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临床专业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范超

职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生理学高职

范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生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2021级高职临床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2班、3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和教学效果,旨在比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临床专业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高职 临床专业 生理学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C0147)的研究成果。

生理学是高职临床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生理学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如药理学、内科学等课程的学习。对高职临床专业学生来说,生理学还是专升本、执业助理医师等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生理学课程教学对高职临床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生理学课程教学目前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模式,这种满堂灌的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均不佳。大多数学生只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并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介于纯粹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完全线上授课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是两者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又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一、学情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临床专业学情有如下特点:一是学生有一定的生理学知识储备,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二是学生学习习惯不佳,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三是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除了书本外,很大程度依赖于互联网。这些特点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成为可能。

二、线上平台的建立

学校的生理学线上课程资源为2019年立项、2020年认定的湖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经过不断完善,现有视频资源56个,其中理论知识点视频50个,实验知识点视频6个。理论视频涵盖生理学1~12章的所有重、难点内容,如心脏的泵血功能、尿生成的影响等;实验视频则是一些经典的生理学实驗,如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等。除视频资源外,平台还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件、选择题库、传统题库、案例分析题库等,以适应教学需要。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安排

生理学课程内容多而抽象,需要的课时较多(本科90学时),且要以解剖学为基础(本科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但学校临床专业生理学开课时间是第一学期,与解剖学同时开课,课时仅有6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故教师需根据解剖学教学进程及临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对学时分配和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

一是调整学时,如血液由4课时增加到5课时、血液循环由10课时减少到8课时等;二是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将生殖由自学改为授课,而感觉器官由授课改为自学;三是调整授课顺序,根据解剖学教学进程,将第4次课由血液循环调整为消化与吸收,血液循环放在第8次课讲授等。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学校生理学课程课时十分紧张,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对学情及实际教学资源的分析,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为可行。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模式为线上预习+线下教学+线上复习或拓展。

线上预习有两个目的:一是提前预习课堂教学相关内容;二是复习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解剖学知识。线上预习的时间为一周,在授课前一天截止,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视频任务、问卷、作业等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点,然后梳理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线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线下教学即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线上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无法理解的难点进行教学,并根据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等,让学生能充分内化吸收难点知识,攻破学习难关。

例如,在讲解心脏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由于课前学生已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分组竞赛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为3组,每组派5个人完成表格的内容,对优胜组的学生进行奖励。

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每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还能对3种不同心肌细胞的特点进行对比,加深印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采用此方式使教师对该内容的讲解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但学习效果却大大提升,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多出来的20分钟用于对心肌细胞生理特性中兴奋性的讲解,这是教学难点,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之前先给出一个早搏(期前收缩)的案例,提出问题“早搏(期前收缩)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与心肌的兴奋性有什么关系”,然后讲解心肌兴奋性的相关内容,最后留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案例。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且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一举多得,显著提高了生理学课程教学效果。

每次授课结束前5分钟,教师布置5~10个单选题,要求学生不翻书完成作业。

课后及时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学校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普遍不佳,需要教师督促,因而课后采用线上复习,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将易错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同时,对一些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其他优质教学资源,为其参加专升本考试、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验教学

生理学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这对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实验教学的模式为线上预习+线下实操+线上拓展。

实验教学前一天,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实验视频,督促学生完成预习,预习的目的是熟悉操作流程。在线下实验课上,教师不需要从头到尾讲解实验步骤,只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实验过程,突出强调易发生操作失误和导致实验失败的地方。而学生预习过视频后再进行实验操作,一般情况下用时少且成功率高。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理学的理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仅靠线下教学时间是无法达到这些目的的。因此,教师课后在学习通上发布实验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实验现象推出相关的生理学理论,并完成纸质的实验报告,可以让学生体会科研的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核

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最终需要通过考核来评价。学校临床专业生理学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成绩由40%的平时成绩(考勤5%+平时表现15%+作业10%+实验10%)和60%的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由线上+线下成绩共同构成,线上成绩可由学习通直接导出,线下成绩由各种评分表统计得出。期末考试成绩为线下教务处统一组织的纸质版试卷考试成绩。

四、效果评价

以學校2021级临床2班和3班为研究对象,2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实验组;3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对照组。通过数据分析软件SPSS 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两个班无论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还是综合成绩,均有统计学差异,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实验组除了在成绩方面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外,在学习积极性、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也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面有明显优势。课前学生已在线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翻转课堂、讨论等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形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实验组的课堂参与度、活跃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过,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线上预习和拓展应付了事,还有部分学生反映任务多、压力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丽,罗官莉,李萍,等.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科教导刊,2021(16).

[2]于洋,李垚,李伟红,等.混合式教学在生理学课程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35).

[3]朱海丽,丁洁琼,唐琼,等.基于“互联网+”的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

[4]徐岩,王茵.混合式教学在本科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16).

(作者单位: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生理学高职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