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探讨

2022-05-30郭敏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5期
关键词: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国有企业

摘 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改革发展,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在工作体系上展现出落后性,会计信息不对称,从而给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情况的调查,导致内部控制体系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问题就是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缺失,影响会计控制价值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就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探究重点,结合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意义,进一步分析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给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控制体系

从实质角度来说,内部会计控制也就是企业为了识别、分析、分类、记录业务经营和相关活动,对相关资产和负债建立的会计控制方式,是内部控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中,基本要求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时做出会计反应,对业务活动合理描述,完善科学计量,加强信息披露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优化处理,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高,获取理想的管理效果。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将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对现有控制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完善相应的控制体系,从而将内部会计控制功能充分发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意义

在国有企业经营和发展中,内部会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环境和管理过程的作用下,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责任,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综合效益,有必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这样才能带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为国有企业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通过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可以更加规范和专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管理成果,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各种措施加以解决。如果没有内部会计控制的支持,可能会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失去良好的秩序,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想将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完成,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站在财务角度分析,其能够引导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稳定进行,把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财务报表,便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发展决策,找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問题,引导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快速实现。

再次,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中,应该做好规范且严谨,如果出现财务风险,将会让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中。所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从各个经营环节入手,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对资金流动情况科学记录,便于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业务合理管控,减少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最后,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能够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供指导,让企业经营与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得到各级人员的重视和认可,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在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需要得到完整的控制环境支持,如果缺少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将会影响后续工作开展与发展。一方面,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案不合理,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关注度不够,没有结合管理要求,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导致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比较薄弱。例如,一些国有企业缺少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缺少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调查与评估,影响内部会计控制效果。另一方面,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参与度不强,一些人员把内部会计控制当做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主动参与其中,缺少良好的工作氛围,阻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发展。

2.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没有建立起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即使建立了工作制度,由于对员工行为的某些限制,容易引起员工的抵制,难以操作。一些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将制度打印在纸上并张贴在墙上。当遇到问题时,过于强调灵活性,导致体系形式化,影响其价值的发挥。一些国有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审批制度和实物资金管理机制,没有结合管理要求进行优化,不能满足现代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

3.信息缺少对称性

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在于负责国有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各项管理活动,掌握企业财务信息,而投资者主要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范畴外,所需的财务信息需要由企业管理者提供。部分企业管理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思考,在给投资者提供信息时,主要以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为主,把一些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进行隐藏。投资者要想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通常会消耗大量成本来实现,反之将无法保证各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为信息缺少对称性,给企业管理者从中徇私舞弊提供了可能,不能主动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用于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影响内部会计控制价值

的发挥。

4.风险管理不严

当前,我国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在控制活动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明确的工作目标。从长远来看,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国有企业不仅可以规避风险,还可以结合实际为控制活动提供机会。因此,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宣传教育,增强各级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预防和控制,以减少风险的不利影响。现阶段,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松懈,使得各种风险问题频繁发生,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5.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管理机制也就是促进企业会计信息水平和质量提高,在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下,与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同时进行。由于不同监督管理主体在利益范畴上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利益,快速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对于自己职责范畴内外的内容和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市的国有企业在经营活动监管上共享性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管理格局。另一方面,在不同范畴和标准中,恶意竞争使得社会服务与第三方监督管理工作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保证自身利益,在业务规范性上影响比较大,企业实际经营活动控制目标无法顺利完成。国有企业在监督管理方面内容了解不全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开展某些工作时,监督管理不严,过于形式化,不能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问题并处理,严重影响整体工作效果。

6.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财务工作作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核心内容,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环境下,大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意义,并且将财务管理当作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在国有企业深入改革发展中,财务管理理念依然是以最高领导者决策为主导,决策团队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决策权依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掌握,权力集中现象比较常见,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决策和实际管理需求偏离,无法保证管理效果。

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

1.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要想在国有企业内部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调整,让国有企业产权变得更具多样化,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要求,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明确各个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一个全面性的管理格局。在实际中,加强内部协调工作体系建设,根据国有企业经营业务特点,把对应的管理职责和义务落实到具体位置,科学划分工作职责,引导企业各个部门参与其中,挖掘其工作潜力,提高工作水平。财务部门应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承担一定责任,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提供配合,协助财务部门落实相关工作,优化财务工作流程。国有企业需要做好内部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业务培训活动,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内部会计控制方案,优化管理理念,由之前被动管理变为主动,优化内部会计控制思路,给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2.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如果只是在财务部门配合下进行风险控制,将无法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应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在财务部门的配合下,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通过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整合各项资源和信息,建立风险控制体系,了解风险控制点,加强风险识别与分析,及时风险预警,优化风险控制措施,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国有企业在建立风险预警体系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作用下,建设风险预警平台,让财务会计核算和风险预警进行结合,做好会计核算追踪工作,减少财务风险问题发生,维护企业整体效益,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3.规范化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

国有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过程中,需要从绩效考核入手,加强监督管理。结合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要求,实施授权审核控制、工作岗位分离控制、财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绩效考核管理等工作,不可出现违规操作。并且,在实际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任何人不得违反制度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应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工作,给予财务部门工作高度配合,不允许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过程进行干预。国有企业领导应定期对各个部门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员工工资,从而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4.重视内部信息沟通

国有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需要做好信息交流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安排各种培训活动,引导各级部门及人员树立信息交流意识,促进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及时做好会计信息披露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不但能够促进各个部门工作水平的提高,也能减少人力资源消耗,协助国有企业减少经营成本。为了优化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除了要做好外部监督工作之外,还要强化内部自我监督管理,为了完成该目标,应该将审计部门工作职责全面发挥,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如实反馈给有关部门,加以改进和调整,提高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

5.强化内部监督

在国有企业中,结合实际情况,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将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全面发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威严性,向企业董事会负责,接受监事会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审计部门工作独立性,任何人不可以各种利益进行干涉。并且,给审计部门分配高水平、高能力、高素养的审计人才,主要负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各项工作,对内部会计控制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引导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稳定进行。除此之外,审计部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从事前、事中、事后多个方面,将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在获得准确审计结果的同时,综合評价,便于后续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6.落实监督职责

财务部门在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时,要想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应该确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职责,对于工作质量好的部门及人员,提供相应的奖励。对于工作效果差的部门和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并且,审计部门在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应该明确内部会计在其中发挥的监管职责,和工资待遇相互结合。会计工作人员对国有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决定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效果。所以,会计人员应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学习和会计、审计、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对国家最新发布的相关政策有充分认识,更好地参与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给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定期组织安排会计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和教育,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知识培训体系,在学习先进知识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和水平,让工作更加专业和规范,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水平。国有企业应完善奖罚制度,对于表现好的人员提供激励,调动各级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国有企业长效发展。

7.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要想提高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和质量,需要从实际入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做到全方位管理,从根源上减少监管空白问题的发生。一方面,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在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避免監管空白。财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内部会计控制相关的规范要求,督促国有企业有序执行。并且,审计部门、税务部门、银监部门等也应发布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引导国有企业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好管理工作,让管理体系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求相迎合。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激励与奖罚制度,对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经营业绩、市场发展情况等进行考察,引导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制定详细的员工工资待遇、评优、晋升等标准,确定薪酬水平,保证管理者利益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高度统一,引导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激励机制价值充分发挥,除了为员工提供物质激励之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发展空间。通过完善激励约束体系,能够让国有企业规范化管理,便于给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支持,增强企业综合发展实力。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时,各级政府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对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督,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应加强业务监督,引导各部门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协调各部门工作,同时实现资源有效传递和共享。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按照标准进行整改,把信息汇总到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处理,提高工作效能。

8.有规划监管责任制,与薪酬待遇挂钩

相关部门应落实政府监督管理职责,明确部门在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监管职责,和人员薪酬待遇相互结合,挖掘人员工作潜力,提高工作水平。通过监督管理,便于及时找到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表现好的部门,提供相应奖励和鼓励,如果由监督管理不严而产生问题,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予以相应处罚。会计信息失真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应严肃处理,改善会计信息质量。通过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责任机制,确定绩效考核方式,引导企业管理者明确工作职责,让薪酬和职位晋升相结合,从而调动各级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扩大监管范畴,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各种激励对策作用下,提高工作实效性。如果监督管理不严,使得内部会计控制混乱,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如果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加大处罚力度,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序进行。

9.改进会计核算技术

核算技术水平将会给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可以在先进技术作用下,能够促进企业会计工作水平和效率提高。为了改善会计核算技术方式,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优化会计电算系统,提高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运行效率,增强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第二,建立公共查询系统,细化平台功能,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网络系统来了解会计管理工作情况,及时找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相关部门及时整改。第三,引进现代化技术,如云计算技术,给财务会计工作配备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在信息系统的作用下,引导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能够给企业管理者整理各种信息,帮助企业制定更专业的决策,实现国有企业稳健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在会计控制中存在问题,必然会给企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水平,需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会计控制流程,整合企业各项资源,加强内外监督管理,及时找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舞弊现象的出现,引导国有企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娣.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189-190.

[2]刘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构建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20(20):91-92.

[3]尚艳朋.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思考[J].纳税, 2020,14(13):103+105.

[4]张译文.对供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2):33.

[5]郭晓芳.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构建问题探讨[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26(06):90-93.

[6]李瑜峰.国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19(36):58-59.

[7]李杉俊.国有企业财务监控体系探析[J].金融经济,2019(06): 206-207.

作者简介:郭敏(1984.03- ),女,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会计师,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流程再造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控制体系的法律渊源分析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林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完善策略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浅谈物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事业单位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