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中的三乐手
2022-05-30方锦龙
方锦龙
“竹林七贤”石像。
魏末晋初有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位名士,史称“竹林七贤”。他们在政治舞台上各有各的态度和主张,在生活上的做派则不拘俗礼、我行我素,常聚集在一起纵酒放歌。他们的作品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因为不能直抒胸臆,所以多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的手法,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谓贤者。
在这个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组合里,至少有三位是可以“就地成团”出道的偶像级音乐人。
先看名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的嵇康。
琵琶曲中,描绘垓下之战的《十面埋伏》与王维演奏过的《霸王卸甲》(即《郁轮袍》),同为中国经典武曲的代表作。而古琴曲中唯一一首被文人喜爱的武曲,是被称为千古绝唱的《广陵散》。
琴曲《广陵散》和嵇康紧密相关。嵇康文采斐然,琴艺精进,气宇轩昂又为人正直,是个德才兼备的翩翩佳公子。相传有一次他在洛西游玩,一位神秘老人把《广陵散》琴谱传授给他,并要他起誓,此曲只能自己演奏,切不可外传。
公元262年,嵇康因为得罪了当权的司马昭,被下令处死。行刑那天,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求朝廷放他一马。在这生死关头,嵇康所想的却是自己身后,世上再无《广陵散》了。于是,临刑前他要来一张琴,在刑场上弹奏了最后一曲《广陵散》。一曲既罢,仰天长叹:“唉,以前有个袁孝尼让我教他,我没教,恐怕这以后就没人会弹这首曲子咯!”说完从容就刑。
左图:嵇康演奏《广陵散》。右图:汉代武梁祠聂政刺韩王画像石。
被誉为“指下生霹雳”的《广陵散》描写的是什么呢?根据蔡邕《琴操》记载,战国时,一个工匠因为铸件延误工期被韩王处以极刑。工匠的儿子聂政立志报仇,可时运不济,屡战屡败。古人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苦思冥想,决定隐藏在深山老林里,拜高人为师,等琴艺精进后假扮琴师混进韩宫,伺机刺杀韩王。也是应了“有志者事竞成”这句话,十年后,聂政琴艺已非常精湛。为了不留痕迹,他自毁容貌和嗓音,改头换面,得以顺利进宫。当所有人都沉醉于他的琴声时,他突然从琴腹中抽出暗藏的匕首,刺向韩王。据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记载,《广陵散》的小标题就分为“刺韩”“冲冠”“发怒”“投剑”四段,充溢着满满的杀伐气息。
这里头还有个暗线故事。嵇康临终前提到的袁孝尼,传说曾经几次向嵇康提出想学弹《广陵散》,被嵇康拒绝之后,他并没有放弃, 而是趁嵇康练琴时,偷学了其中的33拍。嵇康的悲叹,是不知道还有这个好学的隐形弟子在偷师。这首曲子之所以今天还能被后人传习,袁孝尼是有很大功劳的。
再来说说阮籍和阮咸叔侄俩。
稍懂民乐的朋友应该知道,现在乐队常见的乐器阮,全称阮咸。此阮咸,还真就是“竹林七贤”中的名士阮咸。白居易在名篇《琵琶行》《五弦弹》中写了琵琶和五弦琴,在《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中则以“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描绘演奏阮咸的情形。
据《新唐书·元行冲》记载,武则天在位时,蜀人蒯朗从古墓中挖出来一件铜琴,当时没人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只觉得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当时的大学者元澹经过考证得出“此阮咸所作器也”的结论。于是武则天命人用木头照样仿制了一把,安上琴弦之后,琴声听起来儒雅优美。为了纪念阮咸,人们就将这件乐器命名为“阮咸”。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种以人名命名的乐器。至于阮咸后来被简称作阮,是从宋代开始的,宋太宗赵光义把阮咸由4根弦加多了一根,命名“五弦阮”。
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中的阮咸。
阮咸的叔父阮籍也是个神人。此君虽然嗜酒如命,其实是个心中有天下的正直士人,他从不在官场混圈子,宁愿自斟自饮喝到醉。有一次,当权的司马昭想塞给他一段政治婚姻,他不情愿,于是干脆连醉60多天,直接把提亲的人吓退了。他表面上终日沉迷于酒乡,看似癫狂醉汉,其实胸中自有沟壑。他的原创作品,琴家必弹的、也是我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酒狂》,就是于這种心境之中一挥而就的吧。
从某种意义上讲,酒是好东西,既能让人逃避现实,又可以激发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可同样嗜酒的阮籍,他的82首《咏怀诗》里,提到酒的却只有寥寥几句,其中一句还直接说“对酒不能言”。我想他的意思是,酒仅仅可作为消遣,琴,才是能够与他对话的知音吧!他在《咏怀诗》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细品《酒狂》,阮籍的桀骜、不屑、压抑、忧心、向往……都在其中。因此,演奏《酒狂》时,我认为既要表现阮籍的玩世不恭、醉态痴狂,也要表现他的天性中独有的洒脱旷达,还得有那么一两分对理想的渴望,这些情绪都有了,才能表达出中国士人的风骨。
嵇康、阮咸、阮籍这三位,既是大文学家,又是中国历史上顶级的演奏家,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实力偶像男团”!(本文内容收录于作者近期出版的《国乐无双》一书)