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2022-05-30权国红李蒙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手术室

权国红 李蒙蒙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1-0076-04

在临床诊疗中,手术室是实施手术与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长、存在一定风险等特点,接受手术的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且术后患者需卧床休养,易出现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护理服务不能有效调节患者负面情绪,服务内容与患者需求不匹配,易使患者产生不满,影响护患关系的构建。

优质护理措施旨在依据患者的诊疗实际,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如饮食上、心理上提供干预措施,满足与患者实际相符的多种需求,使患者在围术期获得更舒适的体验,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就此,为探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提升效果,协助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本文于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120例手术患者为样本,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男/女=32/28,年龄(51.3±2.6)岁,普外科患者15例,妇产科患者10例,泌尿外科患者12例,胸外科患者12例,骨外科患者11例。观察组60例,男/女=31/29,年龄(51.7±2.5)岁,普外科患者14例,妇产科患者9例,泌尿外科患者13例,胸外科患者12例,骨外科患者1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数据比较具有可性(P>o.os)。

纳入标准:(1)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包括剖宫产、子宫切除、关节置换等;(2)患者年龄大于18岁;(3)手术成功且住院的患者;(4)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精神障碍;(2)患者生存周期不足三个月;(3)患者依从性较差;(4)患者患有严重认知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对患者一般生命指标的实时监测;将手术前后有关注意事项宣教给患者及其照顾者;指导照顾者掌握对患者体位及切口的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1)构建优质护理工作小组,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組建优质护理工作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统筹安排护理人员参与优质护理培训,使护理人员树立优质护理意识,明确优质护理操作方法与要点,掌握护患交流技巧。定期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会议,总结优质护理工作经验,分析优质护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措施,持续改进优质护理工作。(2)术前护理。①健康宣教,通过图文视频等直观方式,向患者介绍病情特点、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室及医师基本状况,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一定了解,避免患者因未知出现焦虑情绪。②心理护理,与患者面对面交谈,并在过程中循循诱导,使患者能够倾诉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从而找到其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针对性疏导,减轻患者术前压力,提高患者依从性。③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时间要求等,并做好手术部位的皮肤护理,清洁患者手术部位皮肤,避免污染。(3)术中护理。①术中准备,按照规范摆放手术室的手术物品,根据手术部位、手术要求及患者舒适度,摆放好手术体位。②对患者手术需要暴露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使用毛毯进行覆盖、保温,并调节手术室温湿度,患者入室时先将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调节管控在60%~70%,实施麻醉或皮肤消毒时,将室温控制到25℃~28℃,使用37℃灌注液来保持患者术中体温的正常,防止术中患者体温降低,减小术中寒战发生率,有效辅助采用加温装置,例如电热毯、压力气体加温盖被等,避免患者因低温出现应激反应。③规范手术操作,按照手术室操作规程辅助医生完成操作,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安排护理人员在手术期间全程陪护,实时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后立即告知手术医生。(4)术后护理。①药物护理,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要求患者规范服药方式与服药剂量。②体位护理,全麻未清醒时,采用平卧位,将患者头转移至一侧,预防患者呕吐误吸;脊柱或臀部手术患者,采用俯卧或仰卧位;颅脑手术患者采用斜坡卧位,头部抬高15°~30°;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低半坐卧位;并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③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结果,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与充足的睡眠。④病情观测,定期观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切口状况,评估患者病情。⑤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进食时间、饮食要点,为患者提供科学食谱。⑥康复护理,根据患者恢复状况,为患者制定功能锻炼方法,组织患者实施踝关节屈伸、坐床、深呼吸等主动、被动运动。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出血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2)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SF-36)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项目共八项,每项满分为100分,得分高低与生活质量好坏呈正相关。

(3)满意度反馈,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就本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反馈情况进行评估,调查表总分100分,低于60分代表不满意,介于60~85分代表比较满意,高于85分代表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手术室治疗流程复杂,注意事项较多,基于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外科手术与多种放射性介入式检查治疗等专业植入物的使用也变得愈渐普遍,各专业、各种类开放式、侵入式操作也愈来愈多,且其量甚至已经超出医疗领域的一半之多。手术室作为承担着外科患者各种手术类型、介入检查、治疗与急症抢救的关键场所,亦时医院重点的高危科室,其运营管理良好与否,直接关乎到整个外科系统的多个科室。尤其是近些年在医疗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新型医疗器械设备在临床不断应用的境况下,手术室服务对象早已经不再仅限于是外科病人这么简单了,很多内科患者也慢慢成为手术室工作服务的新群体。除此之外,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强劲的硬件设施与软件人才队伍支持,也都需要有一个良好、完善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其高质量、安全的运行。术中患者病情复杂又多变,诸多紧急抢救都是隨时随地出现的,这也给手术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可见,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服务对象的性命安危。常规护理未覆盖手术室诊疗的各个方面,使患者对护理服务产生不满。

基于目前医患矛盾的日趋升温,医院护理工作者服务态度较差成为直接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一大原因。一些护理工作者只将重点放在对自己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和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而对于服务重视程度的提高,也让医院各层级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意识到常规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优质护理理念,自2010年卫生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各大医院都在不断完善自身临床护理工作、改革护理工作,逐渐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究其根本来看,优质护理服务囊括了对护士基础素质、行为、技能以及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护士对于患者是秉承着一种怎样的服务态度、拥有怎样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抱有怎样的工作责任心、实施各种护理技术的操作程度等等,在理念的指导下完成护理工作、完成护理工作目标。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指导,也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优质护理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前提,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结合患者围术期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通过术前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术中规范准备与操作、术后全方位护理,使患者在围术期受到全面、舒适的护理体验,促进患者恢复。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低体温或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寒战以及麻醉苏醒延迟等,会带给患者程度各不相同的危害与损伤,手术患者会受到室内环境、麻醉药物使用、肢体暴露等因素影响造成产热量减少与散热增加,发生术中低体温,而护士在术中低体温预防工作者起到重要作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围术期通过护士积极对患者低体温的预防,可充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在术后定期观测患者病情,规范药物护理,可及时发现感染、出血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避免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协助患者家属定期更换体位,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术前实施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基本认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在术中规范操作,优化患者手术体验;在术后,提供药物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服务,避免患者受不良情绪、病痛的折磨。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全方位护理,可使患者在围术期舒心、放心,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获得更优质的护理体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护理满意度中包含了患者对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评价,是患者所期望理想的护理与实际接受的护理之间的符合度,是护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亦是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客观性依据,传统意义上来说,护理质量时要从专业角度加以定义、进行评估的,但是作为护理者与被护理者之间的桥梁一患者的观点,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就现阶段而言,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满足患者需求,因此,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结果与孙军研究结果一致,手术室优质护理可通过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基础护理与术后护理,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全面性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效果,可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