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分析

2022-05-30张雪梅

高考·中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地理

张雪梅

摘 要:新时期,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学科大概念。大概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结构化,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本文通过简析大概念及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概述,分析高中地理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并以“河流地貌”为例,提出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以发挥大概念优势,实现多学科资源整合,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地理;跨学科资源整合;“河流地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关乎学生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的提升[1]。大概念是相对小概念而言的,能够有效联结学科核心内容、单元教学任务,并通过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优化课程结构、反映学科本质,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脱离的困境,有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河流地貌”是地球表面在河流的搬运、侵蚀和堆积等作用下形成的河流侵蚀或堆积地貌,与物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在大概念引领下高中地理完成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既能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又能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掌握“河流地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效能。

一、大概念及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概述

大概念又称主要概念、核心概念。学科大概念是以学科核心内容为主,结合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核心教学任务,进而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反映学科本质,引導学生掌握学科关键思想和主要技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具有相对稳定性、共识性、统领性等特点,能够有效整合碎片化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框架体系,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引导学生从浅表层学习转变为深层次学习,能够满足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需要[2]。

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是深入挖掘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整合多学科课程资源,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构建源于学生实践经验的教学情境,并着重应用启发式、主题式、情境式等教学模式,“抓”住学生注意力,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能动性,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法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高中地理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

(一)跨学科之文学课程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信息和语言的工具,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学者通过文字描述的形式记录了大量地理事象。

以语文课程为例,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巴山”泛指重庆一带的山,“夜雨涨秋池”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巴山”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点,这就使地理学与文学具有共通性。另外,在文学发展中,文学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表达手法的应用,使众多学者在描述地理事象时融入了自身情感,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既是对岳阳地形地势的描写,又饱含作者对大好河山的赞美,而地理学与文学的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构建。

(二)跨学科之历史课程

以地理学科为例,《课标》指出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动态形成的人地观念,而历史发展过程是指很长的一段时间,即“河流地貌”的形成具有时间属性,区域认知也是建立在区域长时间发展的基础上。历史学中描述的历史发展规律同样具有时间属性,旨在帮助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由此可见,地理学与历史学在时间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可适用于大概念引领下的跨学科教学体系。如在讲解“凸岸堆积”原理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星堆文化遗址分布于河流南岸的原因,以加深学生对“河流地貌”变化特点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

(三)跨学科之理科课程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贯穿“河流地貌”发展变化全过程,而“河流地貌”的变化具有一定复杂性。以物理课程为例,在河流运动过程中,势必会伴随物质迁移运动,而这取决于物理学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即河流纵剖面的地势落差影响河流流速,而河流流速又影响“河流地貌”的形成,且同一时段不同时期的水位变化也会影响河段流量,造成“河流地貌”差异[3]。通常情况下,因水流作用和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山区或高原的河段上游,因水流侵蚀与河谷岩石相互作用的影响,多以河流侵蚀地貌为主,而位于平原地区的下游,因河谷宽阔平坦,便会因水流挟带大量物质而产生物质堆积现象,使河流以堆积地貌为主。

三、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

(一)结合育人目标,科学搭建教学体系

在《课标》提出的背景下,为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要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正确树立大概念理念,结合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育人目标,明确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既要构建单元教学体系,帮助学生串联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结构,又要深入挖掘“河流地貌”知识板块中蕴含的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与物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整合跨学科的地理教学资源,优化调整、丰富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河流地貌”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另外,大概念的知识层级包括抽象概括与迁移应用两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课堂能动性的发挥。在“河流地貌”教学中,教师要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主,合理应用启发问题、教学情境、探究活动、多元评价等教学模式,科学搭建地理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打破自身思维桎梏,串联众多小概念与单元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从浅表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4]。

(二)设置启发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活性

“河流地貌”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发生发展变化特点。在大概念背景下,为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树立跨学科意识,整合历史学等与地理学有内在关联的学科,还要明确当前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灵敏度不强的原因,并采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启发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紧跟教师讲解思路进行独立思考,以调动学生思维活性,增强学生记忆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以“河流的堆积地貌”为例,在学生按照导学案自主预习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冲积平原的图片,设置“冲积平原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不同地貌类型分别是如何形成的”等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完成资料阅读,明确冲积平原是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组成,之后再细化讲解三种平原的形成原因,既能通过结构化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框架,又能通过不同知识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构建教学情境,赋予知识情感色彩

新时期,为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注意力,增强思维活跃度,引导学生沉浸式地消化吸收、理解应用“河流地貌”相关知识,增强地理实践力,教师要立足学生特点,利用学生对“喀斯特地貌”的好奇心,发挥多媒体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优势,合理构建观光“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教学情境,并以“河流地貌”大概念为核心,有目的地融入物理学、文学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学科知识,同时赋予“河流地貌”独特的色彩,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第一,针对“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河流上游深而陡、下游淤积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贵州喀斯特山区河流的成因。如碳酸盐岩分布较广、性质不稳定,在上游河谷纵向坡度陡、河流流速快的影响下,便会因河水自身重力以及携带大量沙砾的能量向下冲蚀河床,而一旦在河床中遇到横向陡坡,便会形成瀑布,导致河流势能变化。水流随着下落而加速,会产生水花四散、涡动水流等物理现象,塑造出“喀斯特地貌”特點。第二,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称,重峦叠嶂、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使贵州河流蜿蜒曲折、瀑布成群。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配音展示河流图像,既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又能帮助学生明确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四)开展探究活动,丰富学生认知结构

在核心素养以及大概念背景下,为适应教育改革需求,地理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完善“河流地貌”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高质量地传递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帮助学生获得适应自身发展的地理知识与应用技能。在“河流地貌”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河水侵蚀地貌成因的理解,明确流水堆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教师要立足“河流地貌”的大概念,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亲身体验、合作探究中掌握、理解、应用地理知识。

第一,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一盒泥沙、一瓶水和一个槽型盒子,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好奇心,“抓”住学生注意力。第二,教师要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要求每一组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以及自身理解,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将泥沙倒入槽型盒子,将瓶中水慢慢倒入泥沙上,并认真观察泥沙的变化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随着流水的侵蚀,泥沙上低洼处小沟的物理形态变化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河流地貌”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增强主动探究意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冲刷作用。

(五)应用现代技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河流地貌”的成因较为复杂,为加强教学直观性,降低学生对“河流地貌”成因及变化特点的理解难度,教师要立足互联网时代,明确多媒体教学在跨学科资源查找、教学信息共享、内容动态展示等方面的优势,进而结合“河流地貌”内容,应用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单一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同时应用具体的案例分析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以“V型谷”为例,因真实地理事象具有复杂性,为帮助学生掌握“河流地貌”中的“V型谷”知识,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作为跨学科知识展示平台的重要性,并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发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实现对长江三峡的三维仿真模拟,引导学生在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探究海拔、坡度、起伏等“河流地貌”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5]。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个性需求而利用线上平台设置可自主选择的板块内容,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并发挥数据自动整合、分析等优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辩证认知能力。

(六)重视多元评价,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大概念以及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的教学理念都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避免学生因对知识掌握不牢而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在大概念的跨学科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应用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客观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身的教学效果,以发挥评价促教学优势,优化创新地理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第一,教师要重视表现性评价,既要把握学生对“河流地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又要明确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情感与态度,以科学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第二,学习具有动态性,为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动态关注、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第三,教师要发挥总结性评价在激发学生能动性、规范学生行为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科学制订学习计划,提升地理学习成效。

结束语

新时期,为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师要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结合新时期地理学科育人目标,正确树立大概念理念,明确地理学与物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应用跨学科思维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科学搭建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在统筹把控“河流地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通过设置启发问题、构建教学情境、开展探究活动等多种形式,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灵活性,丰富学生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推动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特点,合理应用现代技术优化地理知识呈现方式,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并重视开展多元评价,以发挥评价促教学效能,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金雪,李连慧.大概念理念下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5):127-130.

[2]魏胜华.指向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情境微课设计:以高中地理河流地貌为例[J].高考,2021(29):25-26.

[3]高影.基于大概念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1.

[4]郑芝杨.“研学后教”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育: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河流地貌”为例[J].地理教育,2019(S2):17-19.

[5]戴文斌,夏志芳,朱志刚.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河流地貌”为例[J].地理教学,2018(24):5-8,19.

猜你喜欢

大概念高中地理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