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提升一线指挥部抓建效益 为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坚实支撑

2022-05-30刘永刚

消防界 2022年14期
关键词:指挥部基层工作

刘永刚

基层是队伍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打基础,关键在一线指挥部。特别是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队伍领导体制、使命任务、工作运行、人员成分、内外环境等发生深刻变化,“一线指挥部”作为独立性很强的领导指挥层、上下压力汇聚的关键责任层,抓建基层的地位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

深刻把握重要地位作用,强化大抓基层的责任担当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基层建设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明确,支队领导机关是抓基层的一线指挥部,是基层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具体组织者,身兼贯彻上级指示、服务指导基层的“双重角色”,处于控制工作流量、整合矛盾冲突的“关口位置”,具有依法规范抓建、锻炼培养干部的“基本职能”,面临破解建设难题、促进末端落实的“现实考验”,肩负组织指挥队伍、完成使命任务的“重大责任”,在按纲抓建和遂行任务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用。特别是转职改革以来大量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的不断涌现,给“一线指挥部”抓建基层带来了更大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随着领导体制的新变化,转制改革的纵深推进、组织形态的重大调整,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更加紧迫。两局合并组建国家消防救援局后,两支队伍职能高度整合、力量深度聚合,体制机制、领导方式、抓建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也会更加注重层次领导、分级指导,部局主要是研究解决基层建设的重大问题,制定发展规划、有关规章和政策规定,总结推广重大典型,搞好宏观指导;支队领导机关作为抓建基层的“一线指挥部”,处于顶层到末端6级结构的最中间(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种矛盾问题的汇聚点、推动工作的最前沿,迫切需要积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推动理念思路、指导方式、工作方法创新,才能更好地融入时代大潮、顺应改革大势。

随着职能任务的新拓展,靠前驻防、跨区协防、机动增援任务的增多,动中管、散中建、自主抓的特点更加鲜明。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为例,改革转制3年多来,总队累计遂行防火执勤任务9.32万次,是转制前3年同期的4.5倍;遂行综合救援任务40次,是同期的3.3倍;虽然灭火作战的次数因专项整治相比之前明显减少,但上下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提级响应、跨区增援成为常态,有的任务持续时间很长,如果基层建设断了线,不仅难以保证任务有效完成,甚至还会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动中抓建成为当前基层建设的显著特点,也是将来抓建基层的常态。对“一线指挥部”如何解决动态条件下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组织落实难度大等抓建难题,从而实现动中建、散中严、用中強提出了更加现实的考验。

随着人员成分的更多元,消防救援人员个性特点鲜明、利益诉求多样,稳思想、稳基层、稳队伍的压力更加突出。转制后,队员的补充由属地招录,他们社会交往复杂,老乡观念、地域情节较重,喜欢抱团、扎堆,迟滞了与队伍的融合、与集体的融入;加之调休轮休人数增多、人员流动放缓、“出口”变小了,不少消防员感到发展空间不大,思前路、忧后路,心思精力不够集中;有的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应急救援事业的关系,把个人问题和实际困难看得过重、想得过多,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更不愿在艰苦偏远的地区工作。这就要求“一线指挥部”要主动适应体制机制、人员成分的新变化,在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的同时,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法模式,探索出符合队伍实际、适应消防救援人员特点的教育管理新路子。

随着建设基础的差异化,特别是受任务不饱和、指导不精细、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单位类别的多样性、遂行任务的多元性、建设水平的差异性,这些都对领导机关分类指导、精准指导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有的单位重有形轻无形、重突击轻经常、重单项轻整体,用点上发光等同面上发亮、把单项冒尖等同整体进步、把完成任务等同全面过硬。有的单位存在和平惯性,生活化有余,战斗味不浓,偏重建设生活型、安全型、迎检型基层。有的单位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综合性应急救援基础场地、设施、设备建设推进比较缓慢,队伍转型发展的步子迈得不够实、不够大。这就要求“一线指挥部”抓建基层,要像精准扶贫那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靶向施策,以集中解决基层建设的共性问题、分类解决个性问题、分段解决长期问题为着眼点,以建立精准识别、精准抓建、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抓建流程为抓手,才能实现队伍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客观审视建设现状,树立更加科学务实的抓建理念

问题牵引工作,理念引领发展。基层建设是个动态过程,蕴含着深刻的规律性和时代性。这几年,应急部和森林消防局党委下发了一系列抓建基层的文件规定,尽管一些思路举措提法有新变化,但总有一些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主要体现在“四个没有变”上:工作指导上,始终把基层建设作为党委工作的重心没有变;工作对象上,始终抓住“三个一线”“三支队伍”这个关键没有变;工作内容上,始终突出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的重点没有变;工作目标上,始终围绕推动队伍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践标准没有变。这些,是理清思路的基本要素,带有普遍性规律性。

当前,需要突出强化这样几个理念:

一要坚持依靠基层建基层,做到抓建与自建相统一。推动转型发展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离开基层,再宏伟的战略也不能实现。一线指挥部要消除干部与消防员之间的时代差、机关与基层之间的认知差,充分信任基层、还权还时于基层,切实把功夫放在帮思想、理思路、教方法上,摒弃那种一竿子插到底保姆式的工作方式,不断增强基层的造血功能。

二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做到里子与面子相统一。反思一些单位跳不出“一边干事、一边出事”的怪圈,一些单位硬件光鲜、精气神不足的问题,根子在于指导思想出了偏差,习惯于以任务定乾坤、以硬件看档次、以亮点代全面。抓建基层是重点与全局、硬件与软件、重大任务与经常性工作的统一,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体系抓、全面建、整体上,形成各项建设立体推进的格局。

三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做到显绩与潜绩相统一。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对那些不显山不露水、周期长见效慢、费力大评估难但夯基固本的工作,要舍得下苦功夫、实功夫、长功夫。要坚决冲破传统桎梏,摆脱惯性束缚,以开放创新扫除发展障碍,以观念突围开辟发展空间,各层级、各领域都要敢于尝试、善于思考、精于设计,形成自己独到的东西,培育新的增长点,示范引领全面建设日渐日新。

四要坚持精耕细作,做到部署与落实相统一。要摒弃粗放式的抓建方法,坚持能级管理,强化分类指导,抓准指导重心,把精、真、实的要求,体现到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解决问题、指导帮带、检验评估的全过程。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尤其是对大项工作、重点任务,必须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达目的不罢休,抓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要有“责任如山、使命如天”的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坚决防止对上一套、对下一套。

大力改进抓建方法,全面提升基层建设质效

按《纲要》抓基层打基础,除了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达到动机与效果、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一要善“谋”。搞好谋划是抓建基层的首要环节。作为一线指挥部,具体谋划中应该重点把握这么几条:一个是坚持用实事求是的“坐标”卡,科学处理好不同建设基础、不同类型单位、不同任务队伍的实际情况,搞好量身定制的精准谋划,确保提出的目标思路举措站位高、基点准、落点实。另一个是坚持用战斗力标准的“尺子”量,始终把“一主两辅”职能定位和跨区域综合救援机动力量定位作为谋划工作的根本指向,在研究中心、训练、任务上想实招出实策,不断把激发血性、抓训强能、能打胜仗的工作谋深谋实。再一个是坚持用基层末端的“镜子”照,筹划部署工作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和落实条件,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本级所愿与基层所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各项决策在基层受欢迎、可落实、能见效。

二要善“统”。防止机关忙、基层乱,关键在“统”。要注意把握好4点:第一,强化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健全完善抓建基层工作制度体系,坚持党委统机关,部门统科室,用好“四会”等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优化年度、半年、季、月、周等阶段性例会制度,尽量减少突击性、临时性工作的干扰。第二,强化重点工作的牵引力,抓住全年工作的重大教育、重大任务、重要会议活动等,把经常性的战备训练、教育管理、后装保障等工作拎起来、融进去,形成工程化设计、融合式推进、体系化落实的良性格局,以重点发力贯通全局、带动全盘,防止就事论事“单打一”、一线平推“齐步走”。第三,强化推进落实的聚合力,针对支队机关科室整合、职能拓展,不同程度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的特点,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注重打破部门界限、跳出业务局限、统筹力量配属,让机关各部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防止和克服各自为战、多头部署、交叉撞车的现象。第四,强化工作过程的控制力,针对基层反映突出的会议多、文电多等问题,要注重把住计划调控、流程规范、督导评估等关键环节,标准上不搞人为拔高、层层加码,内容上不搞照搬照转、大水漫灌,流程上不搞形式主义、烦琐哲学,节奏上不搞一味求快、过急过满,切实把上级要求中原则的具体化、分散的系统化、复杂的简约化,做到张弛有度、急缓有速、先后有序。

三要善“蹲”。一次成功的蹲点调研应收到这么几个效果:第一,交上一批真朋友,就是放下架子,与消防救援人员真心实意交朋友、拉家常,多听听他们的牢骚话、烦心事,多体悟他们的冷暖疾苦,了解基层所想、所急、所盼,在实行“五同”中拉近感情,在走进群众心中读懂“兵心”,在真知深知中摸清实情。第二,办成几件暖心事,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到能立即解决的就现场解决,需协调地方解决的就及时出面协调,需上级解决的就积极反映争取。第三,教会一套好方法,就是围绕如何分析按纲建队形势、如何科学组教组训、如何做好一人一事工作、如何抓好内部安全稳定等基层经常做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面对面、手把手地理思路、教方法、传经验,提高基层建队育人的基本功,教会基层善于运用组织、制度和有效载体抓落实,切实留下不走的工作组。第四,拿出几个金点子,就是要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通过点上解剖折射面上情况、通过基层问题反思机关责任,及时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工作指导的对策办法,切实把蹲点调研的成果运用好转化好,达到蹲一次点工作就扎实一分、建设就提升一步的目的。第五,培养若干硬典型。一线指挥部要从领袖号召中思索典型,从时代呼唤中捕捉典型,从重大任务中发现典型,从队伍需求中解析典型,从群众期盼中打造典型等“五个方向”选树培养有价值、有潜力、有时代特色的典型。

四要善“帮”。一线指挥部抓建基层,很重要的是搞好面对面指导、现场办公、上门服务,能不能帮到点子上、帮到根本处至关重要。要多搞“雪中送炭”式帮建,就是善于抓住时机节点,在重大政策调整、遂行重大任务、单位建设出现挫折滑坡、人员大出大进和调整变化等时机,主动靠上去帮一把、扶一程,以解决消防救援人员思想活躍、工作任务压力增大、建设容易“冒泡”和出现起伏等关键问题。要多搞“精准点穴”式帮建,就是针对不同基层单位思路上的短视、建设上的短板、任务上的短腿,采取“一类一策、一队一案、一情一法”分类指导、订制帮建计划,为每个基层单位理清准确的建设思路和务实举措;对影响和制约基层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集中攻关,逐个研究破解,防止聚焦不实、用力发散、帮而无功。要多搞“授权分责”式帮建,就是注重运用能级管理,该哪一级干的事就由哪一级负责,不搞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特别是要强化靠大队抓中队、帮大队抓中队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发挥好前沿指挥所作用。要多搞 “授渔造血”式帮建,就是要把“输血”和“造血”、“扶智”和“扶志”统一起来,注重把握好工作指导的“度量衡”,做到“四变四防”,即变大包大揽、一竿子插到底为按级负责、还权减压,防止基层等靠依赖不作为;变偏重看硬件、看特色为重点看软件、看全面建设水平,防止基层把精力用在抓硬件、搞亮点上;变重视翻本本、查登记为察实情、看实效,防止基层以补抄笔记代替工作落实;变凭个人好恶、思维定式评价工作为以战斗力为根本唯一标准,防止基层舍本逐末、投上所好,切实以领导机关求真务实作风,影响带动基层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按纲建队。要坚持统揽不包揽、放手不放任、到位不越位,把帮建与自建统一起来,形成建设过硬基层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指挥部基层工作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第2号公告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不工作,爽飞了?
走基层
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地
关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时间及组建情况的探讨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