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员流动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要素

2022-05-30刘海莹

中国会展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外部性会展业吞吐量

刘海莹

国内疫情防控机制及市场环境也在逐步恢复中,会展市场从6月份陆续恢复,合肥、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也率先延长“核酸保质期”.......国际国内会展市场之所以能够复苏,关键在于人员能够自由出行,相比上半年出台的减税、补贴等政策效果,人员恢复有序自由流动对会展业复苏的作用更加立竿见影。先来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人口普查数据。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69.73%,这一增速反映出过去10年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南方省份人口增长较为明显,而北方人口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广东、浙江、江苏都成为吸引人口的大省份,流动人口分别为2962万、1619万、1031萬。

第二组,机场旅客吞吐量。2021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共有248个,完成旅客吞吐量90748.3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运输机场共有29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0.8%。

这两组数据背后,同样映射出会展业发展和人员流动关系。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21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2021年,广东以1540万平米的展览面积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展览面积首位,江苏和浙江分别为与第五位和第七位;而全国展览规模城市排名,基本同29个超千万人次旅客吞吐量机场排名相吻合。

由此可见,人员流动蕴含着经济活力,创造了经济和社会价值,也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要素。

会展业汇集众多利益相关方,会展活动主办方、参展商、观众和场馆方等直接参与方;会展活动对应产业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交通、物流、金融、广告、海关、检验检疫等城市综合协调方等等。会展业利益相关方需求释放,带动智力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文化流等等的跨区域流动,极大地推动了资源的交流和文化的互鉴、带动了产业转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城市经济带来时间外部性、空间外部性、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溢、知识扩散,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会展业成为受冲击较大的行业,远超旅游、经区、电影院、餐饮和酒店等其他人流聚焦的行业,同时,作为高端服务行业,对参会参展人员信息登录非常完善、会展活动人员可溯源性强、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到位,因此风险相对可控。希望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的会展活动,能够在下半年迎来美好盛夏。

猜你喜欢

外部性会展业吞吐量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