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引思”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2-05-30朱娟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5期
关键词:墨梅让学引思韵律

朱娟

“让学引思”基于儿童本位主张提出,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理念的实践思路。“让学引思”教学实践策略的落实,需要讲究“让”和“引”的艺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思考、探索与经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启发、点拨与情感激励。

在小学中段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让学引思”理念,实施有艺术的“让”和“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巧妙启发、鼓舞、唤醒,引领学生进入传统文化的天地,发现古诗词的魅力。

一、让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朗读

古诗词之美在于音韵,它讲究韵律、平仄,乐感极强。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是非常重要的。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古诗的韵律和平仄,也能逐步理解字词含义和古诗词表现的中心思想,甚至可以勾勒出古诗词刻画的情境。所以,准确、有节奏的诵读就成了学习古诗词的首要任务,教师要让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如自主朗读、有节奏读、默读、配乐读等。

例如,《墨梅》是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一首七言绝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教学这样一首简单的写景小诗时,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反复朗诵的方法,深化学生对《墨梅》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美。配合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声调此起彼伏。诗人借墨梅自喻,抒情言志,一枝墨梅便是一段传奇人生。通过分节奏朗读,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韵律美,品读了诗情画意,提升了审美素养。

二、巧妙提问引导,引学生创新思考

真正的学习需要学生真正地思考,包括自主思考、创新思考。缺少思考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也是低效的。教师要实施“引”的艺术,巧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创新思考,针对问题发散思考、开拓思维,创造性地运用创意解决问题。实施“引”的艺术,促进创新思考,能引导学生自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清平乐·村居》教学伊始,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插图并提问:“从插图中,你们能看到什么?可以大胆说说看到的事物、人物和场景哦!”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欣赏插图,大胆观察、想象和回答问题,说出了青草、茅檐、莲蓬等自然风景,老妇人、小孩子等人物以及安然自乐的乡村生活场景。随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大家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首词中描绘的场景吗?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感受呢?古词与古诗有什么区别?”这种递进式提问,能引导学生迁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适时答疑解惑,助学生解决难题

教师的教学观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在新课堂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和身份,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启发者。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适时巧妙地点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例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巧妙启发,提示:“这首诗描绘了几种事物?大家能形容诗中描绘的篱、径、树、儿童、蝴蝶、菜花的形象吗?”学生经过认真研读,填入相应的形容词。接着教师再与学生玩对应的游戏,教师说出诗意,学生说出对应的诗句。之后,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出古诗中描绘的美好景象。

四、提供表达机会,让学生创造展示

陶行知“六大解放”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嘴巴,让儿童想表达,敢于表达。

在“让学引思”的理念下,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嘴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交流。学生处于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多表达、多交流,具体方式有语言、绘画、写读后感、舞蹈、仿写古诗词等。

例如,教学《塞下曲》时,教师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学习这首古诗后的收获。学生自主选择表达的方式,有的学生画出将军杀敌气势磅礴的场景,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塞下曲》的故事,有的學生仿写了古诗:“月黑风高夜,拉弓对敌军”……教师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创新思考,也发展了学生的表现力。

总之,教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践行“让学引思”的理念,巧妙地让学生朗读、思考、表达,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传递出的文化与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墨梅让学引思韵律
贺泽海作品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录元·王冕《墨梅》(草书)
三岁孙女回家,毁我书作,不怒反喜,因成四句
韵律之美——小黄村
《王冕 墨梅白梅》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