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主流纪录片形态小微化创新探析

2022-05-30徐莹姚争

电影评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国宝纪录片栏目

徐莹 姚争

2022年3月,笔者在撰写本文前,以“新主流纪录片”为关键词查询知网,只能搜索到两篇相关论文。它们分别是:《新主流纪录片创作的变与不变——4K超高清纪录片<澳门二十年>创作手记》(2020年)[1]和《新主流、新业态:2020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透视》(2021年)[2]。无论是以主题、篇名还是“篇关摘”进行查询,如果相关论文使用了“新主流纪录片”这样的词或概念而没有在其关键词中出现“新主流纪录片”的,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至少说明论文作者对于“新主流纪录片”只是用来随便装点门面而不是真正有所研究的。可见迄今为止,纪录片学术界开展的“新主流纪录片”研究既晚又少,比不上从1999年就开始,并且专门研究论文一直很多的“新主流电影”研究①。按照对于“主旋律纪录片”的一般理解和关于“主流纪录片是纪录片政治化的产物”[3]的经典观点来看,新主流纪录片应该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它的“新”主要体现在纪录片拍摄内容并非一定是“主旋律的”,也并非一定是“政治化的产物”,而是开始更多向历史人文、自然地理、非遗民俗、考古发现和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故事等方面拓展,同时不断创新栏目短纪录片、系列短纪录片等作品形态,不断探索作为“微电影”样式之一——短纪录片的“三段式叙事”等创作方法。本文主要从短纪录片——即其作品形态“小微化”及审美特征等方面来探析中国新主流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一、百姓故事与纪实性

作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产物,新主流纪录片受到“微时代”“微文化”影响的主要结果是其形态的小微化,其中经典的创新表现是央视比较自觉地大量创作小微化的栏目短纪录片。那些短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早于2009年“微博”在新浪微博正式上线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主流纪录片小微化即便不是与自觉地接受现代文艺碎片化地表现的理念相关,也应该是比较自觉而主动的创新选择。这个自觉创新选择的起始时间及起源形态,就是央视于1993年创设的大型电视栏目《东方时空》中的子栏目《生活空间》。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上海电视台1993年创设的《纪录片编辑室》和央视同年创办的《生活空间》都不容忽略。就中国新主流纪录片作品形态自觉进行小微化创新方面,《生活空间》及其10年之后更名为《百姓故事》的这两个子栏目是最早出现、也是最为集中的。在《生活空间》还没有更名为《百姓故事》的时候,这个子栏目的广告语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句广告语深得人心,影响很大,其实也道出了这个栏目短纪录片的创作原则。一方面,《生活空间》及后来的《百姓故事》都属于日播节目,不以庶民生活和百姓故事为对象,哪来这么丰富多彩的节目资源?另一方面,“《生活空向》制片人陈虻要求这个栏目应该服务于社会普通人,即普通老百姓,用有关评论家的说法,就是为老百姓立传,所以他提出要用亲人般的、朋友般的视角”[4]。这种短纪录片努力讲述百姓故事的创作理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所说“每个人都了不起”这句话的思想精神,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创作的诸如《我和我的祖国》那样的故事影片内容选择及结构形态选择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总之,内容的创新接地气、叙事角度的亲近感使得《生活空間》《百姓故事》这个栏目播放的短纪录片,不仅作品形态具有小微化的创新,而且创作理念及方法也有极大的创新,其对中国新主流纪录片的形成及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贡献。

2005年4月,央视开播单独设立的短纪录片栏目《纪实十分》,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每周一至周四晚上9:40分这个黄金时间段播出。除了时长上的同样小微化,其题材内容与《百姓故事》非常接近,也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相比较而言,正如其栏目名称以“纪实”开头一样,其中播出的短纪录片的纪实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尽管有些内容因为过于展现比较客观的过程纪实而接近社会新闻的深度报道(比如如何抢救落井小孩),但是其纪实性的加强,小人物故事特色和纪录片属性的总体保持,都使得中国新主流纪录片借助这些短纪录片的创新而发展,并且事实上为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后继续大量创作短纪录片和设立短纪录片栏目开了先河。以此来看,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共同推出的小短片《秘境之眼》,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影像的纪实性——它以短视频的方式和原生态的内容,把观众带入祖国东西南北中,于高山、密林、湿地等秘境中,使观众得以窥见各类珍稀动物的形容体态和活动状况。

从作为子栏目的《生活空间》到《百姓故事》,再到专门栏目的《纪实十分》及《微9》;从出手不凡的《故宫100》到引发更大范围观看热情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它们持续不断地提升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观看热情,在实现新主流纪录片小微化形态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非常可喜的融媒介传播现象。

二、栏目存续与故事性

也许是因为短纪录片的容量有限,一般单个作品难以有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作为作品形态小微化创新的中国新主流纪录片的一部分,短纪录片一般都以栏目化的方式存续,即一般都会开设专门栏目来保证自身存续并扩大自身传播影响力。

央视纪录频道固定栏目《微9》,时长6分钟,每天19:54—20:00播放,其播放的短纪录片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如果国宝会说话》为它鸣锣开道、一炮打响。单个来看,《微9》播出的短纪录片的容量都很小,影响有限,但是由于它们不仅是栏目化、系列化存续发展的,而且很多是富有新奇知识性的故事,对观众的吸引力比较强,传播效果一直较好。比如2021年末播出的系列短纪录片《古物天工》,其中有介绍古代《外来乐器》《通讯方式》《威力火器》《攻城器械》等,还有新近播出的《来,拍电影》等,都很有观赏性和吸引力。

《纪实十分》曾经播出一部名为《藏在心中七年的秘密》的短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讲述一位农民工女儿在深圳上学7年的故事。女孩父母亲的工作是在路边修自行车,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艰苦。父母亲每天起早摸黑干活,给女儿提供了基本可以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环境。比较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女孩学习成绩优秀,从不为自己父母亲社会地位低下而自卑。这一家人艰苦而幸福的小故事,对观众而言具有极大的正能量。观众从很不起眼的一家三口的7年生活中,看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老百姓是怎样通过奋斗争取生活幸福的。不言而喻,人们在诸如《藏在心中七年的秘密》这样的短纪录片中能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十分钟讲述一个真实故事,十分钟体验一份真实情感”这一广告语的思想精神,短纪录片同样具有一般所谓小人物、大历史的传播效果。这就是好故事的魅力,不在乎其是长片还是短片。

特别强调一下,央视栏目短纪录片内容所谓的故事性,首先是广义而泛化的,并非一定要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事,也完全可以讲述过去和现在乃至将来各种各样的事物及故事——包括很多知识性内容方面的事物及故事。这其实就是以讲故事方式来讲述相关知识,具有社教纪录片或科普纪录片的属性。其次,这些栏目短纪录片讲述故事的结构方式也很重要。由于篇幅短小,迫使创作者突破常规,比如即使是讲述人的故事,也不能按照传统情节剧讲究“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结构方式来进行,而是更多采用“开始、发展、结束”的三段式叙事方式来实现。这种简洁直接的叙事结构方式,具有学习继承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以只有三句的“三句体诗”(如刘邦《大风歌》)同样可以很好地抒发出四言绝句那种叙事情怀的效果。本文所谓的三段式叙事结构,具有或是将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合二为一的处理,或是将高潮部分和结局部分合二为一的做法这两种不完全一致的方式。对于纪录片而言,通常更多具有将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合二为一的特点。这样的创作特点,其实一般具有淡化叙事高潮的作用——因为纪录片一般不怎么具备叙事的高潮。对于现实题材短纪录片来说,三段式叙事的方式可以使其保持更接近于一般现实生活的样态,简洁而隽永,不失为叙事内容与讲述形式的更好结合。现在很多电视短纪录片,相当部分都是历史人文题材的,比如《故宫100》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由于历史人文题材其故事叙述更多涉及人与物的部分联系及相关知识性内容,一般不大可能有叙述的高潮部分,因此其叙事结构自然更多地采用“开始—发展—结束”三段式是非常合适的。

央视栏目短纪录片对故事性的这种拓展,一方面比较符合国际纪录片创作发展潮流,另一方面使中国纪录片内容生产领域更为广泛,创作数量不断增加,在促使电视台和网络实现融合传播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新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添砖加瓦,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三、以小博大与想象性

小微化的短纪录片之所以是中国新主流纪录片不容忽略的组成部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擅长以小博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作为新主流纪录片重要组成部分的短纪录片,其以小博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题材内容的出彩以及思想精神的精当见长;二是以系列化形成叠加增值效应。关于短纪录片题材内容的出彩,其一在于有创意发现,比如在《故宫100》之后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海100》其实对于《故宫100》而言,也具有较大的创新,但是就其形式而言,不怎么容易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而《如果国宝会说话》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因为题材涉及国宝,还是奇思妙想地关注国宝会说话的事,都显示出创作者超凡的创意,使短小的纪录片因为题材的出彩而具有以小博大的效果。其二在于“合时”。还是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无论是大型纪录片《故宫》还是超长系列短纪录片《故宫100》,其实多少会涉及故宫中的国宝,而将故宫及其他博物馆中的许多国宝集中起来专门做一个多季的超长系列片,显然非常符合喜爱此类题材观众的观看期待,可谓合时。另外,合时要非常关注当下一大部分观众喜爱的题材内容,比如《来,拍电影》。随着进入声像艺术创作门槛的日益降低和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提升,很多青年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电影梦:或者是当演员,或者是当导演,或者是搞美术,或者是做音乐等等。于是,《来,拍电影》显然受到更多年轻观众的青睐。所谓新媒体时代比较受人关注的青春观看,其实离不开作品题材特别吸引年轻人,或者正好是契合了更多年轻人的人生期待。

纪录片需要纪实,但光有纪实而没有创作者的思考到位,就像一个人缺乏灵魂。纪录片创作者的思考到位,表现在其对题材内容主题的提炼及表达上。比如对于历史悠久的“人头壶”,既强调“人头壶的形神似在说话”,又强调这个器物告诉观众,当时的制作者就特别意识到“人类的历史中人是主角”的道理,还非常共情地将其眼神比喻为“最初的凝望”,顿时使粗粝的文物生动起来并富有人性——尤其是将其置于仰望星空画面背景下的时候。对于“良渚玉琮王”刻有的神徽,则是这样描写的:“它的目光,穿越五千年望向我们,用我们尚未了解的语言,讲述着文明起源的秘密。”显然能引起国人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遐想无穷。当创作者将著名的“太阳神鸟金箔”视作“照耀古今的光芒”的时候,也很风趣而时尚地说:“这款美瞳我要了。”如此可以获得的贴切而富有现代性的想象,显然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文物首先感动了短纪录片创作者,才能使相关的短纪录片创作变得如此出彩、令人喜爱。

无论是长纪录片还是短纪录片,如果题材具有调查属性——比如《华氏911》,或者具有探索发现属性——比如《巴人之谜》,那么,这种纪录片创作,势必会涉及创作者对某人、某事、某物的某些问题或某些方面需要努力进行“正确想见”。本文在此特别提出的这个“正确想见”,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个艺术创作或二度创作的问题——比如演员一定要“正确想见”给定的人物形象,才能将其饰演得出神入化;比如没有谈过恋爱的作家一定要“正确想见”恋爱之人的内心情态,才能将恋爱情节写得使人如痴如醉等。纪录片创作自然也不能例外。所有国宝都不会说话,但是系列短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一定要让观众感觉到形态各异、时代不一的国宝不仅在于可见性,而是仿佛在与观众的相互凝视中,大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一般的“心有灵犀”。一句话,对于不会说话的国宝如何“正确想见”,其创作者的设计制作初衷以及可能有的假“物”见意,那就是文化想象力和艺术想象力的成功,从而也就是纪录片创作的成功。

四、短纪录片与微电影

2010年12月27日,“YOUKU”网的汽车板块发表一则关于“凯迪拉克微电影《一触即发》全国震撼上市”的广告。这个名为《一触即发》的广告,是一部时长90秒的音视频广告。该广告由影视明星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主演,在当时影响力很大。就目前可知来说,“微电影”这个名称最早见于《IT经理世界》和《上海企業》这两种公开出版物(2011年1月),两者发表相关文章中提到“微电影”的时间先后相差5天,指向的都是关于凯迪拉克的广告片《一触即发》①。

也有人将微电影的起源时间推向更早:“2005年那个20分钟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微电影在国内发展的雏形。”[5]本文在此不去讨论这两个一般都公认中国微电影诞生的直接起源及时间的谁是谁非问题,央视短纪录片创作对“微电影”传播与影响的积极作用及艺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微电影不言而喻应该具有一定的电影属性,于是也应该与电影一样通常包含故事片、纪录片(含科教片)和动画片三大类。也就是说,关于微电影的起源,至少也应该可以从片长具有小微化特点的电视短纪录片②方面去探讨。历史地看,央视《生活空间》在2003年更名为《百姓故事》,其播出的短片都是当时现实社会中中国百姓的真实故事,兼具纪录片与社会新闻的特点。1993年,上海电视台正式开播著名的《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开始播出更多不同于以往主要以纪录百姓现实生活内容为主的纪录片,于是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一般都公认其播放的主要为短纪录片。[6]这个子栏目播出的短纪录片时长在8分钟左右,绝大部分都是单片,其中有比较长的故事,就分为上、下两集,在两天的节目中接连播出;最长的也有分为上、中、下三集的,在三天的节目中连续播出。如此比较自觉地以纪录百姓日常现实生活题材短片作为电视栏目的创新,多少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客观上开启了大规模创作短纪录片的先河,或者说是在主流媒体电视领域内出现了最初意义上的微电影。

也许正是央视《生活空间》以及后来的《百姓故事》越来越自觉地注意创作百姓现实生活内容的短纪录片,因此央视在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栏目风光依旧的时候,于2005年4月开播了单独而正式命名的国内第一个电视短纪录片栏目《纪实十分》。尽管也许是因为日播栏目创作任务繁重,也许是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很多电视栏目的生存造成很大压力,《纪实十分》没有走到现在,但是这个栏目的出现及一段时间内的存续,对于电视领域内的微电影的起源完全不可忽略。首先,它与《生活空间》和《百姓故事》不同,直接明确了栏目的纪录片属性,而且是完全单独的;其次,它坚持了纪录片形态的小微化创新,使其事实上成为电视领域内不容置疑的微电影;最后,它开播的时间比公认微电影起源最早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早了半年多。①由此可见,尽管中国的“微电影”这个名称确实是因为具有一定故事性的广告音视频而被命名的,但就作为纪录片是电影样式之一的角度上来看,从央视更早就大量创作并播出10分钟以内短纪录片的事实来看,电视短纪录片毫无疑问是中国微电影起源的最早样式,就像电影领域内公认纪录片是电影最早的形式一样不容质疑。

结语

作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产物,新主流纪录片受到“微时代”“微文化”影响的主要结果是其形态的小微化,其中经典的创新表现是央视比较自觉地大量创作小微化的栏目短纪录片。从作为子栏目的《生活空间》到《百姓故事》,再到专门栏目的《纪实十分》及《微9》;从出手不凡的《故宫100》到引发更大范围观看热情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此类纪录片持续不断地激发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观看热情,在实现新主流纪录片小微化形态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蔚为大观而非常可喜的融媒介传播现象。

①《当代电影》1999年第4期发表了马宁的重要文章:《新主流电影:对国产电影的一个建议》。《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发表了一组相关研究的重要论文:陈旭光的《中国新主流电影的“空间生产”与文化消费》,周安华的《银幕新“核心动作”与新主流电影的原色抒写》,张李锐、范志忠的《新主流电影的工业化制作与类型化叙事》。同年10月,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与《当代电影》期刊在上海合作主办了“后疫情时代的再生产:中国电影的新主流化探索与发展——2021学术研讨会”。

①参见:《一场胆识与魄力的终极较量——〈一触即发〉凯迪拉克SLS赛威2.0T SIDI震撼上市》,《IT经理世界》,2011年第2期(2011年1月5日),第44-45页;《吴彦祖触电首部微电影凯迪拉克SLS赛威2.0T SIDI震撼上市》,《上海企业》2011年第1期(2011年1月10日),第89页。

②在电视纪录片领域,长片通常对应于1小时的栏目时间,实际片长一般在50分钟左右;中片通常对应于半小时的栏目时间,实际片长一般在25分钟左右;短片则通常对应于20分钟及以下的栏目时间,实际片长通常在5~15分钟之间。

①马玫瑰.电影与广告的美丽“邂逅”[J].中国电影市场,2011(12):29.

参考文献:

[1]王廷轩,赵曦.新主流纪录片创作的变与不变——4K超高清纪录片《澳门二十年》创作手记[ J ].中国电视,2020(06):76-78.

[2]韩飞,胡淼.新主流、新业态:2020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透视[ J ].视听界,2021(03):66-69,88.

[3]張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0.

[4]倪祥保.人民性的延续和彰显——从《纪实10分》说开去[ J ].中国电视,2005(09):42-43.

[5]马玫瑰.电影与广告的美丽“邂逅”[ J ].中国电影市场,2011(12):28-29.

[6]黄新炎.海上映像——上海纪录片史论(1980—2017)[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71.

【作者简介】 徐 莹,女,浙江慈溪人,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传播研究;姚 争,男,浙江舟山人,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和纪录片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主流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发展研究”(编号:21AC00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世纪以来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国特色实践创新及美学建构研究”(编号:19BC03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国宝纪录片栏目
“国宝”竞拍会
关于栏目的要求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