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中,五个“W”也必不可少
2022-05-30管家琪
管家琪
大家都说创作童话需要想象,其实,做很多事都需要想象。想想看,那些“创意料理”是怎么来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好用的产品,研发时的灵感不也都是异想天开?即使是科学,也要先有“大胆的假设”,再进行“小心的求证”,而“大胆的假设”往往就充满了奇思妙想,在尚未证实之前说出来,甚至会被周围的人视为胡言乱语,不是吗?
童话需要想象,这是不用多说的。与小说相比,小说是基于真实生活的想象,童话的想象则是建立在纯粹的幻想之上,像《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所言:“要建立一个第二世界。”要如何建立?这可以从多方面来谈。
首先,既然是故事,写童话当然也要注意五个“W”: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方说,一个男孩因为不愿意长大而跑到永无岛(或称梦幻岛),这是《彼得·潘》的故事;一个女孩为了追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这是《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故事;一对被遗弃在森林里的兄妹,为了回家,误入一栋女巫的屋子,这是《格林童话》中《糖果屋》的故事;还有一对兄妹,为了寻找幸福一路追寻,这是《青鸟》的故事;又或者,主人翁为了寻宝而踏上冒险之路,这样的故事就太多太多了。
只要有人,就会有故事。所以,在玩“故事接龙”时,有一个很好用的技巧,就是在眼看故事已经很难往下编的时候,只要加入一个人物就好办了,新的人物自然会带来新的情节。
一般来说,伴随着主人翁的行动,故事会自然而然向前推动。如果主人翁停下来跟某一个人高谈阔论,或者总是自言自语、大发感慨,那无异于把情节按下了暂停键。比如科普作品,如果一直让两个人物什么也不做,就只是一唱一和不断解释种种科学概念,形同上课,那恐怕只会让读者看得猛打瞌睡。
除了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主人翁要做什么事之外,还必然要有做事的动机。这个动机,就是“Why”。有的动机从表面上一看就知道;有的动机则处在主人翁较深的心理层次,一开始不是那么明显,但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慢慢揭露。
如果要让主人翁去做一件难度比较大的事,那就更要给出一个很好的理由,让主人翁拥有一个强烈的动机。比如说,一个母亲想要从死神手中救回孩子(安徒生《母亲的故事》)。
不过,我觉得在童话故事的创作中,时间(When)这个要素格外重要,因为这涉及童话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童话感”。
大家不妨想想看:为什么很多童话故事,一开始总是要说“从前”,或是“很久以前”呢?“从前”“很久以前”意味着这个故事绝对不是发生在“现在”,这就是要带着读者迅速脫离“现在”这个时空,以最快的速度营造出童话感。
当然,并不是说凡是童话就一定得用“从前”或“很久以前”来做开头,重点是大家要谨记时间是营造童话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一篇设定为发生在古代或异世界的童话故事,里头却充斥着现代流行用语,读起来就会让人觉得很不协调,就是因为这些现代流行用语严重破坏了童话感,一下子就把读者拉回到现实。
人物所说的话(也就是对白)如果太过写实,也会大大破坏童话感。童话讲究拟人化,但拟人化是一把双刃剑。动植物、无生命的物品、虚构的精灵等角色,能够说人话、拥有人类的感知、展现人类的行为举止,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这就是拟人化。然而,如果没有把握好分寸,拟人化过了头,读起来就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比如我在做征文比赛的评审时,曾经看过一篇作品,里面的动物角色非常了解联合国《世界环境公约》,熟悉到可以引经据典、张口就来,这就实在是太过分啦!因为这恐怕是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这样的拟人化,就会明显地破坏童话感。
此外,营造童话感还需要大量的细节。在《魔戒》中,身为语言学家的托尔金甚至为精灵族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精灵语,单词、句型、语法一应俱全,其细腻程度简直“令人发指”。营造童话感就需要这些大量的细节,只是让动物开口说人话,还远远不够。
有了饱满的想象、新颖的点子,还要有能力来驾驭它们,也就是要注重童话的逻辑性,要能放,也要能收。优秀的童话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这个逻辑,也可以视为“设定”,不需要多复杂,但一定要有,如此故事情节才能自然而然地发展,收尾时能让人产生顺理成章之感,而不是应付式地用“原来只是一场梦”来收尾。
比如说,《丑小鸭》的逻辑在于一个天鹅蛋出现在鸭棚里,《灰姑娘》的逻辑在于魔法是有时间限制的,等等。总之,写作本来就必须兼顾理性与感性,而基本要求就是至少要能把一个故事讲清楚,五个“W”都要有,一个也不能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