天地,为什么轻言放弃?他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现实太无奈。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精神快速转变的世界。许知远在《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序言中说:“在全球范围内,这都是一个物质战胜精神、群体压倒个人、快感凌驾于深思、整体破裂为碎片的时代。”整个世界仿佛都变得莫衷一是了。在娱乐化、物质化、快餐化的当下,我们除了迎合中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阅读兴趣之外,可做的是不是还有很多?

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阅读中成熟。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拓展视野,还得能活跃思维。中学生缺少的不是“你侬我侬”和文采藻饰,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关注世界的眼光和关怀人性的胸怀。这个年龄的学生喜欢物质奢华、唯美浪漫,其实无可厚非,但青春更该是多色彩的。如果“00后”的一代人只是吮吸《小时代》《最漫画》之类的文字长大的话,我觉得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问题不只出在高校,而是基础教育阶段本身就少有作为,从“幼稚园中学”里走出的中学生,当然还是“幼稚园大学”里的大学生。

这里还可以提出更具体的建议:在杂志中设计一个思想性较强的栏目,比如“我思我在”或“视界”,收录经典文章或锐利的实事批评(杂文)。这些栏目是开拓视野和敞开胸怀的地方,我们的学生不应只会向隅而泣,他们更要振翅翱翔,坐在历史、时代的坐标上沉思。关于此类栏目,许多前辈已经做出了榜样,比如《新语文读本》(高中卷,钱理群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青春读书课》(修订本,严凌君主编,海天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成长》杂志,视角很独到。而像《书城》《博览群书》《南方人物周刊》《杂文选刊》等就不用多举了。

以上所述,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我清醒地知道,对于一本中学生杂志,不能期待它负载太多太重,或者成为杂志中的“刀锋战士”。尽管如此,一本有思想力的学生杂志的意义不容低估,它不是《新青年》,但可以从中“诞生”出一辈辈有为的“新青年”。

(作者单位:山东邹平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栏目中学生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关于栏目的要求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栏目主持人语
谈独立思考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