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现”与“再嵌”:纪录片《天工苏作》的“非遗”言说

2022-05-30杨永艳

电影评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苏作天工手工艺

由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市非遗办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天工苏作》记录了锦、核雕、苏式船点、苏绣等9门具有代表意义的苏州传统非遗工艺,从1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视角,讲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非遗手艺匠人历史,为观众呈现了“天工苏作”的精湛技艺。

苏作,也称“苏州式”,是江南手工技艺的象征典范。苏作经过历史的传承发展,在“精、细、雅、巧”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融入了文化审美与意象表达,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流派。2014年,苏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被评选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苏州非遗手工艺的生存、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整体生态仍相对脆弱。纪录片《天工苏作》向观众展现了纯正、地道的苏州韵味,再现非遗传承人“艺人一体”的融合特征,致敬了苏州手艺人“一生守一艺”的执着情怀。

一、场景再现:“传承和传播”语境下的空间塑造

传播与推介是开展非遗保护,营造良好非遗传承氛围的重要手段。创作者通过发挥电影艺术传播快、受众广等优势,提炼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元素,以符码形式对其进行视听改编,可以引导大众对非遗传承的困境进行思索。纪录片《天工苏作》将镜头对准正在消亡的非遗项目,在相对单一的叙事线索中塑造出开放、包容的非遗影像空间。

(一)视觉空间塑造:历史情景与真实场景

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理论”,意图让戏剧艺术与现实、历史紧密联系,借助抽象的文字符号构建超越现实的独立艺术世界。①间离效果是叙事的一部分,是对自然、现实内容的艺术化反映,能使观众产生良好的移情体验。[1]纪录片《天工苏作》再现了非遗手工藝的前世今生,讲述传承人与手艺的奇妙互动,在文化共识、艺术景观的层层嵌扣中不断解码;引领观众品鉴苏式船点、苏绣、缂丝、玉雕等具有丰富意蕴的手工艺,塑造出历史情景与真实场景相融合的视觉空间,使观众产生了跨越时空的认同感。例如,在讲述核雕艺术时,用明朝文学家魏学洢《核舟记》一文开篇,展示了核雕“精、细、巧”的艺术特征,诠释出苏作“以小见大”的审美偏好,使观众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艺术空间塑造:地域表达与生活叙事

纪录片《天工苏作》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创作者从生活层面捕捉、开掘文化内涵,集中彰显非遗手工艺的文化气息与美学特征,实现了地域表达与生活叙事的一体融合。[2]该片以苏州9项非遗传统手工艺瑰宝为叙事符号,采用轻松、现代的叙事范式,展示苏作蕴含的精工巧艺、雅绝气韵,书写出具有独特视觉美学的诗意空间,使观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苏作是地域文化符号,纪录片揭示了当地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思考,展现了苏州地区大众的文化习性与文化认同。从物理空间看,该片除了对非遗项目进行场景再现,还描绘了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生活状态。电影全程使用旁白辅助叙事,以“声画合一”的形式呈现传承人、馆藏展览和船点大师的精巧制作,以及运河沿岸风光。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日常场景生动还原了苏州地区的原生风貌。

(三)影像空间塑造:文化记录与想象叙事

纪录电影是社会生活艺术化的表现,也是与社会思潮直接相关的艺术形式。纪录片《天工苏作》拉近了非遗项目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将观看节目产生的间接体验转化为对非遗项目的直观认知与艺术品鉴。该片搭建了跨越时空的传承场景,使传统的工艺美学与现代的工艺美学在影像空间的演绎中碰撞、重逢,令观众对非遗项目的理解与认知进入“镜像模式”。纪录片深度刻画非遗手艺人的故事,回归非遗记录的原生态、本真态,进一步凸显了非遗传承面临的现实焦虑。

二、艺术再嵌:非遗故事书写

托尔斯泰认为“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其发端的。没有审美感受,艺术的创造和其他环节就很难形成。”①非遗纪录片是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天工苏作》在展现非遗手工艺传承演变历程的同时,讲述传承人与非遗手工艺之间的故事,使观众在非遗的历史传承中获得独特体验。

(一)叙事技巧:深化艺术嵌入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认为:“只有借着摄影,我们才能认识到无意识的视象,就如同心理分析使我们了解无意识的冲动。”②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者要增加叙事内容的故事性、戏剧性,以实现内容的创新转换。[3]纪录片《天工苏作》将旁白解说与纪实采访、故事讲述相融合,用镜头对准锦、核雕、苏式船点、苏绣等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非遗手工艺,坚持“讲好故事”的创作理念,直观解读出非遗传承面临的人文与现实困境,使观众产生了沉浸式的共情体验。

(二)叙事结构:全面展现“匠人匠心”

在“传承和传播”语境下,创作者要将非遗手工艺的朴素质感与传承人的精工细作相结合,进一步彰显纪实美学精神,使作品回归“直接电影”的艺术框架。[4]从纪录片《天工苏作》的整体叙事结构看,前半部分重点讲述苏作手艺人的技巧,后半部分则从传承角度展示了苏作面临的现实困境。该片集中呈现了桑蚕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等蕴含的匠心之巧、工艺之美,使观众对苏作的美学特征形成具象认知。纪录片还展示了苏作面临的传承困境与发展危机,片中,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认为灯彩制作主要面临“灯彩体量越来越大”“学艺较难”等困境,凸出了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现实冲突;特别是当汪筱文感慨道:“我还是想搏一搏,起码让孩子们看到真正的匠人是什么样子。”——生动传递出了苏州手艺人的“匠人匠心”。

(三)功能叙事:关注现实,散发人文关怀

英国纪录片学者布莱恩·温斯顿认为:“在现实变化多端的后现代世界里,只要保证叙事和见证人这两个根基不动摇,纪录片中任何表达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③非遗题材纪录电影往往以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为基础,将感知、想象、思维等功能相互交融,在平衡真与美、纪实与造型之间,书写关注现实、聚焦现实的非遗故事。[5]纪录片《天工苏作》从真人、真事的叙事角度还原了非遗手工艺的发展生态。片中,船点师傅为了表达对小孙女的爱,重拾搁置了八年的糕点手艺;而灯彩大师始终坚守“世界上的灯,只有两个:给人家的挂在外面,亮了还要灭,给自己的放在心里,始终亮在那儿。”这一人生信条展现出手工艺人的匠心情感。纪录片积极关注社会现实,散发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向观众展示了苏作传承的时代景象,提升了非遗苏作的社会关注度。

三、“传承和传播”语境下的文化表达

文化记录、艺术传播是非遗纪录电影的主要功能。纪录片《天工苏作》以宣传、保护和推广非遗手工艺为目标,采用戏剧化叙事模式,将解说词与视听画面有机融合,辅以多维的传播手段,呼唤了大众对非遗苏作的广泛关注。

(一)从“接受”到“参与”的主旨表达

美国学者列夫·曼诺维奇在《未来的影像》中提出了“信息美学”的概念,将资源共享、信息共建作为数字技术时代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④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信息美学既是平民美学,也是互联网美学的突出表现。[6]纪录片《天工苏作》用文化审美的创作理念来观照历史、观照非遗传承,用融合美学的眼光、真实记录的创作思维挖掘苏作承载的文化意义。在该片的传播过程中,观众通过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分享观影体验,彰显出影片蕴含的生活质感。纪录片细腻地讲述了人与技之间的关系,呼应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实现了从大众“接受”到“广泛参与”的主旨表达。

(二)从“传承”到“创造”的时代表达

作为书写非遗、讲述非遗的影像文献,纪录片《天工苏作》并未回避非遗项目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该片既向观众呈现了苏作的发展历程,也强调了“传艺的关键在于人”的叙事主旨。片中,“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香山帮”用精雕细磨的理念营造了苏州园林、明代皇陵等宏伟建筑。然而,该技艺传承者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整个营造过程没有图纸,已很难适应现代建筑环境。纪录片以“香山帮”代表性传承人薛林根一家为叙述点,讲述薛家三代人的传承历史。薛家年龄最小的薛东一代接受了现代设计教育,希望用现代设计理念和全新的审美来演绎非遗手工艺,而老一辈的薛家人则更愿意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实践证明,薛东以现代化理念及技术为基础,通過采用标准化流程,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充分保留了“香山帮”古建的特色,保障了施工品质,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探寻了科学、合理的生存之道。

(三)从观照现实到情感共鸣的表达升级

面对大众传媒语境,纪录电影通过诠释独特的记忆属性,在观照现实的基础上,实现了情感共鸣的表达升级。[7]纪录片《天工苏作》将镜头对准12位不同领域的非遗传人,展现了他们开放包容的创作视野、持之以恒的创新理念和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片中,在讲述“船点”技艺时,影片以苏帮菜制作技艺传承人董嘉荣的视角进行叙事,将苏式船点的传承发展历史与董嘉荣的个人生活相结合,实现了故事内容与叙事主旨的融合。苏式船点,是在船上食用的点心,早期仅在舟船上食用,随着大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船点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常见零食。在“精、细、雅、巧”的苏作艺术风格指引下,船点在师傅手中成了“艺术品”。董嘉荣作为苏式船点的头牌师傅,多次代表中国在国际大赛中夺得金奖,如今,他已“退出江湖”多年。当儿子与儿媳委婉提出要接孩子回去时,舍不得孙女的董嘉荣决定使用船点来展现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作为礼物。于是,他重拾搁置八年的手艺,当祖孙二人共同完成船点时,他们在精致的童话点心中收获了天伦之乐。影片采用“慢”叙事手法,设置简一的叙事“剧情”,完成了故事情节的叙事及“苏作见匠心”的主旨表达,实现了从观照现实到情感共鸣的表达升级。

结语

有序传承、合理创新是增强非遗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方式。纪录片《天工苏作》用影视语言从非遗传承中读取价值,讲述苏作的非遗魅力,塑造了凝聚共同记忆的叙事空间。面对“传承和传播”的叙事语境,非遗题材纪录电影的创作应以社会观察、纪实美学为基础,尽可能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①[德]贝尔托·布莱希特.戏剧小工具篇[M].张黎,丁扬忠,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①参见:[俄]托尔斯泰.艺术论[M].张昕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②参见:[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 李伟,郭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③参见:[英]布莱恩·温斯顿.纪录片:历史与理论[M].王迟,李莉,项冶,译.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

④参见:牛光夏.近十年中国院线纪录片的发展趋向(2011—2021年)[J].民族艺术研究,2022(02).

参考文献:

[1]李玥,张金尧.《雪花秘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银屏”投射[ J ].电影评介,2019(01):88-93.

[2]杜彬,彭慧媛.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 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2):96-104.

[3]王明,袁旭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态势及效用分析——以贵阳市非遗数据库建设为例[ J ].电影评介,2020(16):93-96.

[4]马伟华,张宇虹.视觉书写与动态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影像民族志运用[ J ].文化遗产,2021(03):40-47.

[5]谈国新,何琪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J ].理论月刊,2021(09):87-94.

[6]高忠严,关旭耀.从《寻找手艺》谈影像叙事对非遗的传承[ J ].电影评介,2021(03):90-93.

[7]聂洪涛,韩欣悦.数字化传播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与有效活用研究[ J ].广西社会科学,2021(05):149-154.

【作者简介】 杨永艳,女,湖北荆门人,海口经济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旅游英语、纪录片研究。

猜你喜欢

苏作天工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市委书记赴高新区 专题调研苏作文化工作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2016 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 部分获奖作品选登②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文雅精致 苏作天工
苏作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考
对“苏作”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基点与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