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考察
2022-05-30肖光伟冯小燕
肖光伟 冯小燕
社会治理是一种导致公共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的治理模式,是衡量一个政党、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制定和实施决策的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中央苏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在反“围剿”的残酷战争环境下巩固和发展苏维埃进行有益探索,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组织机构、动员模式等,充分发挥其在战争动员和苏维埃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构建集中统一、民主廉洁的政权体系
中央苏区由于多数地方为偏远山区而深受土豪强绅和宗族势力的影响,加之常年的军阀混战窜入的散兵游勇和随着北伐进入的滇系军阀的结合,给地方政治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冲击,人们生活在动荡和不安之中。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国民党通过“武力”分共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只有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的垂直领导体系,推动民主廉洁政府的构建,才能为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开展提供政治保障。
首先,建立完善的政权组织以保证政令的实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设置了外交、军事、劳动、土地、财政、教育、内务、司法、工农检察等人民委员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后又增设国民经济部、粮食部、中央临时最高法庭、中央审计委员会等,对中央行政进行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央苏区所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5省设立了对应部门、分局、委员会等,县、区一级政权与省级政权机构设置大体相同。乡、市苏维埃作为基层组织则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设立经常的或临时的专门委员会来负责具体工作,见于当时报刊记载的有擴大红军、优待红军、慰劳红军、赤色戒严、防空防毒、没收征发、国有财产、农业税征收、公债发行、开荒、山林、水利、土地登记、查田、教育、卫生、桥路、粮食、备荒、户口、义务劳动、运输、选举、工农检察等各种委员会。从上至下集中统一的垂直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利于政务的高效运转。
其次,让工农群众直接参与到政权管理中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国家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1]P6,各级苏维埃代表均由选举产生,年满16岁的苏维埃共和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级工农兵(苏维埃)代表由以产业工人的工厂和手工业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所居住的区域为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参加城市或乡村苏维埃各种组织和委员会中的工作,按期向其选举人作报告。各级代表大会闭幕后,由代表大会选举的执行委员会执行权力,对各级代表大会负责。各项法律、法规、条令,由代表大会根据工农利益制定和颁布,一切重大问题根据民意讨论决定,真正代表工农民众的意见和利益,真正做到让工农自己行使国家权力。
最后,构建廉洁的政府。中央政府颁布《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计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国库暂行条例》等一系列制度,预防和惩治国家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在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下还设立控告局、突击队、轻骑队等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各级苏维埃政府,检举贪污、腐化、怠工等现象。同时,在红色报刊上曝光苏维埃机关或国家经济组织中的官僚主义、贪污、浪费、腐化、消极怠工、破坏生产、阻碍与故意歪曲党和政府的正确政策执行等行为,发动广大群众进行监督,比如在《红色中华》上公开胜利县钟学湘、钟铁青、朱伟葵、李华艳、钟圣谅等5人贪污公款、公开贩卖鸦片案,中央总务厅管理处科员左祥云偷盗贪污案,王益哉浪费公款案,于都县苏主席熊仙璧贪污公款、拿公款做生意的行为等,在《斗争》上公开宁化官坑乡苏主席欺骗红军赚钱、卢门区水井乡合作社办事人吃光三百多元本钱的行为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发动群众监督为构建廉洁政府奠定了基础。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集中资源支援战争
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中央苏区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模式无法维持,呈现出生产破败、百业萧条的景象。中国共产党抓住中央苏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和革命战争的实际需要,采取了诸多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以集中资源支援前线的反“围剿”战争,探索出战争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一是稳固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军民的生存,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稳定。中央苏区党和政府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多次号召和组织军民兴修水利、疏通沟渠、平整道路、植树造林等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为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多次组织常委会研究和讨论春耕问题,决定利用备耕农闲季节在全苏区发动群众开展春耕备耕运动,同时从耕牛、种子、人力等方面入手解决春耕面临的实际问题,实行跨地区的耕牛互助和粮食调剂政策,争取做到粮食在苏区“自流通”。中央苏区还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和路桥沟渠的建设,在全苏区掀起广植树木和修桥修路的高潮。
二是大力发展合作社。中央苏区的合作社主要有三种形式: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是为了组织生产而成立的合作社,自愿参加,劳工互补,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力、生产工具、畜力等问题。消费合作社是为了民生需求而成立的合作社,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活物资的供应、流通等问题。信用合作社主要是为了满足资金周转和帮助生产事业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苏区的合作社发展迅速,据《红色中华》记载,截至1933年2月,江西、福建两省17个县各种合作社(消费、粮食、生产、信用合作社)共有1424个,股金315300元,其中粮食合作社发展尤为迅速,社员数从457增长到852个,股金更是从94894元增长至162164元。[2]同时,合作社的模式还拓展到对外贸易领域,中央苏区通过在各级政权中设置国民经济部门和对外贸易机构,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贸易,向外输出农产品、钨砂,对内输入食盐、布匹、药材、香烟、火柴和电池等紧缺物资,发给各类合作社经营,解决苏区物质流通问题,打破敌人经济封锁。
三是改革税收政策。中央苏区废除了过去地方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强加在农民身上的一切苛捐杂税,通过降低农民负担和实行累进税收制度实现了财政资源的扩充和集中。1930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的《苏维埃土地法》明确了累进制的土地税征收标准,除免征外,税收比率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八点五不等。[5]P418-41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规定征收税率为百分之一至十六点五,富农从二担起递次抽收百分之一以上。[1]P29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农业税收设置上,体现出“损富益贫”原则。为促进根据地生产,苏维埃还鼓励垦荒,凡开垦荒地达到要求的,还可申请免税三年。
四是实行节约经济。为了节省经费支援战争,中央苏区时期采取了节约经济的基本财政措施。中央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八号要求,苏区所有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以“严控经费开支”为根本遵循。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更明确指出,“节省每个铜片为着战争与革命事业”,“财政的使用,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2]1933年11月,中央政府机关发动节省运动,要求工作人员:每天每人节省一个铜板;不进馆子,不吃小食;节省办公费百分之三十;设立节省箱;食堂自建菜园;开展反对一切浪费、贪污、官僚主义的斗争;组织节省竞赛;食堂节省四个伙夫,每日节省四百斤煤、一斤四两煤油,实现每日节省三十万元。
三、提升群众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它的治理主体和客体都是工农革命群众。通过提升群众文化水平、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可以使各项事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识字读报运动、创办红色报刊、鼓励文艺创作、兴办文化事业等方式开展了覆盖全面、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社会治理的实际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广泛开展识字读报运动。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苏区大力开展识字读报运动,通过各级苏维埃政府创办夜校、半日制学校、业余补习班和识字班、识字组、俱乐部、列宁室等學习教育机构,在村头路口、街头巷尾设立识字牌、报刊栏,构建起一个覆盖全苏区的识字读报运动网络。据《红色中华》刊登的《苏区教育的发展》一文统计,中央苏区的江西、福建、粤赣、瑞京等地共建立了1970个俱乐部,固定的会员人数达到93000余人。识字读报运动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大力推广,以及各级教育和宣传部门的通力合作,全社会出现在农村边劳动边学习、在工厂边生产边学习、在红军队伍边行军边学习的热潮。据兴国县1933年底统计,全县建立乡识字运动总会130个,村识字运动分会561个,识字小组3387个,参加识字小组的组员达到22519人,全县35岁以下不识字的男女青年差不多都上了夜校。随着识字读报运动的开展,红色报刊发行量随之猛增。据统计,中央苏区有大小报纸140余种,其中《红色中华》单日发行量从3000份增至40000份,《青年实话》发行28000份,《斗争》27100份,《红星》17300份。[4]P127
二是出版各种红色报刊。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及所属各机构、中央政府及所属各部门、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群团组织、省级机关团体、特委机关团体、县级机关团体等都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例如,党中央及所属机构创办了《布尔什维克》《战斗》《每周宣传纲要》《实话》《党的建设》《斗争》等,中央政府一级及直属机构创办了《红色中华》《苏维埃文化》《突击》《工农报》《教育通讯》《春耕运动画报》《选举运动周报》《赤邮通讯》等,中国工农红军及其下属方面军、军团、军、师、团等单位创办了《红星报》《红军报》《战士》《政治工作》《革命与战争》《党的工作》《战士副刊》《挺进》《火线》《红色战线》等,中央群团组织创办了《青年实话》《苏区工人》《少年先锋》《反帝战线》《战斗》《时刻准备着》等,省级机关团体创办了《省委通讯》《红的江西》《司法汇刊》《江西工人》《烈火》《红色闽赣》等,特委机关团体创办了《团内生活》《赣南红旗》《东河通讯》《闽西列宁青年》《红色闽北》等,县级机关团体创办了《红潮》《支部生活》《赤报》《瑞金红旗》《赣东战线》《宁都实话》《永定红旗》《赤塔周刊》等等。
红色报刊的出版形式灵活多样,除了按照固定日期、固定版式出版的正刊以外,还有增刊、特刊、副刊、专刊等多种形式,比如《红色中华》在二七、三八、五一、五卅、八一等重要日期都曾出版专门的纪念刊。其刊登的内容更是无所不包,比如《斗争》主要刊登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及政治任务,《红色中华》及江西省苏的《红的江西》、福建省苏的《红色福建》、闽赣省苏的《红色闽赣》等主要刊登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及社会新闻,中央军委的《通讯》、军委总政的《红军报》以及红军总政主办的《红星报》等主要刊登反“围剿”斗争前线新闻及后方拥军优属、节省助战、扩大红军等消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创办的《青年实话》、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局创办的《苏区工人》、苏区少先队中央总队部主办的《少年先锋》等主要刊登本系统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的实际情况及青年群众的生活面貌,等等。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报刊的通讯与发行工作。1933年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联合少共中央局、全总苏区执行局发出《特别通知》,指出通讯员的五大职责为:第一,负责搜集各种实际工作材料与消息(比如战争胜利、扩大红军、揭发官僚主义、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等等);第二,经常把搜得的材料消息做成通讯稿寄来;第三,组织与教育在他领导下的工农通讯员,发展通讯网到下层群众中去;第四,帮助报纸的推销,建立代派处与推销处;第五,建立读报小组,争取广大的读者。这就要求通讯员一人分饰多种角色,不但要提供各种新闻消息,还要承担发展通讯网、推销报刊、宣传和解释报刊的工作。对于报刊的发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通讯网的基础上成立发行网,由中央总发行部统一负责推销派发,省与县一级设立发行分所或由书店代理销售,基层设有发行点、代售处和推销处,田间街头则成立叫卖队。
三是鼓励文艺创作。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央工农剧社,专门负责戏剧、舞蹈、歌曲等的创作和演出。中央工农剧社创作上演了《我——红军!》《出卖华北》《蹂躏》《无论如何要胜利》《谁的罪恶》《武装保护秋收》等话剧,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除此之外,各级机构也纷纷投入戏剧的创作中来。据《红色中华》记载,红一方面军在乐安举行的营级以上干部同乐会上,一军团创作表演了《工作在箱子里》,三军团创作表演了《东洋人照相》,总直属队创作表演了《滚出去》等新剧,点燃了官兵和地方群众杀敌决胜的情绪。除了戏剧创作,还有结合民间舞曲改编的歌舞,比如《纪念列宁歌》《上前线歌》《拥护全苏大会歌》《来哩朱德毛泽东》《查田歌》《国际歌舞》《马刀舞》《村女舞》等,结合了兴国、闽西的山歌小调和农民劳作节奏,朗朗上口或节奏明快,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群众创作的热情不断高涨,《红色中华》专门开辟“文学工场”专栏刊登群众创作的小说、戏剧、诗歌、生活和战斗短片等,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兴办各类文化事业。中央苏区时期,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也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图书馆主要分为公共图书馆、机关学校图书馆和农村俱乐部图书室三类。1932年,中央图书馆在瑞金叶坪建成。机关学校图书馆主要向本单位开放,主要汇集的是一些专业书籍。俱乐部图书室则大小不一,主要配置了当时出版发行的一些报纸杂志,比如《斗争》《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苏区工人》等,有点像现在的报刊阅览室。博物馆事业也在逐渐起步,比如1931年“一苏大会”召开期间的红军战利品征集和展览,1934年“二苏大会”召开期间开放展出的中央革命博物馆在瑞金东郊落成。虽然中央苏区的公共文化事业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但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非常重视这个工作,常常关注图书馆、博物馆的资料和文物的征集工作。
中央苏区的社会治理涵盖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诞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构建了集中统一、民主廉洁的政权体系,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不同于旧式政权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以挽救中国、造福人民为目的,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对于新时期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依然可以提供很多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2]毛澤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N].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1934-01-26.
[3]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图书馆视角下的红色报刊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编号:19TQ02),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社会治理实践为例”(编号:21YB03)。
[作者简介]肖光伟(1982—),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图书资料、中共党史;冯小燕(1986—),女,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责任编辑 /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